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知识点

时间:2022-03-15 17:23:38 学习总结 我要投稿

高中政治知识点大全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政治知识点大全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1

  我国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政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的,又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相适应。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的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A.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B.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族人民及其事业中的领导地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原因)

  ①只有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才能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②只有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③只有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①科学执政含义:

  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民主执政含义:

  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③依法执政含义:

  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

  (2)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有利于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于在新世纪新阶段领导人民,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有极重要的意义。

  (4)怎样贯彻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勇气,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力量。

  ②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党要紧跟世界进步潮流,站在时代的前列,继续成为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巩固执政地位,必须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坚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2、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为全国人民谋利益,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2)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历史源泉和胜利之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1、执政参政,特色鲜明

  (1)我国除执政的共产党外,还有八个参政的民主党派

  (2)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

  我国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3)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地位和关系:

  A.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代表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B.民主党派地位和权利:

  a。地位: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b。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民主党派参政基本点):

  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订和执行。

  C.关系: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5)我国的多党合作:

  ①前提和根本保证: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政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各民主党派才能团结协作。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②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长期共存是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都长期存在,互相监督是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监督,尤其强调参政党监督执政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表明参政党与执政党一起经受考验,共同承担国家和民主盛衰兴亡的责任。

  ③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开展活动,以宪法和有关法律为准绳,进行民主协商,互相监督。

  ④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创立与构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我国各党派共同创立的。人民政协还包括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

  B.人民政协的职能:

  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

  2、适合国情,优势显着

  (1)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及时反映社会各阶层利益和要求。民主党派人士参加国家机关的领导工作,直接参加国家政权和国家事务的管理,推进了国家政治生的民主化。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民主党派是拥有多学科的人才库,是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

  ③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由于历史原因,各民主党派和台湾同胞有密切联系,成为大陆和台湾联系的纽带。

  (2)我国绝不能照搬西方多党制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国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主张在我国实行了多党制,实质上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后果是人民政权的丧失,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2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①含义:

  A.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②关系:

  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方法论:

  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

  3、矛盾的特殊性

  (1)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3

  1、世界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

  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产生: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①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

  ②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③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存在、构成要素: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

  2、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认识运动)

  (1)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承担者。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物质世界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承认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变论;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把握规律)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原理】

  ①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②规律是客观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

  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必须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②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4

  一、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是什么?

  (1)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

  (2)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那,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三、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四、为什么说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2)各民族间的经济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

  (3)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五、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必然性: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重要性:

  ①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③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5

  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所有制构成地位形式含义作用:

  (1)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集体经济(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份)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有利于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3)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经济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发展个体经济有利于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和流通,扩大社会服务,增加就业。

  (4)私营经济(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私有成份)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发展私营经济有利于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国家税收。

  (5)外资经济(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外资成份)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都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6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3、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载体。

  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最大的利益;其业务是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其作用是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4、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其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5、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6、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不利影响):①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②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7、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迎接挑战。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1、WTO的`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2、WTO的作用:组织多边贸易谈判、制定贸易基本原则和协定、提供解决贸易争端的场所。

  3、WTO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最重要的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原则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

  4、我国加入WTO的利弊:

  ①利: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②弊:经济风险显著增加

  5、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6、要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必须坚持“引近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基本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7、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也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7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

  ①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原因:

  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

  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原因:

  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②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的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3)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区别: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联系: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②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3)方法论要求:

  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②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坚持适度原则。

【高中政治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12-08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08-26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01-15

高中政治知识点大总结11-26

高中政治货币知识点总结04-01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教版11-12

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点总结11-22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04-22

高中政治必修3知识点总结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