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试之看出一个人的个性

时间:2020-10-28 15:35:43 心理测试 我要投稿

心理测试之看出一个人的个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个性又分为几大类,那么你的个性又是什么呢?心理测试之看出一个人的个性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欢迎大家测试。

  

  开始测试:

  题目:在你准备进电梯时,它刚好升了上去,你只差那么一小步。没办法,只好等下一趟了。在等待的过程中,你通常会做什么呢?

  A.一直盯着电梯的按钮,并且按了好几次。

  B.双脚踏来踏去,不停地发出声响。

  C.朝上看,或是看周围的告示板。

  D.向下看。

  E.一直盯着显示层数的灯,心想:“只要一开门,就立刻冲进去。

  测试结果

  A.属于一想到什么就去做的行动派。这样的人比较有幽默感,而且人缘很好。如果从事的是与人接触的工作,则更容易发挥潜力。

  B.这样的人感觉敏锐,甚至有些神经质,能够凭直觉来判断事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适合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

  C.是知识丰富、内心优雅的人。由于不喜欢别人看到自己的缺点,总会在别人和自己之间筑一道墙,看上去会比较冷淡。这类人比较适合在理工科方面施展能力。

  D.这类人非常老实,做事认真负责,对别人的要求自己会尽力去完成。不过有时他们内心所想的事没办法坦率地表达出来。

  E.非常谨慎,很少会从事冒险工作。这类人比较理性,因此深受别人的信赖。

  延伸阅读:

  对孩子个性培养,我们的误会太深

  一个人的个性究竟是什么?

  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

  个性定义中有两个要素值得特别关注:

  1 任何人都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

  2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特质。

  (请注意: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属于情商)

  那这样我们就可以很清晰地认识到了:个性的培养不是对孩子个人需求期待的支持和满足,而是对孩子个体情商的教育和训练。也就是说:我们过去已经很认同的对孩子个性培养的观点,其实是严重的误会!

  每个人都是以个性化的方式存在,那就无须特别去强调这个个性化,借用佛家大德的开示语,就是:不要头上安头(不要在脑袋上再安装一个脑袋了)。

  孩子个性展现的真相,其实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得到的教育体现。他的见识、学识,人际关系理解,原生家庭世界观及他自己的生活体会、经验,就构成了他的个性。

  如果按照过去习惯上认为的:我们父母总是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孩子的期待需求,那么就会减少孩子对他周围环境接触,使得孩子对外界的适应力和影响力难以提升。那个性品质,就成了自我意识的强化,甚至自私自利思维习惯的培养。

  当我们从观念意识上消除了这个深深的误会之后,那家庭教育对孩子个性培养又该从哪些方面来关注和引导呢?

  从大量的见识中培养孩子自我观点的表达,这就是自信心个性的培养。

  当孩子可以自由行走时,我们就可以开始引导孩子,明确表达他所接触到的东西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要或者不要。在引导并尊重孩子喜好倾向的同时,我们也要向孩子明确地表达我们自己的喜好观点。

  能够明确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自信心的重要特征。

  【关键的引导语】:

  宝贝喜欢吗?

  哦,宝宝喜欢呀,妈妈也喜欢!真开心,妈妈和宝宝一样都喜欢!

  哦,宝宝不喜欢呀,妈妈记住了!但是,妈妈很喜欢哦!那宝宝送给妈妈好吗?

  从我们父母向孩子大量的情绪表达和观点陈述中,培养孩子的理解力和同理心个性特质。

  在家庭教育中,不能只关注孩子的需求和期待,也要经常引导孩子关注我们的的期待和需求,当然也不可以只让孩子听从我们的意见和要求,而不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信息收集。任何单向的情绪信息传递,对于孩子理解力和同理心的培养都是无力的。我们需要在亲密关系的双向情绪和信息中,给孩子营造一个完整的社会(人与人)环境,一个有利于孩子理解力和同理心训练的环境。

  【关键引导语】:

  宝宝的意思是……,对吗?

  妈妈想告诉宝宝,……,宝宝愿意陪妈妈一起吗?

  让妈妈亲亲,我宝宝知道妈妈在想什么耶,太爱我宝宝了!

