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为了和平》纪录片心得体会

时间:2023-07-26 14:32:23 紫阳 心得体会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观《为了和平》纪录片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1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观《为了和平》纪录片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观《为了和平》纪录片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1篇)

  观《为了和平》纪录片心得体会 1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作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打出了国威军威,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凯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真正让中国人民站立起来。70年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砥砺奋进,谱写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人乐章。当前,我们正处在由大向强迈进的关键时期,着眼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勠力同心、勇往直前。

  大力弘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个激荡时代的口号,深刻反映出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爱国精神。朝鲜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派兵进行武装干涉,侵犯中国东北边境领空,大举向中朝边境进犯,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威胁中国安全。“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团结一致迎战“野心狼”。在朝鲜前线,志愿军将士们对祖国的爱炽烈又执着,三八线上的地下长城中,战士们用“东西长安街”给通道命名,表达出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上甘岭的'战斗里,“五圣山后连北京”成为指战员坚守每一条坑道、每一条战壕的鼓舞力量;……这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形,凝聚起克敌制胜的磅礴力量,奏响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精彩乐章。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爱国热情之所以得到极大激发,正是因为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向着美好未来迈进的国家。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牢牢把握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制度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的根本保证和必由之路,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观《为了和平》纪录片心得体会 2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此刻,我们来追忆6位志愿军烈士,周少武,侯永信,冉绪碧,陈曾吉,许玉忠,方洪有。

  去年,有关部门在599位归国志愿军烈士的上千件遗物中,以24枚刻有个人名字的印章为线索,通过查找档案,发动社会力量,进行DNA检测等方式,最终确认了这6位烈士的身份,得以让他们在阔别半个多世纪后,与家人“团聚”。

  只是,时光,已经过去70年。他们牺牲时,没有一个人留下后代,他们的生前事,已经知者寥寥,在家中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晚辈的讲述中,那些模糊的.记忆碎片,很难拼出一个个完整鲜活的人生。

  所以,这里记录下的故事,不离奇,不曲折,或许,也不生动。但我们还是想如实地呈现给读者,因为,这6位烈士的身后,还有那些即使回到祖国怀抱却仍没有找到家人的593位无名英烈,以及那些至今仍长眠在异国他乡的烈骨忠魂。这些几经转述的“碎片”,不仅仅是一个个家族的记忆,更是一次穿越时光的回望,可以帮我们勾勒出那段烽火岁月在一代热血青年身上烙下的时代印记,让我们感悟他们在“舍与得”抉择中映照出的家国情怀。

  “煌煌烈士尽忠臣,不灭光辉不朽身”。谨以此文,致敬那些在异国他乡为国捐躯的志愿军烈士。

  观《为了和平》纪录片心得体会 3

  抗美援朝战争作为我军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经典战例,不仅雄辩地证明了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这个论断的科学性,而且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军政治工作强大的生命力是我军的优势所在,为我军打赢现代化武器装备的美国侵略军,取得战争的辉煌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研究和借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经验,对我军加强军事斗争准备,树立打赢信心,是十分必要的。

  一、战争的正义性,是进行人民战争的基础,是我军打赢的力量源泉

  彭德怀同志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力量源泉及其获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伟大的抗美援朝斗争的正义性。一切正义的战争,由于政治的进步,代表了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参战者士气高涨,从而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反之,非正义的战争则因为其政治上的孤立,失道寡助,军队士气低落,而最终归于失败。

