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的读书笔记

时间:2022-02-04 14:13:34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15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摆渡人》的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15篇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1

 年龄渐长,平日所读之书多是历史名传、杂志之类, 多少年已不再读青春励志、激荡灵魂的书了, 近日偶读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摆渡人》,陡生感慨:人生就是不断穿过一座座荒原,只要信念坚定总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孤独而无助,同学的嘲弄、母亲的冷漠,为了重温久逝的父爱,她踏上了开往远方的火车。不幸的是途中突发事故,等她拼命爬上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地发现眼前竟是一片荒原,她以为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似乎专为她等候的男孩崔斯坦,带她走向无边的荒原,当她逐渐明白自己才是惟一的遇难者之后,并没有悲观颓废,而是跟随上帝派给她的摆渡人,越过一片片荒原、一座座高山、沼泽地恶水湖……。

  面对随时而至的恶魔群起而攻,稍有不慎,就会魂飞魄散,成为孤魂野鬼,坠入地狱,亦幻成魔。因为责任,崔斯坦终于护送她到达灵魂的天堂,并再去摆渡一个接一个的灵魂,机械地周而复始就是他的工作,从不曾思考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因为爱,迪伦竟走出多少冤魂梦寐的天堂重返荒原,从柔弱到坚强,从被摆渡到反摆渡,并最终带领崔斯坦重返人间!

  读过《摆渡人》却猛然感悟:真正的荒原并非地理环境或海涯天边,荒芜的往往是我们逐渐贫瘠的心灵和日趋干枯的灵魂!刚踏入社会时,懵懂的世界的确是一片荒原,为我们排解工作心理各种困惑的师长,无异于就是我们的摆渡人,使我们渐有立足之地!无论为官为商为国为家,一项事业、一份工作、一段姻缘、一份情感,总会有时起、有时落,谁也不可能一直都一帆风顺、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成功。

  人生的荒原可能不止一处、不仅一时! 当我们身处逆境时,如果我们感到天空都在哭泣,如何会能体味到阳光其实依然灿烂呢! 犹如书中所描述的,荒原的风景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他们内心的景象。你哭泣,天空便因你狂风大作,阴雨密布;你欢笑,身边就是灿烂暖阳,静谧如水。你用什么样的心情去看待荒原,荒原便会回报给你加倍的体验。一个个人生的渡口,不可能永远都有为我们摆渡的先知和导师,只有坚信自己!坚守内心!穿过荒原、就能彼岸花开!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2

  金黄色的阳光穿透层层厚重的乌云,荡漾在看似风平浪静的湖面上,一叶扁舟漂浮于上,舟上一人顶着箬笠,手中一支船桨在湖面投下细细碎碎的影子;湖底之下,漆黑如墨,似乎在酝酿着一场汹涌波涛。

  这便是《摆渡人》一书的封面,初次见到,只觉得这本书将要描述的必定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等到把书读完,才恍然大悟,这不就是主人公迪伦决意返回荒原寻找灵魂摆渡人崔斯坦时独自经过的那个湖面吗,那个几近吞噬掉她的灵魂的湖面。而令人诧异的是,湖底深不可测般的湖面、藏身于乌黑湖水深处的恶魔、以及头顶挥之不去的梦魇般的乌云,他们存在的原因,也是因为在主人公迪伦的思想中存在着因童年各种不幸而造成的阴霾。她的思想控制着这一切,而她自己也在承受着这一切。

  而封面上方的一句话,更增添了这个故事的耐人寻味: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不可置否,这句话成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便由此而开启了这趟《摆渡人》之旅。

  单亲家庭里无话可说的母亲,陌生而充满敌意的校园,唯一好友的离开,这一切让迪伦15岁的的世界一片狼藉。但她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迫切想作出改变,便决定坐上火车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怎料天意弄人,路上火车脱轨,迪伦更不幸地成为了火车上唯一的遇难者。

  在知道自己已经不幸遇难后,迪伦并没有万念俱灰,而是勇敢而坚强地跟着自己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在荒原上历经种种艰险一路跋涉。崔斯坦,这个由迪伦脑海中对爱人的朦胧憧憬而化身所成的有点冷漠有点淡定的年轻男孩,他的使命,是负责护送世间所有灵魂安全到达他们的结界点,让他们在不幸离开人世后还能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

  一如文章开头所言,荒原之所以存在,也是因为迪伦内心长期缺乏爱意滋润而产生的根深蒂固的荒芜感、无力感,也包括所有荒原上崎岖的山路和各种可怕的沼泽,还有破烂不堪的安全屋和天空上时而出现的如同泼倒了的墨汁的乌云密布、狂风大作,这些皆由迪伦的思想控制着。纵然她自己也不愿承认,纵然这些因素让她的灵魂之旅变得更加坎坷,她也没有办法改变。因为这些都是她内心的折射,她的思想如何,她的内心如何,都会一一投射出来,成为她的路,成为她路上的所有。有时候在想,如果迪伦的生活是幸福快乐的,那这趟摆渡之旅也定能阳光明媚些、鲜花灿烂些了。

