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税收法律制度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12-23 12:10:25 学习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学习税收法律制度的心得体会(通用13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习税收法律制度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习税收法律制度的心得体会(通用13篇)

  学习税收法律制度的心得体会 篇1

  这是对高培勇教授的精彩演讲和简要的回应,这里面一些重点问题也是我的一些临时感受,我想各位代表都有自己的体会,同时我也希望以后高教授再讲课的时候,把相关问题的重要思想再给领导们传递一下。

  第二位是苏晓鲁司长所做的重要演讲。主要是探讨我们有关的税务风险方面的防范、应对问题。这个问题应该说非常重要。苏司长从几个大的方面,从整个税法的修订所带来的风险,到操作层面的风险,以及其他方面的风险,应该说谈得都很多,这样风险的提炼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些重要的方面,比如说在税法修订方面提出法律的层次偏低、结构复杂、变化多样,纳税人的权利义务的对等,约束机制偏低,以及公民参与立法不够等等问题,确实今天非常突出。另外,在操作的层面上也提出很多风险,很多税法制度的变化风险,税务检查风险,以及财务管理方面的风险,这些方面需要我们再做进一步的关注。

  第一个就是税法本身的稳定性或者说变异性,这方面跟税法的层次、结构的变化是有关联的,包括最后天永律师谈到的这样的问题,其实也跟那个有关联。

  第二,我们现实生活中纳税人和国家政府机关之间的权益结构问题,特别是权利义务的配置方面,以及责任的明晰方面很多问题。事实上在这个领域全国是不对等的,这种不对等性哪些方面合理,哪些地方不合理,也是需要我们做一个理论和实际两个角度深入研究。

  第三,纳税人遵从法律法规和纳税人不遵从法律法规,这是由来已久的大的理论结合实践的问题,为什么纳税人遵从?为什么纳税人不遵从?遵从的理由何在,不遵从的理由何在?这些都需要很好地思考,哪些是由于税法的原因,哪些是其他方面的原因。

  第四,立法的民主问题或者是如何有效解决部门立法的弊端,这个问题也探讨很多年了,也需要我们很好地思考。

  第五,涉及到风险的两个认识。风险是跟不确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跟信息不对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由此我们就应该关注在整个税法问题上,涉及到大量的信息方面的问题。在这个方面实际上苏司长谈到,或者是税务检查方面,或者是其他很多领域都跟信息的披露,信息的报告,申报等等很多方面密切相关。我们现在各个领域里面,不管是经济法或者是行政法,还是其他很多法里面都是要把信息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还关注政府信息不公开,还关注相关一些重要企业信息的披露。

  我们很多工作都是以信息的对称为一个重要的前提。所以在很多税收和税法体系领域方面,苏司长是研究的非常周到。

  第六,报告里面谈到变更的问题,就是说有关一些重大的税法修订,是不是能够继续得以变更,对合同的效率是不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个提到了。

  第七,在整个报告里面谈到了有关解释的扩大,或者是扩大解释的问题,以及相关适用的问题,这个方面是特别值得思考的。由此,推而广之在税法很多领域都需要研究这个问题。刚才谈到一些税率征收的问题,有很多问题。

  第八,管辖权的变更问题,苏司长根据谈到关心变更所产生的风险,事实上这方面很多同志从实践工作都非常重视管辖权的变更、具体的税务部门的变更,给我们具体工作,以及我们纳税人的义务所带来的影响。

  学习税收法律制度的心得体会 篇2

  作为基层税务执法部门,要围绕处分规定,建立健全税收执法方面的管理制度,细化岗位职责,明确工作责任,强化工作监督。尽可能地不留管理漏洞,不留制度真空,不留机制缺陷。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加大税务稽查力度,严肃查处逃避缴纳税款行为,严厉打击暴力抗税等税收违法案件,严肃查处税务人员在税收执法中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以税谋私的案件,以及损害纳税人合法权益和国家税收利益的案件。 《处分规定》的出台,对于进一步完善税收违法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税收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为服务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形势的发展,税收工作面临更加繁重的任务,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的规范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工作的规章,进一步严肃税收纪律,及时有效地查处税收违法违纪行为。

  通过学习,对《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确立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目标。

  继续坚持严格依法办事,规范行政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一切事物均按法律程序办理,杜绝驾驭于法律之上的任何行为和个人。《处分规定》明确规定了违法违纪行为,对规范自己的行政行为起到了警示作用。因此,在工作中,不做超越法律范围的事。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继续找准自身角色定位,做好本职工作。当代领导干部不仅仅是一个单位事务的管理者、领导者,还是人民群众的公仆,这是当代领导干部最本质的角色定位,最能体现领导干部的存在价值。因此,作为税收执法者,必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应当努力成为广大人民心声的代言人和忠实的公仆。还要时刻保持敏锐性,与时俱进,将税收工作与社会发展统筹起来,提高群众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

  学习税收法律制度的心得体会 篇3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全省上下在强调优化税收服务,提高税收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同时,提高公民依法诚信纳税意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

  据一份有关“诚信纳税”的调查资料显示,在诚信纳税认识上,大部分人认为信用比金钱更重要,有的人却认为社会上普遍存在偷税行为,多数市民不愿意称呼自己是纳税人;在纳税知识上,普遍认为纳税基础知识薄弱,有的企业财会人员竟然搞不清税收保全强制执行措施与税务行政处罚之间的区别;在纳税行为上,当依法纳税与单位或个人利益发生碰撞时,有的人将单位和个人利益放在首位,有的纳税人认为只要有经营收入就应该主动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半数以上的消费者能够主动索要发票。该资料客观反映了当前一些公民亟待提高的纳税意识和喜忧参半的纳税状况。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民纳税意识薄弱主要和税法宣传力度不够有关。笔者认为税务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要大力进行税收重要性的宣传,通过坚持开展税法宣传月等活动,大力宣传依法诚信纳税的重要意义;二是要宣传公民依法纳税与国家和公民的利益密切相关,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三是要宣传公民依法纳税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是回报国家和社会的体现,也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具体体现。四是要宣传依法纳税是衡量企业的商业信誉和商业道德的重要标志。

  除了各级税务部门的积极努力之外,广大公民也应该自觉提高依法纳税的思想境界,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坚持守法经营、诚信纳税。每个纳税人都应把依法纳税作为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立足于自身的长远发展,树立起良好的商业信誉和企业形象。

  依法诚信纳税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携起手来,齐心协力,扎实进取,共同推进我省地税税收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为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习税收法律制度的心得体会 篇4

  在春暖花开、莺歌燕舞的四月,我有幸来到美丽的xx参加为期10天的大企业税收管理高级研究班。老师们通过丰富全面的课程设置,对房地产及建筑服务主要税收政策,房地产纳税评估风险点等当前热门政策,作了全面的解读。如今短暂的培训即将落下帷幕,回顾欢乐而短暂的培训时光,领导们的循循善诱和殷切关怀,幽静、特别适合潜心学习的校园环境,课堂上老师们睿智博学的授业解惑,认真尽职的班委前辈们的支持和帮助,给力的学校后勤保障,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短短的培训生活,令我更新了房地产税收相关知识,开阔了视野,受到了启发。我体会了以下几点:

  培训期间,老师们精彩的讲授以及他们严谨治学的专业精神令我们深感佩服。课堂上的讲解,将最新的税收政策与大量的数据实例有效融合,通过风趣生动的语言让复杂难解的理论融于实际,得以展示。印象最深的,李浩老师的课程,他摒弃单纯的理论教学,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深入地融入课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数据实例,将干巴巴的政策条款解释得深入浅出,博得学员们的满堂掌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他们游刃有余的讲授背后,可以想见为了准备一堂课所必须付出的努力,没有日积月累的知识积累,便无法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培训中,老师们渊博的知识储备、独到的见解、严谨的思维模式、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幽默风趣的课堂氛围,无不令我深深折服。通过聆听他们提出的分析见解,既提高了我们的税收理论修养,也拓展了我们的学习思路,让我们以后全面税收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此次培训,通过聆听老师精彩的讲授,我对房地产业及建筑服务业、纳税评估技巧及风险点等实务,有了新的了解,税收理论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也深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特别营改增后房地产及建筑业从营业税向增值税转变,增值税率较营业税率有了深刻变化,营改增新政策对房产业及建筑业影响深远。由于我对营改增政策在平时的税收实务工作中接触较少,加之房地产税收实务整体较为复杂,出台的过渡性政策较多,给我在理解运用上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我将继续在以后得工作中认真钻研,争取将培训中老师讲解的热点难点得以融会贯通。

  此次培训,是一次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难得机会,它对房地产等相关领域税收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梳理,为以后的工作研究创造良好的平台。通过市局领导的莅临教育和老师的循循善诱,我们认识了此次培训的重大意义。也深刻的体会到,要更好的适应当前形势下国税工作发展,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只有不断充电,全方位提高自身的业务涵养,严格遵循职业道德,本着踏实认真的工作精神,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税收工作,迎接当前税收发展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我们要将此次学习的收获和体会,所学的知识及积累的经验,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切实提升自身能力,推动工作的开展,担负起工作的职责,履行自己的义务。

  学习税收法律制度的心得体会 篇5

  今年5月份,非常有幸能在美丽的北戴河参加了全省地税系统税收分析培训班。在五天的时间里,认真聆听了各位老师精彩的课程,受益匪浅,自己对税收分析的内涵、方法及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税收分析理论水平进一步升华。

  一、我们现在的税收分析是税收经济分析,而不是简单的税收分析

  在参加培训班之前,所认识的税收分析是狭义的税收分析,仅仅是就税收论税收、简单的增减因素和税收进度分析相比。通过培训对税收分析的内容和范围有了更加广泛的认识:我们目前所说的税收分析是税收经济分析,不是简单的就税收论税收,不仅要分析税收增减、税收进度,还要对税收与经济(税源)、税收政策、税收征管的关联关系进行评价、解读与剖析。税收经济分析范围更加宽阔,内容更加丰富。现在税收经济分析的内涵是查找(增减收)原因、判断趋势、把握(预测)未来。

  二、税收分析人员,不仅要掌握税收、经济知识,还要时刻密切关注时势政治

  作为一名合格的税收分析人员,在学习掌握一定的税收、经济基础知识后,不要密切关注、跟踪宏观经济政策及当下的热点难点问题,并能与分析紧密相联。特别要重点关注全国、我省、各市、各县出台的一些有关影响经济、税收的政策,要有高度的税收敏感性,要把每项政策的出台和税收紧密联系起来,能够敏感认识到政策的出台可能对税收产生什么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税收分析更有科学性、预见性和说服力,才能取得各级领导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

  三、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税收分析,提高税收分析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篇好的税收分析文章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撑,如果没有数据的支撑,分析文章论点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缺乏足够的说服力。税收分析不仅需要内部数据,还需要外部数据,而这些原始数据大多不能直接使用,需要进行加工整理。这些数据如果用手工手段加工整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是时效性较强的分析,等到我们将数据加工整理出来,其分析也没有了实际意义。如果我们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利用Excel的函数公式、Tras任务编辑功能进行数据处理,就可以大大提高数据加工处理效率和准确性,原来需要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处理完的数据,只要我们轻轻一点鼠标,几秒钟就能搞定,使税收分析工作更具时效性、指导性和预见性。

  四、进行税收分析

  要明确写作目的,理解上级要求在培训班上,计统处李处长多次强调,进行税收分析准确理解上级的要求,明确写作的目的,才能使用税收分析报告更加具备针对性,使上级能够及时掌握关注的情况,做好科学的决策,充分发挥税收经济分析工作的参谋助手作用,提高税收分析工作的影响和地位。

  税收分析培训班,短短五天,各位老师无私授课,拓宽了视野,掌握一些税收分析工作的技巧,自身税收分析理论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税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今后,我一定将培训中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工作中,不断提高税收分析工作水平。

  学习税收法律制度的心得体会 篇6

  一、要树立正确的服务观

  税收执法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只有把发展经济、服务经济作为税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保证税收工作自身的健康发展。

  (一)要理清依法治税与税收服务的关系

  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收工作的灵魂。国家通过制定法律规范征纳关系,一方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不受损失,同时也维护纳税人的权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依法治税就是对社会经济发展最好的服务。而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处理好执法管理与纳税服务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税收工作中的一个瓶颈。

  目前在一些税务人员的观念中,往往把依法治税与纳税服务对立起来,把依法治税片面的理解为“整顿”、“治理”、“稽查”、“处罚”,把纳税服务简单的看作为“笑脸相迎”、“热情接待”。甚至在有的地方一提依法治税,就是“拉网检查”、“严查重罚”。一提优化服务,稽查工作就暂停了,调整税负也不敢进行了。这都是对依法治税和优化服务的误解。依法治税是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法规来管理税收,达到依法征税、依法纳税和依法管税的目的。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规,主动为纳税人提供各种优质服务,实现征纳双方责、权、利对称平等的税收管理形式。因此,我们强调服务意识决不是要淡化执法,加强税收执法也决不是忽略服务,依法治税和税收服务是税收管理中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在税收管理过程中,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我国的税收模式虽然已经经历了几次转换,但是少数税务机关仍然从“本位”出发,被动的对纳税人提供一些税务部门必须提供的服务。要提高纳税服务的质量,改变这种被动服务,取而代之以全方位的主动服务。

  树立纳税服务观念,淡化权力意识,把尊重纳税人、理解纳税人、关心纳税人贯穿在税收征管中,进一步简化办税程序和有关审批手续,减少形式上的重复多头检查,改变检查进就轰轰烈烈抓一阵的表面化的短期行为,使内容、形式、效果相统一,纳税服务向长效发展。

  作为主动服务的重点,应着重把纳税人关注的热点、敏感问题一律公开,尤其在税收政策信息传达方面,不能只停留在办税服务厅公告,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上,应开辟与企业加强联系的多种渠道,如利用电子网站、媒体等形式加强纳税服务宣传,便于纳税人学习掌握;主动、及时、准确、全面地将税收政策向纳税人解释透彻,以增加税收政策的透明度,使企业与税务部门的信息交流始终畅通,减少纳税人由于了解政策不及时或不全面而出现的问题,真正维护好纳税人的合法权利,自觉接受纳税人的监督,切实保证税法的贯彻落实,把优化服务拓展到提高纳税人的素质之中。

  (三)加强税收宣传服务

  在税收宣传上,要注重实质效果,不能忽视纳税人以及整个社会的不同层次的需求;要注意加强日常宣传,不能偏重于突击宣传,尽量做到税收宣传经常化,制度化;要将税收宣传工作做为税收工作的一个侧重点,不能偏重于单一化、形式化宣传,忽视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加强税收宣传的力度,应从提高以下几点着手,一是开拓税收宣传的广度。税收宣传不但要重视对纳税人的宣传,还要重视对纳税人纳税意识的宣传,不但要重视税法本身的宣传,还要重视税务机关职能及其自身形象的宣传;二是挖掘税收宣传的尝试要重视税收宣传中税法与其他法律的衔接,重视从法律和税法两个方面来规范、约束税务机关以及纳税人的涉税行为的宣传,重视税收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联系进行深入的宣传。