  朝鲜战争中,美国无视我国政府的严正警告和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悍然出兵,并疯狂叫嚣:在历,鸭绿江并不是把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新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全国军民以深厚的国际主义情谊、饱满的爱国热情、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迅速投入了捍卫国家民族利益尊严、捍卫社会主义道路、捍卫正义的战争中,斗志昂扬、不畏强敌、敢打必胜,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这一胜利的经验告诉我们:未来的高技术战争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树立打赢信心,胜利永远是属于爱好和平,坚持正义的人民军队的。首先,我国的性质和一贯在国际上奉行和平自主的方针、政策符合国家、民族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符合世界和平发展的潮流。其次,战争是敌对双方综合国力的对抗,这种综合性的对抗往往以人民战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战争中,充分调动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运用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科技的、文化的、道义的方式支持战争,发挥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战线的群体力量,增强战争的潜力和实力,限度地激发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力量源泉。再次,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军事斗争中,很有可能会遇到强敌干涉。必然会遭到全世界正义和热爱和平的人民的强烈反对,必然会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必然会引起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人民战争正是我军优势所在,是战争的持续力和后备力所在,这就注定战争的最终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二、我军政治工作是一个继承发展、不断创新的体系,是我军打赢的思想保证

  我军的政治工作的理论体系和原则方法是经过了长期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革命斗争实践不断积累,并且吸取了一代又一代革命先辈思想精粹,从而成为我军的.精神力量,成了我军的优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充分发挥了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创造性地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

  这场战争使中国人民志愿军经受了现代战争的锻炼,特别是取得了现代条件下依靠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强敌的宝贵经验。场战争是一场现代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现代化程度和依靠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强敌最为典型的一场战争。志愿军虽然武器装备处于劣势,但参战军兵种之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空前的,先后参战的有:步兵27个军又1个师,直接参加过第一线作战的为25个军又1个师;地面炮兵10个师又18个团;坦克3个师;空军歼击机10个师又1个团,轰炸机3个大队;还有雷达、探照灯部队为空军和高炮部队作战服务。另有铁道兵10个师和1个援朝铁路总队,工兵15个团担负铁路、公路的抢修、新建和各种工程保障任务,有2个公安师担负后方警卫和公路线上的防空哨任务。

  在这场战争中受到锻炼的部队先后共有290万人。“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陆军、空军、海军,步兵、炮兵、工兵、坦克兵、铁道兵、防空兵、通信兵,还有卫生部队、后勤部队等等,取得了对美国侵略军队实际作战的经验。”这场战争的作战经验,对于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训练和保卫国防作战及援外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研究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特别是,这场战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军事学术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军事变革,使我军作战观念发生了许多重要转变,主要是:由单一步兵作战向现代多军兵种联合作战的转变;由单纯地面作战向现代立体作战的转变;由主要实行运动战向既注重运动战又注重阵地战的转变;由单纯前方作战向现代前后方全面作战的转变;后勤保障由“小米加步枪、仓库在前方”向组织现代后勤保障的转变等等。

  观《为了和平》纪录片心得体会 4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央视推出了抗美援朝的纪录片《为了和平》。观看了这些纪录片,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那时的新中国刚刚建国不久,国内的形势一切都是百废待兴。但是看到我们的邻国——朝鲜被美国侵略者入侵,并且战火即将烧到了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门前。面对这个突发的状况,我国领导人毛泽东高瞻远瞩,毅然决然地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所以说,抗美援朝战争是对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的考验之战。

  这时的新中国刚成立一周年,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依旧处于一穷二白的阶段,我们的祖国依旧处于相对苦难的时期。但是我们投身朝鲜战场的人民解放军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保持着雄赳赳,气昂昂的气势,跨过了冰冷的鸭绿江,饱含着对革命战争的热情和强大的作战能力。不惧艰险,勇往直前,浴血奋战,不怕牺牲。在战斗中涌现了一大批战斗英雄:有用胸口堵死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卧于火海之中忍受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有冒险冒严寒钻冰窟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有志愿军第一人,领袖之子毛岸英。他们为了国家的.和平,抛头颅,洒热血。这种忠于祖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广大的战士,人民。也有力地震撼威慑了美军。同时也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内心。