  在故事接下来的旅途里,他们之间的感情随着共同经历越来越多的艰难险阻而发展得百转千回。他们由最初的陌生到相识,渐渐地相知,甚至到最后的相爱,这是着着实实打破了摆渡人和灵魂之间的界限。但他们决定在一起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以后太多的事情,毕竟今朝有酒今朝醉,或许就像郭静的《心墙》里面说的:不去计划得太多,反而能勇敢冒险。

  我很佩服他们两个这种敢于冒险的思想,他们勇敢冲破界限的束缚,努力地为对方着想,努力保护着对方、珍惜着对方。这种思想,让他们及时表达了自己的心意,让自己不会在以后的日子为当初的墨守成规懊悔。

  所以也是因为有着这种思想,到故事发展到后面的时候,迪伦的灵魂被成功护送到结界点后,一对恋人被一道看不见的屏障分隔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的时候,迪伦也没有安安分分守着那本来铁板钉钉的规矩——灵魂完成渡程后不能跨过结界,返回原来的原来的地方,而是拼尽全力想要奔回荒原去找到她的灵魂摆渡人。本以为摆渡成功后他们会从此生死两茫茫,但迪伦那颗不肯向现实屈服的心却让她一心一意地只想奔回荒原,奔回那个处处皆是嗜血恶魔的万劫不复之地,那个稍有差池便是魂飞魄散、灰飞烟灭的荒芜之地。

  心之所向,便无所披靡。不管不顾,只为奔赴心中的那个念头——她不能就此放弃这段恋情,不能就此放弃自己苦心经营得来的收获,在自己原来15的人生中缺乏了太久的东西,怎能轻易让它得而复失。所有的规则在迪伦脑海里都留不下一丝痕迹,她想并且只想奔回荒原去找到崔斯坦,她想拼尽全力带他返回人世,她想让他摆脱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摆渡人宿命,她想和他一起返回人生,去享受她短短15年里还没来得及享受的那么多的美好事物。她知道为此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但她不怕。她觉得,心里有一件很想去做的事情,她为之拼尽全力。试问我们当中的人,有几个能做到如此?像她那样拼尽全力。

  所幸的是,她最后成功了。

  一路上的艰险重重自是不必多说,看到他们最后成功返回人世,我觉得过程中经历的任何艰难险阻都是值得的。最后在火车残骸处崔斯坦找到迪伦说的那句“原来你在这里”,真真催人泪下。平平淡淡的语气,是历经无数大劫大难后尘埃落定的平静心绪。还好是等到了一个圆圆满满的结局,也不枉我这一路下来心情的跌宕起伏。

  有人说这是一部爱情小说,教会我们如何去爱。但在我看来,这更是一部描写思想的力量的作品,它把思想的力量通过描写主人公迪伦以及她在荒原中经历的一切而娓娓道来,而迪伦后来通过努力甚至得到她和崔斯坦两个人的重生、得到她原本缺失的爱情这个结果,不能不说是一份给读者的惊喜,同时也是更深刻地告诉我们思想的力量有多强大。

  思想控制人的一切,它决定是否要去努力,并引导你应该从哪个方向去努力。就像那句话说的: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学会去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朝那个目标去努力,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到最后的时候,你想要的东西都在你手中,你的明天由你创造。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3

  这是一个关于摆渡人和被摆渡人的故事。

  一个关于灵魂摆渡的故事。

  一个关于生存、死亡和爱情的故事。

  被摆渡的灵魂爱上了灵魂摆渡人!

  《摆渡人》讲述的是一个灵魂的空间,从生到死,自死赴生,每个灵魂都需经历一片荒原才能达到彼岸,都会有各自的摆渡人协助。

  故事的主人公迪伦意外而“亡”,经历灵魂荒原的过程中,与自己的摆渡人相爱,在爱的魔咒下,破除了荒原的规则,带着摆渡人重回现实世界。

  故事的主人公经历了两次灵魂荒原:第一趟的路程中,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他带着她完成了灵魂的救赎,来到了天堂,传说中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第二趟的路程中,迪伦是崔斯坦的摆渡人,她带着他完成了生命的救赎。

