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戏曲的审美精神

时间:2022-11-18 09:31:43 影视戏剧 我要投稿

中华戏曲的审美精神

  戏曲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孕育出的一道亮丽景观,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5万个剧目累积量、覆盖城市乡村广大幅面和十几亿民众、生生繁衍至今而顺势长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它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戏曲)的唯一存活体,葆有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与莎士比亚齐名的剧作家汤显祖、世界三大爱情经典剧作之一《西厢记》(与《沙恭达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并称),其舞台综合性发展到精淳的地步,其美学原则使之成为人类写意型艺术的典型代表,得以自身的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华戏曲的审美精神,欢迎浏览。

  在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悠久历史中,戏曲一直在孕育、变化和茁长。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史的后期,戏曲活动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构成方式,戏曲在它的肌体中挟带了中国文化的众量因子,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了解戏曲。

  广袤的覆盖率。

  戏曲对于中古以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面覆盖。从空间意义上说,经过繁衍生息而形成的众多地方剧种,对汉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形成了靡有孑遗的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山西梆子、豫剧、川剧、粤剧、越剧、黄梅戏,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中华大地上可说凡有入居处皆有戏曲,这在世界文化中是一大奇迹。从时间意义上说,遍布城乡的勾栏戏馆、街台庙台上丝弦锣鼓终日不绝的演出,成为民俗文化生活的主要景观。从介入深度上说,戏曲文化几乎是地覆海涵、包罗万象,民间年节庆典酬神许愿、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都被戏曲垄断,几乎一切生活工艺都围绕戏曲内容制作——建筑雕塑、居室装饰、器物装饰、绘画、年画、泥塑、剪纸、刺绣、瓷器、漆器、金银玉器皆如此。覆盖率还可以作另外一种层面的理解。例如戏曲创作对于中国传统题材的全面覆盖:积累起来的数万个剧目,其内容从上古开辟神话到全部24史几乎敷衍净尽,一直延伸到现当代生活。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对多样审美风格的覆盖,也形成对不同流行地域的覆盖。

  深入的影响力。

  宋代以后中国传统社会进入民俗阶段,由几千年礼乐文化培养出的正统意识日渐化生为民俗,形成文化生活传统。其中戏曲作为沟通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最重要桥梁,影响日益深入民间,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集中载体。而它礼乐合一的表达形式,进入并牢牢占据着村落社区的精神空间,孩子从小就在其中濡染中国文化的传统墨色,如鲁迅小说《社戏》里所描写的生动情形那样。古代小民特别是妇女没有条件念书,他们的历史知识和文化观念多从看戏中来,他们同时也从戏曲演出中得到娱乐,清代李绿园小说《歧路灯》在这方面有着十分详尽的描写。没有读过书的小民许多从看戏中增长了见识增加了学问,明代文人凌濛初曾感叹他的丫环家奴们看多了戏以后,一个个“命词博奥,子史淹通”。清代诗人赵翼写有绝句一首,感叹经常看戏的家仆说起历史掌故来竟然比自己知道的还多,说是“老夫胸有书千卷,翻让童奴博古今”。甚至有些士大夫还把看戏和读书的功用相加,认为两者可以相辅相成。

  传统文化性格的体现。

  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审美趣味乃至文化性格,都受到戏曲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塑造。戏曲体现的是正向的道德导向,它把历代淘洗积淀而成的传统道德意识作为创作出发点,以之为准选择题材和确定价值评判标准,将其转化为舞台形象,从而进行传统伦理的宣示与传播。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如果说老庄、孔孟、李杜表达的是知识人格,儒释道折射的是精神之光,戏曲呈现的就是世俗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清人焦循《花部农谭》自序因而说地方剧种演戏,“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戏曲浓缩了古代社会的政治史和精神史,提供了前人经验和教训,表现了人世苦难与温馨,它善恶分明、惩恶扬善、褒忠贬奸,传达了广大民众的理想和愿望,它因而成为传统道德与价值观的承载物——中国人的善恶观念从中而来,忠孝节义观从中而来,审美能力和情趣从中而来。戏曲承载的众多文化负载,因而成为中国人性格的组成部分,成为中国人文化性格的核心,成为我们今天的生命基因。当然,戏曲也承载了传统文化的糟粕,例如传统戏里不乏愚忠奴性、姻缘果报、凶杀色情内容,但这些也长期受到社会清议的自然调节和抵制。

