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正确定位走好脚下路

时间:2022-10-12 14:21:00 求职陷阱 我要投稿

大学生求职:正确定位走好脚下路

  毕业之后,很多大学生一时之间找不到工作,四处碰壁。其实不是因为自己自身不够优秀,而是因为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找工作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那么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就业观呢?本期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大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定位走好脚下路~

大学生求职:正确定位走好脚下路

  大学生求职:正确定位走好脚下路 篇1

  随着毕业的临近,大学生就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相比往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的就业形势尤为严峻。

  每年的11月、12月到次年的4月、5月都是大学生求职的高峰期,今年,严峻的经济形势让就业话题变得更为敏感,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不小困难。

  今年,应届毕业生、中专和技校毕业生就达到24万人,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累计有31.7万的岗位缺口横亘在大学生面前。虽然山西省多次出台相关文件,引导和拓宽就业渠道,但在巨大的求职基数下,政策效应仍略显苍白。

  而如今,就业市场鱼龙混杂,各类兼职、促销、传销等陷阱充斥其中,他们往往利用大学生思想单纯、社会阅历少、就业心切的心理,堂而皇之地打着"高薪就业""轻易赚大钱"的旗号,进行诱骗或欺诈行为。而不少大学生求职心切,再加上缺乏专业的法律知识,在签订就业合同时容易误入对方的"文字陷阱"。

  刚刚涉世的大学生,对现实的认识和自我判断往往不足,多有一些就业通病:如工作盲从性较大,扎堆现象严重,一有机会不论合适与否就蜂拥而至;就业途径单一化,刻意寻求对口专业;就业结构矛盾突出,在占招聘岗位80%的餐饮、零售、物流、建筑等方面,大学生们似乎兴趣不大,更多地钟情于高收入的白领职业。

  另外,就业单位所需与求职者所求的脱节,也是制约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山西省虽举行了许多招聘会,但大部分人才市场的招聘会多以服务行业、销售人员等技术含量较低,专业性不强的职业为主,且对年龄多有限制,这也动摇了一部分大学生求职者的信心。所学非所用,所用还需学,由于时间和资金局限,许多人只能望洋兴叹了。

  大学生就业任重道远,这不仅仅是对国家和社会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大学生自身素质的考验。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锻炼坚韧的意志,不断努力完善自己,拓展发挥自己的特长,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发扬"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创业精神,尝试自主创业;参加创业就业培训,广开就业思路,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技能,多方位发展自己;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工作理念,从"微""小"做起,积累社会经验;通过正当的渠道获得就业机会,切莫盲从,偏听偏信;加强必要的法律维权意识,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正确树立求职观念,正确审度定位自己,求职大路就在脚下。

  大学生求职:正确定位走好脚下路 篇2

  1、以理性心态对待就业形势。不怨天尤人,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从自身学会看待社会,看待别人,又如何从社会正确对待自己。不要过份的强调自我,调整好就业心态,就能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定位。不要将自己找到的首份工作定性为一生的职业,而是将其定性为事业的起点,发展的开端,不要过分计较。

  2、用现实眼光选择单位。找到各方面都理想的单位当然好,但这种单位毕竟凤毛麟角,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在某些条件相对艰苦的基层单位,实际上更容易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更有利于长远发展。同时也要对自己有合适的定位,不要盲目投递简历,要找合适自己的工作岗位,再投递简历

  3、树立自主、自立、自强的观念。有一部分毕业生对父母言听计从,由父母说了算。而有些父母对子女的求职愿望过分理想化,不切实际,干涉甚至控制了子女的选择,造成我们的毕业生择业思想模糊,挑三拣四,举棋不定,一些同学因此丧失了许多好的机会,造成到头来选择余地越来越小,这种做法也扼杀了一些毕业生的自主性,对受过高等教育多年的毕业生来说,应在征求亲属意见的基础上,保留自己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

  大学生求职:正确定位走好脚下路 篇3

  首先什么是择业观,择业观就是指的是应届毕业生对于就业职业选择的普遍观念,但是择业观也不尽相同。

  男性大学生的择业观,所重视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样的单位和部门才能有利于施展个人的才干、发挥自己的作用,使自己能有用武之地,什么样的单位和部门不利于个人才能的发挥。他们在人才市场择业时,自信心较强,考虑的首要因素是用人单位能否给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他们梦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干成一番事业,往返报社会,学校和家人。