  在这段旅途当中,初到荒原的迪伦曾经是需要被保护的弱者,和普通人一样,在得知自己的死亡真相时悲伤不已,在面对恶魔的攻击时恐惧无力。是爱情的力量让她迅速成长,从对生死一无所知到利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逃离天堂,战胜恶魔,最终清除所有横亘在他们之间有形或无形的羁绊。而看似强悍的崔斯坦,化解了一次又一次恶魔的进攻,在回程中却显得胆小和维诺,看似羸弱的迪伦,却支撑起了回程的全部信念。

  谁又会是谁的依靠?在身体上迪伦依靠的崔斯坦走过了荒原,在精神上崔斯坦依靠着迪伦才步入了另行的轨道。摆渡也好,救赎也罢,在爱情中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没有孰强孰弱,没有谁为谁,有的只是穿越彼岸的精神信念。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4

  是鹰

  必具双翼

  一曰硬汉作家海明威

  二曰克莱尔?麦克福尔

  战海的老人教导我们身处逆境仍奋力抗争

  哪怕结果虚无,何惧希望成空

  这是一种铁汉精神。是汉子,就开一张宁折不弯的弓

  迪伦告诉大家即使身陷绝境,只要勇敢坚强,只要不言放弃

  自有灵魂的摆渡人引导你,走出黑暗,迎来光明

  就算是失败,等待你不屈不挠灵魂的也必然是天堂

  只要在黑暗的荒原里,你依旧抗争

  这双翼,著了丰满的羽,加上突兀的傲骨

  一飞冲天,舍我莫能!!!

  亲爱的读者朋友,上面这首拙诗是笔者为自己正在北京攻读硕士学位的儿子所写的。儿子当时在求学道路上遇到了一点小挫折,便有些怨天尤人的意思。为了安慰和鼓励他,我向他推荐了《摆渡人》这部小说,附带写下了这首小诗。著名小说家海明威和他的《老人与海》在中国妇孺皆知,勿须多谈,在此只想和朋友们聊一聊《摆渡人》。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这是本世纪初,英国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的小说《摆渡人》扉页上的一段话。这部小说没有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却一举摘得五项世界文学大奖,版权销售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令亿万读者灵魂震颤的著名心灵治愈小说。小说从少年人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温情,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所见所感,道出世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终极幸福的向往。

  小说的女主人公,十五岁的女孩迪伦,在一次车祸中不幸丧命。但她的灵魂还在。她的灵魂要度过一片荒原才能到达传说中的天堂。迪伦的面前此时就是荒原,荒原上除了她的灵魂,还有就是要指引她走过荒原的另一个灵魂——摆渡人崔斯坦。

  迪伦面前的荒原并非真实,其实就是她本人灵魂的心像投射。就如同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迪伦的内心世界。荒原的天气随迪伦的心境改变而改变。心情开朗时,荒原晴朗而温馨,湖水静谧而碧蓝;心情忧郁时,荒原阴风怒号,乌云翻滚,湖水墨浪滔天。心情开朗时,荒原恶魔远离她;忧郁时,恶魔便开始向她疯狂进攻。恶魔可以抓走她,可以钻到她的身体里、脑子里,可以把她的肉体撕成碎粉,从而这只恶魔便能得到解脱,进入它向往的黑暗地狱。而被恶魔撕碎的迪伦的灵魂,将变成在荒野游荡的下一个恶魔,再去狩猎下一个要被撕碎的灵魂。面对这片阴晴不定的荒原,只有熟悉荒原而又不惧怕恶魔攻击的崔斯坦,才能帮助和引导迪伦躲过恶魔的追踪和攻击,趟过沼泽,渡过魔力无边的暗黑湖水,到达迪伦灵魂旅行的目的地。

  为了同命运抗争,为了能再次看到自己并不算温馨的家庭,为了能最后再看一眼平时对自己抱怨多于关爱的可怜的母亲,为了能向可爱的校园、老师与同学做最后的道别,为了能升入令灵魂愉悦的天堂,让自己最后的人生不至于遗憾,十五岁女孩迪伦娇弱的灵魂,在摆渡人崔斯坦——另一个荒原魂灵的引导与帮助下,开始了十几天的冒险旅行。面对阴晴不定、波橘云诡的荒原天气和黑暗沼泽,面对深不可测、随时可以吞噬迪伦灵魂的湖面与藏身于湖水深处的恶魔,两颗柔弱的灵魂相互依靠、相互支持,同艰难危险的环境和自己恐惧、脆弱、迷茫的内心世界展开誓不放弃的艰难抗争。

  你以何种心情对待荒原,荒原便如何回报你。亲爱的朋友,请想一想,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当你微笑面对生活,生活也会微笑面对你;当你伤心哭泣面对生活,生活也会还你悲惨凄凄。

