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说课稿

时间:2021-04-09 19:26:41 高中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品】高中说课稿集锦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说课稿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高中说课稿集锦五篇

  高中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新文化运动》一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

  《新文化运动》一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的第9课。本课内容包括《新青年》的创办、“新世纪的曙光”两个子母的内容。新文化运动上承北洋军阀统治,下启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跨越新旧民主革命两个时段,在本册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科学的教学目标具有良好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和主要内容;通过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培养学生多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于方法:在感知理解新文化运动基本史实的过程中,掌握对历史现象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在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的过程中,掌握史料分析合作探究的方法;在赏析本课插图的过程,学习以图证史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学习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而不断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参观北京大学,激发学生对名校的向往之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指引下,结合学生知识储备,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

  依据: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思想,在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仍具有现实的意义,学生应重点掌握。新文化运动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在思想领域的一次探索,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学生应该重点掌握。

  因此,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作为本课的重点。

  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依据: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由于初中学生认识问题能力有限,不能全面的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需要指导学生掌握分析历史事件发生原因的一般方法: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并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将此处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不像七年级学生那样对历史课充满新鲜与好奇,也没有九年级学生面临的升学压力,更由于功课的增加以及观念上的影响,他们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开始下降。同时,他们又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理解、分析、概括、比较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且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的创造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教法学法

  (一)教法

  针对八年级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与主动性逐渐下降的情况,为了增加学生的兴趣,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注重情境创设,实践探索,归纳总结,情感升华,以人物带事件教学法为主,辅之以阅读指导法,图表法,合作探究法。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历史探究方法,提高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几张北京大学的代表性照片,提问:大家了解北京大学吗?了解它的历史吗?知道1915年的北京大学发生了一件什么重要事情吗?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充分利用本课涉及历史人物及作品多的特点,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参与度,我将本课设计成“北京大学杰出人物”展,将各个子目的内容融入各个展厅,我就是带领学生参观北京大学校史馆“北大杰出人物”展的导游。

  第一展厅:北京大学校长

  首先带领学生进入第一个展厅:北京大学校长,在本展厅中我着重介绍1916-1927年间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介绍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以及在这一理念下聘请新文化运动领导者来北京大学任教的史实,激发学生对名校的向往感,从而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学生奋发学习的动力。

  接下来提出问题:蔡元培都聘请了那些人物?他们到底有哪些才能,做出了哪些贡献才使蔡元培先生要聘请他们去北大任教呢?设置悬念,带领学生进入第二个展厅。

  第二展厅:新文化运动旗手

  在本展厅中,我设计了“图文结合说历史”和“论从史出”两个活动环节,让学生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旗帜,主要阵地及前期的部分内容,培养学生多方面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第一板块:“图文结合说历史”。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PPT展示陈独秀的照片, 《新青年杂志》、《新青年》的图片,让学生图文结合的讲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口号,主要阵地等基础知识,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第二个板块:“论从史出”。精选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警告青年》的核心内容作为材料,并就此提出问题:这段材料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反映了陈独秀的什么思想?让学生带着问题,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分析材料,教师适时做点拨,从而让学生归纳出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思想,理解科学与民主的含义,掌握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和前期部分内容(即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新文化运动不仅包括思想革命而且也包括文学领域的革命,带领学生进入第三个展厅,一起去感受轰轰烈烈的文学革命。

  第三展厅:“文学革命”主将

  在这个展厅中我设计了“知识马赛克”和“合作探究”两个自主活动,让学生识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代表人及其作品,合作探究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掌握分析历史事件原因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第一个活动:通过PPT展示胡适照片以及他的作品《文学改良刍议》的核心内容,鲁迅的照片及《逛人日记》的封面,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总结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即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回顾上个展厅的内容,完成“知识马赛克”,达到对新文化运动内容这一重点知识的掌握。

  接下来,提出问题: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进入第二个活动。

  第二个活动:通过播放录像《世纪中国》中“袁世凯祭祖、祭天、复辟帝制”的片断,自然引入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分析,提示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原因的一般方法: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引导总结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各方面原因,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全面的看待问题的观点。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那么这缕“新世纪的曙光”是什么呢?中国的知识分子又是怎样学习和传播的呢?下面进入第四个展厅。

