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招聘选拔 > 面试成功的四个关键点

面试成功的四个关键点

发布时间:2017-02-28编辑:

  人力资源四大模块中当属招聘最为“玄妙”,从三国魏的《人物志》到曾国藩的《冰鉴》,从古代的星座血型说、颅相学到近代的笔迹学,以识人、断人为目的的招聘总蒙罩着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

  人的多样性造成人的不易被猜测和观察,人的不易猜测和观察也导致“聘官”们的工作不易被评价。网络上关于招聘的技巧讲述多如牛毛,书店里关于招聘方面的书籍也不在少数,今天在这里没有结构化面试的构建、没有胜任力模型的搭建、没有让候选人捉摸不透的发问技巧,这些大部分书籍都有系统的介绍,笔者只想跟各位同行们分享一些自己的小经验,没那么系统,也缺乏全面,但都是笔者在实际的招聘经验中感悟。

  就让我们来说说面试中的那些其它事儿吧!

  关键点1:想清楚 

  在招聘这个“战场”上仓促上阵,糟糕的结果是什么?把本来合适的候选人放走了。那比这个更糟糕的结果是什么?把能力不合适的候选人选进了公司。如果说还有比这个更糟糕的,那就是选进公司的候选人不仅能力不合适,职业道德还低下。对于聘官们来说,无疑这是其职业生涯上的奇耻大辱,更是公司的“天灾人祸”。

  很多聘官在面试前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磨砺自己的“刺刀”,擦亮自己的“步枪”,即如何设置完善的候选人登记表格,从网上下载全套的心理测试题,把面谈室布置的整洁,把自己装扮得职业。没错,这些都是整个招聘甄选大链条中的细节,在这个细节决定成败的年代,我们都希望能把事情做到完满。

  “找到合适的人”,这是我们的目标。上述那些细节跟达到这个目标也只可能存在相关关系,我们要找到的是那些和达到这个目标存在因果关系的“关键点”。

  若干年前,当笔者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聘官”时,曾一度醉心于招聘的工具、表格的研究和使用,随时招聘年限的增加,我渐渐发现自己包括周围一些同行好友都太过重视工具的玩味,但忽略了更重要的问题的思考:

  公司战略的要求 候选人未来直属上级的用人偏好 候选人未来隶属的团队风格

  上述三点看起来不新鲜,拿出哪条似乎我们在招聘前都想过,但实际上大都浅尝则止。当真正吃透公司的风格,下沉到公司的业务层面时,一贯在上并非能给我们更“新鲜”的空气,下沉到业务层面的我们工作会更加“如鱼得水”。

  先说说笔者经常使用几个下沉业务的小招儿:

  (介绍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笔者一直服务一家营销咨询公司,公司两大业务线为营销咨询服务和营销培训服务,服务的对象都是FMCG行业的知名外企和内资企业。所以以下所介绍的方法、案例都是围绕咨询行业这个情景下聘官们的工作。)

  看公司资料,划定下沉的范围

  公司的主要资料一般都是员工手册、公司官网介绍,这些远远不够深度,但这些资料的目的在于初步了解公司所处的行业和领域,为之后确定下沉的外延提供指引。

  当笔者初步了解了基本资料后,明确了几大块是自己必须了解的:

  视野

  主项目

  分项目

  宏观

  公司所处的行业

  公司的客户所处行业

  咨询行业的发展情况 咨询行业的分类、服务分类 知名咨询公司背景、业务领域 FMCG行业的基本情况

  中观

  公司所处领域

  FMCG行业内营销的基本分支、流程和专业术语

  微观

  公司核心岗位

  潜在候选人

  业务运作

  咨询顾问这个角色的发展,国外、国内咨询顾问行当的工作现状、内容,职业特点,职业习惯,职业要求 潜在候选人来源渠道,甲方企业的销售、市场、业务体系培训人员,乙方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培训顾问 公司内部咨询全案的运作流程,培训项目的运作流程

   参加业务部门会议

  尽可能参加业务部门的例会、客户提案前的内部讨论会、头脑风暴会议、客户电话访谈会议、客户方投标会议等等。

  这些是我们极为好的了解业务的场合,获得资讯都是鲜活的、实战的。

  看行业内的书籍和报纸

  国际上很多航母级咨询公司都出版过咨询方面的书籍,有正统的教科类,有诙谐的故事类,有讲解咨询工具方法的,有介绍咨询发展史的,还有专门分析咨询顾问这个特殊的行当的,推荐几本笔者拜读过的,例如《麦肯锡意识》、《麦肯锡方法》、《管理咨询的神话》、《咨询实务》、《示人以真》。

  咨询公司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除了了解咨询业外,还要了解公司专注的业务服务领域,以笔者为例,快消圈里(客户所处行业)发生的时事,营销方面的专业术语都要知晓。专业类的报纸和杂志可以这方面适宜的资讯,例如《中国经营报》,有事件新闻、有案例、有分析解读。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