  每次惊险刺激的死里逃生背后,都有温情、坚韧与希望。在生死面前,很多人都重视生的意义,却轻视死亡。人们大多认为死后一切酸甜苦辣皆无意义,所以谁也不会想到,任何人的普通死亡都是一次悲痛与壮烈。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摆渡人》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灵魂的涤荡与超脱。假如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处荒原,那么,我们心灵的摆渡人将会是谁呢?是亲人?是朋友?抑或是素不相识的陌路偶识?在漫漫人生的旅途中,如果没有他们的陪伴与支持,或许我们很难走完旅程。我们随时都会茫然迷失在自己的荒原,抑或消沉在黑暗的沼泽间。如果有了他们的关爱、支持与陪伴,内心的荒原才会绿草如茵,花开灿烂。

  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没有爱情的人生,不过是一座孤独的荒岛。有了爱情的人生才是天堂。在迪伦与崔斯坦相依为命的十几个日日夜夜里,两颗孤独的灵魂不知不觉地相爱了。尤其是正处在豆蔻年华的少女迪伦。故事中的摆渡人崔斯坦总是把自己幻化成被摆渡者喜欢的样子,可他们从来不知道自己原来是个什么样子。他们来自哪里?他们将去往何方?他们只是精神麻木地去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是为了让被摆渡人的灵魂顺利到达彼岸。崔斯坦也是这样,他在迪伦面前的形象,一直是一位帅气的金发少年。这样的相貌对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来说,是很有杀伤力的。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在危险面前,没有畏惧,没有退缩,在与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不但没有自怨自艾,反而开始关心起摆渡人崔斯坦的命运。他来自哪里?他归宿如何?就这样两人,不,两颗灵魂不知不觉地相爱了。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爱让在无情荒原不知游荡了多少年的崔斯坦的灵魂第一次感受到温暖;爱让胆小懦弱的迪伦变得坚强勇敢。正是因为这份爱,才促使原本冷漠无情的崔斯坦为了挽救一个原本素不相识的小女孩的灵魂,义无反顾地冲出安全屋,用自己几乎被恶魔撕成了碎片,永远沉沦地狱的代价,为迪伦争取了时间,到达安全的庇护所。正是因为这份爱,让历尽艰辛终于到达目的地,即将升入幸福天堂的迪伦,一瞬间毅然决然放弃升入天堂的机会,伸手拉住即将沉入永恒黑暗中的崔斯坦……正是这种无私的爱,才让没有血肉的摆渡人崔斯坦重新拥有了血肉之躯;正是这种无私的爱,让永不言弃的两位少年在最后的生死关头,最终走出荒原,脱离魔界,找到自己的躯壳,成功返回人世间。

  正如作者克莱尔?麦克福尔在小说扉页上所说——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小说的爱情演绎当然如同镜花水月。但是,在极度冷漠、恶魔肆虐的荒原,两颗灵魂与命运不懈抗争的过程,足以温暖和安慰作者,温暖和安慰每一位读者,温暖和安慰每一颗向往美好、向往成功的善良的心。

  在寒冷的冬天,我反复品读了这本书。零下数度的环境似乎也变得温馨如春。如果问到我本人对这本书的领悟,那就是一个人面对生活要勇敢坚强!不管在如何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里,人时时要心中有爱,积极向上,不庸碌,不颓废;不管生活多么艰难,还是命途多舛,只要你一直充满战胜困难的勇气,一直有坚定的毅力,就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际遇。如果你不肯为未来做出努力,其实你就是在退步,在慢慢老去;如果你贪图安逸,刻薄自私,或者脆弱胆怯,躲避困难,那么就永远无法到达人生理想的彼岸。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5

  我现在在哪?她静静地问。

  “荒原。”崔斯坦回答。她抬头看着他,等着他说下去,“它位于两个世界的中间,你必须要穿过它。每个人都要穿过他们自己的荒原。在这个地方发现你已经死去的真相,然后无可奈何地接受!”

  每一个灵魂的向导都应当看起来没有一点威胁。你们必须信任我们,跟着我们。所以我们的相貌自然要看起来对你们有吸引力。

  在穿越荒原的旅途中,摆渡人防止我们被荒原中的鬼怪所误导。在通往天堂的旅途,摆渡人所形成的幻象来源是由灵魂深处的诉求幻化而成,自我意识决定了摆渡人的形象。就象是格雷戈尔的爱人,能看见和摸到。但都不是真正的你。

  当灵魂休眠的时候,我敢肯定它们得到了片刻的平静和安宁。当摆渡人幻化成一个得了重症的小男孩的医生,带着小男孩穿过荒原,住每一个避难屋,躲过每一个魔鬼,寻找荒原中的光亮。

  但荒原中每一个魔鬼的存在,就是为了吞噬着独一无二的灵魂,魔鬼对这些鲜活的灵魂,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在荒原的旅途中只要能保持住好心情,我们就能安然无恙。很多寿终正寝的人都要成熟很多。

