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小常识

时间:2020-10-18 18:41:52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心理健康小常识2015

  什么是心理健康?关于这个话题我们不能泛泛而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些心理健康小常识,让我们的心理更加的健康。

心理健康小常识2015

  怎样做到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的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很多人都感到心理不堪重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能迎接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那么怎么才能算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要求内外兼顾,对外,要人际关系良好,行为符合规范。对内,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心理机能正常。行为符合外界的规范,又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才是心理健康人的特征。

  心理健康说到底是一种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围事物。这种人富有利他精神,能在付出、伸展自己的过程中增强自我价值感。这种人追求高尚的生活目标,但他又没有作“完人”、“超人”等超越其自身能力的念头。所以,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有目标,但目标不要太完美,既要积极进取,又要正视客观现实,有一定程度弹性的道德准则。而缺乏道德观念与坚持“超道德”观念正是人格异常者与神经症患者常见的特征。

  另外,心理健康并不是心理平衡。心理健康并非平衡与适应状态,而是处于两极的中间位置。通常人们把适应理解成对周围环境的顺从,把平衡理解为内心无冲突,但这并不是心理健康。因为如果“平衡”就是健康,那么一个满足现状,没有追求,不思进取的人,内心就很平衡,因为他不会有挫折感,也没有冲突,他健康不健康?如果说“适应”就是健康,那么现在社会上有的人见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左右逢源,上下讨好,这种人算不算健康?其实,上述两种人也未必快乐,其心理也未必正常。

  一般把清除过度的紧张不安而达到内部平衡状态称作“消极的”或“低层次”的心理健康,而应该提倡的是“积极的”或“高层次”的心理健康。这种状态意味着总有高尚的目标追求,能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追求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寻求生活的充实。它的实质就是老有追求,始终是一个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

  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过程。因为心理健康不是说没有遭受挫折,没有冲突,没有痛苦,而是能够有效地进行调整,并在这种状态下,保持良好的效率。

  什么是心理疲劳

  我们把人的劳动分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两大类。体力劳动主要是以肌肉活动为主,脑力劳动则以大脑神经活动为主。当然,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不能截然分开,二者有密切的联系。肌肉活动是在大脑神经活动指挥下进行的。脑力劳动也不完全排斥肌肉活动的参与。体力劳动是偏重于生理活动,而脑力劳动是偏重于心理活动。体力劳动在一定条件下可产生疲劳,主要表现为肌肉酸痛、体乏无力等,称为生理疲劳。脑力劳动在一定条件下也产生疲劳,主要表现为厌倦、心情烦躁、注意涣散、思维迟纯、反应迟缓,称为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不仅降低学习与工作效率,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长期的心理疲劳,使人心境抑郁,百无聊赖,心烦意乱,精疲力竭,进而引起心因性疾病。例如神经衰弱,表现为头痛、头晕、记忆力不好、失眠、怕光、怕声音等。因此,脑力工作者防止心理疲劳是一个重要的心理保健问题,不可掉以轻心。

  为了防止心理疲劳,首先要讲究脑力劳动的心理卫生,在从事脑力劳动时要聚精会神,劳逸结合,重视积极性休息。其次要培养对所从事的脑力劳动的兴趣。人们对从事感兴趣的事情不易疲倦,而对从事没兴趣的工作易于疲倦。再次,脑力劳动的环境要力求避免噪音的干扰,要有合理的照明条件等。

  心音乐与心理健康

  人类最早享受的音乐便是自然界优美动听的自然声响。淅淅沥沥的雨声、风吹树林发出的沙沙声、叮咚缠绵的泉水声、千回百啭的鸟鸣声……因而古人有“以自然之声养自然之道”的名言。

  其实祖国医学很早就注意到了五音与人体的关系。祖国医学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把五音(宫、商、角、徵、羽)与人体五脏(脾、肺、肝、心、肾)和五志(思、忧、怒、喜、恐)有机地结合起来。《金匮真言论篇》就说明了五音与五行说的关系。即宫属土,通于脾;商属金,通于肺;角属木,通于肝;徵属火,通于心,羽属水,通于肾。由于这种结合五音通五行,对五脏起不同的影响,因此,音乐动血脉,统精神,而和正心也。当代医学研究发现,音乐可调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胃肠系统和瞳孔等方面的变化,并且可调节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变化,消除外界精神,心理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状态”。音乐的曲调、节奏、旋律不同,对人体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镇静和降压等作用。并能与细胞共振,按摩细胞,使人感到清心而神爽。