  第四展厅: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首先通过展示李大钊的照片,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的核心内容节选以及《每周品论》的封面照片,让学生感知新文化运动后期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史实,使学生掌握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回顾前面内容,从而全面掌握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内容,为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做好铺垫。

  在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内容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评价新文化运动。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接下来引导学生全面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提示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影响的一般方法:把历史事件放入历史长河中,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去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学生发言,教师引导总结,最终形成对新文化运动客观的评价。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形成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习惯。

  (三)知识小结

  在完成参观后,用课堂问答的方式总结全课知识,以提纲形式展示,便于学生掌握。

  (四)课堂练习

  通过设计“趁热打铁”活动来检测本课的学习效果,从而查缺补漏,达到改进创新,巩固知识的效果。

  (五)课外拓展

  通过设计“史海拾贝”环节,通过设问,来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增加学生的历史积淀。

  以上就是我对《新文化运动》的说课设计,在讲述过程中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同学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中说课稿 篇2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价格变动的影响》。下面,我将从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具体阐述。

  一、首先,我们来认识教材、把握教材

  1、说本框的地位和作用

  《价格变动的影响》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第2课第2个框题,该框的内容实质上讲的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是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的重点和核心。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的货币的有关知识和价格变动的原因,为本框题的学习作了铺垫,本框题正是承接这两部分(货币的有关知识和价格变动的原因)内容,同时为第3课《多彩的消费》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经济常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2、说教学目标

  关于本课,课程标准是这样要求的: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价商品和服务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在认真解读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懂得价格变动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面对价格的变动,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以及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能力方面: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分析相关的生活现象及解决实际生活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关心生活中的小事,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树立竞争意识,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3、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难点:价格变动对替代品与互补品的影响

  二、说对学生的分析

  高一学生对经济生活的内容很感兴趣,对经济生活中的现象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和了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我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知识面有待拓展,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我选择与生活有密切关联的、贴近学生实际的事例为主进行分析,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说教法和学法

  (1) 接下来说说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

  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采用情景探究法。第一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第二步,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第三步,师生互动,建构知识。

  (2) 接下来再说说我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因而我采用了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四、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过程的设计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导入新课时如果能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所以我首先在导入时创设情境:

  情景设置一:《美国人梦想的破灭》这个情景讲述的是美国人生来就有这样一个梦想——有房有车。房子要大大的,前有花园,后有游泳池;汽车要豪华加长型,看着气派,跑起来威风,驾驶起来也舒适。然而,美国人的梦想正在破灭。由于次贷危机,即购房贷款不能按时缴纳而面临被银行拍卖,这使前一个梦想破灭;而后一个梦想也濒临灭亡!原因何在?石油价格的上涨(多媒体同时显示:国际油价变动情况简介:20xx年28$/桶 20xx年120$/桶 20xx年82$/桶)。美国人生活区和工作地有时距离上百公里,驱车往返使美国人不堪负重。还有部分美国人不得不辞去在外地的工作转而就近就业,导致部分公司缺少员工,企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为了留住人才,公司增加了外地工人的补贴,使企业的成本增加。由此可见,商品价格的涨跌对人们生活有重大影响,甚至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企业的生产。

  设计此例目的有二:一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美国任何风吹草动都感兴趣,特别是不利的事情;二是此例在第3课《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可继续使用,达到一材多用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自然过渡到本框内容:既然价格变动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这么重大的影响,那就让我们共同了解和学习价格变动的影响(在黑板上同时板书)。

  2、在推进新课时我创设这样一个情景——《请给老师提点建议》

  情景设置二:《请给老师提点建议》:"老师现在需要一个交通工具,可以选择的有小汽车、摩托和电动车。我该怎么选择呢?"

  之所以设计这样的案例,因为他们会觉得:老师也需要我的帮助?继而会以帮助老师为荣,积极的"献计献策",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此时会迫不及待地帮老师进行选择,大部分学生会鼓动老师选择小汽车,首先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我继续介绍相关情况:"家用小汽车售价一般在5到6万元,摩托车售价在5000元上下,电动车大约20xx元。"小汽车老师是买不起的,因为价格太高了。我想其他人也会限于价格而购买者只能是一部分人。这说明了价格影响人们的需求量。价格高,人们减少对它的购买;如果汽车价格降至和摩托车差不多呢?(学生会哄笑"我们都买一辆",有学生会提出异议:不可能,价值决定价格)学生会七嘴八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这,正是我要达到的效果。

  我会在此基础上反问:"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大米的价格也大幅下降,人们对它的需求会不会骤然增多呢?"学生自然知道不会。如果大米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会减少对它的需求量吗?同样不会。于是可以得出结论: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不降价我就不买了,那我只能在后两种中选择了".