  在这片荒原上,迪伦把崔斯坦党人对待。其他灵魂都沉浸在消亡的悲伤之中,却从不考虑摆渡人的感受。

  迪伦的特别,让崔斯坦愿意为她献出了身体的一部分。内心深处的波澜,人性的萌动。麻痹掉崔斯坦长久以来的警惕,将灵魂和自己陷入危险之境。

  在穿越山谷,迪伦靠着崔斯坦给予的生命之光,到达避难屋。崔斯坦独自在山谷中与魔鬼搏斗。迪伦的内脏被魔鬼扭拧着,妄想拔掉她的四肢,吞噬掉她仅存的气息。崔斯坦在她身后独自搏斗,只为着独一无二的灵魂可以顺利上岸。鲜红,橘红,酒红色淹没了整个夕阳,崔斯坦也随之消失在阴影淹没的夕阳中。

  迪伦在挣脱掉一群黑压压的魔鬼爬进了避难屋。崔斯坦的消失,她陷入了绝望的境地,内心迷茫的,不知所措,会吞噬掉她到达终点的决心。或许就真的会将这仅存的灵魂气息消失在这荒芜的山谷里,被人遗忘。没有的摆渡人的指引,不过就是被丢弃在荒郊野外的孤魂野鬼,那和这山谷里的魔鬼有什么区别。魔鬼至少还有同伴一起来分夺美味。

  小屋壁炉里突然亮起来的光亮,似乎没有带来一丝丝的温暖,失去摆渡人的迪伦,随时都有可能会被屋外的魔鬼分夺。没有摆渡人的指引,能到达哪个地方,没有终点和目标,内心深处的黑暗最终会吞噬掉壁炉所带来的些许光亮。

  是否要冲出这间小屋去寻找崔斯坦,去寻找内心真的光亮,犹豫徘徊,不知所措!小火苗在壁炉里跳跃着。疲惫和恐惧终于将迪伦推向了困倦的边缘,也许一觉醒来,崔斯坦会回来。在迷糊中,一个熟悉的身影开始变得清晰。那是极度绝望中出现的幻觉吗?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6

  不要忽略人生中每一个让你意想不到的时刻,那是你的灵魂摆渡人在向你告密。

  ——题记

  首次接触到这本书,是被它新奇的名字和朋友对它的介绍吸引,而它也真的没有让我失望,仅是看完序幕,便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至此爱不释手。虽然全书的基调是奇遇、魔幻,但它真的是本很棒的作品,带来的不仅是感动和温情,还有坚韧和勇气。

  在这本书里,作者克莱儿·麦克福尔从少男少女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温情,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所见所感,细腻道出所有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终极幸福的向往: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勇敢地踏上一列火车去寻找生父,不料突然发生交通事故,当她爬出失事残骸时,却发现世界已经变成一片荒原,而幸存者好像只有她一个,神秘男孩的出现将她带离了事故现场走向无边的荒原,当她逐渐明白自己才是唯一的遇难者之后,迪伦并没有悲观颓废,而是跟随上帝派给她的摆渡人崔斯坦,越过一片片荒原、一座座高山、沼泽地恶水湖......还要面对随时而至的恶魔群起而攻,稍有不慎就会魂飞魄散,然而每次惊险刺激的生死逃亡的背后,也都是有温情,有坚韧,有希望的。

  不过令我感动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当迪伦终于到达灵魂的天堂之后,为了爱,她竟走出多少冤魂梦寐的天堂重返荒原,哪怕前方的路危险不可知,她还是打开了通往荒原的大门,从柔弱到坚强,从被摆渡到反摆渡,并最终带领崔斯坦重返人间。她的这份勇气是真正让我感动和钦佩的地方,也让我在看的过程中,心一直被故事的情节牵动着,不敢错过一个字,甚至不敢也不忍翻到书的最后一页看结局如何,很久都没有看到这样的一本书了,它正如书的背面所介绍的那样“这是一个史诗般的动人故事,它令人激奋、恐惧、温暖,回归人性,引人深思”。

  在合上这本书后,脑海中仍不时闪现书中的各种人物:勇敢女孩迪伦,摆渡人崔斯坦,不愿杀人的纳粹士兵乔纳斯,等待丈夫到来的老人伊莱扎......。有魅力的文字是有灵魂的,但也是朴实、深刻的,它能让人无论经历多少起伏,看到多少人情冷暖,都能在喧嚣落幕、曲终人散时心中浮现感动。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7

