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1-08-09 09:45:40 高中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高中数学说课稿合集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数学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高中数学说课稿合集5篇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 地位及作用: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高中《解析几何》第二章第七节内容,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会考的必考内容,是在学完求曲线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椭圆的特性,以完成对圆锥曲线的全面研究,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考试说明》的要求,并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以及它们的应用。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b) 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培养学生快速准确的运算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类比、分类讨论的思想以及确立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 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因为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是解决与椭圆有关问题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基础,因此,它是本节教材的重点;由于学生推理归纳能力较低,在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时涉及到根式的两次平方,并且运算也较繁,因此它是本节课的难点;坐标系建立的好坏直接影响标准方程的推导和化简,因此建立一个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是本节的关键。

  二、 说教材处理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以下的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

  2.教材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本节教材的处理上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原则组织和安排如下:

  (1)复习提问(2)引入新课(3)新课讲解(4)反馈练习(5)归纳总结(6)布置作业

  三、 说教法和学法

  1.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而愉快的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展开。请学生参与课堂。加强方程推导的指导,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的溶为一体,为此,本节课采用“引导教学法”。

  2.利用电脑所画图形的动态演示总结规律。同时利用电脑的动态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3.设a(-2,0),b(2,0),三角形abp周长为10,动点p轨迹方程。

  例1属基础,主要反馈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程度。

  例2可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和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

  小结

  为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完整深刻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小结。

  1.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及其应用。

  2.椭圆标准方程中a,b,c诸关系。

  3.求椭圆方程常用方法和基本思路。

  通过小结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增强学生学好圆锥曲线的信心。

  布置作业

  (1) 77页——78页 1,2,3,79页 11

  (2) 预习下节内容

  巩固本节所学概念,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发现和弥补教学中的遗漏和不足。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从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2、从学生认知角度看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3、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此片面、不严谨。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和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灵活运用。

  公式推导所使用的"错位相减法"是高中数学数列求和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所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

  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渗透事物之间等价转化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过程分析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设计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古印度,有个名叫西萨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当时的印度国王大为赞赏,对他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给我棋盘的64个方格上,第一格放1粒小麦,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第64格。国王令宫廷数学家计算,结果出来后,国王大吃一惊。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情境目的是在引入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故事内容紧扣本节课的主题与重点。

  此时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西萨要的是多少粒小麦吗?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动手算了起来,他们想到用计算器依次算出各项的值,然后再求和。这时我对他们的这种思路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做所谓的"无用功",急急忙忙地抛出"错位相减法",这样做有悖学生的认知规律:求和就想到相加,这是合乎逻辑顺理成章的事,教师为什么不相加而马上相减呢?在整个教学关键处学生难以转过弯来,因而在教学中应舍得花时间营造知识形成过程的氛围,突破学生学习的障碍。同时,形成繁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学生急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2、师生互动,探究问题

  在肯定他们的思路后,我接着问:1,2,22,.....,263是什么数列?有何特征?应归结为什么数学问题呢?

  探讨1:,记为(1)式,注意观察每一项的特征,有何联系?(学生会发现,后一项都是前一项的2倍)

  探讨2:如果我们把每一项都乘以2,就变成了它的后一项,(1)式两边同乘以2则有,记为(2)式。比较(1)(2)两式,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比较,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推导关键是变"加"为"减",在教师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在学生看来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教学中应着力在这儿做文章,从而抓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

  经过比较、研究,学生发现:(1)、(2)两式有许多相同的项,把两式相减,相同的项就消去了,得到:。老师指出:这就是错位相减法,并要求学生纵观全过程,反思:为什么(1)式两边要同乘以2呢?

  设计意图:经过繁难的计算之苦后,突然发现上述解法,不禁惊呼:真是太简洁了!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3、类比联想,解决问题

  这时我再顺势引导学生将结论一般化,

  这里,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喊一名学生上黑板,然后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步步深入,让学生自己探究公式,从而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和成就感。

  对不对?这里的q能不能等于1?等比数列中的公比能不能为1?q=1时是什么数列?此时sn=?(这里引导学生对q进行分类讨论,得出公式,同时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打下基础。)

  再次追问: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qn—1,如何把sn用a1、an、q表示出来?(引导学生得出公式的另一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反问精讲,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完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使学生由简单地模仿和接受,变为对知识的主动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类比和综合的能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尽管时间有时比较少,甚至仅仅几句话,然而却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4、讨论交流,延伸拓展

  在此基础上,我提出:探究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还有其它方法吗?我们知道,

  那么我们能否利用这个关系而求出sn呢?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又有,能否联想到等比定理从而求出sn呢?

