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绩效考核 > 绩效管理要和企业业务运作融为一体

绩效管理要和企业业务运作融为一体

发布时间:2017-11-08编辑:ZMR

  绩效管理算得上是最受人力资源管理者关注但也最闹心,投入最大但效果最差的工作内容了。以致于一些HR在绩效管理上羽而归,十年怕井绳、视之为禁地,不到万不得已不敢再轻易触碰。

  另一面,绩效管理方面的各种管理工具也层出不穷,比如从关键绩效指标(KPI)、平衡计分卡(BSC)、360度评估反馈、目标管理(实际上是将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思想截取一部分用于绩效管理)等等,但结果正如上面所说的那样,在很多企业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

  众多专家对企业绩效管理问题及其原因也进行了大量分析、提出了很多观点,但这些分析大多表现为两类:一类主要集中在绩效考核的技术层面,比如,如何提取KPI、如何设计权重,乃至于如何打分、如何避免各种评价误差,如何提升管理者的绩效管理技巧,如做计划、如何反馈面谈等等;一类则侧重于理念层面的论述,比如强调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区别,强调绩效管理必须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等等。

  应当说,这些分析都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但都具有一个突出问题,是站在人力资源管理者、或人力资源部的立场上来看问题,试图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解决绩效管理问题;事实上,我从个人观察、以及管理实践中认为,绩效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人力资源管理范畴,而与企业业务管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或者说绩效管理就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部分。

  绩效管理必须与企业业务运作融为一体,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做了一些思考,与各位同仁交流,希望拍砖。

  1、 企业战略不是通过指标、而是要转化为目标和行动才能得以执行

  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支撑企业战略实现,绩效管理必须从战略出发,这是一个已经被说滥的大道理;当然,这个道理非常正确,但问题是绩效管理如何有机地与企业战略实现过程结合到一起。很多人强调要根据企业战略建立KPI指标体系,并按照组织结构分解到各个层面,按照指标进行考核,由此保证战略的实现。

  这个观点不全错、当然也不全对,因为战略不仅仅是通过KPI指标来实现的;而各个层面要实现KPI指标还是必须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

  (1)企业战略应当逐层分解为阶段目标、年度目标、部门目标和岗位目标,只有这样战略才能可执行;比如企业要在5年内成为行业领导者,那么就要这个大目标分解到各个阶段、年度,并继续分解到部门和岗位。

  (2)战略和各层次目标可以通过KPI这种形式清晰地表达出来,从而让企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可以获得对战略的清晰认识、可以评估和监测战略的执行情况,比如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非常强调各层面指标之间的关系,如何层层支撑,最终实现财务指标。

  (3)各个层面则需要根据KPI的目标,根据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制定更进一步的具体行动计划,比如要提升销售额应采取怎样的措施,要降低人员流失率要采取怎样的行动等等。

  这样,我们就明晰了绩效管理常见的三类管理的作用:目标是对战略的层层分解,KPI则是目标的表达方式,行动计划则是达成目标的具体计划。三者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2、 绩效管理对于企业不同层面的意义不同

  (1)绩效管理导向分析

  普遍认为绩效考核的意义在于分配,并通过分配实现对员工激励;这种观点进一步发展为绩效管理,认为绩效管理除了分配功能,更重要是发展功能,通过绩效管理的PDCA过程改善能力、提升绩效。

  这种观点非常正确,因为分配仅仅是通过物质这种手段实现正负激励,达到对员工行为的强化;并不能解决员工能力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客户需求快速变化、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因此提升员工能力才是最根本的改善绩效的手段。

  但事实上,这种观点仅仅将绩效管理定位为员工绩效管理,而无法有效解释绩效管理对战略实现的价值。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