  同时提出两个问题:以多媒体方式显示

  ◆我能不能两个都买?为什么?

  ◆我如果不能都去选择,如果从经济实用的角度考虑,我该选哪一个?受什么影响呢?

  请你提出中肯的建议,并说出选择的理由。

  要求学生用3分钟时间阅读教材P15第3~5自然段。

  同时用多媒体出示相关内容:"摩托车每百公里耗油量一般3升左右,每升约6元,电动车每百公里耗电量约15度,每度0.56元。"

  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回答,结合课本自觉,他们会帮老师做出正确的选择:只能买一个——电动车。而通过理由的阐述,学生明白了摩托车和电动车是互为替代品,而对于两者进行选择时还得考虑相关的商品,就懂得了还受油价和电价的制约,了解了什么是互补商品,较易得出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会减少,会导致它的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也减少;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会导致它的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样学生就知道了,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自身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这就是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对生产经营有什么影响呢?

  情景设置三:《大蒜价格的变动》。这是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学生有深切的感受,会说出价格:5、6元一斤!引导学生思考大蒜价格的.变化情况,学生说过之后用多媒体出示大蒜价格近四年来的变化。07——09.4月间,价格在0.2元/斤,09年5月份以来至今逐渐涨到了5、6元/斤,最高时达到8.5元/斤。

  现在思考:

  ◆大蒜价格的涨落是怎样影响蒜农生产活动的?

  ◆如果我们设想,大蒜价格今后会怎样变化,原因是什么?蒜农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化?

  让学生前后四人为一组,用3到5分钟边阅读教材P16边进行讨论分析。由于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对此比较熟悉,甚至自己家就种植过大蒜或正在种植,有切身感受,不难得出结论:面对商品价格变动,生产者一般会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即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之所以这样设计,因为这部分知识是本节课要掌握的重点所在,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的比较紧密,理论难度又不大,这样由他们自已讨论得出知识,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让他们学着如何自主探究学习,如何与人合作学习,最终使他们真正会学习。

  在这里,我对课本上的价格与供求关系图有不同意见。我觉得如果把"价格变动"放在两头,效果会更好,也更直观的表现是由于价格的变动引起生产规模的变化。(同时用多媒体展示这一变化)

  3、当堂处理一些练习题,以练习巩固学生刚掌握的知识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这一环节中,我会利用学生手中已有的资料,处理随堂训练。大约5——8分钟。

  4、最后我预留出5分钟时间给学生自由提问,可以是本节有关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是有关的生活中遇到的不太理解的经济现象,我将力求给学生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果我也不明白,将如实告诉学生,我会下去查资料,我也要继续学习,提高自己,在下节上课时给予解决。

  这所以这样设计,是要给学生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锻炼发言的能力,同时给学生质疑与拓展开放的时空。我相信学生:我给学生一个天地,他们还我一个惊喜!

  5、作业布置:做《优化探究》最后一个主观题。

  五 板书设计:

  各位领导、老师,我今天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老师多提意见,谢谢!

  高中说课稿 篇3

  说教材

  (一)本课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雷雨》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这是高中唯一的戏剧单元,构成本单元的4部剧作兼及古今中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故本单元学习重点是戏剧冲突、戏剧人物和戏剧语言。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戏剧常识,解读名家名剧,步入戏剧殿堂的瑰丽之门。

  (二)教材内容

  四幕话剧《雷雨》是曹禺的成名作,更是中国现当代戏剧扛鼎之作。《雷雨》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周、鲁两家之间复杂的伦理关系和尖锐的阶级矛盾,深刻揭露了二三十年代旧中国旧家庭的黑暗现象和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横、冷酷与伪善,从而预示了旧制度的崩溃与灭亡。文本节选的是第二幕,共两场戏: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再次相见,主要写周、鲁的矛盾冲突,第二场,周朴园与鲁大海、侍萍与周萍相见,写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