  二、进一步强化整个税务部门的服务意识

  新的《税收征管法》将税收服务提升为税收行政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务机关在坚持税务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持税务干部为纳税人服务的工作中,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对自身角色与职能进行重新审视并加以调整,真正实现从“执法”型机关向“管理服务”型机关转变。要树立公众本位和社会本位的服务思想,确立“让纳税人满意”的思维观念,把“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作为税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信息化网络平台,创新服务方式、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完善、全方位的税收服务体系。

  (一)增加“诚信”意识。诚实信用是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主要基础,建立诚信税收,营造“征税人诚信征税、纳税人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要切实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要严格依法办事,依率计征。坚决做到应收尽收、应退尽退等等。建立纳税信誉评估机制,广泛开展纳税信誉等级评定,真诚鼓励诚信纳税人,严厉惩治违法行为,形成税收信用体系,使“诚信”成为连结征税人和纳税人不可或缺的纽带和桥梁。

  (二)增强“效率”意识。完善“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现代化征管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平台,在减少办事环节,减少行政审批手续、提高办税效率上取得进展,将所有纳税人需要向税务部门咨询、受理、核批的操作性业务前移至办税服务厅归口管理,实行“一窗式”服务、“一站式”服务,真正让纳税人“进一个门,办全部事”。

  三、要逐步优化服务

  优化税收服务是贯彻《税收征管法》的必然要求,也是改进政府公共服务的客观要求。

  (一)、规范健全服务机制。一是要规范地建立制度保障

  机制。要建立一套从可行性分析、决策、实施到效果评估、信息反馈、服务监督、业绩考评和责任追究制度,推动服

  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纳税人工作的开展。二是要规范建立监督保障机制。落实服务监督,将各项文明办税制度或承诺印发给纳税人,让每个纳税人知晓其享有的权利,设立服务投诉电话和征求意见箱,以确保接受全社会监督。三是要规范建立责任保障机制。明确税收服务岗位职责,完善税收服务岗责体系,实行过错责任追究,从制度上保证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四是要规范建立考核保障机制。要完善服务承诺制度,公开纳税人承诺涉税服务标准和办结时限,实行标准化服务要严格服务考评制度对税收服务工作质量采取量化打分、问卷调查等方式定期考查,并将服务考查结果与工作人员业绩及奖罚挂钩。

  (二)优化服务手段。要加快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税收管理信息进行集约化处理,促进税收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一是要健全服务系统。建立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征管模式,全面提升税收管理效能和质量,使纳税人能够享受到方便、快捷、高效的税收服务。二是要健全服务网络。促进相关部门信息共享,用信息化推进税收管理的现代化和税收服务的社会化。

  (三)强化服务措施

  一是要继续强化聚财服务,把组织收入做为税收工作的中心;二是要认真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培植壮大税源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要强化办税服务。

  学习税收法律制度的心得体会 篇7

  我任职第三分局管理员,职责是对保税区内企业的日常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具体来说是贯彻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负责经管范围内纳税人的日常税收征管和稽核管理工作;负责征管税种的普查、调查和征管情况跟踪。自从XX年11月开始实施“贴近式”管理模式,消除以往“管事”不“管户”的局面,同时也无形地增强了管理员的工作责任心。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下面就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关于日常征管的方式

  (一)征管质量是日常考核管理员工作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催报催缴成为管理员每月必不可少的工作任务,“抄了税没有?”“申报了吗?”这两句话成为每月申报期在管理分局出现最频繁的语句。每位管理员经管的企业总有一些“钉子户”,每月都是迟迟不来抄税、申报,老是拖着分局的尾巴。对此,我们主动联系这类企业的法人或负责人见面,向他们宣传相关的税收制度,普及纳税意识,告知其每月按时完成抄税、申报的重要性,使其自动自觉脱离“钉子户”的帽子。另外与企业有良好的沟通,了解企业最新的动态,特别是充分利用征管数据信息化,通过征管软件的数据对企业进行详尽的分析研究,结合与企业沟通时得到的信息,更能准确地提高征管质量。

  (二)管理员日常接触到企业信息的途径最通常就是税务文书的审核。一份普普通通的税务文书,可能内在体现了企业现时最新、最实在的经营状况,例如a公司提出申请多购买一百份增值税发票。作为管理员当收到该份文书时,除了要审查文书的资料是否齐全、资料的真实性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在审核文书过程中,从中了解该企业在近期购销货物情况,有否增加购进货物,销售渠道是否拓宽等等信息。

  (三)建立经管企业的信息资料台帐。除了能在征管软件中查询企业基本资料外,管理员可以根据自己经管企业的特点建立信息资料台帐,更详细、更立体登记企业的全面基本情况。例如本人管辖的企业绝大部分的实际经营地址在保税区外的商贸企业,这类企业有很大部分会请中介机构代理申报,根据这个特点建立信息资料台帐,记载了代理企业申报纳税的中介机构的联系人、电话等特殊性信息。通过自己建立的信息台帐,可以在日常征收管理中带来很多的便利,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现在大部分的税务文书的审核,都要求管理员需到企业进行实地核查,与纳税人进行约谈程序。最常见为;认定一般纳税人、首次购买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升位等税务事项。日常开展此类工作时,本人首先认为必须严格按照税发规定的政策和操作规程去做。具体在实地核查过程中,本人提议可以通过参观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来协助自己增加对该企业的感性认识,因为在审核税务文书申请过程中,除了一些规定提交的文书资料外,你对企业的感性认识也会影响审核结果。例如在实地核查审核商贸企业申请一般纳税人时,你可以细心观察企业内部的办公环境,甚至办公桌上的物品,很有可能发现一些疑点和问题。约谈的问题应按照规定预先准备好,根据谈话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提问的问题和技巧。

  二、关于日常纳税服务的体会

  (一)本人参加税务工作时间并不长,担任管理员岗位也是第一次。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为一名管理员“新丁”的我,在开始工作中,遇到许许多多的新问题、新困难。例如:税收政策、条文不熟悉、使用征管电脑路线常混淆、如何与纳税人打交道等等。这一堆问题摆在我面前,我必须与时间竞赛。首先,我想到的办法是向其他前辈同事请教、学习,凡事不懂就立刻问清楚,然后自己翻阅相关的税法书籍查找对应政策条文,再进行深层学习,加深记忆和印象。此外,通过分局定期的业务培训学习,在培训过程中学习到平时自己工作中比较少接触的业务知识,有时间就把培训知识温故而知新。再有,利用各位同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讨论的机会,多细心聆听别人的看法和见解,结合自己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对某些法规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把问题弄清弄透。

  (二)我局制定的服务承诺是“千方百计为纳税人服务“。纳税服务是作为一名管理员工作的基本职责,我们现在逼切需要切实转变陈旧的管理服务理念,创新有效、可行的管理服务手段,不断优化对企业的纳税服务。本人觉得作为新时期的管理员,很应该加强与纳税人的交流和沟通,形成一个互信、平等、融洽、和谐的征纳关系。

  在现今新型的管理模式下,管理员的税收任务日益繁重,而相应的人员调配,岗位设置却得不到有效的补充,很多时候纳税服务质量也得不到有效保证。但是管理员正是与纳税人直接接触的一些“关键时刻”决定了纳税人头脑中对服务质量优劣的评价,个对获取高质量的服务声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税收法律制度的心得体会 篇8

