人力资源 > 绩效考核 > 企业要像抓考勤那样抓绩效管理

企业要像抓考勤那样抓绩效管理

发布时间:2017-11-20编辑:ZMR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比较不愿意做的事情,至少不会主动去做,他们经常采取拖延战术,以工作忙,没有时间为借口,逃避绩效管理的责任,即便逃脱不过,最后也只是敷衍一下,随便给下属打个分,交到人力资源部就算是交差。

  一、原因分析

  提到绩效管理,许多经理都摇头,“这不是个好活”。问及原因,他们大多都表示,“绩效考核不好做,耽误时间不说,搞不好还得罪人,这个活就是出力不讨好,经常要为了考核的事和员工吵架,不如就像现在这个样子,没有考核也没出什么大乱子嘛!何必去费力搞那一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

  这就是当前一些经理对绩效管理的认识,相对于绩效管理的好处,他们更多的感受到了痛苦。在他们看来,绩效管理意味着烦恼、失落和不经济,意味着浪费和无谓的努力,他们宁愿继续使用那一套他们曾经演练了多年目前看起来还算有效的方法,因为那是他们熟悉的东西,而且那一套管理路子对员工还能产生作用,起码还没有危机到职位,至少目前他们的经理位子还“坐得稳”。

  习惯了旧式管理方法的经理们哪有心情去做绩效管理?哪有意愿去和员工平等的沟通?至于业绩辅导、建立绩效档案、绩效反馈面谈,则是他们惟恐避之而不及的。相反,他们更习惯于面带威严,更习惯于做做指示、指导指导工作,让他们去和员工一起去完成绩效目标,似乎有点难度。

  关于绩效管理失败的原因,业界也做了大量的分析和探讨,主要观点集中于“没有得到最高领导层的支持,最高领导层没有尽到推进的责任。”应该说,这的确是个重要的原因所在,毕竟,如果从最高领导层开始就没有重视,那下面的各级经理们会怎么做可想而知。

  在我看来,这只是问题的外因,根本原因并不在这里。其实,很多企业的老总还是非常重视绩效管理工作的,而且他们大多都表示了大力支持的态度,只是由于工作忙的原因,他们不可能时刻把心思放在这上面而已。话又说回来,我们能要求老总每天都盯在绩效管理上面吗?恐怕不现实,如果是那样,还要直线经理做什么?

  所以,绩效管理之所以得不到有效的推行和推进,其根本原因在于执行,不是没有好的绩效管理方案,不是没有优秀的考核工具,企业当前最缺乏的是执行。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再优秀的方案,花再多的时间,也是白费,也只能流于形式,于管理的改革和改进无任何益处。

  坊间曾流传这样一个案例:B公司的一个被辞退的员工把企业告到了劳动仲裁部门,在仲裁申请中,该员工称自己工作如何努力,表现如何优秀,而企业如何无情,自己被辞退又是如何冤枉,总之,说了自己一大堆好话,企业一大堆的不是。对于这样一份仲裁申请,劳动部门本着维护弱者利益的原则,马上立案,并进入企业做了调查。

  调查结果大出仲裁人员的所料,实际上被辞退的员工的口碑非常坏,迟到早退,旷工打架,坏事做了不少,工作成绩却一塌糊涂。但是,为了顺利地把这个员工推出门去,又不想开罪于他,很多经理都在该员工的业绩考核表上填上了“优秀”的字样,就这样,这个员工带着优秀的光环跑遍了公司的所有部门,直到最后无处可去。

  看完这个案例,我们有这样几个疑问:这个企业没有绩效管理体系吗?这个企业的绩效管理做得完善吗?经理们做得称职吗?为什么一个普通的辞退行为最后会演变成劳资纠纷?这能避免吗?

  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再来探讨绩效管理的问题。

  显然,这个企业是有绩效管理的,每年也都在考核员工,而且还建立了员工绩效档案,只不过绩效档案的水分太大,报喜不报忧,欺瞒公司,欺骗员工,结果给自己带来一大堆的问题和麻烦。

  在通用(GE),如果一个经理的下属考核成绩全部为优秀,这个经理是要被杰克。韦尔奇找去谈话的,不是韦尔奇不相信员工的能力,而是他怀疑考核体系是不是出了问题,如果谈话的结果不是考核体系的问题,那这个经理将受到警告甚至遭遇辞退,因为通用(GE)需要的是能帮助员工获取绩效的有能力品德优秀的经理而不是弄虚作假。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