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备考冲刺习题

时间:2023-03-10 01:05:15 社会工作者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7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备考冲刺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福利制度。

  A.社会保障

  B.医疗保健

  C.社会福利

  D.社会救助

  E.社会保险

  【答案】D

  【解析】社会救助是政府或社会服务机构对经济匮乏从而物质生活面临危机的社会成员提供的物质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它主要由政府承担责任,目的是保障当事人的生命安全和基本权利,同时是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最初级、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因此它往往是现代国家的最基本的社会福利制度。

  2.关于社会环境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社会环境可能是实体性的社会群体或组织,也可能是客观存在的舆论、文化、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

  B.社会环境有其层次性,有的因素直接影响着人的行为,有的则比较间接

  C.社会环境的稳定性特征使得人类正常有序的生活成为可能

  D.社会环境的各子系统单独对人类行为产生作用

  E.社会环境的稳定性与变动性是相对统一的

  【答案】D

  【解析】社会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社会环境中各子系统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相互交叉在一起的,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它们相互作用的机制非常复杂。

  3.一对夫妇情感不和,长期分居,但由于孩子年幼,双方勉强维持着婚姻。最近,妻子发现丈夫有了外遇,就立刻提出离婚,但丈夫反对离婚,理由是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如果你是社会工作者,此时,你将面临的伦理困境是()。

  A.保密问题

  B.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

  C.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

  D.自我决定问题

  E.个人利益满足与职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

  【答案】B

  【解析】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异常重要。社会工作者在处理家庭、邻里等内部成员矛盾时,往往会遇到情、理、法之间的纠葛,如何正确和有效地区分人情、法制与规定的影响及后果,常常使社会工作者陷入困境。题干体现的是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

  4.社会工作最基本的活动是()。

  A.利他主义的社会工作价值观

  B.服务对象

  C.社会工作者

  D.专业的助人方法与技巧

  E.助人活动

  【答案】E

  【解析】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依据其价值观向服务对象提供帮助或服务的行动,也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及合作的过程,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提供后者所需要的服务或帮助是社会工作的最基本的活动。

  5.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不包括

  A.理论方面的知识

  B.政策方面的知识

  C.技术方面的知识

  D.思想素质方面的知识

  E.文化知识

  【答案】D

  【解析】在日益复杂的社会,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要有效地开展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思想素质方面的知识是一个人的修养问题,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逐渐养成的一种行为习惯和内心追求,不属于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之一。

  6.社会工作者不应当使用一般或统一的服务方法回应服务对象的独特需要,要充分考虑到服务对象在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宗教以及精神或生理残疾状况等方面存在的价值差异,这体现社会工作者从( )方面来实践专业价值观。

  A.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

  B.对服务对象的接纳

  C.注重个别化原则

  D.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

  E.注重为服务对象保密的原则

  【答案】C

  【解析】社会工作者要从注重个别化原则方面来实践专业价值观,每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和机会发展个性,社会工作者应当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不应当使用一般或统一的服务方法回应他们的独特需要,要充分考虑到服务对象在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宗教以及精神或生理残疾状况等方面存在的价值差异,及其与社会主流价值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

  7.关于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特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老人、病人和失业人员是社会工作研究的对象

  B.社会工作伦理和社会研究伦理应该同时融于整个研究过程之中

  C.依托弱势群体的特殊性,探讨个人与环境两方面原因及其互动

  D.研究的成果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指导社会工作

  E.目的在于促进实务及提升理论,最终推进服务对象的整体福利

  【答案】C

  【解析】社会工作不是简单地描述现状、探讨原因和提出对策,而是依托"人在环境中"的理念,探讨个人与环境两方面原因及其互动,发现其中的可变原因,提出针对可变原因的对策,并探索在此过程中使青少年舒缓和解决问题并提升自我能力的途径。

  8.美国心理学家莫瑞对需要的解析,表述错误的是( )。

  A.指出了需要的性质、作用和需要产生的机制,并对需要进行了分类

  B.需要可能相互融合也可能相互冲突

  C.莫瑞将需要分为第一需要、第二需要和第三需要

  D.需要永远作为力推动着活动,它是个性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E.需要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答案】C

  【解析】莫瑞把需要分为两大类而非三类:①第一需要,也称生理性需要,包括对食物、水、排泄、性、避免伤害等几种需要。②第二需要,又称心因性需要。其中包括两小类:一类是与学习任务有关的需要和影响学生操作水平的一些需要;另一类则是与人际关系有关的需要,包括使人们结合起来的需要及使人们分裂的需要。

  9.一位工人失去工作后,家庭关系也开始出现问题,孩子在学校也遇到了问题,学习成绩下降,同学关系变得疏离,家庭生活出现危机。他本人则把自己封闭在家里,对生活一筹莫展。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帮助这位工人。