  设计意图:以疑导思,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营造一个让学生主动观察、思考、讨论的氛围、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化归到,这其实就是关于的一个递推式,递推数列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是研究性学习和课外拓展的极佳资源,它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促进作用、

  5、变式训练,深化认识

  首先,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题,再请学生上台来幻灯演示他们的解答,其它同学进行评价,然后师生共同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采用变式教学设计题组,深化学生对公式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直接套用公式、变式运用公式、研究公式特点这三个层次的问题解决,促进学生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通过以上形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6、例题讲解,形成技能

  设计意图:解题时,以学生分析为主,教师适时给予点拨,该题有意培养学生对含有参数的问题进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7、总结归纳,加深理解

  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引导学生回顾公式、推导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回答,然后老师再从知识点及数学思想方法两方面总结。

  设计意图:以此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8、故事结束,首尾呼应

  最后我们回到故事中的问题,我们可以计算出国王奖赏的小麦约为1、84×1019粒,大约7000亿吨,用这么多小麦能从地球到太阳铺设一条宽10米、厚8米的大道,大约是全世界一年粮食产量的459倍,显然国王兑现不了他的承诺。

  设计意图:把引入课题时的悬念给予释疑,有助于学生克服疲倦、继续积极思维。

  9、课后作业,分层练习

  必做:P129练习1、2、3、4

  选作:

  (2)"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这首中国古诗的答案是多少?

  设计意图:出选作题的目的是注意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思考的空间。

  四、教法分析

  对公式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与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公式的推导方法,理解公式的成立条件,充分体现公式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我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把整个课堂分为呈现问题、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应用规律四个阶段。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反映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思维活动得以充分展开,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评价分析

  本节课通过三种推导方法的研究,使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掌握了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错位相减:变加为减,等价转化;递推思想:纵横联系,揭示本质;等比定理:回归定义,自然朴实。学生从中深刻地领会到推导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锐性、广阔性、批判性。同时通过精讲一题,发散一串的变式教学,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形成了技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也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思维品质。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3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张西元。我说课的题目是《系统抽样》,内容选自于苏教版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课时安排为一个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五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已初步了解掌握了简单随机抽样的两种方法,即抽签法与随机数表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系统抽样,它也是“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系统抽样的学习,更加突出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现它在中学数学中的地位。

  2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系统抽样的概念,能够灵活应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解决统计问题。难点:当 不是整数时的处理办法,个体编号具有某种周期性时,“坏样本”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理解系统抽样的概念;

  (2)掌握系统抽样的一般步骤;

  (3)正确理解系统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归纳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理解分类讨论的数学方法高考资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现实世界和数学知识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为了充分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因此,我采用讨论发现法教学。

  2.教学手段:通过各种教学媒体(计算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新课引入

  1、复习提问:

  (1)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有哪两种方法?

  (2)抽签法与随机数表法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3)简单随机抽样应注意哪两个原则?

  (4)什么样的总体适合简单随机抽样?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提问进一步理解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方法和步骤?为新课学习打基础

  2、实例探究

  实例:某学校为了了解高一年级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打算从高一年级500名学生中抽取50名进行调查,除了用简单随机抽样获取样本外,你能否设计其他抽取样本的方法?