  古往今来有无数的像抗美援朝志愿军这样的人,使我们感动。在我们国家处于危难之中不畏艰险,不怕困难。而今天,在中国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有一个名字,每当听到这个名字都会感到无比的敬佩仿佛看见了光明。他就是钟南山院士,以为84岁的老人,他曾经在2003年击退了非典。今年他本可以安心在家安心养老,但是他拒绝了,他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去往湖北的列车。与病毒赛跑,与生命赛跑。自己扛下危险,把安全带给其他人呢。他与那些解放军战士们一样伟大,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名字———最可爱的人。

  富裕,无忧的生活,让现代中学生的问我们迷失自己,不知道到底学习是为了什么。今天,我们的人民用实际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了国家,为了国家面临危险时,我们有能力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意义,也是我们每个人存在的意义。

  如今的和平年代,战争的阴影却并未远去,如今的美国还是那个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妄图对我国进行渗透,但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的落后的中国。此刻的我们,更不应该忘记那些最可爱的认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正如歌中所唱:雄赳赳气昂昂那样守护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

  观《为了和平》纪录片心得体会 5

  烈士冉绪碧和陈曾吉的家人是幸运的,他们珍藏着烈士留下的遗物,可以睹物思人,寄托哀思。

  一个木制算盘,一盏桐油灯,一个简易木制书箱,3件由家人捐赠的冉绪碧烈士的遗物,如今静静地“躺”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的展柜中。

  家住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龙兴村的冉方章,是冉绪碧的侄子。“家里老人都说,如果叔叔活着,一定是家里最有文化的人。爷爷早就有交代,一定要保管好叔叔的这3件遗物。”冉方章说,听父辈讲,叔叔冉绪碧从小就展现出很高的天资和学习热情。为支持他读书,在那个节衣缩食的年代,爷爷冉启基只好让其他3个孩子辍学,全力供小儿子冉绪碧读到了五年级,并为他购置了学算数用的算盘。为了读书,冉绪碧早出晚归,每天都要跋涉四五里山路。为了让冉绪碧好好学习,冉启基还咬牙用12斤玉米换了一盏桐油灯,供冉绪碧晚上学习使用。

  渐渐地,私塾教育已经满足不了冉绪碧对知识的渴望。冉启基又用60斤玉米当学费为冉绪碧请了一位教书先生。为了便于保存学习书籍和用品,冉启基特意请木匠师傅为小儿子手工制作了一个书箱。

  3件学习用品,浓缩了父亲为支持冉绪碧读书改变命运的希冀,也见证了这个乡村少年的思想启蒙。为了追寻革命理想,冉绪碧放下书箱,扛起钢枪,并奉献了自己的全部。1951年4月22日,志愿军第20军60师180团战士冉绪碧,光荣牺牲。

  陈曾吉烈士留给家人的遗物,是他的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的小战士身着军装,手握钢枪,英姿飒爽。

  1930年5月,陈曾吉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市长安镇磨盘村,兄弟四人中,他排行老大。1947年,时年17岁的陈曾吉响应号召,主动报名参军。1950年,陈曾吉随部队入朝作战。那年7月,身为班长的`陈曾吉在朝鲜江原道与敌作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0岁。家人得知这一消息、收到陈曾吉的烈士证时,已是1955年。和烈士证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张陈曾吉的军装照片,这也是他留下来的影像。

  在父辈们踊跃参军、保家卫国的感召下,陈家后代也不甘落后,陈寿山的两个儿子和陈虎山的两儿一女,也相继参军报国。

  观《为了和平》纪录片心得体会 6

  纪录片《为了和平》讲的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抗击美帝侵略者的一次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八连已经在山上坑道里坚持战斗了一个月。由于敌人的封锁,部队严重缺水,战士们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级领导派来送水的小分队,队员们一个个牺牲。为了保存实力,八连战士们又得下山去抢水。但是,战士们刚装好水,就被敌人的流弹打中了。后来,师长派人历尽千辛万苦才送上一些萝卜,并特意送给连长两个苹果。虽然连长自己是那样干渴,却把两个苹果分成许多片,分别送到全连每个战士的手上……

  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战士们在那样饥渴的情况下,没有忘记自己的战友,连长把苹果切成小片,送到每个战士的手中。这种阶级友爱是多么高尚啊!他们真正做到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此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同学和同学之间一定要团结友爱,而像我平时那样——————今天同这个吵嘴、明天同那个打架,根本谈不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就会没有朋友,会变成“离群之雁”。我从今往后一定会学习八连的“上甘岭精神”,和同学们友好相处!

