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审计的内容

时间:2020-08-27 16:08:09 评估审计 我要投稿

决策审计的内容

  决策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在对接受政府资助的某一重大项目的经济决策付诸实施之前依法进行的审核.为有关管理当局最终确认或否决该项决策提供依据的活动。那么决策审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

  一、决策审计是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

  (一)决策审计是审计本质的内在要求

  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任何决策都必须对公众负责。国家审计就是要彰显民声,维护民权。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有利于推进国家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推动党政领导干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当前,一些地方盲目投资、违规担保等决策失误,每年都要给国家和集体造成巨大损失,而且有的还是屡决屡误。导致此类问题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一个原因还是出在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上。一些领导在决策时往往考虑更多的是个人仕途,一些重大决策既不请专家论证,也不搞调查研究,更没有听取民情民意, “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由此而来。如果在决策之前,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并加以全面论证,实施严格的监督,就不至于出现决策上的屡屡失误。

  (二)决策审计是促进领导干部践行正确的政绩观的重要途径

  一些因决策不当,造成损失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决策连续失误,造成惊人的浪费。如某地建设一条一级公路,为了赶在某个节日通车,不顾气候条件,强求施工企业施工,通车不久后就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不得不重新组织施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又如某县领导,热衷于“楼堂馆所”建设,“影剧院”、“大礼堂”、“会议厅”齐全,导致这些建筑物的使用率极低,不仅造成了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还让政府背上了不应有的沉重任务。众所周知,任何一项城市建设,不论是修路架桥,还是其他公益设施,都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的财力来决策实施,这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减轻不必要的财政负担。笔者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领导干部没有正确的政绩观,也不排除存在利益驱动或权力寻租等问题。因此,强化对决策行为的监督问责,将有力地促进领导干部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推进科学决策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三)决策审计是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

  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手中掌握着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的支配权,对他们的经济决策进行审计评价,界定他们应当负有的责任,既能警示领导者要合理使用并节约资金、努力提高使用效益,也是更好地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范和化解决策风险的重要手段。政府投资为什么?投资效益又如何?主要依靠决策程序和公众监督。因此,无论是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还是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监督的重点都应该放在决策审计上。只有进一步强化决策审计,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才能有效遏制“决策时拍脑袋、执行时拍胸脯、失误时拍屁股”的`“三拍”现象的产生,真正建立起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良性决策机制,避免因决策不当造成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决策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审查决策内容的合法性

  在进行决策审计时,首先要审查决策内容的合法性。主要审查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对外投资、土地出让、大宗物资采购、大额资金分配、国有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的要求,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要求,是否存在弄虚作假骗取相关优惠政策的问题。

  (二)审查决策程序的规范性

  在对决策内容进行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重点对决策过程的规范性进行监督。主要包括:

  1.审查决策机制是否有效。主要审查工程项目、对外投资、大额资金分配等重大决策事项是否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有效的决策机制。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是否建立了社会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和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等。

  2.审查决策程序是否规范。主要审查重大经济决策事项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执行。如工程项目是否按照相关制度规定的程序向社会公开并按规定进行招投标;对闲置资产的处置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公开竞拍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经济决策事项是否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集体决策”的程序执行等。

  3.审查决策方式是否民主。对重大决策事项是否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否存在违反决策程序,个人擅自决定重大事项的问题,特别是工程招投标、对外投资、国有资产处置等重大经济决策事项是否经过集体讨论,有无采取“通报”方式代替民主决策的问题。对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是否向社会公开、倾听群众呼声,是否通过举行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等。

  (三)审查决策效果的真实性

  决策审计的实质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深化改革。审查决策效果的真实性,不亚于反富败的意义。必须转变“只要不贪腐决策失误造成损失不是大问题”的观念,审查决策实施后的真实效果。主要审查决策预定的各项目标是否真正实现,有无谎报决策效果,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是否达到了审计要求和预期效果。特别要注意是否存在将“为民办实事工程”演变为“政绩工程”的问题,是否存在因决策原因造成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

  三、决策审计评价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目前在决策审计评价实践中,普遍存在经济责任难界定,评价标准难统一等问题。决策审计评价应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同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决策审计评价应注重经济环境和行业背景

  在评价决策目标实现程度时,不仅要与其前期情况和任务指标完成情况相比较,还要注意与其所在行业平均水平和所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这一大背景进行比较,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对决策事项进行公允、客观地进行评价。

  (二)合理评估国家和上级政策对决策的影响

  由于国家和上级有关政策变化调整因素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来说,是不可控因素,如果政策调整对决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影响较大,对决策效果应当给予客观、真实、全面的评价。可采用写实的方法简要陈述某些重大投资决策程序是否正常,操作是否规范,由于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影响,致使项目实施后的效益较差甚至项目投资失败,以及造成损失的数额等情况。但对领导干部违反决策程序,擅自决定重大项目投资、对外经济担保或大额资金运作等事项,造成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的,要如实披露,准确界定责任并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三)既要关注决策的直接效果,更要关注决策的未来效应

  决策审计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审计监督,它不局限于查漏补缺,更重要的是关注对未来决策活动的改进,是面向未来的审计。在评价决策直接效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决策实施后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决策审计,提出促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的建议意见,使决策审计更具有建设性,更好地服务于深化改革、服务于经济建设。


【决策审计的内容】相关文章:

部门决算审计内容11-13

内部审计中的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07-14

投资审计的基本内容11-08

解决招投标审计“四难”问题的决策和建议10-16

公共资金绩效审计内容11-09

造价跟踪审计重点内容11-10

能源审计内容及常识06-05

部门预算审计的内容和重点07-13

采购比价审计的内容与方法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