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

时间:2022-10-14 12:58:29 手抄报图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手抄报很是熟悉吧,手抄报需要巧妙设计,精心安排。你还在找寻好的手抄报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

  日常生活离不开物件的计量,其中,长度、体积和重量是最常用到的计量项目,中国古代分别称为度、量、衡。度量衡的计量取决于它们所依据的标准单位,因此,中国古代计量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不断制订和统一度量衡标准的历史。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人就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度量衡体系。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随着封建生产关系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度量衡体系越来越完善,但因分裂割据,各诸侯国的度量衡制度并不统一。

  秦始皇(前246—前210年在位)统一中国后,随即颁布诏令,统一度量衡制度。今天,全国很多地方都发现了秦代的量器和衡量,表明秦代统一度量衡的政令得到了有效实施。

  西汉末年,在著名学者刘歆(约前53—23)主持下,重新修订度量衡。刘歆以黄钟律管和粮食作物黍为标准,重新校定各级度量衡指标。刘歆定所用黄钟律管长度为9寸,中等大小的黍,90粒依次排列正好与律管等长。以这种大小的黍为标准,100粒黍的长度就定为1尺。将这种黍倒入律管中,填满时正好1200粒。这1200粒黍的体积就定为1龠(yuè),1200粒黍的总重量就定为12铢(半两)。在今天看来,刘歆所用的标准器物可能非常粗陋,但从中体现出来的标准化思想却与今天完全相同。这一事件也成为中国古代计量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此后历代,基本度量单位时有盈缩。虽也不时提出一些新的计量标准,但影响都不及西汉时期。1903年,清政府规定以尺、升、两为度量衡的基本单位。1908年,又委托当时的国际权度局以铂铱合金制作中国的计量标准器。这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次统一度量衡的活动。

  综观中国历史,度量衡制度从来都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还与政府的权威和合法性密切相关。历朝历代,每当新政府上台,必然要推出自己的度量衡体系。在紫禁城太和殿前就有二件极具象征性的物品,一为象征授时的日晷,另一个就是象征度量衡的嘉量。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过程

  文明探源

  “中国”、“中华”、“华夏”乃同义词(古指中原或中原王朝,当代指中国国家),源于中原地区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其流传年代久远,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的其他三大古文明大概同时期产生。流传地域广至东亚与东南亚地区,影响层面包含政治意识、思想宗教、教育、生活文化。其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华夏文化圈”与“汉文化圈”。

  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历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举世公认,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多个,而其中又以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为主,黄河与长江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史前时期

  中华文化,相传经历了远古文化时期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以考古学为据:如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智人时代,已经开始出现文化,此时期考古发现有织缝衣物和葬礼,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懂得耕作。在湖南已有文献记载有第一个的人工耕作,群居文化开始出现,形成氏族公社。在中原地区考古发现西元7000年前至10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贾湖文化等,已经进入以原始农业、畜禽饲养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以渔猎业为辅的原始氏族社会。

  后来陶器和玉石和文代开始兴起,其中以仰韶文化以彩陶(在红底上描绘出彩色的陶器)与龙山文化的黑陶为主要特色。仰韶文化年代约为西元前5000年~前3000年前,属于新石器时代前期的范畴。生产工具以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骨器也相当精致。各种水器、甑、灶等日用陶器以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现红色,红陶器上常彩绘有几何型图案或动物型花纹,是仰韶文化最明显特征,故也称为彩陶文化。从挖掘的.墓地遗迹证据显示,仰韶时期为母系社会。后来在黄河下游与长江中下游发现的龙山文化,出土了大量黑色陶器,而且拥有更先进的建筑技术,除了石锄和石锹与兽骨与木制的锹之外,还使用石制的菜刀与镰刀与贝类制的刀子,陪葬品多在男性的墓中,似乎变成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了。

  传说时代

  从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的河南洛阳二里头文化已有出现中国最早的都城,二里头遗址其中青铜爵是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还有镶嵌录松石的兽面铜牌饰,是所知最早的铜镶玉石制品。玉器有圭、璋、琮、钺、戈、刀等用品,与制作精美的陶器。而二里冈文化的遗址经研究确认为商的初期王朝所在,商初期到中期政权历经多次变动,盘庚迁都到殷墟之前,应该已经迁都多次,二里头遗址可能也是被废弃的首都之一。

  除了黄河下游出现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以外,还有处于西元前2500年~前1500年的河姆渡文化,这些遗迹说明了在新石器时代的前半期,无论在中国的北方与南方都已经发展出农耕文化。随着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古代四川一带也有非常高的程度的文明,证明巴蜀地区等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是同等为中华古文明发祥地。而且各地的文化互有交流,并且一起继承之前的文化遗产,也可证明中华文化早期也是多元发展的,而中原文化是主体。

  中国传统文化宣传标语

  1.传承东方典藏,智育华夏儿女。

  2.传承古贤经略,播种栋梁之苗。

  3.学古人文化,成今人圣德。

  4.授古人之德,开今人之风。

  5.集古人智慧,创当代精英。

  6.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

  7.传学及古今,经略贯华夏。

  8.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

  9.扬时代弘毅,为万世开太平。

  10.用心传承文明,用行成就未来。

  11.文化点亮心灯,文明美好人生。

  12.文明凝聚力量,文化成就辉煌。

  13.学传统文化,做当代智者。

  14.博古而通金,挥手在云端。

  15.弘扬传统文化,共建幸福中华。

  16.习四书五经,修德蕴之人。

  17.国学经典智慧,创造美好人生。

  18.传承华夏文明,引领立志修身。

  19.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20.传承古文化,塑造新人才。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相关文章:

中国汉字手抄报内容07-01

中国地理手抄报内容05-25

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06-29

关于传统文化的手抄报内容09-08

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06-29

中国植树节手抄报内容07-12

中国元旦手抄报内容07-04

中国端午节的手抄报内容03-21

圆梦中国手抄报内容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