  女性大学生的择业观,首当其冲考虑的是所从事的职业岗位是否稳定、轻松,专业是否对口,是否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甚至离家远近等因素都要考虑。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她们要考虑事业和家庭的双重任务,要考虑女性在社会、在家庭的多重角色,要考虑女性自身的生理、心理因素等。所以,她们在人才市场择业时,对岗位的选择往往比较慎重。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及现状

  1.就业途径多样化

  现在毕业生从求职观念到求职手段都发生了一些重要的改变。网络求职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找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网上发布资源和需求信息也越来越成为当前大学生求职的新时尚,同时也实现了就业市场从有形向无形的延伸。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上求职获得信息将变得更为方便快捷,轻敲键盘,所有用人信息一目了然。

  2.毕业后的选择呈多样化

  毕业后是否马上参加工作,已经成为毕业生开始考虑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就业时并不急于“落实就业计划”,而是根据本人情况另有打算,出现了“毕业不就业”的新趋势。

  案例1:迷茫纠结型:差点成为待业人员

  广州大学的陈敏(化名)整个毕业季都在纠结中度过,差点成为待业人群中的一员。事情要从当初填志愿的时候说起。当时,家里人想让她填金融经济类,但她没有听,后来填的其它志愿没有录上,不幸被调剂到自己“非常不满意”的中文系。专业选方向的时候,家里人又希望她选师范方向,但她表示,自己其实也不想当老师,但不好一再违逆父母的意愿,所以勉强又读了师范方向。大学四年就这么在纠结中度过,陈敏也没有认真想清楚自己的兴趣和方向所在,“也没有去寻找其它方向的实习机会,或者学点别的。”大四上学期正当校招高峰期,她因为专业要求到某中学支教,错过了所有大小招聘,大四下学期则忙于撰写论文。不过,陈敏也坦承自己确实没有找到方向,所以在找工作的问题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怎么认真。尽管其间陆续参加了公务员招聘考试和各个区的教师招聘考试,但因为“都没怎么认真准备,几乎裸考,所以成绩都一般,去其他公司面试,因为没有相关实习经验,也基本都走不到最后一关”。纠结的人生无止境,直到最近,陈敏才终于考上广州某区的教师临聘。对她来说,又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3.单位和择业地点多样化

  大部分毕业生择业时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工作单位所在的地域。其中的首选当是京、沪、穗等地区,其次为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对于处于祖国老少边穷地区的中心城市则敬而远之。

  前几年,比较多的毕业生从事业发展角度考虑愿意去党政机关、大公司、科研单位、大型企业,从方向考虑希望能够“回家”,但现在的情况已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精简机构,各级政府对于大学毕业生需求的减少,加上毕业生本身价值取向的变化,不少毕业生把眼光从党政机关、科研机构移向了三资企业。大学生首选单位的变化原因是国有企业原有的保障体制已经不复存在,而一些大的非国有公司尤其是民办高科技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比较灵活,能较好地施展个人才能,因而对毕业生有很强的吸引

  二、转变学生的择业观念

  1.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主题价值引导

  对学生进行职业思想、职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社会需要与个人成才、事业与生活、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正确地自我定位,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正确认识自己,把握择业良机

  (1)面对现实,务实择业

  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最终定型,社会阅历不足,每个人的学历、专业、能力水平都不尽相同,各有各的特点,因此在择业前,每位毕业生都应对自己各方面的情况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分析,实事求是地评价自我、认识自我和社会、多务实、少幻想、不可好高骛远、要冷静地看世界、虚心地看自己 。对社会需要什么,自己会干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又要仔细权衡,找准自己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以积极进取的心态迎接社会的.选择。

  (2)增强就业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就业意识是学生选择单位的前提,反映出学生对于所选单位的标准和要求,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毕业生对于就业的态度。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应贯穿于大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每个人都有争强好胜之心。从这个意义上讲,竞争是生物进化法则注入人们血脉的一种本能。首先要认识到培养竞争能力是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地需要,其次竞争是实力的展示,培养竞争能力的重要前提是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而不是一种争强好胜的抽象意识。竞争是对人才的考验,因此每个毕业生都要培养竞争意识。要敢于竞争,克服自卑、胆小、怯懦等不良心理状态。