  8月1日起,由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以下简称《处分规定》)正式施行。《处分规定》紧贴税收工作实际,规定了15类37种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种类和幅度。为认真做好《处分规定》的学习和贯彻落实工作,严肃查处税收违法违纪行为,近日,我局组织全体职工开展《处分规定》的学习贯彻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组织教育培训。深刻领会《处分规定》的精神实质,把学习《处分规定》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完成。制定相应学习计划和纪律考核方式,全面理解和掌握《处分规定》的具体条款,为有效检验学习效果,我局系统有组织地开展知识测试,确保人人了解掌握《处分规定》具体条款和税收违法违纪行为的构成及其量纪标准,达到强化记忆,深刻理解的目的,从而规范日常执法行为,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

  二、加大宣传力度,贯彻《规定》精神实质。《处分规定》是科学、民主、依法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依据,是税务干部依法收税、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规章。为营造良好的依法治税氛围,我局开设宣传专栏,印制宣传手册以及通过办税厅、公示栏、门户网站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广泛宣传《处分规定》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精神,确保《处分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

  三、因"职"制宜,强化机制管理。《处分规定》内容实质从细处着眼、从实际出发,是对税务干部纪律要求最全面、最具体、最有操作性的规章制度。我局细化防控措施,根据不同的岗位职权,因"职"制宜,制定有针对性、具体化的防控措施,充分发挥《处分规定》的威慑作用,通过案件,认真研究和查找税收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容易发生税收违法违纪行为的薄弱环节,加强依法征税,积极完善税收体制机制,堵塞漏洞,从根本上防范和减少税收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防微杜渐。

  《处分规定》的颁布和实施,对于进一步完善税收违法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我局通过学习,对《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确立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目标。

  学习税收法律制度的心得体会 篇9

  账簿凭证管理是税收征收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税收征收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加强账簿凭证管理,是《税收征管法》赋予税务机关的权利,也是要求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履行的义务。账簿凭证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现阶段税收征管模式的运行效果和税收征管质量的优劣,本文试对当前税收征管中账簿凭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作一些探讨。

  一、税收征收管理中账簿凭证管理存在的问题

  多年的税收征收管理实践证明,账簿凭证管理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新的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颁布实施,使账簿凭证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为账簿凭证管理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但是近年来账簿凭证管理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不规范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少数单位会计制度不够健全,会计基础较为薄弱。一是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十分薄弱,应当建账而不建账或账目混乱,不按财务会计制度设置会计科目、使用凭证和账簿、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等;二是应向税务机关报送财务会计制度备案,而不报送备案或张冠李戴,报送备案的财务会计制度与实际使用的不一致;三是使用的财务会计制度与国家税收规定有抵触的,没有及时按国家税收规定计算应纳税款。

  2、部分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不能适应会计业务的需要。一些单位任用素质不高的人从事会计工作,造成记账随意,手续不清,差错严重。有些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权,参与违法违纪活动,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

  3、个别单位会计核算不够真实,管理较为混乱。一是内部管理混乱,财务收支失控,财产不实,数据失真。一些单位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偷逃税收,任意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二是被税务稽查后,对查补的税款不及时调账或不调账,造成应纳税款失真,浑水摸鱼。

  4、一些单位会计资料保管不规范,会计档案难以查找。一些单位会计年度终了后,账簿凭证不及时立卷归档,一些单位随意注销、注册企业,不按规定保管和销毁账簿凭证,造成一些涉税案件查无对证。

  以上种种,不仅干扰了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为偷税大开方便之门,给国家财政造成相当损失,违背了依法治税的根本宗旨,而且对账簿凭证管理乃至整个税收征收管理工作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税收征管工作中账簿凭证管理问题的根源

  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法律意识淡薄,自身利益驱动的因素;有社会监督(如财政、审计、税务)各自为政,形不成合力的因素,也有税务机关自身监控手段滞后,管理不到位,甚至执法不严的因素。税务机关的因素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税务机关执法人员对账簿凭证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四个认识误区。一是认为税收征管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如何加强账簿凭证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一定会遵照办理。《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只是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如何进行账簿凭证管理提出了要求,对税务机关如何加强账簿凭证管理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二是认为账簿凭证管理的主管部门是财政部门,税务机关的主要任务是把该收的税收上来。三是认为长期的税收征管实践中,账簿凭证管理环节与税务登记等环节相比,一直处于次要位置。四是认为目前在国有经济、股份制经济等其他经济类型的纳税人中账簿凭证管理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只有个体私营经济,生产经营规模小、企业稳定性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法律意识相对淡薄,账簿凭证管理需要加强。

  2、税务机关账簿凭证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到位。税收征收管理中各个环节的工作都由相应的职能部门承担并付诸实施,唯独账簿凭证管理工作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承担并负责实施,从国家税务总局到省、市、县税务机关都是如此,税务机关对账簿凭证管理的信息缺乏系统有效的采集、加工、应用的机制。

  3、账簿凭证管理的相关制度不配套。无论是原《税收征管法》还是新《税收征管法》颁布实施以后,均未出台账簿凭证管理的相关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即使原《税收征管法》施行时期制定的《税收征管规程》规定的税务机关进行账簿凭证管理的条款也比较笼统,不便于操作管理。

  4、税务机关账簿凭证管理的岗位职责不明确,账簿凭证管理的执法程序不规范。一是税收执法责任制中没有要求设置账簿凭证管理的相应岗位,也没有明确岗位职责,造成有事无人管;二是税收执法责任制中的工作流程没有涉及账簿凭证管理的内容和相应程序,账簿凭证管理究竟怎么进行,管理到何种程度,如何对账簿凭证管理进行监督制约没有一套适应税收征管需要的完整、规范的工作程序;三是ctais税收征管软件和其他种类的税收征管软件没有设计账簿凭证管理的模块,没有规定相关的内容和操作程序,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进行账簿凭证的设置、会计核算、财务会计制度的报送备案、账簿凭证的保管,该处罚的不处罚,该重罚的轻罚,构成犯罪的该移送的不移送,账簿凭证管理的法律责任落实不到位。

  三、税收征收管理中加强账簿凭证管理的途径

  1、提高认识。一是按照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税收执法人员对账簿凭证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把账簿凭证管理摆上应有的位置,真正抓上手;二是深入研究在税收征管中如何提高账簿凭证管理水平的措施,促进税收征收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账簿凭证管理的组织机构。各级税务机关都应当建立账簿凭证管理的组织机构,赋予相应的管理权限和管理职责,在新一轮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方案中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在相关的征管机构中明确账簿凭证管理的管理权限和管理职责,使账簿凭证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尽快制定和完善账簿凭证管理的相关配套制度。一是根据新《税收征管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账簿凭证管理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细化账簿凭证管理的范围、内容,明确征纳双方账簿凭证管理的权利和义务,确定账簿凭证管理的具体质量标准;二是建立账簿凭证管理质量评估机制,编制质量评估软件,依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账簿凭证管理质量进行评估,确认是否达标,未达标的限期进行整改;三是实行分类账簿凭证管理,将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按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等进行分类,再将同行业中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按企业规模、注册资金、实现税额等指标分为abc三类,一般掌握a类企业户数占地区总户数的10%,实现税额占地区总收入的50%为宜;b类企业户数占地区总户数的20%,实现税额占地区总收入的30%为宜;c类企业户数占地区总户数的70%,实现税额占地区总收入的20%为宜。a、b类企业的账簿凭证管理由税务机关直接进行,c类企业账簿凭证管理可由税务机关确定管理的要求和质量标准委托税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并积极引导行业协会制定账簿凭证管理的措施,推动账簿凭证管理工作的开展。