  《摆渡人》是刚读完的一本英国小说。

  内容讲述,一个父母离异性格内向的小女孩,独自一人坐火车去见自己的父亲,火车在通过一个隧道时失事,小女孩醒来时发现自己是这场事故的唯一幸存者。她走出隧道口,和远山坡上一直望着她的小男孩一起跨越这个荒原。

  事实上,小女孩是这场事故唯一的遇难者,和小男孩相遇的是她的灵魂。小男孩就是灵魂的摆渡者,将刚刚去世的人的灵魂从荒原摆渡到另一个世界,否则逝者的灵魂将被荒原上的魔鬼吃掉从而进入地狱加入魔鬼的群体。故事情节颇惊心动魄,在跨越荒原的日子里,小男孩一直保护小女孩两人相依为命,产生了爱情。当小女孩跨越荒原成功摆渡到另一个世界时,因留恋小男孩而找到了回到荒原的办法再次与其相见。当然,结局也没有让读者失望,二人一起从荒原逆行回到了人间,达到了圆满。这个故事听起来似乎和平常我们看过的穿越剧,灵异电影相似。但当你仔细品读时,字里行间透露出我们对自己人生态度的思考。

  对于死亡:若人死了真有灵魂的摆渡者,那么死亡或许没那么可怕,只是离开了一个现实宇宙能看见的世界到达另一个颠沛流离的世界罢了,在那里有逝去的亲人,活着的人早晚有一天也会到来,死亡只是一个空间的跨越罢了。

  曾经我读过一篇文章,是一个年岁很大的老者写的,他说若万事抱着一颗好奇的心去对待,或许就能消除恐惧。有人问老者害怕死亡吗?他说曾经很怕,因为他难以想象一个人走在死亡边缘那一刻什么感受。后来他不怕了,他很好奇那一刻的到来,他会是实践者,他要知道答案。

  在我的读书生涯里,也有同学的父亲或母亲离世了,伤痛的他们我们无从安慰。一个人在接受亲人的离开时会有种崩溃的感觉。若他们能将亲人的离开看做是空间的跨越,或许心灵的伤痛会有所减轻。以前在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来自墙上的一幅画中,只是从静态的平面跨越到动态的立体空间,如果有的人离开了,TA只是回到了那副画里而已。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突然觉得特别轻松,因为那一刻开始我觉得世界没有可怕的事情,一切都是我们的心态所为,如果连死亡都不怕了,世界还有更可怕的事情吗?看过一个访谈节目,专家说这世界有太多永远解不开的秘密。比如,人死了到底有没有灵魂,到底有没有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这没有人能亲自实践过再回头告诉世人答案。所以,大可像那位老者一样保持好奇心,亦或相信还有另一个世界的存在。

  对于执念: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灵的摆渡人,善恶都由自己摆渡,你选择做什么性质的人,行动和意念的支配都由你。消极的情绪,萎靡的状态,自私,凶恶,冲动,没自信等等负面的标签你可以往身上贴,最后形成一个糟糕的人这也是你自己造成的。我们有权摆渡自己的心灵,完美自信,积极向上,友善,宽容,高情商做到这些并不难,关键看你对生活的态度,你执念于什么,你将得到什么。

  摆渡人的方向很广,你想要将自己的心灵摆渡到哪个河岸,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由你决定。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8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选择的故事,也是一个15岁小女孩的成长与救赎之路。

  在踏上寻找父亲的那列火车前,迪伦的生活孤独而混乱:母亲的琐碎唠叨、好友凯蒂的突然转学,一帮只会冷嘲热讽的同学,以及脑海中一闪而过的荒诞梦境……她就像被闷在罐头里的一尾鱼,看不到任何希望,压抑窒息到无法呼吸。

  她开始想念父亲,想念自己成长道路上缺失的那份温暖与陪伴,这感觉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对这个单亲家庭女孩来说,父亲的存在是她人生中渺茫的一线希望,她渴望改变,并且坚信人生的每个瞬间都要由自己去创造,所以她怀着既激动又忐忑不安的心情出发。无论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她都愿意去尝试和寻找。

  如果人生被抹成一片灰暗,为什么不能自己给它涂上生动的色彩?