  (二)教学目标

  《雷雨》以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精彩纷呈的戏剧语言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饮誉文坛,是最能体现作者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之作,因此,学习本课应紧扣背景,体味作者是如何通过戏剧语言推动情节发展,从而把握人物性格及表现技巧。据此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戏剧常识、作者及作品梗概,走进作品,走进大师。

  2. 理清人物关系,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了解冲突的发展过程。

  过程与方法:

  1. 反复朗读,进入角色,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特征及其丰富的潜台词。

  2. 体会戏剧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特点,初步培养戏剧意识与鉴赏戏剧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旧家庭的悲剧与罪恶、旧伦理的窒息人性的特征以及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本质,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人伦亲情。

  (三)重难点确立及解决办法

  《雷雨》人物形象是在矛盾冲突中逐渐被推至读者面前的。因此,将“过程与方法目标2”作为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剧情发展,把握矛盾冲突,了解剧本中有哪些冲突,主要冲突是什么,实质是什么,为分析人物性格,把握主题做准备。

  《雷雨》的人物语言形象地反映了人物的出身、经历、地位与个性,且隐含着丰富的潜台词。所以,拟定“过程与方法目标1” 为难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人物语言的深层内涵,挖掘其中隐性意义,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课时安排

  本课拟用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1、走近作者:简介曹禺与他的《雷雨》。

  2、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3、分析《雷雨》(节选)的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理清人物关系。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1.分析第一场矛盾冲突,认识周朴园冷酷、自私与虚伪的本质;侍萍的性格特征。

  2.分析第二场矛盾冲突,进一步认识周朴园的残忍、冷酷与狡猾的本性;了解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阶级的反抗精神。

  本次说课的内容是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进入角色,揣摩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特征。

  2.揣摩台词中的潜台词。

  教学难点:运用戏剧语言的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学以致用。

  说学情

  高一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多数具备了最基础的感知语言、体验情感等能力。同时,经过高中阶段三个模块的学习,在文学作品阅读方面已有了初步的感性积淀,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阅读兴趣,渴望更多地了解作品本身及其相关的知识。针对这种情况,在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戏剧文本的文体特点,有层次地朗读、欣赏、品鉴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和体验。

  教法设想

  1.教学方法

  适当的教学方法能为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与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抓住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多给学生实践的时间、空间,让学生直接参与,从对文本的解读中获得语用经验、语感体验,具体方法如下:

  ⑴设疑研讨法

  通过有创意的设疑,引导学生多角度阅读、研讨,拓展思维空间,学会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思考、发现问题,并能准确、恰当地上升为一种人生的经验。

  ⑵情境教学法。

  利用电影片段,变抽象文字为生动可感的影像,使学生闻其声、见其人、临其境,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巩固。还可采用为影片配音的方式,加深对戏剧语言的体会。在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中,能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的内容,也提高了自身的语言实践能力。

  2.教学器具

  本课使用多媒体电脑课件为主要教学手段。把教学设计步骤及内容制成PowerPoint课件,这样,利于引导学生质疑思考、突破重难点,而且,利用演示课件代替板书,能节省时间,又可补充材料,扩大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节奏,体现教改的新理念。

  (附:教学过程分三步,共七个环节,点击图中右下角树叶或图章可进入下一环节。)

  说学法

  让学生学会不是目的,重要的是使之会学,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可指导学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⑴诵读品味法

  通过个性化诵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反复涵咏朗读品味,读出文本韵味,还课堂以朗朗书声。从解读语言文字入手来感知作品,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也是训练学生良好的语感,培养审美鉴赏能力的语言实践活动之一。

  ⑵讨论探究法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读出感受,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

  迁移应用

  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体味到戏剧语言的特点之后,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活动,即对相关素材进行改编,化理论为实践。既巩固了课堂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可以逐步使学生养成随时将课堂知识付诸实践的习惯。

  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教学任务,要因势利导,抓住学生兴趣点,鼓励他们去表现,进而让学习成为学生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基于此,教学过程由三步构成,其时间分配为导语2分钟,文本探究39分钟,作业布置1分钟。所余3分钟作为机动,以备答疑或意外情况出现。

  步骤一:导入新课

  [设计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愿学、会学、乐学的基础,激发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这样设计导语:

  (PowerPoint播放“雷雨”画面及声音,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视听震撼)

  《雷雨》就是一场狂风暴雨,这里有最“雷雨”的女人,也有在岁月中历练得冷酷但是仍残存一丝温情的老人。他们夫妻相见不相认却相恨;父子相见不相亲却相斗;母子相见不相亲却相怨;兄弟相见不相识却相仇,共同演绎了一段“最残酷的爱与最不忍的恨”。

  上两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雷雨》中的戏剧冲突、戏剧人物,那么戏剧冲突与人物都要通过什么来表现呢?(学生回答)对,戏剧语言。所以,鉴赏《雷雨》中人物的语言,掌握戏剧语言的特点就是咱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

  此环节意在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引趣、激情、启思。同时,也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避免了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此环节2分钟。

  步骤二:文本探究

  环节一:探究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主要由两个问题组成,问题1:师生合作朗读文本相关内容,学生思考:周朴园发现鲁侍萍身份之后语气与之前有什么变化?这和他的性格、身份、地位有什么关系呢?

  通过比较语气变化,让学生体会到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而且,师、生的合作也可促进师生关系的融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问题2:欣赏周朴园逼繁漪喝药的电影片段。思考:周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符合他什么样的性格?

  问题2是对问题1的深化,通过影像资料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此环节8分钟。

  环节二,探究人物语言丰富的潜台词。

  [设计说明]潜台词并非戏剧所独有的,授课时由《林黛玉进贾府》中相关情节引入,温故引新,激发深入探究的兴趣,同时,又使学生对潜台词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具体如下:

  (过渡)我们了解了戏剧语言个性化的特点,其实戏剧语言还特别讲究潜台词。

  什么是潜台词?《林黛玉进贾府》里王熙凤有句经典台词:“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连问三个问题:年龄、读书、身体,表面一看,快人快语,对黛玉各方面都十分关心。但,她真是在关心黛玉吗?当然不是。她的目的是什么呢?接下来的两个“只管告诉我”,让我们有些感觉了:贾府中我说了算!听我的,没错。可见,她的“热情”话语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把她在贾府中的特殊身份地位明白地告诉黛玉。可她说出来没有呢?没有。所以妙就妙在一切尽在言外,这就是潜台词。

  得出潜台词定义后,通过文本中典型例子加以理解,再通过两个片段进行深化,此环节选取矛盾冲突中的语言作为鉴赏的突破口,通过诵读、品读等方式揣摩人物语言的潜台词,得出戏剧语言的第二个特点。此环节8分钟。

  环节三,探究人物语言富于动作性的特点。

  [设计说明]《雷雨》在舞台上经久不衰,得益于语言强烈的动作性。剧作中的人物的台词往往能加强矛盾冲突,揭示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但学生对于这点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困难,必须作好铺垫,所以,用《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写刘姥姥议论贾府吃螃蟹一段引入,同时作这样的说明:

  这里写她又是摆行论价,又是掰手指头算账,又是念佛,活脱脱把一个乡村穷婆子的惊讶感叹、絮絮叨叨的情态从语言中反映了出来,口吻逼真,动作、表情、心理跃然纸上,使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为什么?因为这些语言中有“动作”,《雷雨》之所以能笑傲剧坛几十年,也正是因为其语言具有极其强烈的动作性。

  而后由典型的例子加深认识,再通过练习巩固理解,到此本课重点解决。8分钟。

  环节四:体悟·演绎

  [设计说明]特点明确后,为进一步巩固深化,通过配音形式体会戏剧语言特点。这种迁移运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使之参与到课堂中,又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知识来表达自己理解的能力。此环节5分钟。

  环节五:拓展延伸

  [设计说明]仅让学生口头进行练习是不够的,还应该训练动手能力,所以,这样设计:

  影视界有件大事,那就是重拍《红楼梦》,而且,“红楼梦中人”的海选更是声势浩大。演员准备好了,没有好剧本亦是枉然,现在大家试着当一回编剧,以《林黛玉进贾府》为脚本,选择其中一个片段,小组合作,将之改写成剧本,注意改编后的戏剧语言要有个性化特征,符合原文中人物的身份,然后,为大家表演一下——