  4、在现有的相关制度中加入账簿凭证管理的要求:一是在《纳税人纳税信誉等级评定办法》中将账簿凭证管理是否达标作为主要评定条件之一;二是在《税务稽查工作规程》中补充对账簿凭证管理的检查方法、要求以及检查结论如何对被查单位的账簿凭证管理质量进行评价的内容;三是在《税务登记管理办法》中规定账簿凭证管理不达标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税务登记验证、年检不予通过。

  5、完善税收执法责任制,规范账簿凭证管理的执法程序。一是在《税收执法责任制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中设置账簿凭证管理的岗位,明确工作职责,全面、系统、连续地对账簿凭证管理的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分析,使之为税收征收管理工作服务,对账簿凭证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二是在《税收执法责任制岗位职责和工作规程》中纳入账簿凭证管理的程序,使之与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税收征收管理环节相衔接;三是ctais税收征管软件和其他种类的税收征管软件应开发账簿凭证管理的模块,设计从账簿凭证的设置、会计核算、财务会计制度的报送备案、到账簿凭证的保管等内容和操作程序以及相关的表式,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账簿凭证管理面广量大的问题;四是开展账簿凭证管理的税收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账簿凭证管理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该处罚的处罚,该移送的移送,及时纠正账簿凭证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

  6、注重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整体性,认真处理好账簿凭证管理环节与其他征收管理环节之间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账簿凭证管理与税务登记之间的关系。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在申请办理开业税务登记时,税务机关的执法人员应为其提供最初的账簿凭证管理服务,包括界定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应采取何种方式设置账簿,确定何时应设置账簿、设置何种类型的账簿以及设置后何时报验,确认是否达标。税务机关内部将税务登记环节取得的账簿凭证管理初始信息向相关管理岗位传递或通过内部网络信息共享。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在申请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时,税务机关的执法人员应检查其是否按规定结清应纳税款,并要求其将办理注销税务登记之前形成的账簿凭证管理等会计档案交由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者财产所有者代管,或者移交有关档案馆代管,避免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后账簿凭证管理等会计档案随之消失的现象,从而保证涉税案件有据可查;二是要处理好账簿凭证管理与税款征收之间的关系。税务机关的执法人员根据税务登记环节的账簿凭证管理信息,特别是对按规定应设置而未设置账簿以及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按《征管法》规定的方法核定其应纳税额。税务机关税收会计账簿记载反映的应征税款、已征税款、欠税数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会计账簿记载反映的应缴税款、已缴税款、欠税数必须一致,按月核对,发现差错,及时查明原因,征纳双方均作调整账务处理;三是要处理好账簿凭证管理与税务检查之间的关系。税务机关的执法人员在选案时应选择一定比例的按规定应设置而未设置账簿以及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纳税户实施检查,对形成的偷税除按规定处罚,应在检查结论中提出账簿凭证管理的'具体整改意见,涉及退补税款的注明如何进行账务调整。应研究专门针对应建账不建账或账目混乱难以查账的甚至建假账行为的检查方法,稳、准、狠的打击利用账簿凭证管理混乱偷税的行为,维护账簿凭证管理的严肃性。

  学习税收法律制度的心得体会 篇10

  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允许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新购进的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以及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这项改革是我国历史上单项税制改革减税力度最大的一次,也是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财政政策之一,必将产生积极的税收经济效应。此项改革的税收经济影响可以分为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不论短期看,还是从长期看,均会刺激经济发展。但是,短期会对税收收入产生较大的减收效应,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产业结构减收效应大小、程度也不同;随着政策的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不断显现,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又会带来税收收入增长,所以从长期看此项改革对税收收入的减收效应会逐渐减弱。当然,分析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的思路方法也不同。

  一、分析增值税转型税收经济效应的思路和方法

  分析增值税转型改革的税收经济效应的思路和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局部均衡的思路和方法,二是一般均衡的思路和方法。

  (一)局部均衡的思路和方法

  局部均衡的思路是:增值税转型改革作为一个政策冲击,降低了设备购进和使用价格,推动设备需求上升,进而导致设备价格开始上升,供给也随之增加,最后在新的价格体系下形成设备市场的新均衡。在新均衡下得出设备需求量,再根据税收政策计算增值税的减收效应。

  局部均衡的思路和方法假设政策变化仅影响设备供求市场、及此市场内的经济主体的决策,而其他市场——比如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和国际市场—及这些市场的经济主体决策是不受影响,是静止的。这种假设的优点是简化了分析过程,降低了分析难度和数据要求。缺点是它割裂了整个经济系统,分析过程是不完整的,得出的结论与实际差距较大。较适合于短期效应分析。

  (二)一般均衡的思路和方法

  一般均衡理论认为,经济活动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各个市场及其主体是普遍联系的。在一个政策冲击进入经济系统后,通过价格体系传导改变所有市场主体的决策,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相互影响、博弈后,各个市场达到新的均衡。比较新老均衡数据计算政策变化对税收和经济的影响。

  增值税转型改革降低了含税要素价格,即资本的使用价格,设备需求者(主要是生产者)首先直接感受到政策变动的影响,开始调整其生产决策。生产决策的变化既包括其设备和劳动力等要素需求,也包括商品生产数量和价格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变化首先影响要素市场和要素价格,要素市场逐步进入新的均衡,从而影响要素收入及消费者收入。生产者的商品供给决策的变化一方面影响商品的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另一方面影响商品供给量以及进出口,最终在商品市场上达到需求和供给平衡。在新的均衡下,增值税转型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引起消费、投资、物价、就业、进出口等指标变化,也带来税收收入增加;同时允许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降低了增值税收入。增减相抵,则可以得出增值税转型改革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与局部均衡方法相比较,一般均衡把政策冲击的税收经济效应描述的更系统、完整和细致,得出的结论误差更小,比较适合于长期效应分析。但是,一般均衡方法比较复杂,需要用联立方程组来刻画各个市场、各种主体的行为,以及收入、消费、投资、进出口以及物价、税收政策等变量;对数据的要求也更高,需要描述整个国民经济运程成果的投入产出数据,以及国民收入二次分配等数据。

  二、分析增值税转型改革税收经济效应时需要注意的若干关键问题

  国务院会议决定,自20XX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同时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根据上述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内容,在分析其效应时需要注意以下关键问题:

  (一)此次增值税转型并没有完全转为消费型。一般来说,在消费型增值税情况下,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均可以抵扣,而当前政策仅允许抵扣固定资产中的设备购置进项税额,仍不允许抵扣固定资产中的建筑安装工程和其他费用进项税额。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现行增值税征收范围较窄,主要对采掘业、制造业、水电气生产和供应业及批发零售业纳税人征收。

  (二)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不同地区影响各异。由于各地区产业结构差异,所受影响也不同。总的来说,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的地区财政让利受益较大,但也可能税收减收较多;设备器具生产企业比重大及矿产品生产能力大消费较少的地区税收增收效应较大;在电力价格不变情况下,火电生产能力较大的地区税收减收较多。

  (三)购进设备进项税额抵扣条件。我国增值税采用发票法抵扣,所以“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中的“所有行业”是指所有征收增值税的行业,并不包括第一产业和除批发零售业外的其他第三产业纳税人。购进的设备进项税额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取得合法的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凭证,比如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凭抵扣证等;二是申请购进设备进项税抵扣者应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也就是说营业税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即使取得购进设备增值税抵扣凭证仍然不能抵扣。

