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招聘选拔 > 企业招聘中的猎鹰式招聘

企业招聘中的猎鹰式招聘

发布时间:2017-03-23编辑:唐萍

  为了网罗人才,企业招聘方式不断更新,策略也在不断优化。以下是yjbys小编为您整理的企业招聘中的猎鹰式招聘,以供参考。

  企业招聘新策略:猎鹰式招聘

  老鹰是典型的肉食动物,鸟类动物中的猎手。在食物数量日益减少的前提下,为什么它能在复杂的环境中猎食和生存呢?它有以下几条经验值得我们注意:

  一是鹰善于选择觅食时间。

  一只成年金雕(鹰的一种)展开双翼时可达1.5米,体重可达4公斤以上。这样一只庞然大物在空中飞行,极易被其它动物发现,给鹰觅食带来困难。于是,鹰多数时候选择在傍晚或凌晨觅食。傍晚是蛇、老鼠、野兔、鹑等动物的活动高峰期,鹰不仅利用夜色隐藏自己庞大的身躯,同时发挥它独特的眼睛。鹰眼视网膜的黄斑处有2个中央凹(一般动物只有1个),而且中央凹的感光细胞多达100万个/平方毫米(人眼约15万个),因此,夜间的鹰眼如同安装了夜视镜,可将数百米外的猎物尽收眼底。

  二是鹰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

  鹰不仅眼睛厉害,而且耳朵灵敏,耳廓可转动,听觉和嗅觉十分惊人;鹰的喙长而且很弯,鹰爪更是锐利,一般被抓住的猎物,很难逃出它的魔爪。同时,鹰的两翼发达,强健有力,飞行速度可达30米/秒,而且适合长时间飞行,可轻松穿越7000米以上的山谷,堪称飞行专家。

  三是鹰擅长将猎物储存。

  多数动物只有在饥饿的时候才会考虑猎取食物,如老虎在吃饱的情况下,一般不追逐动物。与大多数动物的猎食方式不同,鹰会提前猎取食物,以保证自己大量的食物需要,并将食物存放在山谷的岩石、土坡或大树顶上收藏,这些地方人和其它动物很难接近。只有饿死的虎,没有饥饿的鹰,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四是鹰善于合理地选择捕食。

  无论是草原上发现的幼狼,山谷里的幼鸟,还是湖面发现的鱼,鹰都会仔细观察,在上空盘旋,等待时机猎取。鹰知道体形大、凶猛的动物不易对付,所以它选择猎物时,一般以体形较小的幼狼、雏鸟、小蛇、小老鼠、小兔等为主食。

  如今,用人单位所面临的用工环境,正如上面鹰所面临的生存环境。一方面,全国的工业化已经进入中期,用工需求量巨大;与此同时,金融保险、餐饮、酒店、物流、会展、美容、IT等服务业发展迅速,所提供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多,制造业与服务业“抢”人才的情况将更趋白热化。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人们择业更趋理性,就业时选择的余地更大,尤其是“新生代”劳务工登上舞台,他们减少了生存的压力,择业更自由,对用人单位充满了更多期待,希望企业提供更好的薪资福利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上述背景下,“用工荒”先是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工业密集的地区出现,近几年便迅速向内地城市漫延。持续的“用工荒”,居高不下的员工流失率,不仅给企业增加了招聘难度和用人成本,同时也给企业的员工管理提出了新挑战。作为用人单位,如何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确保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呢?人力资源管理学者郑君提醒用人单位尤其是小型企业、微利企业,要导入“猎鹰式招聘”新理念。

  企业要学习猎鹰式招聘,管理层及HR人员要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内外人才储备、差异化竞争、精神+物质吸引。

  一是企业用人进行储备式招聘。

  在当前的企业用工过程中,绝大多数的用人需求是在出现岗位空缺的时候才进行招聘的,只有少数大型企业进行了人才储备,招聘一批实习生进行培育和储备,在出现岗位空缺时迅速填补空白,或者从现有的员工队伍中物色,这是常规的企业内部人才储备对于小企业和微利企业,大多没有财力进行类似的人员储备,但可以学习鹰的猎食方式,除了将食物储存在肚子里,还可以储存在外部。例如,当前许多企业缺乏的核心技术骨干、销售精英、中高层管理人才等,完全可以将候选人储备在自己的“人脉”中,将他们发展进入企业的人才库、“亲友团”,一旦有岗位空缺,立即从中猎取。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