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探索小学数学新课改教学反思

时间:2020-11-18 19:31:31 小学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如何探索小学数学新课改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一

如何探索小学数学新课改教学反思

  ①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②教学的不足之处

  侧重于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找到了哪些解决的办法和教学的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和教学的新方案。从而不断强化自己有效教学的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③精彩的片段赏析

  侧重于记录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与教学展开过程中的亮点。如,哪个教学程序安排的富有科学性?哪个问题的提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才能得以萌发?即出现了课堂教与学的高潮。这时最好能详细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精彩回答。这些都可以作为教研的第一手素材,并以案例分析的技术,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加以阐述。

  数学教学二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励和尊重学生多样的独立思维方式。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形成了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才能够真正的学习好数学。因此,在数学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固定的运算方法,形成熟练的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形成固然需要教师的培养,但是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够用老师的思维限制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到鼓励和尊重学生自身的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法,让学多想,感想,敢说,敢做,让学生敢于发挥的.思维并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思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对学生的思维不加限制和引导而是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并注意传授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真正让数学学科成为理性沟通与思考问题的重要工具。

  其次,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际作用。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很难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这就使得在学生再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数学学习枯燥、无味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数学的应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在一些具体的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或者利用数学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际价值,数学的实用性,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转变教学评价方式,关注教学目标的个性化和差别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往往是统一的,即要求人人学好数学,因此在评价的过程中往往是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好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大量的实践证明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学好每一个学科,而是每一个学生会在不同的学科中有着自己的亮点,可能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存在困难,但是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则是有着很好的天赋。而以往我们的判断学生的时则坚持着这样的观点“数学学习无差生”,因此当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而不能够很好的学习数学的时候,就会对学生作出感性的判断,从而给学生的留下阴影甚至激起学生的叛逆心理从而自暴自弃,放弃数学学习。面临这样的现象,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对学生的评判标准。在评判的过程中坚持这样的观点,即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赋,评判不应该去判断学生是否取得了好的成绩而是要根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取得了进步。

  数学教学三

  1 学生分层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上、中、下按3:5: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A层同学请教;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A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

  2 教学目标分层

  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应有具体的要求,如对A层的学生要设计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B层的学生设计的问题应有点难度,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C层的学生应多给予指导,设计的问题可简单些,梯度缓一点,能掌握主要的知识,学习基本的方法,培养基本的能力。

  3 教学设计分层

  分层次备课是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大纲的情况下,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课堂设计以课本为主体,不拔高要求设置疑问,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着眼点。面向全体学生,从中等生学会、后进生基本学会为前提条件,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并精心设计编排课程练习:在选编二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时,必须遵守基本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在保证基本一致的前提下,习题综合与技巧分二个层次。

【如何探索小学数学新课改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08-11

高中高一数学新课改教学反思07-15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12-03

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探索的教学反思09-10

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探索的反思03-06

小学数学的教学反思01-16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12-02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12-03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反思12-16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热门】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