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当我们面对已知死亡

时间:2020-10-23 17:30:30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临终关怀:当我们面对已知死亡

  在真实中,死亡的过程真的是漫长而痛苦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临终关怀:当我们面对已知死亡。

  当亲人已明确无救治希望,你是撤去一切治疗手段默默陪伴在侧,还是花重金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多活一秒是一秒?传统孝道往往认为放弃治疗等同于放弃亲人的的生命,而创伤性的治疗又会将病人置于各种痛苦之中。

  注意,接下来我要开始强行科普“临终关怀”了。

  “临终关怀”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它不促进也不延缓患者的死亡。而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临终关怀团队通常指由医生、护士、心理师、社工和义工等多方人员组成。服务对象为无救治希望、存活期限不超过3到6个月的临终患者,也包括对临终者家属提供身心慰藉和支持。

  临终关怀回归到死亡本有的自然属性,强调生命是身心统一的整体,患者的精神层面受到重视,临终关怀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而非延续生命,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同时,临终关怀还能够帮助病患家人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

  以下为需要注意的事项:

  1.以照料为主

  对临终病人来讲,治愈希望已变得十分渺茫,此时最需要的是身体舒适、减少疼痛、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以延续生命为目的的创伤性治疗只会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

  2.维护人的尊严,提高临终生活质量

  患者尽管处于临终阶段,也不能因为人之将死,就对其冷言冷语,行为粗鲁;应该让病人按照自我意愿度过余下的时光,如保留个人隐私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参与医疗护理方案的制定,选择死亡方式等。

  有些人片面地认为临终就是等待死亡,生活已没有价值,病人也变得消沉,对周围的一切失去兴趣。临终关怀则认为:临终也是生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所以正确认识和尊重病人最后生活的价值,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对临终病人最有效的服务。

  3 . 家人的陪伴最重要

  死亡和出生一样是自然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正是死亡才使生命显得更有意义。但是由于死亡教育的缺乏,人们往往避谈死亡,不愿坦然面对亲人的离去,即使知道已经没有希望,也不愿放弃治疗,造成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陪伴病人的是冰冷的'器械和陌生的医疗人员。所以经常会在医院看到医生出来告知“对不起,我们已经尽力了”,然后家属再去病床前哭天喊地的遗憾场面。

  当死亡不可避免时,病人最大的需求是安宁、避免骚扰,亲属随和地陪伴,给予精神安慰和寄托,或者有某些特殊的需要,如写遗嘱,见见最想见的人,等等。病人亲属都要尽量给予病人这些精神上的安慰和照料,使他们无痛苦地度过人生最后时刻。

  如果病人坚持认为“我觉得我还可以再抢救一下”,家属也是可以遵从其意愿的。

  4 . 临终前不会感到饥饿

  临终前,人的触觉及身体感官机能等功能已渐渐消退,并不会感到饥饿,反而更多的在意内心感受,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可能在回忆初恋,可能在怀念新婚,可能在追寻自己最真实的灵魂。此时若是强行输液或喂食会抵消这种欢愉感,让病人更加痛苦。

  5 . 皮肤冰凉并不是因为冷

  濒死之人常常处于脱水状态,不要以为患者是因为冷所以皮肤冰凉,强行为其盖上自认为保暖的被褥,对于濒死之人来说,他们的身体异常脆弱,一点点重量都会让他们觉得非常沉重,难以承受。

  6 . 听觉是最后消失的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即便患者已没有生命特征,也不要随意说出不该说的话,让患者伤心。比如争家产,抢遗嘱之类。相反,可以表达自己的不舍之情,说出自己最想说却迟迟没有说出口的话,虽然患者已无法回应,但仍能感受到亲人的关爱之情,能够在最后一刻走得温暖平静。

  有时候往往因为人自作聪明的横加干涉,才让死亡的过程变得漫长而痛苦。有时候是家属的需要,需要让自己安心,而非病人本人的需要。自认为尽了孝心,却没想到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临终关怀是一个陪伴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双方都会很圆满,很安心。最后病人走了,家属心里也不会有太多的后悔和遗憾。

【临终关怀:当我们面对已知死亡】相关文章:

面对他人心理疾病我们应该怎么办11-28

观《死亡诗社》有感01-01

死亡哲学名言07-19

工伤死亡赔偿项目06-13

工伤死亡赔偿程序06-13

死亡遗属生活补贴标准03-02

如何鉴定工伤死亡时间12-10

佛山死亡提取公积金指南03-11

硬盘“意外”死亡怎么办?07-21

工伤死亡后家属向谁索赔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