  (四)购进设备进项税额抵扣的时间要求。20XX年1月1日起购进的设备所含进项税额可以抵扣,20XX年1月1日以前购进的设备存量所含进项税额不可抵扣。

  (五)由于政策规定允许抵扣20XX年1月1日起购进的设备,很有可能引起20XX年设备购置大幅度增长,进项税额激增,短期内对增值税收入造成较大影响。所以分析转型改革的短期影响时,采用局部均衡思想和方法较合适;分析长期影响时,采用一般均衡思路和方法较合适。

  (六)取消进口设备增值税免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等政策不会对税收和经济产生影响,应从总体分析转型改革影响的结论中减除。

  三、分析增值税转型改革税收经济效应时的数据需求

  总的来说,不论是局部均衡方法,还是一般均衡方法,不同研究者构建的模型各异,方程和变量不同造成数据需求也不同,无法笼统说明,但是基本上都需要设备购置数据。如表1所示,行方向表示设备的生产行业,也就是设备来源;列方向表示设备购进行业,是设备的使用者。表中数据满足所有行合计等于所有列合计的均衡条件。根据购进设备进项税额抵扣条件,只有当设备来源于增值税行业并被增值税行业企业购买时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即表中有阴影表格单元。

  从设备器具的来源方向看。仔细观察投入产出表可以发现,固定资产主要来源于农业、制造业、建筑业、商业和其他行业中的部分行业。其中设备器具类固定资产应主要来源于制造业和商业。根据此次转型改

  革的规定,还应剔除摩托车、小汽车和游艇等应征消费税的设备器具

  从设备器具的购置角度看。由于无法获得每个企业20XX年及将来的设备购置数据,所以只能根据国民统计资料中各个行业以往年度设备购置数据,运用经济学理论和经验进行合理预测。根据个人经验,国家和多数省级的《统计年鉴》中均有分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而且分别列出了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器具购置和其他费用的数据。根据《统计年鉴》中主要指标解释内容,可以认为增值税转型改革中的“设备”与《统计年鉴》中的“设备器具购置”指标相同。

  由于无法区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设备购置和小规模纳税人设备购置,再考虑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将为3%等因素,在分析计算中可以统一作为一般纳税人处理,不再区分小规模纳税人。

  学习税收法律制度的心得体会 篇11

  近日,八十天的基础轮训结业在即,学习不得甚解,功课受益不浅。夜里梦回高考,惊闻取消数学考试,不禁泪流满面、奔走呼告,梦醒后仍久久不能平静。想当年,一个全市倒数的数学成绩把我语文全市前十名、文综前五十名的自信完爆得体无完肤,当然其中还有英语的功劳。在大学里,凡听闻是数财系的学生我不免顿时心生敬意、不免多看几眼。没曾想,毕业之后有千万条路可走的我,却走上了如隔千山的税收工作岗位,真是造化弄人,所幸在机关行政工作,少有业务涉及,倒少了些尴尬。而把税收业务和会计知识和高深的数学知识画上等号,让我对税收产生了畏惧感。

  一进系统,单位领导、同事都多次劝告好好学习税收业务,毕竟在业务部门税收业务才是安身立命之本,多是听完之后茅塞顿开,一打开书本便望而却步,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未能坚持。也倒不是没有毅力,其实我很喜欢专注于一件事情,当我看到一篇好文章会拍手叫绝,不断咀嚼其中滋味;看到一张好照片也会不自觉的分析他的构图、光影、技法,体味其中的意蕴表达;甚至于我会看一架战斗机的结构图一看就是大半天,但就是天生对数字不敏感,到现在记得的电话长号不超过四个,又因学习生涯受其苦之深而心生厌恶,故难以专心致志,不得要领,难以探其究竟,学有所得。

  以上可算是懒学惰思的推脱之词,确也是实诚之言。其实,在地税系统工作两年,最怕别人问我税收业务,一般朋友咨询些日常税收知识尚可应付,遇到稍复杂一点的具体问题便只能代为转告,确实羞愧难当。也曾专门购买一大堆税收业务书籍,通读下来似懂非懂,遇到具体问题又只能翻书,加之没有会计基础,许多问题一到操作环节便只能望洋兴叹。业务知识没有基础,业务技能没有实践经验,让我这个税务工作者平添了几分假大空的色彩。

  记得今年秋天,在收获的季节走向三月之地,准备接受税务系统最高学府扬州税院的洗礼,想着定要好好学习一番,一致都没有仔细打量那畅想已久的如水江南。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课堂上,老师如语气词一样带过的“借”“贷”便把我弄得云里雾里,一头雾水。于是那次培训最大的收获便成了狮子头加扬州炒饭,心中却留下了一万个为什么。悻悻而归的我决心要啃下这个骨头,不做税务局的花架子。

  全员基础轮训我是第三次参加了,第一次蒋老师打招呼说小伙子很年轻,好好学习,我说我是来照相的;第二次蒋老师说你终于来培训了,我说我照完相就走。对于一个专业差距和兴趣爱好都如隔鸿沟的新人而言,我确信只有通过一次从基础起步的系统学习才能打下基础,不过因工作安排前两次都错过了。看着一起参公的同事都走上了征管业务岗位,有些已经成为一线骨干甚至提干,不觉心中充满遗憾。不过机会迟到但终归没有缺席。对于参加培训,我必须得感谢市局领导的关心,在用人之际满足了我的培训申请。在此,还特别需要感谢因为我参加培训,在本来自身工作繁忙的情况下,为我分担工作的外宣办同事。

  坦白地说,通过八十天的学习,我并不能保证就学好了,甚至都学会了,但至少基本会计知识和基本税收业务还是过得到关,最重要的是有了会计和税收的概念和意识,有了这基础,以后再学起来不再是无本之木。通过学习,知道的却越来越少了,因为不知道的更多了,学然后知不知也算是一种收获吧。这八十天里需要感谢的人和事太多了,不在此一一道来,我会珍惜这份经历和感动,也希望没有让大家失望。对于学习的心得体会我也不想拉一份流水账单,毕竟八十天里的点点滴滴,感悟颇丰,这里且就其中的有所触动的地方做一个挂一漏万的汇报吧。

  虽然这是一次会计和税收业务培训,但印象最深的却是陈坤林局长在开班仪式上围绕税收、税务管理以及怎样做好一名税务干部所作的专题讲座。对于这样一场培训,陈局长的谆谆教诲充分体现了市局党组对学员的高度重视、热情关怀、严格要求和殷切希望,令人倍感亲切,倍感温暖。更重要的是陈局长的讲话立意高远、饱含深情、启迪思考、催人奋进,加深了我对对税收起源、特征、本质、文明演进与发展的认识,提高了我对当前地税工作趋势和要求的理解,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特别是陈局长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学员们推心置腹地分享做事、做人的道理让大家深受启发,引起强烈共鸣和深入思考。对于我们这样参加地税工作不久,正处于从学校到地税工作岗位角色转变的时刻,这确实是一场饕餮大餐,回味无穷。

  市局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李忠强题为《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现实选择与前瞻》的专题讲座同样让我颇受启发。他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历程,阐述了当前税收征管面临的新要求、新挑战、新影响、新期待,结合达州地税税收征管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征管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结合国内外征管改革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探索和实践,提出要了当前税收征管改革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具体步骤以及改革内容,并就改革的重点即风险监控、组织机构、信息支撑、人员配置等方面做了详细讲解,讲座逻辑严密,层次清晰,旁征博引,极具说服力。当前,全市地税系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征管改革,明年将全面铺开,之前虽有参加相关会议,但始终未能明晰,不得甚解。这次讲座让我对当前征管改革工作和整个征管工作发展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和理解。