  不幸的是,列车出了意外,她的世界从此沉入一片黑暗和死寂。而她那不断寻找的灵魂,也被迫飘离了自己在车祸中变得支离破碎的身体,走向漫无边际的荒原。

  上帝为了帮助孤苦无依的灵魂找到回家的路,便为每个灵魂安排了一个摆渡人,陪伴他们一起走过这段艰难的路途。每个行走在荒原中的人们,都将天堂视为自己灵魂的终点站,他们拼尽全力地向着自己的理想与幸福奔跑,却常常忽略了沿途的风景。

  对迪伦和无数孤苦无依的灵魂而言,荒原的风景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他们内心的景象。你哭泣,世界便因你狂风大作,阴雨密布;你欢笑,身边就是灿烂暖阳,静谧湖水。你用什么样的心情去看待荒原,荒原便会回报给你加倍的体验。

  在那里,迪伦遇见了男孩崔斯坦,她的灵魂摆渡人。他的笑容令人内心宁静,他的孤傲又有些神秘莫测。最重要的是,他让迪伦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有了渴望许久的安全感: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陪伴在她的身边,不离不弃。

  他们一起躲避恶魔的利爪,艰难地携手走过泥泞的沼泽地,渡过危险的湖区,在安全屋里烤火休息。她的灵魂不同于所有他曾经保护过的灵魂,即使自己身处险境,依然对世界和他人充满好奇,富有同情心,还有只属于少女的娇羞与悸动。

  两人在荒原中相伴行走的故事是整本书中最温暖的一段:他们从彼此陌生走向相知相恋,像一对儿真正的小情侣一样聊天,心动,争吵,拥抱……这一切在危险的荒原之中显得那样弥足珍贵,仿若时光静止,所有的情愫都凝固在美好的瞬间。

  再远的旅程,终需有一别。两株刚刚萌发的爱情幼苗,被一块看不见的帷幕隔在了冰冷的两个世界。

  迪伦终于来到了天堂,传说中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然而对她来说,失去了爱人的陪伴,天堂不过是座散发虚幻光芒的荒凉城堡。她注定要为爱寻找,以前是父亲,现在是崔斯坦。她想念他的陪伴,为了找到他,她愿意付出生命与灵魂的双重代价,即使等待着她的,是跌入黑暗的炼狱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崔斯坦呢?表面上看,他依然是那个温和、单纯、忠诚、尽职的灵魂摆渡人,可他的心却早已追随迪伦而去。爱情的滋生是他始料未及的意外,令他充满矛盾与自责。尽管这份感情让他心动不已,但他没有勇气走出荒野,更不敢越界踏入天堂一步,他只能将对爱的渴望强压心底,把所有与她有关的美好往事都封存于记忆之中,继续自己漫长的余生。

  但,他忽略了爱情的力量。他不知道自己爱上的女孩是多么勇敢又多么倔强,不知道在爱的陪伴下,即使是黑暗无边的荒原,也可以焕发蓬勃的生机。

  迪伦的灵魂虽然离开了身体,却依然鲜活纯真。她不会对人们视为天堂的世界趋之若鹜,相反,她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再华美的生活,也抵不过崔斯坦一个温暖的微笑。没有爱情的人生,不过是一座孤独的荒岛,有他的地方才是天堂。

  于是,她怀着对爱的信仰再度出发,推开天堂之门,寻找自己的灵魂伴侣。

  故事发展到这里,崔斯坦和迪伦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奇妙的转换。崔斯坦曾经带领迪伦穿越荒原,抵达人们心中向往的美丽天堂。而这个女孩却执意放弃轻松的生活,重回险象环生的荒原,只是为了找到他,和他厮守终生。

  他们之中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摆渡人?究竟是循规蹈矩一成不变的崔斯坦?还是古灵精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迪伦?她的每一个念头听起来都那么疯狂,却却莫名地吸引着他——如果他们之间的分离与怀念注定要永无止境,如果15岁的迪伦都可以为爱勇敢放弃手中的一切,那么他又有什么理由不陪着她,和她一起经历涅槃后的浴火重生?

  迪伦的变化令人欣喜,初到荒原的她也曾经是需要被保护的弱者,和普通人一样,在得知自己的死亡真相时悲伤不已,在面对恶魔的攻击时恐惧无力。是爱情的力量让她迅速成长,从对生死一无所知到利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逃离天堂,战胜恶魔,最终清除所有横亘在他们之间有形或无形的羁绊。她用爱的坚持,为自己推开了一扇幸福之门,也将崔斯坦引渡到一个崭新的世界。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所说:“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希望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而迪伦用生命与灵魂的不懈追寻告诉我们:禁锢我们的从来都不是有形的枷锁或隔门,而是来自我们心底的怯懦、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与担忧。你的信念决定自己的人生,只有无所畏惧的自由灵魂,才能抵达甚至改变美好的彼岸。真正的救赎,来自心灵的自我成长与非凡勇气。

  克莱儿的文笔细腻,唯美,颇具张力,读来不忍释卷。她用充满画面感的文字,将连接天堂和人间的荒原景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故事惊心动魄,情感真挚动人,让一个虚构的爱情故事饱含真实的人生况味和隐喻。当我们必须直面生存和死亡、灵魂的毁灭与爱情的永生之艰难选择时,你将如何迈出自己的脚步,才会让自己的人生没有后悔?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9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封面的这句话使我的心微微一颤,在短暂而又漫长的人生路上,谁能真正走进你的内心,与你心灵相通,并指引你的方向?