  此环节打破文体限制,从兴趣出发,从艺术相通原则入手,让学生通过自编自演,从实践操作的角度理解戏剧语言,提高审美情趣,培养综合能力,达到语文教学三境界:掌握一定语文知识──培养相应语文能力──发展个性。这样延展训练天地,攻克了难点。此环节10分钟。

  步骤三:作业布置

  [设计说明]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因材施教,故本着自主选择,实现分层次、自主作业,完成弹性作业的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作业:

  1.写作练习:写出下列人物不同的语言:

  做教师的父亲和做生意的妈妈希望你认真读书,他们分别对你说---

  要求:写一段与父母的对话,语言要有个性、有潜台词、要富于动作性,字数不限。

  2.找出剧本中你认为最精彩的戏剧语言,谈谈你的看法,形成一篇小论文。

  3.与同学合作,将《林黛玉进贾府》改编成剧本,利用语文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表演。

  (以上3个题目,题目1为必做题,2、3题根据个人能力、精力及兴趣自选一项或两项都做。)

  第一项是基本作业,对一般水平的学生来说是保底作业,也是向二、三项发展的奠基作业。第二题意在激励学生说出所读所感,使作者、文本、读者三者之间的情感高度融合。对学习基础好、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群体,引导他们自由组合、尝试编写、排练课本剧,在课外活动时展示,使学习延伸到课外,建构起大语文的学习观。此环节1分钟。

  以上是我说课的内容,不周之处敬请方家指正,谢谢!

  高中说课稿 篇4

  教材分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按《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编制将课标转化为课堂教学可具体实施的内容目标并,体现了课标和高效课堂建设、课程改革精神。《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精选高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教学内容,体现了基础性。范画、图例注重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开拓了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尊重世界多元化。

  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是普通高中学生和职业高中,他们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绘画、书法等基本技能并有一定的文学、历史知识基础。

  学生分析:美校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及文学、历史基础,易于接受传统绘画艺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认识、了解中国山水画产生、发展的哲学基础等人文思想。

  (2) 欣赏、鉴别中国山水画。

  (3) 学会中国山水画临摹技法,认识、掌握基本的中国山水画创作过程。学会运用美术术语表达中国山水画艺术见解、观点。

  2.过程与方法

  过程:(1)创设意境、欣赏引入;(2)分层讨论、探究展示;(3)课堂拓展、巩固落实、检测;(4) 总结与评价。

  方法:(1)讲授、提问、读书指导、辅导、演示、知识迁移、分层探究等为基本教学方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以学习目标为主线,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学生合作相结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魅力,明确中国山水画艺术中所蕴藏的中国传统思想及中国传统美学观,使学生认识到其实中国山水画艺术正是中国社会独有的审美现象。学会分析、评价中国山水画艺术作品及其他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4.行为与创新

  中国山水画艺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在普通高中及美术职业学校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艺术实践结合起来,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多媒体技术教学设备、书籍和网络教育资源等的运用以利于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方法并开展学生、教师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学生在普通高中及美术职业学校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注重的中国山水画艺术学习、实践与其他课程或活动的结合与联系。

  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的鉴赏。

  教学难点:中国山水画的临摹、创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网、美术教室、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课本节课设计为四课时,确保课堂拓展、巩固落实、检测总结与评价,有效开展与进行。一、二课时以创设意境、欣赏引入;分层讨论、探究展示为主要内容。三、四课时课堂拓展、巩固落实、检测总结与评价为主要内容。

  学习活动:

  课前检查:以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为主,突出重点,突出与本节课的知识联系点。意在让学生扎实掌握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

  学情反馈:总结上节课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状态(如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课堂活动是否积极高效?

  学习活动方式:多媒体展示检查内容,抓住学生的薄弱环节,重在落实。

  教师活动:

  1、书写标题板书与黑板右上角学习目标:

  (1) 让学生认识、了解中国山水画产生、发展的哲学基础等人文思想。

  (2) 欣赏、鉴别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区别。

  (3) 学会中国山水画基本临摹技法。

  (4) 认识、掌握中国山水画创作过程。

  2、展示课文中图例文徵明《浒溪草堂图》、王翚《桃园渔艇图》讲授画面情节内容,请同学朗诵所学古文。

  3、教师提炼升华学生探究回答问题展示。

  学生活动:

  1、背诵初、高中语文教材《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归去来兮》等线相古文、诗词。

  2、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并观看多媒体教学片《中国山水画赏析》。

  3、学生探究:为什么说山水画是“天人合一、情景交融?