  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戏曲的精神辐射力,更深刻地体现在它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上。戏曲不同的声腔剧种,是戏曲与各地不同方言、曲调和生活习俗结合的结果。各地曲调由于不同方言的作用形成不同的地方风味,比如山西人唱《兰花花》,苏州人唱《好一朵茉莉花》,两者一粗犷率真一缠绵细腻风味大不相同。腔调区分自古以来即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地民歌不同于中原,越歌又不同于楚歌,六朝时的吴歌、西曲构成与北方民歌完全不同的乐歌体系,元代的戏曲腔调分为南曲和北曲,明代南曲在江浙赣闽粤流传,产生出十几种变体如昆山腔等,昆山腔发展为今天的昆曲,此外各地仍有大量的民间歌调流行,又形成后来的各路声腔剧种。离家在外,乡音乡曲乡俗就成为乡情的寄托物,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说:“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乡音曲调有着浓重的移情作用:“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项羽的垓下之败就败在了“遍地楚歌”。地方剧种兴起后,不同地域观众都培养起了对家乡剧种曲调的熟悉感、亲切感和牵情感,走遍天涯海角,只要听到家乡曲调,心底就会涌起五味俱全的复杂情感。在外地看家乡戏的活动,常常会演变为民俗狂欢的盛会。眼下我们面临全球化背景中保护本土文化资源、守望精神家园的重任。乡音乡曲乡俗是中国人寻找情感寄托、身份认同和精神归属的对象,是我们最重要的精神家园之一。

  戏曲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审美基因与功能。戏曲的审美原则决定了它是一种突出提倡假定性的戏剧,它与西方写实戏剧制造舞台幻觉的意旨相背离,坦率地承认演戏就是演戏而不是别的什么,通过符号化、象征化、装饰化的表意手段,在舞台上创造出带有强烈形式美感的情境,从而传达特定的情感体验。

  综合性。

  戏曲可以根据感情表达的需要随意驱遣歌唱、舞蹈、念诵、表演等手段辅助行动,而不受现实生活情景的限制,诗、歌、舞同台的综合性成为它的本质特征,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戏曲熔铸自身的综合艺术体经历了长期的过程,一部中国戏曲形成史,就是一部不断融括歌唱、舞蹈、对白滑稽剧、说唱、杂技、绘画、器乐伴奏等诸多表演艺术因素,使之走向内在融合的历史。

  写意性。

  戏曲通过综合化的舞台手段来表现生活,因而是“表现性”的艺术。马鞭一摇就是在路上走马,船桨一晃则是在江里行船,快步跑圆场则是人在急速行路——戏曲表演与生活动作拉开了距离。戏曲对于生活的撷取是极具选择性的,重在揭示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心情与心境,重在将人物可喻不可即、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状态,通过比喻、象征、对比、夸张等手法表现出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从而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昆曲《荆钗记上路》钱流行失去女儿后,女婿接他前去同住,他眼睛里看到的是春天景色,嘴里唱出来的却是“景萧萧”、“古树枯藤栖暮鸦”的意象,“自叹命薄,难苦怨他”的心境,“叹衰年倦体奔走天涯”的凄苦。把人物的主观情感同客观景物揉为一体,客观景色经过人物感情过滤之后转换了寓意,从而表现出特定环境中活动着的人的精神面貌,这就是戏曲叙事抒情的情景交融效果。

  程式性。

  前人经验被后人反复使用,就成了程式。武将的“起霸”动作—披甲扎靠,最初是明代演员为表演《千金记》里霸王项羽半夜听到军情、进行披挂穿戴而设计的一套动作,后人觉得很美,运用到其他武将身上,这套动作就成了程式。程式通常是夸张、放大并经过抽象、美化了的生活动作,它更加强调、突出、集中,更加具备节奏感、韵律感和美感,因而更具表现力和舞台戏剧性。

  虚拟性。

  戏曲通过虚空舞台、虚拟动作构筑起假定性的世界,依赖于观众想象的补充完成艺术创造,这与西方写实戏剧通过逼真布景、实体道具、生活动作制造仿真世界不同。程式化的虚拟动作是戏曲表演一个鲜明的特点,它通过演员与观众的心理默契和协作,取得对一些物体的象喻理解:一鞭代马、双旗为车、持桨为船、叠桌为墙、方布为城,使有限的舞台时空具备了更宏阔的表现度。戏里的上马、下船、上轿、下楼、开门、关门动作都是虚拟出来的,但它得到观众的认可。

  时空自由性。

  戏曲随着演员的表演而发生、变化、消失的时间和空间是一种自由流动的时空。一个圆场就是人行千里路,一个趟马就是马过万重山,演孙悟空的演员翻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它首先体现为场与场之间时空的流动,主要采用连续性的人物上下场手法来体现,不同于西方写实戏剧的分幕和分场结构。“无穷物化时空过,不断人流上下场”, 戏曲演员用身段动作创造空间结构和时间流程,就对舞台时空采取了一种超脱的态度,既不考虑舞台的空间利用是否合乎生活法度,也不追究剧情的时间转移是否符合常理,戏曲因而拥有了时空伸缩的自由。

  今天,华人的足迹遍及全球,我们也到处听得到地方戏曲唱腔在世界各地的回响。如果说,在中国有哪一种艺术样式是全民的,体现了最为广泛的审美趣味和欣赏口味,成为从宫廷到文苑到市井到乡村一致爱好的对象,那就是戏曲。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因有戏曲而丰富、而完满、而骄傲。