  当总体数量较多时,应当如何抽取?结合具体事例探究问题,设计你的抽取样本的方法。抽取的样本公平性与代表性如何?学生自主探究后小组讨论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新知识新方法,完成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并发现“等距抽样”的特性,从而形成感性的系统抽样的概念与方法。这样做既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较好地贯彻新课程所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二)新课讲授

  1、系统抽样的概念方法步骤

  (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得出“系统抽样”的概念,并点明课题)

  [设计意图]经历实例探究过程,学生对系统抽样的概念方法步骤应有大致了解,辅以教师引导,从具体到一般,本节新课题的学习便水到渠成。

  2、典型例题精析

  例1、某校高中三年级的300名学生已经编号为1,2,……,300,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按10%的比例抽取一个样本,请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抽取,并写出过程。

  (教师题意分析,引导学生应用新知识新方法,学生分析思考,探究解题,小组讨论后口述解题过程)

  [设计意图]实例巩固,在得出新课的有关知识之后,再次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掌握系统抽样的方法步骤,达到学以致用的技能,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例2、某单位在职职工共624人,为了调查工人用于上班途中的时间,决定抽取10%的工人进行调查,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所需的样本。

  [设计意图]当 不是整数时,设置本题让学生尝试回答,并形成一般思路与方法。

  (三) 练习巩固

  1、将全班学生按男女生交替排成一路纵队,用掷骰的方法在前6名学生中任选一名,用 表示该名学生在队列中的'序号,将队列中序号为 ,(k=1,2,3,…)的学生抽出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系统抽样吗?为什么?其样本的代表性与公平性如何?

  2、若按体重大小次序排成一路纵队呢?

  [设计意图]配合课本第60页“边空”问题:“请将这种抽样方法与简单随机抽样做一个比较,你认为系统抽样能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吗?为什么?”,帮助理解个体编号具有某种周期性时,样本代表性较差的特点。同时分析系统抽样的优点与缺点。

  (四)回顾小结

  1、师生共同回顾系统抽样的概念方法与步骤

  2、与简单随机抽样比较,系统抽样适合怎样的总体情况?

  3、当 不是整数时,一般步骤是什么?此时样本的公平性与代表性如何?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61页的练习第1,2,3题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实际接受情况,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4

  1.教材分析

  1-1教学内容及包含的知识点

  (1)本课内容是高中数学第二册第七章第三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

  (2)包含知识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两平行线的距离公式

  1-2教材所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

  本节课是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在此之前,有对两线位置关系的定性刻画:平行、垂直,以及对相交两线的定量刻画:夹角、交点。在此之后,有圆锥曲线方程,因而本节既是对前面两线垂直、两线交点的复习,又是为后面计算点线距离(在直线和圆锥曲线构成的组合图形中)提供一套工具。

  可见,本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1-3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4高考大纲要求及在高考中的显示形式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近年的高考中,通常以直线和圆锥曲线构成的组合图形为背景,判断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或构成三角形求高,涉及绝对值,直线垂直,最小值等。

  1-5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教学目标

  (1)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公式及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用公式来求点线距离和线线距离。

  (2)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方法和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能力。

  (3)认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法思想,培养学生转化知识的能力。

  (4)渗透人文精神,既注重学生的智慧获得,又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

  确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20xx年4月第一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高考考试说明》(20xx年)

  1-6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确定依据:由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

  (2)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确定依据:根据定义进行推导,思路自然,但运算繁琐;用等积法推导,运算较简单,但思路不自然,学生易被动,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分析“尝试性题组”解题思路可突破难点

  (3)关键:实现两个转化。一是将点线距离转化为定点到垂足的距离;二是利用等积法将其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三顶点的距离。

  2.教法

  2-1发现法:本节课为了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使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自觉学习,通过学生自己练习“尝试性题组”,引导、启发学生分析、发现、比较、论证等,从而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

  确定依据:

  (1)美国教育学家波利亚的教与学三原则: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渐进性原则。

  (2)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

  2-2教具:多媒体和黑板等传统教具

  3.学法

  3-1发现法: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学生经过练习、观察、分析、探索等步骤,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论证后得到一般性结论,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得理论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一句话: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

  3-2学情:

  (1)知识能力状况,本节为两线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有对两线位置关系的定性认识和对两线相交的定量认识,为本节推证公式涉及到直线方程、两线垂直、两线交点作好了知识储备。同时学生对解析几何的实质中,用坐标系沟通直线与方程的研究办法,有了初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想正逐渐趋于成熟。

  (2)心理特点:又见“点到直线的距离”(初中已学习定义),学生既熟悉又陌生,既困惑又好奇,探询动机由此而生。

  (3)生活经验: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点线距随处可见,怎样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是每个追求成长、追求发展的学生所渴求的一种研究能力。丰富的课堂数学活动能够让他们真正参与,体验过程,锤炼意志,培养能力。

  3-3学具:直尺、三角板

  3. 教学程序

  时,此时又怎样求点A到直线

  的距离呢?