  4、学生探究: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区别?

  5、学生探究回答问题展示。

  教师活动:

  分层讨论、分层达标

  1、思考、讨论的内容:

  (1)欣赏本课作品那些中国山水画作品运用散点透视?过去是否欣赏过其他作品也采用散点构图形式?举例说明散点透视构图优势在哪里?

  (2)从本课提供的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来看,你感觉有哪些不同?

  (3)《读碑窠石图》有什么独特之处?你感悟到什么?

  2、教师的点评: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时应依照《课程标准》要求在适当的时机参与点评,归纳总结学生进行的综合评价。

  学习活动:

  1、问题展示的同学要概括要点,注重归纳和总结,突出重点。运用所学专业的美术术语,表达独立的或合作学习形成的艺术观点。能和非展示的同学形成互动。

  2、问题展示的同学构图稿展示画面整洁、构图完整、有一定的中国画艺术气息。

  3、问题点评:

  (1)点评的同学要在体态和语言方面力求规范;语言要流畅生动,有文采。

  (2)学生点评突出艺术观点。其他同学可以质疑、探讨。点评的同学最终要综合同学们的意见,把最佳的解释传达给同学们。

  教师围绕本节课的中心主题确定问题进行拓展提升。课堂拓展方式:

  1、名词解释:意在笔先、骨法用笔、逸品、笔墨当随时代、气韵生动、人品与画品、笔墨、泼墨泼彩、黑白虚实、二李画派、北方山水画派、南方山水画派、浙派、南北宗论。

  2、填空:

  (1)南宋院体山水画四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元四家”。

  (3)“明四家”亦称为____________。 指中国画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四位明代画家。

  (4)清代绘画史上的一个绘画流派“ 四王”是中国清代绘画史上一个著名的绘画流派,其成员为 ___________________四人,因四人皆姓王,故称“四王”。

  (5)“清初六大家”(含清四王):在中国画史上指___________________。

  (6)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绘画史上名噪一时的绘画流派,由于画派成员____________皆为僧侣,故名“四僧”。

  3、名词解释:意在笔先、骨法用笔、逸品、笔墨当随时代、气韵生动、人品与画品、笔墨、泼墨泼彩、黑白虚实、二李画派、北方山水画派、南方山水画派、浙派、南北宗论。

  学习活动

  1、播放多媒体教学片《中国山水画临摹步骤、知识要点》。

  2、教师示范北宋、元代山水画笔墨技法。引导学生体会笔墨章法、“书画同源”、“笔墨当随时代”、“意境”、“不似之似”的意义与价值。

  3、教师指导学生临摹、制作创作草稿。

  (1)临摩范本、笔、墨、纸张的选择。

  (2)以勾、皴、擦、点、染为基本形式的临摹、写生、创作步骤。

  总结评价: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总结与评价,尽可能地调动小组成员的参与。教师总结归纳:中国山水画是“以笔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造化入笔端,笔端夺造化。”;形成“深达物理、物我交融”达到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也是历代文人、士流画家所追求的“师造化、得心缘”的审美原则。请学生以此为内容并运用美术语言进行课堂总结与评价演讲。课后作业:请学生自我评价:是否理解中国山水画家借景抒情,以景寓情的创作理念,教师指导学生尝试写一篇相关分析短文。教学成为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感受其中包含的传统文化、获取欣赏思路的有效活动,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使学生把握对中国山水画审美内涵的理解,对于各历史时期、各类型中国山水画不同的风格进行探究,引发学习兴趣。中国山水画艺术的教学与其他课程或活动的结合。