  培训还邀请了我市知名律师、四川天仁和律师事务所主任邱波邱波律师举办了一场“预防职务犯罪”专题法律讲座,就职务犯罪中与税收工作关联的“败坏罪、纳贿罪、挪用公款罪”等三大犯罪的主体、客体及犯罪数额的量刑情况结合具体事例进行了详细介绍。就新形势下地税系统如何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以及可能诱发职务犯罪的因素、容易发生职务犯罪的环节和近几年全国职务犯罪的发生情况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结合身边发生的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耐心细致地讲解。使我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法律教育,提升了法律意识,对我这样的涉世未深的年轻地税干部可以说是一次极好的廉政冼礼。

  喜欢写诗的人都知道一句话叫“功夫在诗外”,这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我想用这句话来解释为什么到现在才开始讲本次培训的主题:会计培训。我想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在会计学习过程中记忆最深的不是会计理论、会计科目、会计处理,而是我们敬爱的会计老师蒋老师。且不说我们学习会计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是否有机会运用,一位年过七旬却精神矍铄的会计老师在讲台上如数家珍地讲解,像对待孩子一样心存包容和耐心,这样的一个场面足以激励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保持乐观和勇气。

  当然,学习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敷衍,会计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决定着会计学习的成效。对于拿笔的人而言,诗言志,大笔写春秋,而会计反映的是资金运动,史学家可以有春秋笔法,会计确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从做会计分录,到填写记账凭证,然后登记账簿,再是结帐,对账,编制报表,每一步的一个数字出现错误都会一步错步步错。会计的性质决定了会计从业者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要精于计算,善于管理,勤于理财,而作为税务人员,我们与会计有天然的互动关系,我们不用自己做会计,但学好会计知识是我们履行税收工作的必备技能。

  实际上会计知识的学习在碰上会计电算化后产生的火花让我有了更深的体会。会计电算化是通过电子计算机对会计信息进行系统的计算处理,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处理速度和准确性,会计电算比起手工记帐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性、机械性的劳动,解决了记帐过程中不规范不统一,错记漏记的问题,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简单地说你想做错都没有机会。在基础会计学习中,讲解编制试算平衡表花了蒋老师不少时间,在我们做练习题的时候同样算了半天还不一定对,当时觉得还挺麻烦的,而在电算化课程里只需要轻轻一点结果立马出现。当然必须承认会计知识毕竟是基础。

  会计电算减轻了会计工作人员的负担,使他们从繁重而简单重复的记账算账中解放出来,以更多的精力从事财务管理和决策工作。这既是会计工作的里程碑进步,也对我们税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老同志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但计算机技术掌握程度不高和年轻人计算机操作熟练但业务水平较低、经验不足的两个矛盾制约了我们查账、稽查等税收业务能力的提高。培养一大批既懂税收法律法规,又掌握财务会计核算方法,既能查帐簿,又能会检查电算化帐簿的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同时,普及会计电算化后加强会计的基础管理工作更有其重要的意义。

  坦白地讲,税收业务部分的学习我还需要深刻检讨。要说这还是我唯一有一点基础的内容,但学习认真程度不够,未能及时消化理解,还需要接下来继续加强学习。这部分涉及到税收基础理论、税政业务、依法行政、税收征管、纳税服务、纳税评估、风险防控等涵盖几乎所有税收工作的知识。可能是因为没有在业务岗位的一些惰性,也许是没有业务工作经历,在课堂上学习业务多属于听得明白,看得懂,记不住,一到具体操作仍是一脸愕然。看到税政老师们在讲台上业务知识信手拈来,业务文件运用自如,政策理解准确清晰,业务操作熟练流畅,敬佩之余心中不免愧疚,虽说来的都是业务精英,但差距实在太大了。有老师安慰说这都是几十年积累所得,想来也有道理,但作为一名税务工作者如果因为自身的业务知识和技能而导致工作出现失误和过错却是无法接受的,看来在日常工作中还得加把油才行。

  在培训班有幸被委以班长之责,但确实才疏学浅,能力有限,整体来说个人的工作并没有开展好,有负班主任和同学们的期望。但班委会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全体学员的支持下,班委成员一起还是在培训班日常工作、餐饮住宿安排、组织讨论学习、教师节活动,开展集体户外活动、开展小组活动、保障培训安全等方面颇有成效地开展了一些工作,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职责。同学们在培训班这个平台上不仅学习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增进友谊,互相学习交流,大家都很珍惜彼此这份缘分,相信培训结束之后这同窗之谊会历久弥香,这算是我学习之外的最大收获吧。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大家刚坐在教室的百般不适应、上晚自习的抱怨还历历在目,却已到分别时。幸运的是我们都没有辜负这大好光阴,在这里收获了知识、友谊、感动和思考,开拓了视野,提升了理论,增长了知识,充实了自己。这次培训在我的学习生涯中又是一次起航,我终于可以说我是税务工作者而不用满心愧疚,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学习,不断受益。

  学海漫漫应无涯,练得真功好扬帆。奋斗的力量需要学习来激发,年轻的风采需要知识来浇灌,让我们把学到的知识置于税收工作的土壤,让她绽放出绚丽的青春之花吧。

  学习税收法律制度的心得体会 篇12

  实施精细化管理是税收征管工作恒久不变的努力方向。20xx年,xx市国税局紧紧围绕提升征管质量,创新思路,扎实工作,标本兼治、强化监控,建立了契合xx征管工作实际的税源精细化管理机制,全系统税源管理质量显著提升。

  一、再夯征管基础,规范数据管理

  征管基础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税源精细化的质量高低。该局坚持“打基础、利长远”思路,从规范征管数据审核、归档、运用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征管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为加强税源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把好数据采集关,严格系统数据审核。数据采集是推进税源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该局从规范征管基础数据采集、审核等基础工作入手,要求责任区管理员对照征管资料目录,认真收集资料,力求全面准确,在数据采集环节,认真实施纸质资料、实际情况和征管系统数据的“三次核对”,查找纸质资料中缺失的信息,并进行补充完善,确保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征管基础数据的分类归档、综合运用做好了准备。

  二是把好数据归档关,规范征管档案管理。征管基础数据的归档运用是税源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该局从现行征管工作实际出发,按照省局税收业务规范的要求,通过分局试点、深入调研、效果评估等形式,经过四次易稿,重新修订了征管资料目录,删除24项过时、不切实际的要求,将征管资料目录重新划分为户籍、户管、综合资料三大类共101个子栏目,实行企业户籍档案分户归档,户管资料企业每户一档,个体户5户一档,使征管资料便于收集、利于归档,明晰责任,方便考核,提高了征管资料的规范性和利用率。

  三是把好数据清理关,强化错误信息调整。注重运用考核手段,采取定期检查和集中评比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对资料的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检查和考核,切实把好数据清理关,对资料缺失征管档案及时进行补充、完善,对比对不符的数据及时进行调整、剔除,确保征管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二、完善《工作手册》,强化责任意识

  税收管理员是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的主体,不断调动、激发一线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责任心,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对推进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意义重大。该局根据税源管理工作的新标准、新要求,从xx征管工作实际出发,继续推行《税源管理工作手册》,努力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问题,不断提升税源管理质量。

  一是重新定位,提高针对性。根据使用情况反馈,从加强税源管理的角度出发,对《税源管理工作手册》进行重新定位,明确开展税源巡查管理的事由分为联动办要求、分局指派、管理员自选三种,让管理员带着任务下户,做到“去有目的,回有记录”,杜绝了个别管理员责任心不强,“下企业抄账册”的做法,有效提高了税收管理员开展税源巡查的针对性。