  像一首首感荡我们心灵的曲子,如凯利金的萨克斯曲《归家》、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舒伯特的《小夜曲》、门德尔松的《春之歌》、格什文的《蓝色狂想曲》等一些意境深远的曲子,让人从感伤中解脱出来,变得心情畅然兴奋,且充满自信。特别对那些患有不同心理疾患的人大有益处。   听音乐,无论现代的还是古典的,只要溶于音乐的海洋之中,我们就可以调心、调息、人静、放松、联想,在调养身心的同时,便可祛病强身、益寿延年、安神养心、平肝潜阳、健胸益智。

  心理贫穷

  心理贫穷: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些大学生在个性特征和心理方面出现的负性变化。这种变化,直接表现为自卑、多疑、焦虑、孤僻,有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因为心理失衡而对周围的人和事心生恨意,个别的.甚至因此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专家指出,这些年来学校和社会在努力为贫困大学生解困时,往往忽视了贫困生中的“心理贫穷”现象。这种贫困是隐性的,但如果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陷入心理贫穷的大学生也是难以成才的。

  实例:小梁来自桂西的农村,原本成绩优异的他,上大学后常常无故迟到、旷课,不按时交作业,期末考试也红灯频亮。老师了解到他家境比较贫寒,建议他申请特困生补助,他断然拒绝。

  在同学圈子里,小梁常常因满口家乡话、穿着举止土气被同学取笑,这使他感到自己处处不如人,经常为了一点小事跟同学争执不休。由于经济窘迫,他很少参加同学之间的聚会,有些同学便讥讽他“小家子气”。小梁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晚上很难入睡,白天又看不进书,慢慢地学习劲头也没了。在校园里,他经常一个人低着头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班上举行集体活动,他尽量找借口不参加……他已经习惯于游离于集体之外,把自己围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

  人生的四大支柱

  人生中,支持我們生活的就是家庭、朋友、學業/工作、個人興趣和嗜好這四大支柱。有了他們的支持,我們可以適當地處理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健康。

  家庭

  家庭是健康人生最先建立的一大支柱。

  我們出生至長成,和我們關係最密切的就是家庭。

  一個溫暖的家庭給予我們愛、安全感;遇到挫折和壓力時,給予支持、鼓勵,家人能容忍、了解和安慰我們,為我們驅除寂寞。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在充滿愛的家庭長大的人比一個在缺乏愛的家庭下長大的人,更有自信心、更樂觀、更勇於面對困難和壓力。

  朋友

  人生下來就需要朋友,需要朋友互相幫助,互相扶持,分享歡樂。我們需要別人接納和信任,才可以有信心地成長,當遇到問題和煩惱時,我們需要傾訴對象,需要朋友的鼓勵和幫助。

  尤其是年青人,更需要朋輩的接納和支持,藉此肯定自我價值。

  學業和工作

  我們需要知識去維持生命,改善生活;我們需要人格培養去遵守社會秩序,維持穩定的社會環境,所以我們需要去學習。

  同學的工作是學業,在學校能學到新知識,更可以表現自己能力,從中得到成就感。

  當我們到社會工作,除了得到經濟來源,更可和外界接觸,擴闊視野。

  我們在學業或工作上,最重要是能得到認同,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

  個人興趣和嗜好

  培養興趣可以增廣見聞、陶冶性情,更可以鬆弛身心、消除壓力。

  當我們發展興趣時,可以了解自己的喜好、優點和缺點,認識自我,從而建立健全的人格。

  要有一個健康的人生,這四者不可缺一,否則當我們遇到危機或壓力時,我們就會失去支柱,完全倒下去了。

【心理健康小常识2015】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小常识解读09-21

幼儿心理健康小常识09-20

心理健康小常识有哪些09-20

关于心理健康小常识09-20

有关心理健康小常识推荐09-21

关于心理健康的小常识09-21

大学生心理健康小常识09-20

心理健康小常识有哪些呢09-20

晕车小常识以及文明旅游小常识10-27

夏天健康饮食养生小常识-夏季运动小常识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