  教学反思:普通高中及美术职业学校阶段美术科目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美术素养包括专业技法、理论的学习、训练,对美术规律和知识的理解掌握,更包括整体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观及对现实生活的体验。通过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山水画艺术学生在美术鉴赏、技法练习和创作实践中,运用中国山水画艺术术语思考、交流、讨论,加深对中国山水画艺术术语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引导学生考察实践,在关注当今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发展提高构思、创意的能力及认识理解中国山水画艺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价值意义。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用有关的古文朗诵、诗词阅读欣赏等方式创设情境,加深对文化、历史以及美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通过学习学生明确中国山水画中所蕴藏的中国传统思想及中国传统美学观,对中国山水画鉴赏、理论、技法、形式诸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同时考虑到其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审美意识的时代特征,使学生认识到其实中国山水画正是中国社会独有的审美现象。它一方面重视造型的象征作用,一方面通过果笔法、墨法等具体手段说明问题。学生通过学习、理解中国山水画知识与技能,运用直觉、想象、思维以及中国山水画艺术知识与技能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探索表现技巧;学会分析、评价中国山水画作品及其他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高中说课稿 篇5

  我说课的题目是《祝福》,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讲述:

  一、说教材

  《祝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小说写的是一个质朴的农村妇女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从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本单元是高中阶段的第一个小说单元,在高中语文六册书中,中国现当代小说及外国小说共占两个单元,可见,本单元在整个高中小说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初中小说学习的焊接点,又是整个高中小说学习知识技能的伸展点。

  根据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学习分析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所起的作用”,我确定我的教学目标是: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了解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几种方式。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教学重点的确定是依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至于教学难点则是就学生接受而言,学生经过预习,还存有疑问、理解还困难的地方。

  根据以上这些,我确立本文的教学重点: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学难点:环境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说教法

  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基于此,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一)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

  (二)点拨法——分析引导,拓展思路

  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因而,我较多的采用了分组讨论,师生对话、探究等方式。

  三、说学法

  (一)预习:此文长达万余字,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读全文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强调预习,培养阅读的自觉性。

  (二)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拓展思路。

  (三)比较阅读:由于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较为陌生,所以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将本篇课文与鲁迅先生的另一篇小说《孔乙己》进行比较。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文的教学用两课时

  (一)第一课时本课时的主要教学目的是:整体感知,梳理情节。引导学生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1、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先播放电影《祥林嫂》结局片断,以浓厚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情感,创设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检查预习挑选几位同学复述祥林嫂的不幸经历。要求:(1)只作纯粹的叙述,不带议论分析。(2)叙述时要突出与悲惨命运有关的细节(3)要有感情地复述,尽可能进入祥林嫂的情感世界,真切地体验祥林嫂的痛苦与不幸。

  3、理清情节 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通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等方式,得出本文的线索提纲:

  序幕:鲁镇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

  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被卖改嫁 高潮:再到鲁镇 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4、分析人物形象(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细节描写)

  (1)引导学生分析肖像描写

  教师提问:本文有几处描写到祥林嫂的眼睛?从这些描写中你觉得祥林嫂有哪些性格特点?

  初到鲁镇:顺着眼——善良、安分

  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再受打击,内心痛苦

  讲阿毛的故事:直着眼,瞪着眼——精神有些麻木

  捐门槛:分外有神——又有希望

  不让祝福:失神——再受打击

  行乞:眼珠间或一轮——麻木

  问有无灵魂:忽然发光——一丝希望

  (2)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语言描写

  与我对话灵魂有无: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对四婶讲阿毛:痛苦、自责

  对大家讲阿毛:麻木、空虚

  与柳妈的对话:精神重压,陷入恐惧

  (3)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行动描写

  反对再嫁——逃、撞 怕被分身——捐(门槛)怀疑灵魂——问

  5、总结

  祥林嫂守寡不成(遭劫被卖)——守家不成(丧夫失子)——守命不成(赎身行乞),是一个不幸的女人。祥林嫂这个善良的劳动妇女被毁灭了,她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

  6、布置作业:

  学生课后思考,为下一节的课堂讨论作准备:

  (1)祥林嫂遭受挫折的时间多在春天或临近春天,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含义?

  (2)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

  (3)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精品】高中说课稿集锦五篇】相关文章:

【精品】高中说课稿范文集锦6篇07-02

【精品】高中说课稿模板汇编6篇06-18

【精品】高中化学说课稿三篇06-25

【精品】高中化学说课稿4篇06-21

【精品】高中语文说课稿三篇06-12

【精品】高中语文说课稿4篇06-10

高中历史说课稿集锦八篇06-11

【精品】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10篇07-10

【精品】高中语文说课稿集合8篇06-25

【精品】高中语文说课稿汇编10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