  从一次次用小动物与孩子的言行对比中,引发孩子的羞愧意识,培养孩子的自律性个性特质。

  比如当孩子不满意时大声哭闹时,我们就说:“哎呀,我们家宝宝怎么这么像隔壁家的小狗狗呀,一不高兴就大声叫唤,‘汪,汪……汪!……’,对了,隔壁家的小狗狗还会一边叫,一边抬起脑袋晃耶,宝宝是不是一会也这样呢?”

  这样来通过孩子天性的自我骄傲感——我才不是那傻傻的小狗狗呢!引导孩子建立羞愧意识,慢慢在自我的'潜意识里,有意识地让自己的行为与小狗狗区别开来,这个有意识的自觉区别行为,就是自律性行为的开始。

  之前在聊爸的文章中,有通过孩子大小便如厕的方式建立羞愧感,培养自律性的解说,其中也是用人的内心期待与动物之间有区别的心理动力来实现的。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表明:人的行为方式与动物的越接近,就越羞耻,越远离就越文明。

  从让孩子帮助父母做事到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态度)的个性特质。

  一个人责任心,是需要在人被需求价值肯定的基础上建立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做某件事情的结果常常被他人肯定,接受,赞赏,并还有被不断需求的期待时,这个人对这件事情的责任心就培养起来了。

  比如孩子每次从外面回来,都渴望吃到妈妈亲手做的那碗米粉,我想这妈妈一定会为孩子做的,而且每次知道孩子要回家了,就一定会早早去准备,准备多多的,也一定不会在做米粉这件事情上,让给其他人!这就是主动承担责任的态度,这就是责任心。

  要培养在孩子的个性特征中培养出主动担当责任的态度特质,那就需要从小给孩子很多帮助我们做事情的机会,并在一些事情上,给予孩子极大的肯定和赞赏,不是鼓励(鼓励,常常是对目前结果不满意,对未来结果有期待信心的表现,所以孩子会感受到自己的不足的,某种程度上等同批评和暂时不接受)和批评指正。

  曾有个上中学的男孩,他妈妈经常抱怨他没有什么责任心,很不懂事。我没有直接回应那个妈妈,而是与孩子聊天,沟通,告诉他,一个男孩子魅力不在嘴巴上,也不在完全在学习成绩上,其实更重要的是在他能不能当担责任上,能主动担当责任,习惯担当责任的男生对于女生来说,是极度有魅力的!谁不希望有个可以依靠的朋友呢?!

  什么叫担当责任?就是愿意主动去做一些对别人有好处的事情,而最好的训练对象,就是自己的父母了,因为父母在我们生活中是最亲密的了,所以会有很多机会,很多事情可以被我们主动发现,主动去做的。当我们慢慢习惯了这样,再在同学中间,外面的社交环境里,你也就会很自然的如此这般,不就很快显现出你这男子汉担当的魅力了吗?!

  这孩子非常聪明,很快就理解和接受了。有一天,他老爸因为工作很忙错过了午餐时间,孩子看到爸爸这么辛苦,就说他去厨房为爸爸炒个饭,让爸爸休息一会。可是,但他还只是做到一半的时候,爸爸也进来厨房看,于是被爸爸狠狠滴教训了一大顿。这也没有做好,那也做得不对,怎么这么不动脑筋,这么简单的事情也想不到……等等,硬生生把这个孩子给骂哭了。

  我想大家一定会想到,这个孩子从此就不会再去主动做什么了,对吗?责任心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就是伤心的记忆,要它何用?!所以,聊爸在这里提醒那些总是抱怨自己孩子没有责任心的爸爸妈妈:你们为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做了些什么呢?

【心理测试之看出一个人的个性】相关文章:

心理测试看出你的职场心理06-29

对人个性的心理测试09-26

心理测试:通过SayGoodbye的方式可看出他的心思10-27

心理测试之背歌词09-08

有关心理测试:从小礼物看出恋人心思11-08

趣味心理测试:从笔迹测试你的个性09-25

关于个性的心理测试题09-13

测试:看出你的职场行情04-29

画像暴露你的个性心理测试11-02

你的个性最会招惹谁的心理测试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