  A.增能理论

  B.生态系统理论

  C.人本主义

  D.社会支持

  E.存在主义

  【答案】B

  【解析】社会工作者在帮助这个失业者的过程中,首先帮助他了解国家有关下岗、失业职工的政策,然后了解社区对失业者的具体照顾措施。国家和社区是一个大社会系统,个人和家庭是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子系统。社会工作者帮助这个人走出家庭,进入大的社会系统。当他走出家庭之后,就会发现国家、社区中有很多资源是可以利用的,能够帮助他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10.社会工作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A.弱势群体的问题

  B.社区的发展

  C.学校的建设

  D.单位员工的关系

  E.文化发展问题

  【答案】A

  【解析】社会工作研究对象是社会问题或人们的需要,这些问题或需要可能涉及各类人群,但是弱势群体的问题或需要始终是社会工作研究的核心对象。

  11.在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角色中,社会工作者鼓励受助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自我决策,即"助人自助",此时社会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是()。

  A.咨询者

  B.倡导者

  C.支持者

  D.服务者

  E.同情者

  【答案】C

  【解析】社会工作者面对服务对象(受助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其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自我决策,即"助人自助",支持者的角色并不是要放弃服务提供,而是要激发服务对象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使二者良性互动。

  12."需要层次理论"是()提出来的。

  A.玛丽·里士满

  B.马斯洛

  C.莫瑞

  D.阿尔德弗尔

  E.人类行为研究学派

  【答案】B

  【解析】马斯洛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依次构成需要的层次。

  13.治疗模式关注小组组员的()问题。

  A.个性成长

  B.接受程度

  C.治疗结果

  D.影响效应

  E.心理和行为

  【答案】E

  【解析】治疗模式关注小组组员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认为这些心理和行为问题并不是简单的个人问题,而主要在于社会关系的失调,因此,强调通过小组活动来解决组员的社会化缺陷,重建其社会关系网络,恢复和发展其社会功能。

  14.()是人的基本特性,是人类活动和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A.爱

  B.发展

  C.需要

  D.行为

  E.集群

  【答案】C

  【解析】人的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它通常以愿望、意向等形式表现出来。需要是人的基本特性,是人类活动和行为积极性的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说,需要可以看成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15.提出认知的"ABC 情绪理论框架"的是()

  A.阿德勒

  B.弗洛伊德

  C.巴甫洛夫

  D.艾利斯

  E.洛克

  【答案】D

  【解析】艾利斯提出了认知的"ABC 情绪理论框架"即:真实发生的事件,人们如何思考、信念、自我告知和评估其所遭遇的事件和人们思考、信念、自我告知和评估此事件的情绪结果。

  16.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是()

  A.意识

  B.前意识

  C.后意识

  D.潜意识

  E.无意识

  【答案】D

  【解析】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在弗洛伊德看来,无论什么心理过程,只要假设其影响的存在,但是又无法觉察时,就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

  17.20 世纪 20 年代~60 年代,美国临床社会工作的主导理论是()

  A.认知行为理论

  B.社会支持理论

  C.存在主义理论

  D.增能理论

  E.精神分析理论

  【答案】E

  【解析】精神分析理论于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在欧美社会工作中产生影响,直到 60 年代都在临床社会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18.对社会工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直接引起社会工作者对社会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

  A.现代主义

  B.实证主义

  C.人本主义

  D.后现代主义

  E.女权主义

  【答案】D

  【解析】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所谓知识其实只是人类用象征性的观念、词语对现实进行的表述,它对社会工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直接引起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考。

  19.()将社会工作理论分为"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理论"。

  A.戈登

  B.阿德勒

  C.大卫·豪

  D.埃里斯

  E.马尔科姆·佩恩

  【答案】C

  【解析】大卫·豪从理论关注内容的角度将社会工作理论分为"支持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理论"。

  20.在将 20 位失业者分为随机的或匹配的两组后,利用自信量表对两组人员分别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自尊平均得分分别是 2.8 分和 2.9 分。然后,安排实验组参加求职技巧训练,控制组则不接受任何训练。再测发现,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得 4.0 分和 3.0 分。结果显示:实验组得分增 1.2 分,控制组得分增 0.1 分,实验刺激净效果为 1.1 分。上述实验设计方法属于()

  A.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B.单后侧控制组设计

  C.多组时间序列分析

  D.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E.简单时间序列没计

  【答案】A

  【解析】前后测控制组设计就是首先把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然后测量两组在某指标上的水平,再对实验组进行某种干预,此后对两组再测。实验组的前后变化与控制组的前后变化之间的差异就视为干预效果。题干中研究者希望了解技术培训对提升参与者就业自信心的影响,就属于这种实验设计方案

【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备考冲刺习题】相关文章:

2017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备考习题08-29

2017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模拟备考冲刺题「附答案」06-19

2017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考前模拟备考冲刺题及答案06-19

2017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冲刺备考题08-29

2017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备考冲刺题08-29

2017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考试习题08-29

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级综合能力考前冲刺题08-13

2017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考前备考题08-29

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级综合能力考前冲刺题2016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