  总之,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应当认清就业形势,了解就业政策,正确认识自己,把握择业良机。根据个人专长和社会的实际需要,确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就业目标。

  大学生求职:正确定位走好脚下路 篇4

  就业观是指个人在选择某一职业时的一种观念、态度、认识以及心态。是个人对就业的一种反应性倾向,它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组成的。就业观念有以下三方面。

  1、降低就业期望值。这就要求大学生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理想和价值取向,降低就业期望值,拓宽就业范围,树立大众化就业观。从薪酬待遇而言,也不一定非要高薪不可,从低薪就业开始,先赚取经验也是很有必要的。

  2、提升自身素质。一方面要提升自己就职的能力。要认清用人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适岗准备;要注意培养求职技巧,求职也是一门学问和艺术,涉及到很多细节性问题,如言谈举止、交流沟通等,应在平时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这就要求寻找工作的人员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时刻注意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水平。

  3、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必须明白,就业严峻是相对的,机会永远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在校期间,就要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多接触社会,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竞聘岗位时,要沉着冷静,从容面对;无论求职成败,都要自信乐观,要有越挫越勇的坚强意志。同时还应随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分析自己的实力、价值和需求,为自己的发展设定长远的目标 。

  大学生求职:正确定位走好脚下路 篇5

  每年有接近1000万大学生(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生等)走向就业市场,很多大学生的预期远远超越于现实,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创业相较于签约就业来说,难度又何止数倍。大学毕业生想要创业,那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否则很容易功败垂成。

  大学毕业生创业现状

  大学毕业生创业现状,据历年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统计,从2016-2018届等三年毕业生创业情况来看,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创业比例大约在2%左右,而专科生创业比例远高于本科生,达到了3.8%左右,即使是毕业三年后,本科生创业比例提高到了3.9%,而专科生则提升更快,达到8.4%。

  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创业最集中的领域在教育行业,占21%以上,其次是文化、体育和娱乐行业占13.8%、零售行业占9.7%;毕业三年后创业集中领域为教育行业19.8%、零售业14.9%、文化体育娱乐业11.4%。

  大学生创业动机与能力分析

  对于大学生创业,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创业动机是什么?是自己进入大学后,就一直有着创业的理想?还是因为某个机会、遇上了某个好的项目而创业?据2018年大学生毕业就业报告统计,在创业的学生中,有着创业理想而创业的学生占创业总人数的38%、机会型创业占比则高达84%,有7%的毕业生属于生存型创业。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应该对自己的创业能力有一个初步的认知,比如自己的四大能力分析,科学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积极学习能力以及设计思维能力的认识,在创业过程中,肯定会遇上众多的困难、挫折,如何面对及客服这些困难,与上述四大能力密切相关。

  大学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非常重要。很多人为自己一毕业就找到了一个“铁饭碗”而沾沾自喜,但是,对于现今流动性超大的社会就业市场而言,早已没有了“铁饭碗”,任何岗位、任何职位都有其相应的流动性,只是有些职业、岗位流动性相对较少、有些流动性很大而已。比如公务员岗位、银行岗位等流动性比从事销售岗位的流动性要低很多,从事技术开发岗位的比从事行政管理岗位的稳定性要高一点,等等。

  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还是大学毕业就直接创业?是采取单干还是合伙方式?是从事自己所学专业特长领域还是自己完全陌生的行业?等等创业观非常重要,创业是艰难的,仅仅有思想准备是不足够的,还得有非常强大的创业勇气,有勇有谋,不能蛮干。

  那么,大学生应该树立哪些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1、 学会坚持、适应市场需求;

  2、 树立平等、公正的就业观念;

  3、 塑造健康的心态、具备竞争意识与抗挫折能力;

  4、 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专业特长、性格特长、职业特长等;

  5、 要有长远计划、切忌眼光短浅。

【大学生求职:正确定位走好脚下路】相关文章:

大学生求职计划:开学后走好求职路02-22

如何选择正确求职路02-22

求职故事:求职这一路,感恩,走好03-13

注税脚下的路很沉03-06

4招走好职场路03-15

面试前先正确定位03-19

走好求职之路02-27

大学生求职公司定位03-28

面试前,先正确自我定位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