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招聘选拔 > 汉代选举制度对现在招聘工作的启示

汉代选举制度对现在招聘工作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9-13编辑:misrong

  汉代选举制度历史上称作乡举里选,从字面上看,包括举和选两个步骤,选也就是地方推举贤人,选是中央根据相关测试,把符合需求的贤人,留下录用。一般来说,这种选举制度包括无定期选举、特殊选举、定期选举。

  无定期选举一般是朝廷遇到重大变化,比如老皇帝去世、新皇帝登基、国家遇到重大自然灾害等,朝廷下一道诏书,让全国各地推举贤才,然后皇帝通过统一的策论,决定用否。

  特殊选举是为特殊任务而进行的专才选举,比如出使匈奴、治理河道决口等,只要你认为某人可以胜任,就可以为朝廷举荐,当然也可以自荐。

  定期选举就是我们常说的“举孝廉”。孝,就是孝敬老人;廉就是廉洁清正。举孝廉就是朝廷为充实政府管理人才,让地方为朝廷推举在当地著名的孝子或者为官清廉者,进入皇宫,做郎官,带满两年后,为各地政府补缺。

  这三种制度以定期选举为主,无定期选举和特殊选举是补充式选举。在定期选举中,最明显的特征,用现在专业的语言说,就是用人的标准。应该说,作为一个官员,需要的素质很多,虽然古代不可能提出诸如领导力、概念力等素质标准,对于官吏但总是可以提出诸如政绩这样的标准的,对于乡众也是可以提出文化素质这样的标准的,但汉代的选举制度并没有提出,而是仅仅以“孝廉”为标准,进行选才。

  从冰山模型来说,孝廉是冰山以下的部分,是人的品格。孝廉,儒家文化提倡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行为规范,入则孝、出则悌,更是奉为教义,在某种意义上说,孝廉应该是人的一种信仰,是一种精神追求。可以说,举孝廉之所以能够为国家物色到大规模的治理国家的人才,主要是因为本身关注了人内心的驱动力,找到了能够坚守社会道德秩序的人才。

  反观我们现在的招聘工作,大多关注的是容易观察到的特质。比如,招销售人员,首先看应聘者的沟通能力如何,看应聘者的抗压力如何,而较少的关注人内在的驱动力。事实上,对销售人员来说,但凡能够取得持久良好业绩的人,必然具备较为强烈的成就内驱力和工作目标。而成就驱动力正式冰山模型下面的内容。

招聘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尽管我们现在运用了很多的招聘技术、工具,但招聘成功率不如我们的祖宗做的好。当然,一方面我们招聘的压力很大,如果每个人都认真测评冰山下的品性,基本很困难,就算是背调,也未必准确;另一方面,现在的大社会环境下,我们普遍缺乏信仰,也不可能用把信仰具体到生活中的程度,作为选才标准。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信仰方面无事可做。在汉代,我们之所以强大,之所以有文景之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官员追求百年之后,能够青史留名;普通百姓遵从三纲五常的孔儒之道。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下,人人有追求,有信仰,目标一致。如果把汉代社会看成一个企业,约束人们行为的就是企业文化。社会中,人可以没有信仰;公司中,不可以没有强有力的文化。

  我们招聘的任务不是为企业招聘到具有岗位相似经验、具有能够胜任目前工作的员工,而是为企业招聘到能够适应并认同企业文化,同时又能胜任岗位的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可以是企业未来的中坚力量;不认同企业文化,能力再强,也只能是匆匆过客。招聘到不认同企业文化的人,会为未来的招聘工作埋下隐患,会浪费企业的资源;招聘到认同企业文化的人,会和企业一起走,降低员工离职率,提升员工满意度。

  当然,这一切,需要企业有明确而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有能够体现在员工日常行为中的企业文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号上企业文化。

 

更多人力资源信息,尽在:/hr/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