  二是规范填写,提高实用性。不断对《税源管理工作手册》进行修改和完善,对填写内容进行重新规范,具体指定为“管理事由”、“管理记录”、”综合鉴定”、”分局点评”和”管理员反馈”五大类,要求税收管理员在开展税源巡视时现场采集数据、及时完成管理记录,最终做出企业纳税状态评定,再由分局长对管理员巡查结果进行审核,并提出加强管理的工作建议,初步形成了执法有记录、过程可监控、结果可核查、绩效可考核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是细化责任,提高准确性。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将《税源管理工作手册》由活页式改为订本式,明确作为执法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经巡查的纳税人如发生重大偷逃税案件,属于管理员巡查时应当发现的问题,则追究时任管理员的执法责任,通过压力传递,激发了全体责任区管理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三、精心组织实施,用好监控系统

  该局高度重视,放大系统的执法监察和责任追究作用,重点强化数据预警和责任监控,进一步激发全体干部的责任心和“内动力”,积极促进税源精细化管理。

  一是抓模版建设,迈好起始步。泰州市局在全系统试运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之前,该局根据上级要求,认真做好数据测试、全流程走通调试等系统模拟运行工作,历经四次修改,在规定时间内,建立起了由责任人类型设置、综合评比设置、预警信息设置等8个模块、48个子栏目组成的初始化模版,为系统顺利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该局模拟运行工作得到了省局、泰州市局的肯定,制作的初始模板被省局作为参考模板在全省推广。

  二是抓运用落实,迈好关键步。坚持每日反馈、按周汇总、逐月总结的工作模式,上下联动,及时收集、反馈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发现一个现象,研究一个方案,解决一类问题,深入推行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在落实过程中,做到四个明确,即:明确专人负责预警监控信息的查询,明确专人分析、修正预警信息,明确申辩、受理及审批等环节的受理时限,明确申辩、受理和审批环节的工作标准和质量要求,强化岗位责任追究,对审核把关不严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过错责任,有力保证了系统流程的无障碍流转。同时,该局注重抓好系统预警信息的前期“筛选”处理,认真归纳、整理出容易导致预警信息的重点流程和关键环节,以预警通告的形式,提醒相关单位和个人参考借鉴、提前规避,并鼓励他们认真排找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自行整改、自我纠错。对逾期未整改单位和个人,依据相应制度,严肃追究责任。今年以来,该局累计发布通报提醒12期,发布预警信息86条,涉及6个单位37人次,有35人次被追究执法责任,1项执法行为被监察纠正,有效提高了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是抓完善创新,迈好推进步。根据上级局的工作标准和要求,从xx实际出发,不断加强对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丰富和完善,制订了契合__实际的《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评议实施办法》,新增了“税收执法信息管理系统预警监控台账”和“执法过错人工追究传递单”,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执法过错,要求填写执法过错人工追究传递单,在每月24日前报市局法制部门,对应报未报的单位,实施考核加倍扣分,对日常考核中应发现而未发现或隐瞒不报的税收执法过错行为,严肃追究考核人的过错责任,并将考核结果与单位千分制考核挂钩,有力推进了系统运行的深入开展。20xx年,该局共发出“执法过错人工追究传递单”32件,涉及4个单位56人次,累计扣发考核奖金6600元。

  四、建立行业模型,强化税源监控

  行业税负管理模型是加强税源精细化管理的“利器”。该局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以加强行业税源监控、评估为突破口,逐步建立符合xx行业发展实际的行业税负管理模型,强化税源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武器”

  一是综合筛选,确定重点对象。从xx行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第四级进行行业细化分类,明确了着手建立管理模型的33个行业,并以低于省局税负的行业、高危行业(涉农、涉废、福利企业)、重点税源行业为重点,确定了重点建设的14个典型行业为解剖对象,按照管户集中度和管理水平的不同,逐一分解到相关分局,着手搭建行业模型。

  二是典型调查,精心采集数据。从典型行业中选择财务核算较为健全的企业,通过深入企业车间跟班作业,结合明察暗访及与企业相关人员约谈的方式,从所评估行业的行业特点、基本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特点等方面着手调查,对影响企业产品、产量的工艺流程、成本结构、下脚废料率、能耗率、主要材料投入产出比、单位产品工资等相关指标,进行全面采集和梳理,并加以综合分析、测算,提炼出全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管理的薄弱环节、监控关系点提示等内容,重新修正各行业基本税负指标等相关预警值,找出税务部门容易掌握并能据以加强企业税源监控的关键环节和要素,从而归纳出各行业的主要评估方法,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业税负评估思路。

  三是付诸实践,反复论证使用。经过认真准备,该局初步建立起了33个行业的税源管理模型,在此基础上,该局抽调税政科及部分业务骨干组成综合审议小组,对指标数据采集的过程、方法及可行性进行反复论证,并选择相关分局进行试点运用,通过实践检验不断进行丰富完善。到目前为止,该局33个行业税负管理模型已经在各分局全面推行使用,为一线税收管理员加强税源管理提供了简单便捷的参考样本,为加强税源长效管理和后续管理指明了工作方向。

  学习税收法律制度的心得体会 篇13

  税收管理员是基层税务机关分片管理税源,负有管户责任的工作人员。税收管理员是税收管理的基础,税收征管工作的核心和首要环节。就本人多年从事基层税收管理工作的一点点愚见,具体如下:

  一、科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税收管理员的职责范围较广,负有纳税宣传、采集信息、催报催缴、税源管理、纳税评估、日常检查等职责,各项事务性工作多、繁琐。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纳税人数量不断增加,新的税务基层工作形势是,工作时间一定,管理员人数一定,工作量不断增加,要合理安排好工作时间,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日常的基础管理工作。只有合理统筹安排工作,才能避免在日常开展工作过程中造成盲目重复。

  二、强化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税收基层一线税务干部,直接面对是的是纳税人。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影响力和树立自我在纳税人心目中的地位,便于开展税收工作。

  (一)税收管理工作中最尴尬——没有企业财务人员掌握的知识多。在日常工作中要踏实学习、勤于钻研新的法律法规、新的政策、新的业务。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新的知识,税收执法工作才不受限制。

  (二)平时工作中,多向年龄较大的老同志学习,他们长期在税收一线搞征管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与纳税人特别是个体工商业户打交道能有一套很好的方法,应付自如。

  (三)注重口头表达能力和驾驭文字能力的学习。

  三、多下户实地调查

  目前税收征收管理是就表征税,被动接受纳税人的申报和会计资料,而纳税人的申报数据不同程度存在水份。税收管理员不能仅利用纳税人现有的申报和会计资料,借助计算机的进行简单的审核等坐看报表的静态管理方式,应多下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及时了解收集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和税源变动情况,加强对未申报、非正常户、停歇业户、零散流动税源的管理,做到大户管细、小户不漏。

  四、做好税收管理员的监督工作

  税收管理员要严格执行各项税收法律和政策,履行岗位职责,自觉接受监督。税收管理员要严格实行双人上岗、定期报告、定期轮换、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

  五、强根固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基层税务管理员直接面对纳税人,在平时工作中会有各种形形式式的诱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面对诱惑要认真思考、衡量个人得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税收法律制度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从税收法定主义角度审视我国税收优惠法律制度10-14

税收学习的心得体会11-06

税收学习的心得体会10-28

谈我国外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完善08-29

探析税收征管法律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10-10

税收学习的心得体会6篇02-28

税收学习的心得体会(6篇)03-06

税收学习的心得体会(通用6篇)03-15

电子商务对增值税税收法律制度的影响分析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