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心理治疗》读书笔记

时间:2020-10-26 13:25:28 心理学书籍 我要投稿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读书笔记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能使我们更客观的去了解心理治疗对病患的意义。《客体关系心理治疗》读书笔记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读书笔记

  

  这本心理学的书籍,是从心理咨询师那借来的,虽然读不懂,但是很有意思。我看到很多人存在着相似的问题,也抱着从这本书里寻找自己存在的问题的意愿。我想知道那些焦虑的、不安的情绪都来自于哪里。我想知道我是不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把生活中的状态调整到更好,但是显然我失败了。我的能力还只能停留在字面的了解的程度。

  不过我想我还是有一些收获的,因为我正在试着去面对更真实的自己。我们都希望能够成为被需要的,温暖的,有力量的人。我们会避开脆弱的,不那么让人满意的自己。尤其是在年龄日益增长以后,或者是处于需要更多表现自己的工作环境和情境的时候。我们希望是得到认可的,希望自己是被夸赞的。但是实际上不是每一个时间我们都可以表现的那么好,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会沮丧,进而压抑自己真实的情绪。这也是越来越的人会触及的问题,找到内在的以及舒适的“我”,比成为受关注的“我”,更有意义。

  在心里咨询的个案中,有很多都是自我焦虑引起的。他们担心自己不够称职,不知道如何与上司和同事相处,担心自己的情绪会失控。尽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有着出色的工作表现,或者是不错的口碑评价。但是他们仍旧更期冀于能找到一个可靠地人来帮助自己,并且相信可以通过别人的指导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可是实际上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也会因个案的情绪而产生情绪的波动,并游走在情绪的边缘,变得易怒或者沮丧。所以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救赎”或者“完美的解决方案”。

  我们所感知到的情绪,远比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更早。书里有这样一段描写,我觉得是可以被认同的:

  “根据当代客体关系理论,分裂在生命最初的几天甚至几小时便开始。这个过程开始于婴儿的原始分裂,即将世界分裂成令人满意的和令人不满意的感觉:充足是好的,空乏是坏的;温暖是好的,冷淡是坏的;被抱着是好的,不被触碰是坏的。”

  所以当这些感受被分裂出来以后,我们所接触到的最早可以带给我们这些分裂的人,也就是母亲,成为了婴儿成长中几乎起到了决定意义的.存在。在这里我引用了书里的另外一段描写,来进一步阐述这个观点:

  “足够好的母亲”,不仅满足儿童的需要,而且会选择性的挫败儿童的需要... ...随着时间的推进,她会根据儿童日益增强的应对困难的能力而逐渐减少对婴儿的顺从。通过关键过渡时期逐渐减少对儿童需要的回应,“足够好的母亲”成功的鼓励了儿童自主性的加强。

  我们感应到了这个世界,并希望能获得更多。在我们的需要不能够被满足,或者在自我认知的世界里认为不应该去需要的时候,就会产生坏的情绪,会怀疑甚至讨厌自己。这些长期受到压制的情绪最后会变成不太受欢迎以及控制的情绪,更严重的会变成生活的阻碍。

  我还是不太建议大家过多的涉足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因为我始终觉得有一种诱导的成分,它会把大多数人心里的疑虑放大成病灶,从而产生更多的怀疑。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是我目前读过的第一本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而且这一本还是站在临床的角度上的。它让我看到了治疗师也面临的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可以更客观的去了解心理治疗对病患的意义。这就是在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的无力感。

  我们总是时刻在提醒着自己,要保持与年龄和身份相适格的生活状态,却很容易忽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以及自己内在的好的需求。我们用成长、坚强、成熟这样的词汇来代替我们内心所需要的渴望被认同、被关爱的情绪,我们在做着别人眼中的“我”,而并不是自己需要的“我”。很难打破的是习惯的力量和对“别人是怎么看我”的关注。

  写到这里基本上也就是我能感受到的所有内容了。发现并不等于能够改变,我也期待着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有更真实的表现,当然这样的表现也同样需要“适格”。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心理学书籍推荐:《客体关心理治疗》06-17

技术人工物主客体关系的策略探讨论文07-28

技术人工物主客体关系的策略探讨的论文07-28

论刑法中客体错误09-26

论述善意取得的客体11-01

《101个心理治疗难题》简介06-09

儿童厌学有哪些心理治疗07-23

作为客体的科学仪器哲学论文08-09

论追续权客体范围初探11-05

沙盘心理治疗能帮你做些什么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