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夏季防暑保健方法

时间:2020-11-01 20:50:53 保健协会认证 我要投稿

老中医夏季防暑保健方法

  在夏天,如果不注意保暖,寒邪同样会侵袭体内,身体会出现明显的寒象,如精神萎靡、有汗排不出、容易感冒、腹泻胃疼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整理的老中医夏季防暑保健方法,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老中医夏季防暑保健方法

  中医防暑降温的方式:

  凉茶

  各种各样的凉茶无疑是很好的降温方法,在生活中老中医通过各种常见的食材可以调制出帮助人们防暑的茶饮。苦瓜泡茶喝,有着很好的功效,尤其是苦瓜加上甘草强强联手,可以让人更觉不到暑热。因此在生活中防暑降温不妨多喝一点苦瓜甘草茶。

  此外,诸如苦丁茶等苦味茶饮同样有着良好的祛暑效果,在生活中可以试一试哦,当时有一定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体质寒凉、儿童、老人不适宜喝凉茶,这些人群如果经常饮用很容易患上肠胃疾病。

  合理的饮食

  到了炎热的夏季合理的饮食是很重要的,老中医推荐多吃素食、蔬果,因为这些食物不仅能够补充身体水分,避免人们因为流汗缺水,导致心情烦躁的情况出现,此外,多吃蔬果还可以避免胃热的情况,这样便可以让人觉得十分舒适。

  要知道,在炎热的夏季吃肉类食物很容易导致胃热的情况出现,所以经常吃肉的同学要注意了,停止大鱼大肉的`饮食习惯,至少在夏季不要这样吃,尤其是喜爱吃烧烤喝冰啤酒的同学,更容易感觉都炎热。

  因为冰啤酒只能解一时之暑,等到过了一段时间后,暑气复发往往会变得更加严重,因此在生活中对于这点需要多多注意才可以哦。

  拔罐

  一些暑气堆积在身体之中难以排出,为何不试试拔罐呢?要知道这种保健养生的方式可以将身体内部各种易损伤身体的气给排出体外,诸如暑气、湿气、寒气等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因此在生活中体内暑气难以排出,心中总是存在火烧的感觉,可以通过拔罐这种方式来解决。

  足浴

  在夜晚很多朋友因为高温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此时不妨试一试足浴,通过足浴的方式可以达到很好的降温效果,因为足浴能够刺激流汗,从而将身体内部的热气排出体外。

  要知道体内堆积大量的暑气很容易让人出现心烦意乱的感觉,甚至暑气还会导致人肝火旺盛,使得肝脏更容易患上疾病,因此在夜晚想要更好的入眠,可以试一试足浴将体内的暑气顺着汗液排出体外。

  此外,足浴中药配伍最好能够听取专业足浴师或者医师的建议,一定不要自己乱配足浴药物防止身体健康受损哦。

  冥想静心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会觉得天气炎热,往往是因为心乱了,心烦意燥的人看啥都是不顺眼的,而到了夏季因为气温、生活习惯的原因,很多人的心都是很难平静的,因此烦躁的情绪会让肝火变得旺盛,从而导致人觉得十分炎热。

  而通过冥想静心可以将让心情变得安定,心中杂乱的思绪少了,肝火就会熄灭,不再因为小事而动怒烦恼,人自然会觉得凉快,这就是心静自然凉的道理。

  因此在生活中总是心烦意乱,总是觉得炎热的朋友,不妨盘起双腿,闭上双眼将心中杂乱的思绪消除,这便可以让自己感觉到凉快,让自己变得更加舒适。

  夏季养生三忌:

  一、忌夜食生冷、空腹饮茶:

  夏季夜短,年事稍长之人,或体质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饮食,生菜、瓜类等,本为夏季忌食之品,夜间尤其要注意食用此类食物。夜间亦要注意不要面、生冷、粘腻之物,否则可见腹胀、吐泻交作等病症。

  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茶水消耗人体的阳气,如果再是喜欢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肾,消烁下焦肾阳,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以及下元虚冷的腹泻等病症。因此,夏季饮茶,应是在餐后饮二到三杯为宜,有饥饿感则立刻停饮。

  二、忌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可以见到的病症如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甚则变生原因不明的发热证。同时,即使是热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风,对小儿尤其如此。

  三、忌夜卧贪凉:

  中医认为“头乃诸阳之会”,头部是人体阳气的汇聚之处,夜卧吹冷,极易导致阳气折损,天长日久,则阳气散尽而毙命。因此,我们现代人尤其要注意,不可晚上睡觉整夜开空调冷气,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对身体的损伤是严重的。

  对小儿甚至不要在其睡着之后扇风取凉,否则,易于罹患手足抽搐、口噤不开、风痹等病症,人们往往不知其害,所谓爱之深,则害之甚。谚语有“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的养生口诀,均可以理解为夏季的养生要求。

【老中医夏季防暑保健方法】相关文章:

1.中医药防暑保健方法

2.夏季老人养生保健方法

3.女生夏季排毒保健方法

4.夏季如何防暑降温

5.夏季中药防暑饮-夏季如何防中暑

6.夏季防暑降温必备中药

7.夏季防暑中药茶有哪些

8.夏季老年人养生保健方法及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