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上《心理访谈》

时间:2020-11-05 16:00:08 心理学与生活 我要投稿

王朔上《心理访谈》

  据称,王朔是因为跟母亲关系处理不好,而主动要求与79岁的母亲同上央视《心理访谈》节目接受心理治疗,与他对话的是心理专家李子勋。如果只是为了协调母子关系,不一定非要上中央电视台,随便去哪里做心理咨询就可以了。上央视会不会也是一种炒作?按杨澜的说法,动静确实太大了点儿。

  王朔自称是“超级攻击性人格”。他吸过毒,嫖过娼,坐过牢,对主流文化深恶痛绝,需要考虑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

  一般认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者都有童年创伤,尤其是家庭暴力。他们从小缺乏安全感,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反击。他们会把危险夸大,甚至给自己编造“假想敌”。

  《心理访谈》还没播出,不知道王朔到底说了些什么。估价他不会像崔永元那样真诚地剖析自己,接受专家指点,而是把专家当成“假想敌”,向权威挑战。

  心理病人向权威挑战的事情经常发生,屡见不鲜。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于罪犯向司法部门挑战。按精神分析的理论,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自投罗网。这种挑战最后一定是以束手就擒而告终的,因为罪犯如果没有伏法,他就会继续作案,越来越大胆,最后把自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从某种意义上讲,挑战权威是这种病人所特有的'求医方式。他们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但不愿意承认。不承认就无法名正言顺地就医,怎么办呢?于是,他们给自己编了一个理由,譬如代人咨询、考察、挑战或炒作。他们知道,在心理医生的眼里,所有的人都是有病的。只要能跟心理医生照面,就有机会被治愈。这个过程是分两步来运作的,第一步是“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而采用了“否认”的防御机制,声明自己没有心理问题;第二步,被“否认”的心理问题是想寻求解决的,就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这叫“合理化”。高明的心理医生不会被合理的理由所迷惑,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知道他们的潜意识动机是来看病。

  以前看过一部美国电影,一名精神病患者幻想自己是警察,假装得了精神病,混进精神病院去抓罪犯,最后得到了治疗。

  有的人去算命是因为不相信算命,情况与此雷同。

【王朔上《心理访谈》】相关文章:

王霞老师职称英语访谈11-04

成考高起专语文复习:《王朔的挑战》09-30

关于王霞老师网易职称英语访谈11-20

王霞老师职称英语访谈答网友问集锦11-21

论文 访谈提纲08-14

创业经验访谈07-02

体育论文访谈提纲07-30

考研英语真题访谈11-20

关于职称英语的访谈03-02

管理者经验访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