  生: 定性回答

  点明课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创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学习情景。

  练习

  比较

  发现

  归纳

  讨论

  的距离为d

  (1) A(2,4),

  :x = 3, d=_____

  (2) A(2,4),

  :y = 3,d=_____

  (3) A(2,4),

  :x – y = 0,d=_____

  尝试性题组告诉学生下手不难,还负责特例检验,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的信心。

  请三个同学上黑板板演

  师: 请这三位同学分别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生: 回答

  教学机智:应沉淀为三种思路:一,根据定义转化为定点到垂足的距离;二,利用等积法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三个顶点之间的距离;三,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视回答的情况,老师进行肯定、修正或补充提问:“还有其他不同的思路吗”。

  说解题思路,一是让学生清晰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二是其求解过程提示了证明的途径(根据定义或画坐标线时正好交出一个直角三角形)

  师:很好,刚才我们解决了定点到特殊直线的距离问题,那么,点P(x0,y0)到一般直线

  :Ax+By+C=0(A,B≠0)的距离又怎样求?

  教学机智:如学生反应不大,则补充提问:上面三个题的解题思路对这个问题有启示吗?

  生:方案一:根据定义

  方案二:根据等积法

  方案三: ......

  设置此问,一是使学生的认知由特殊向一般转化,发现可能的方法,二是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感受数学的生机和乐趣。

  师生一起进行比较,锁定方案二进行推证。

  “师生共作”体现新型师生观,且//时,又怎样求这两线的距离?

  生:计算得线线距离公式

  师:板书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平行线间距离公式

  “没有新知识,新知识均是旧知识的组合”,创设此问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反思小结

  经验共享

  (六 分 钟)

  师: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知识,能力,情感)。有哪些疑问?谁能答这些疑问?

  生: 讨论,回答。

  对本节课用到的技能,数学思维方法等进行小结,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共同进步,各取所长。

  练习

  (五 分 钟)

  P53 练习 1, 2,3

  熟练的用公式来求点线距离和线线距离。

  再度延伸

  (一 分 钟)

  探索其他推导方法

  “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出课堂”,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4. 教学评价

  学生完成反思性学习报告,书写要求:

  (1) 整理知识结构

  (2) 总结所学到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

  (3) 总结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发明发现,学习障碍等,说明产生障碍的原因

  (4) 谈谈你对老师教法的建议和要求。

  作用:

  (1) 通过反思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思维内化,知识深化和认知牢固化的一个心理活动过程。

  (2) 报告的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3) 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缺陷,思维障碍,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教法的满意度和效果,以便作出及时调整,及时进行补偿性教学。

  5. 板书设计

  (略)

  6. 教学的反思总结

  心理历练,得意之处,困惑之处,知识的传承发展,如何修正完善等。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指数函数》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指数函数》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函数”的第六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指数》一节内容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指数和函数的概念等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对数、对数函数尤其是利用互为反函数的图象间的关系来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打下坚实的概念和图象基础,又因为《指数函数》是进入高中以后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系统研究的函数,对高中阶段研究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完整的函数知识,初步培养函数的应用意识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所以《指数函数》不仅是本章《函数》的重点内容,也是高中学段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此外,《指数函数》的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体现在细胞分裂、贷款利率的计算和考古中的年代测算等方面,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还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内容的特点之一是概念性强,特点之二是凸显了数学图形在研究函数性质时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通过初中学段的学习和高中对集合、函数等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生对函数和图象的关系已经构建了一定的认知结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知识维度:对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最简单的函数概念和性质已有了初步认识,能够从初中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函数初步转化到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来认识函数。

  技能维度:学生对采用“描点法”描绘函数图象的方法已基本掌握,能够为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做好准备。

