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2022-08-26 04:36:44 药学咨询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银柴胡,别名银胡,山菜根,山马踏菜根,牛肚根,沙参儿,白根子,土参,丝石竹,霞草,欧石头花等,为石竹科繁缕属植物银柴胡的根。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欢迎阅读。

  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一)银柴胡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治虚劳骨蒸,阴虚久疟,小儿疳热羸瘦。

  《本草经疏》:"治劳热骨蒸。"

  《本草备要》:"治劳疳良。"

  《本草从新》:"治虚劳肌热骨蒸,劳疟热从髓出,小儿五疳羸热。"

  《医林纂要》:"坚肾水,平相火。"

  《本草求原》:"清肺、胃、脾、肾热,兼能凉血。治五脏虚损,肌肤劳热,骨蒸烦痛,湿痹拘挛。"

  《新疆中草药手册》:"清热凉血。治肺结核潮热。"

  (二)银柴胡的药理作用

  1、银柴胡有降血脂作用。

  太平洋丝石竹提取成分三萜皂甙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清胆固醇浓度,降低胆固醇/脑磷脂系数,改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

  2、抗炎。

  银柴胡有抗炎作用。

  3、解热。

  银柴胡有解热作用。

  4、其它作用。

  抗菌,降低血清胆甾醇浓度,并可使主动脉类脂质含量降低;皂甙可作用于血浆脂蛋白,阻止胆甾醇的酯化及其在血管壁的沉积,也可以阻止胆甾醇从肠道吸收等。银柴胡可清虚热、除疳热,还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是生产传统中成药乌鸡白凤丸的主要原料。

  【应用】

  1、阴虚发热。本品甘寒益阴,清热凉血,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为退虚热除骨蒸之常用药。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潮热盗汗,多与地骨皮、青蒿、鳖甲同用,如清骨散(《证治准绳》)。

  2、疳积发热。本品能清虚热,消疳热,故用治小儿食滞或虫积所致的疳积发热,腹部膨大,口渴消瘦,毛发焦枯等症,常与胡黄连、鸡内金、使君子等药同用,以共奏消积杀虫,健脾疗疳之效;亦可与栀子、人参、薄荷等同用,如柴胡清肝汤(《证治准绳》)。

  3、退热而不苦泄,为清虚热的要药,常与青蒿、地骨皮等药同用。

  4、若温病后期,余热未尽,或久疟不止,体虚低热者,可与白薇、生地、鳖甲、知母等相伍,以益阴退热。

  5、凡小儿疳积,日久化热,症见烦渴燥急者,多与栀子、黄芩、连翘等合用。

  (三)银柴胡的性味归经

  【性味】 甘苦,凉。

  ①《本经逢原》:"甘,微寒,无毒。"

  ②《医林纂要》:"苦,寒。"

  ③《陕西中草药》:"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 入肝、胃经。

  ①《本经逢原》:"行足阳明、少阴。"

  ②《本草便读》:"入肝、胆。"

  【附方】

  1、治骨蒸劳热:银柴胡一钱五分,胡黄连、秦艽、鳖甲(醋炙)、地骨皮、青蒿、知母各一钱,甘草五分。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证治准绳》清骨散)

  2、治温证潮热,身体枯皮,皮肤甲错,消索而不润泽者:银柴胡二钱,鳖甲三钱。(《温症指归》银甲散)

  银柴胡的副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注意】

  外感风寒及血虚无热者忌服。

  银柴胡和柴胡的区别

  银柴胡和柴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中药材,无论从来源、性状、化学成分、性味归经以及功能与主治方面都大相径庭。

  药师分析:银柴胡属石竹科植物,药用部位是除去须根的干燥根。具有清虚热、除疳热的功效,一般的用量在3—10克。

  柴胡属伞形科植物,药用部位是除去茎叶的干燥根。具有疏散退热、舒肝、升阳的功效,一般的用量在3—10克。同用名称有北柴胡、红柴胡、柴胡头。

  银柴胡和柴胡是来自于不同科属、不同植物、功效各有异同的两味中药。银柴胡和柴胡皆能退热,但银柴胡为清疳热之要药,治阴虚骨蒸潮热,以虚热者为佳;柴胡善解半表半里之邪,为治伤寒邪入少阳之要药,以感冒发热,有寒热往来症状者为佳。

  药用柴胡中还有名叫软柴胡的,属柴胡属伞形科植物狭叶柴胡带幼苗的干燥根,又名春柴胡、细柴胡。

  因银柴胡形似柴胡,历史上曾把银柴胡长期混作柴胡使用。随着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才逐渐将银柴胡和柴胡从基源到功能与主治上彻底分开。

【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相关文章:

芦荟的功效与作用07-11

海参的功效与作用11-03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01-03

桔梗的功效与作用01-02

蝉蜕的功效与作用10-20

地龙的功效与作用08-05

木耳的功效与作用04-04

绿茶的功效与作用03-24

荆芥的功效与作用08-29

蛤蜊的功效与作用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