  让我们重新捡回那些已经被我们忽视了的东西,让“上甘岭精神”一直发扬下去吧!同学们,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未来的中国属于我们,我们要发奋学习,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一切困难,想想上甘岭精神,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呢?我们用自己的辛勤努力,在学习生涯上留下闪光的一笔!为学校增光,为祖国增光!

  观《为了和平》纪录片心得体会 7

  最近,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人民的英模》,看完以后,便被书中的英雄深深吸引住了。《人民的英模》介绍了抗美援朝战斗中100多个英雄人物的故事,他们为了建设美好的新中国,浴血奋战,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感染了我。

  当我看到邱少云烈火烧身时一动不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一声不吭直到烈火慢慢熄灭;当我看到董存瑞举着炸药包喊道:“为了新中国,前进!前进!前进!”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敌人的碉堡飞上了天……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没有硝烟滚滚,没有子弹纷飞。我们要感谢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好好学习,学好本领,建设伟大的祖国。但我看到一些精日分子身穿日军的军服招摇过市,耀武扬威时,可耻啊!我还看到有些人为了自己的私利,出卖自己的国家利益,可耻啊!没有国哪有家,认真想一想,你们生活在这个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度了,竟然侮辱国家,对吗?

  想想台湾当局,为了把台湾从祖国大陆分裂出去,他们买飞机、导弹……来对付我们的国家,你们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统一是一定的。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不让邱少云、董存瑞的事件再次发生。白色的和平鸽飞翔的祖国的上空,祝福伟大的祖国越来越强盛。

  观《为了和平》纪录片心得体会 8

  近日,漠河市高级中学组织全体师生收看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深切缅怀英雄烈士不朽功勋,大力营造尊崇英雄模范的良好风尚,激励和引导全校教职员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奋勇担当教育强国、育人先行的历史使命。

  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共6集,全景式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质和伟大胜利,深入反映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集中展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

  大家观看纪录片后纷纷表示,通过参加观看活动,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受到洗礼,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和民族精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当好先行,以更加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姿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努力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尽早实现办龙江名校、育华夏英才的办学目标。

  观《为了和平》纪录片心得体会 9

  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志愿军官兵“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闻令而动、坚决果敢地奔赴战场,是对忠诚的诠释;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强敌,志愿军官兵“决不畏惧,决不动摇,上级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不畏艰险、英勇顽强地浴血奋战,是对忠诚的诠释;面对身处困境的朝鲜人民,志愿军官兵“真正秋毫无犯,与朝鲜人民亲密无间”,满怀深情、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是对忠诚的诠释。在鸭绿江畔,在长津湖边,在上甘岭上……志愿军官兵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熠熠生辉。忠诚,造就了人民军队对党的赤胆忠心,造就了人民军队和人民的鱼水情谊,造就了人民军队为党和人民冲锋陷阵的坚定意志。

  在党的哺育下锻造而成的革命忠诚精神,是人民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我们把“忠诚”二字深深镌刻在心中,时时刻刻做到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对理想信念的笃定,对崇高责任的担当。弘扬革命忠诚精神,要求我们无论何时何地,为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一定要敢于斗争、不辱使命!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进行坚决斗争,必须取得斗争胜利。弘扬革命忠诚精神,就要像志愿军官兵那样闻令而动、令出行随,坚决做到“党叫去哪就去哪、党叫干啥就干啥”,不断提高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能力,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实际行动谱写革命忠诚精神的时代新篇。