  素质维度:由观察到抽象的数学活动过程已有一定的体会,已初步了解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鉴于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的分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知识目标:①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②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③能初步利用指数函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①渗透数形结合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②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类比、猜测、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规律,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通过教学互动促进师生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的能力③领会数学科学的应用价值。

  (4)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5)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与底数a的关系。

  突破难点的关键:寻找新知生长点,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图象,利用数形结合来扫清障碍。

  二、教法设计

  由于《指数函数》这节课的特殊地位,在本节课的教法设计中,我力图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达到不仅使学生初步理解并能简单应用指数函数的知识,更期望能引领学生掌握研究初等函数图象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今后研究其它的函数做好准备,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我根据自己对“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和“情景式”教学模式的认识,将二者结合起来,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

  1.创设问题情景.按照指数函数的在生活中的实际背景给出两个实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顺利引入课题,而这两个例子又恰好为研究指数函数中底数大于1和底数大于0小于1的图象做好了准备。

  2.强化“指数函数”概念.引导学生结合指数的有关概念来归纳出指数函数的定义,并向学生指出指数函数的形式特点,请学生思考对于底数a是否需要限制,如不限制会有什么问题出现,这样避免了学生对于底数a范围分类的不清楚,也为研究指数函数的图象做了“分类讨论”的铺垫。

  3.突出图象的作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图形始终使我们需要借助的重要辅助手段。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数离形时少直观,形离数时难入微”,而在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时,更是直接由图象观察得出性质,因此图象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4.注意数学与生活和实践的联系.数学的本质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实践。在课堂教学的引入、例题的讲解和课外知识的拓展部分,都介绍了与指数函数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力图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的基础学科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学法指导

  本节课是在学习完“指数”的概念和运算后编排的,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1.再现原有认知结构。在引入两个生活实例后,请学生回忆有关指数的概念,帮助学生再现原有认知结构,为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做好准备。

  2.领会常见数学思想方法。在借助图象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时会遇到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方法将会贯穿整个高中的数学学习。

  3.在互相交流和自主探究中获得发展。在生活实例的课堂导入、指数函数的性质研究、例题与训练、课内小节等教学环节中都安排了学生的讨论、分组、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变被动的接受和记忆知识为在合作学习的乐趣中主动地建构新知识的框架和体系,从而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

  4.注意学习过程的循序渐进。在概念、图象、性质、应用、拓展的过程中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层层递进,让学生感到有挑战、有收获,跳一跳,够得着,不同难度的题目设计将尽可能照顾到课堂学生的个体差异。

  四、程序设计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原则,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启发学生逐步发现和认识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①用电脑展示两个实例,第一个是计算机价格下降问题,第二个是生物中细胞分裂的例子,②将学生按奇数列、偶数列分组。

  学生活动:①分别写出计算机价格y与经过月份x的关系式和细胞个数y与分裂次数x的关系式,并互相交流;②回忆指数的概念;③归纳指数函数的概念;④分析出对指数函数底数讨论的必要性以及分类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扫清由概念不清而造成的知识障碍,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2.启发诱导、探求新知

  教师活动:①给出两个简单的指数函数并要求学生画它们的图象②在准备好的小黑板上规范地画出这两个指数函数的图象③板书指数函数的性质。

  学生活动:①画出两个简单的指数函数图象②交流、讨论③归纳出研究函数性质涉及的方面④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作简单的指数函数的图象对深刻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学生完成基本作图之后,教师再利用课前已列表、建立坐标系的小黑板展示准确的作图方法,达到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作图习惯的目的,然后借助“函数作图器”用多媒体将指数函数的图象推广到一般情况,学生就会很自然的通过观察图象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性质,同时对于底数的讨论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3.巩固新知、反馈回授

  教师活动:①板书例1②板书例2第一问③介绍有关考古的拓展知识。

【实用的高中数学说课稿合集5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高中数学说课稿合集8篇07-31

实用的高中数学说课稿合集7篇07-29

实用的高中数学说课稿合集五篇07-26

实用的高中数学说课稿模板合集5篇08-13

实用的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合集5篇08-11

实用的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合集9篇08-10

实用的高中数学说课稿范文合集6篇08-08

实用的高中数学说课稿模板合集10篇08-07

实用的高中数学说课稿模板合集8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