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与招聘一起结束

时间:2022-08-02 20:34:58 求职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友谊与招聘一起结束

  也许是你的同班同学,也许是你寝室里的弟兄,甚至可能是你最谈得来的朋友,一到找工作这种关键时刻,却由不得你冷汗直下———嘴上说的要比唱的还好听,一转身却去挖你的墙角,撬你的offer,甚至动手抢你好不容易得来的工作……

友谊与招聘一起结束

  “好姐妹”背后捅我一刀

  张小姐2000年毕业于某高校中文系

  找工作时,我一门心思想去报社,而且想去北京工作。进京本来就难,加上我只是个非新闻专业的本科生,更是难上加难。我投了几份简历,权作“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某天还真有一家大报打电话来通知我去面试。

  那时对我来说手机还是奢侈品,报社打拷机给我,我却没收到。他们又打电话到寝室,同屋一个和我关系还过得去的女生接了电话———事后真相大白时,我都不敢相信她居然会说出那种话!亏她平时还自称是“好姐妹”,这和背后捅我一刀有什么区别!

  你听听,她当时说:“张××啊,她已经签了广东一家报业集团了。怎么,她没通知你们吗?……唉,这个人,怎么这样……对了,你们还需要招人吗?我在北京《××报》实习过,那时就特别喜欢你们的报纸……要不我过来面试一下试试看?”

  那家报社本来就牛气冲天,既然听说我已另谋高就,自然懒得再打电话来自讨没趣———反正我也不是什么百年不遇的奇才。他们统一面试,多一个人也没什么关系,更何况她是顶我的缺———就这样,我的同学第二天就飞去北京面试。幸亏老天有眼,人家对她不感兴趣。

  从头到尾,我一直被蒙在鼓里,总以为投给那家报社的简历,就和给其他报社的一样,石沉大海了。我最终留在了上海,也没能当成记者,和那位同学的关系也一直还不错。直到最近,才有一个与她很熟的同学偷偷告诉我这件事:“那天她喝多了,吹牛皮居然吹出这种事情,我都觉得过分……”

  只怪自己嘴太“大”

  吴先生1999年毕业于某高校管理学院

  我毕业那年,亚洲金融风暴余波未平。各大公司裁人的裁人,减薪的减薪,我们这种本来还炙手可热的专业的毕业生一下被连累成了“滞销货”。大家戏称自己就像菜场落市时的小白菜,再水灵也只有贱卖一条路了。

  那时,我找工作简直就是重复一个动作:碰壁。这一碰,就从10月初碰到来年3月底,我都以为只能当待业青年了,此时突然出现转机:有个朋友所在的大公司空缺出一个职位,朋友立即向人力资源部推荐了我———这种只招一两个人的“迷你”招聘,职位又不是特别重要,一般都通过内部推荐解决。

  我的面试相当成功,人力资源经理似乎很满意我。面试到最后,他已经开始和我谈薪酬福利,还问我毕业前有没有可能去上班,并且,不出意外的话,offer会在一周内发出……出了公司大门,我觉得走路像踩了棉花———幸福得有点不辨方向,一颗心提了半年,终于可以放一放啦。

  回学校的路上,意外遇见了一个同班同学,大家自然聊起找工作的事。大概是太高兴了,我把自己的好事和他详细“分享”了一遍,还提到了人事经理的名字……当时,还在为工作奔忙的他神色有些古怪,我还以为他触景生情,赶紧收口。

  谁知回到学校,等来等去,怎么也等不到那个offer。我慌了神,急忙打电话到公司,人事经理一开口,我就心凉了:“抱歉,你确实很优秀,可我们找到了更合适的人选。”

  我赶紧找朋友去打探情况,打探来的结果让我握着电话筒,半晌都说不出话来———就是那个路上遇到的同学,直接打电话给人事经理要求面试……这个经常和我喝酒聊天的哥们,就这么生生挖走了我已经到手的offer我的感觉,真是叫“欲哭无泪”啊!可是怪谁呢?“哥们”事后的辩解让我无话可说:“公平竞争嘛,可能他先去还会占些优势。为什么要我没要他,公司自然有公司的考虑。反正我当他是哥们,没说他一句坏话,我问心无愧!”唉,怪来怪去,只好怪自己嘴巴太“大”……

  电话号码少了一位?

  周先生2001年毕业于某高校计算机系

  毕业那年正遇上形势一片大好,对我们这样的系来说,简直不是你找工作,而是几份工作抢你。所以某个星期五傍晚,宿舍走道上贴出广州一家公司的招聘通知时,我根本没留意。

  通知是系里贴出的,大意是某公司急招系统维护人员,薪水优厚,有意者马上给公司打电话,星期天就要飞去广州面试。

  如果大家都没兴趣,事情可能就这么过去了。可偏偏有同学留意了,这就发现不对头:通知上那个联系电话,居然只有7位———少了一位数字。

  找到系里负责毕业班的老师,老师也摸不着头脑———下午,他在电话里记下了对方的联系方式,转手交给我们班一位班干部,“我记下的号码,肯定是全的啊。就这么一份底稿,我手上也没有了……”

  找那位班干部,他一愣:“老师是交给我这么张纸条,我赶着去一家公司面试,就交给李××了,让他抄在大点的纸上贴出来的……电话号码?只瞥了一眼,哪里还会记得!”

  再找———找那位同班同学李××,却怎么也找不到他。寝室里,没人;拷他,没反应;打手机,关机……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大家都对李××的“失踪”产生了怀疑。

  怀疑归怀疑,想去面试的同学也只有忍气吞声,打114查那家公司的电话。但对方只登记了个总机。由于是周末,一直无人应答。

  星期一,李××神采奕奕,准时出现在课堂。问他电话号码的事,他一脸茫然:“我抄错了?对不起哦,我周末和朋友去外地玩了,手机没电,呼机也收不到的……原来的那张纸条?真是不好意思,我扔掉了……”

  此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不过,毕业后,李××到底还是不声不响去了那家公司。消息传开时,已经没人愿意和他较真了———找了份一般的工作,还要开罪全班同学,何苦呢?

【友谊与招聘一起结束】相关文章:

招聘的骗术08-31

招聘面试技巧04-24

医生招聘面试技巧10-28

快递公司招聘面试10-09

如何防范招聘陷阱12-02

面试结束后的询问技巧03-24

看招聘广告小心中“招” 如何解读招聘广告04-25

幼师招聘笔试题目04-02

人事招聘面试话术07-21

医院护士招聘笔试题目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