  戏曲唱腔介绍

  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其中,除灯调系源于本土外,其余均由外地传入。这五种声腔和为五种声腔伴奏的锣鼓、唢呐曲牌以及琴、笛曲谱等音乐形式。川剧音乐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她囊括吸收了全国戏曲各大声腔体系的营养,与四川的地方语言、声韵、音乐融汇结合,衍变形成为形式多样、曲牌丰富、结构严谨、风格迥异的地方戏曲音乐。

  1.高腔

  高腔是川剧中最重要的一种声腔,是明末清初从外地传入四川。高腔传入四川以后,结合了四川方言、民间歌谣、劳动号子、发问说唱等形式,几经加工和提炼,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声腔音乐。

  川剧高腔是曲牌体音乐,川剧高腔曲牌数量众多,形式复杂。它的结构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起腔、立柱、唱腔、扫尾。高腔剧目多、题材广、适应多种文词格式。高腔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乐器伴奏的干唱即所谓"一唱众和"的徒歌形式,它以帮打唱为一体。锣鼓的曲牌都是以这种方式组成的。有的曲牌帮腔多于唱腔,有的基本全部都是帮腔,有的曲牌只在首尾两句有帮腔,其具体形式是由戏决定的。

  川剧高腔保留了南曲和北曲的优秀传统,它兼有高亢激越和婉转抒情的唱腔曲调。

  2.昆腔

  昆腔多文人之作,词白典雅,格律规严,演唱时特别讲究字正腔圆,加之曲牌曲折,节奏缓慢,如今已渐衰微。川昆源于苏昆,川剧艺人利用了昆曲长于歌唱和利于舞蹈的特点,往往只选取昆曲中某些曲牌或唱句,插入其它声腔中演唱,形成了川昆独具姿色的艺术风格。

  川剧昆腔的曲牌结构与它的母体"苏昆"基本相同。应用时有"单支"和"成堂"两种形式。当前,以昆腔单一的声腔形式演出的剧目已经不多了,更多的是溶于高腔、胡琴、弹戏诸声腔之中,或者是与其它声腔共和。

  昆腔的主奏乐器是笛子。伴奏锣鼓及方式与其余高、胡、弹、灯诸声腔相同,以大锣敲边和苏钹二件乐器的特殊单色构成锣鼓的"苏味"来区别于其它声腔的锣鼓伴奏。

  3.胡琴

  胡琴是二黄与西皮腔的统称。因其主要伴奏乐器是"小胡琴",故统称胡琴。《燕兰小谱》卷五记载:"蜀伶新出琴腔,……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为主,月琴应之,工尺咿唔如话",可以说是四川胡琴腔的注脚。胡琴腔约在乾隆年间就已经形成了。二黄包括正调(二黄)、阴调(反二黄)、老调三类基本腔。正调善于表现深沉、严肃、委婉和轻快的情绪;反二黄宜表现苍凉、凄苦、悲愤的情绪;老调则大多用于高亢、激昂的情绪。西皮腔与二黄腔的音乐性格相反,具有明朗、潇洒、激越、简练、流畅的品格。西皮、二黄多为单独使用,但也有不少剧目同时包纳二种声腔。

  4.弹戏

  川剧弹戏是用盖板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唱的一种戏曲声腔。它源自陕西的秦腔,属梆子系统,因此又有"川梆子"之称。弹戏虽源于秦腔,但它同四川地方语言结合,并受四川锣鼓和民间音乐的影响,经过长期的衍变,无论曲调、唱法还是唱腔结构都与秦腔有所不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四川地方色彩。尽管二者的关系不是相当接近,但从从曲调结构,调式特点,以及整个唱腔的韵味等方面分析,均可找到它们之间的渊源。弹戏包括情绪完全不同的两类曲调:一类是长于表现喜的感情的叫"甜平"(又称"甜品"、"甜皮"、"甜腔"),一类叫"苦平"(又称"苦品"、"苦皮"),则善于表现悲的感情。它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的调式、板别、结构都是相同的,甚至在同一板别的唱腔中,曲调的骨架都一样。

  5.灯调

  灯戏在川剧中颇有特色,它源于四川民间的迎神赛社时的歌舞表演,也可以说是古代川蜀传统灯会的产物。所演为生活小戏,所唱为民歌小调,村坊小曲,体现了当地浓烈的生活气息。

  灯戏声腔的特点是:乐曲短小,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旋律明快,具有浓厚的四川地方风味。

  灯调声腔主要由"胖筒筒"、发间小曲和"神歌腔"组成。灯戏伴奏的"胖筒筒",是一种比二胡杆粗、筒身大、声音略带"嗡"声的琴。

【中华戏曲的审美精神】相关文章:

中华武术的精神含义09-22

中华武术精神含义08-21

什么是戏曲08-25

戏曲有哪些动作-戏曲动作知识08-14

平面构成的审美09-13

戏曲的演唱技巧09-08

戏曲与戏剧的区别09-10

京剧与戏曲的区别09-10

宜昌戏曲文化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