  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既从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利益出发,也从朝鲜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需要考虑,更着眼于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野蛮侵略行径,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严正声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鲜明阐明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是高扬国际主义精神的正义之战。这场正义之战既激发了志愿军将士愈战愈勇的旺盛斗志,也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援助,最终赢得了战争胜利,维护了亚洲以及世界的和平。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再次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今天,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我们以史为鉴,坚定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决心。为了正义与和平,我们主张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能战方能止战,为了正义与和平,我们要深刻把握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加快提升我国在国际安全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贡献力量。

  观《为了和平》纪录片心得体会 10

  《为了和平》是一部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战朝鲜70周年而拍摄的纪录片,内容要是通过采访老兵,回忆战争的全过程,让更多中国人对此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北朝鲜在南韩和美国的夹攻下,节节败退,美军越过三八线后,我国的东北地区受到严重的威胁,我国领导人毛泽东高瞻远瞩,在诸多将领反对出兵的情况下,及时出兵朝鲜,揭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拔,风头如刀面似割”,在零下四十多度的极寒中,我国志愿军夜间行军,大雪满弓刀,用被冷得失去知觉的双腿,走在了美军先进的战车之前,有一个师为了伏击美军,伏在雪中一动不动,全师的人竟全部活活冻得壮烈牺牲了,成了那个时代最可爱雕像。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有这么一批英勇作战,不畏战死沙场的烈士,战争怎能不胜利?中华民族怎能不强大?黄继光用生命堵上枪口,九死不悔。邱少云“烈火焚烧若等闲”,毛岸英年仅二十八就马革裹尸。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魂归狼烟,亦不随波逐流,苟活人间。他们不屈不挠,壮心不已,在美军轰鸣的轰炸机下,发出自己壮烈强音。

  在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中》,那些“把百姓的幸福作为自己最大幸福的人”,正是中华最坚实的栋梁。"红日初开,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让我们随同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路高歌猛进,待他日归来回首,春满园!

  观《为了和平》纪录片心得体会 11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特质,是抗美援朝精神最具标识性的精神内核。在前进的征途上,中华民族曾经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困难和风险,但总是心怀希望、不懈追求,激流勇进,最终战胜千难万险,同时也锻造了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自强品格和必胜信念。抗美援朝战争,是两个国力和军力对比严重失衡的国家之间的较量,当时中国90%的国民经济还停留在近代农业经济水平,工业产值仅居世界第26位;美国经济和科技实力都处于世界首位,工业产值占全球的40%。正是在实力悬殊的较量中,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大磨砺、大发扬,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

  抗美援朝战争,这一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条件下顽强取胜的英雄壮举,书写了人类战争史上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美国军队动用了除核武器以外所有新式武器,地面部队全部机械化,还掌握着战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中国人民志愿军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战,武器装备相当落后,后期参战的少量空军也仅能掩护后方主要交通运输线和局部的空中作战,不能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他们冒着摄氏零下30多度的严寒,在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中纵横驰骋、前仆后继,以劣势装备进行殊死搏斗。长津湖战役进行时,朝鲜半岛正遭遇50年一遇的严寒,气温急剧下降,志愿军部队来不及休整,在药品、粮食及油料等物资十分短缺的情况下就投身天寒地冻的战场,不少战士被冻坏手脚、耳鼻,即使冻死在阵地也仍然保持着战斗的'姿态。美军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感叹:“长津湖战役,是钢铁部队在和钢铁的人作战。”壮烈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特级英雄”杨根思,生前说过三句话:“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正是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

【观《为了和平》纪录片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观看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精选11篇)11-28

观《为了和平》有感11-02

为了和平观后感11-10

《为了和平》观后感12-30

《为了和平》观后感(精选20篇)10-19

为了和平观后感(精选19篇)08-23

观《为了明天》有感11-15

安全为了谁心得体会05-29

《家园》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