  怀着好奇很快读完了这本书,《摆渡人》讲的是一个15岁的女孩迪伦,在独自寻找父亲的途中遭遇车祸而丧生,她要走过生命的荒原到达天堂,而指引她渡过荒原的就是她的摆渡人——崔斯坦。荒原中危机四伏,一不小心就有被恶魔抓走的危险,但是崔斯坦一直尽力保护着迪伦,在走过荒原的日子两人互生情愫。迪伦在到达天堂后,为了寻找心中的爱,又冒险重回荒原寻找崔斯坦,并鼓励崔斯坦改变一成不变的现状,回到现实世界。

  迪伦是一个勇敢的女孩,她敢于表达心中的爱,也敢于为了爱冒险。在渡过荒原的时候,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一路保护她。谁又能说,迪伦不是崔斯坦的摆渡人呢?崔斯坦在荒原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摆渡的工作,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年龄,连长相都是根据一个个灵魂的需要随时变换的,他的生活中没有自我。是迪伦唤醒了他内心的爱,让他敢于向这样一成不变的生活挑战。

  我们现在又有多少人像崔斯坦一样为了生活奔波,只顾低头赶路,而忽视了自己的内心?现代人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加快,疲于应付各种各样的任务,晚上泡吧、酗酒、上网来解压。是否还会记起自己刚毕业时的踌躇满志?是否还记起儿时的理想?是否有时间照看自己那被现实打磨得麻木的心?那么谁会是我们生命的摆渡人呢?看看书中的摆渡人,模样是逝者最喜欢、最信赖的样子,荒原的景象、天气也是根据逝者的心情变换的:读后感你哭泣,天空便因你狂风大作,阴雨密布;你欢笑,身边就是灿烂暖阳,静谧如水。你用什么样的心情去看待荒原,荒原便会回报给你加倍的体验。所有这些都是自己心境的折射。荒原如此,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只要保持好的心态,荒原也可以开满鲜花,也可以鸟语花香。环境改变人,那么人也可以改变环境。当你觉得身边的环境不利于你成长时,从改变自己开始,你会发现周围的人和环境也会慢慢改变。其次要有坚定的信念,迪伦为什么能独自穿越危机重重的荒原,并且在茫茫人群中找到崔斯坦?是心中坚定的爱与信念。无论现实如何,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才会得到内心的幸福。

  如果人生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是自己,坚信自己,坚守信念,穿过荒原,就会彼岸花开!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10

  1

  常常有人问:读书有什么用?网上的答案有千千万万。

  其实,读书的作用有很多,其中有一点让我感触很深。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知道自己的世界是怎样造就的,我们能够发现自己是怎样与这个世界产生关联的。

  那么,当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摆渡人2:重返荒原》这本书就告诉了我们这个答案。

  在《摆渡人》第一部中,女孩迪伦坐上火车去见未曾谋面的父亲。

  却成为火车上唯一一个没有生还的乘客,遇到了自己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

  每个灵魂在现实世界和天堂之间,都必须穿过一片荒原。

  而摆渡人的职责就是带着灵魂躲过恶鬼的吞噬,最终抵达天堂。

  在这个过程中,迪伦和崔斯坦相爱了。

  抵达天堂之后的迪伦不顾一切回到荒原寻找崔斯坦,将崔斯坦带回了现实世界。

  《摆渡人2:重返荒原》,则是续写迪伦与崔斯坦来到现实世界后的故事。

  2

  故事梗概

  女孩迪伦和灵魂摆渡人崔斯坦,在经历了异常惊心动魄的抉择之后,终于打破生死界限,有惊无险地来到了现实世界。

  与此同时,一位名叫苏珊娜的摆渡人,窥探到他们逃离了荒原,因此心生向往。

  为此她欺骗了一个由她引渡的`灵魂,借助他的力量来到了现实世界。

  他们引发了一场巨变:两个摆渡人从荒原穿越到现实世界,造成两个破洞,把荒原的恶鬼引到了现实世界,使无辜人类枉送性命。

  最后,命运的审判者骤然降临,冷酷地下达了判决:

  摆渡人因私自离开荒原,放弃了神圣的职责,有罪。

  判处崔斯坦和苏珊娜返回荒原,成为恶鬼。

  面对同样的判决,崔斯坦和苏珊娜却有不一样的结局。

  崔斯坦和迪伦之间的纽带是明亮、净朗的,闪着光芒,他们之间不仅相爱,还心怀善念。

  哪怕来到现实世界,手无缚鸡之力也要阻止恶鬼杀人。

  审判者不愿将这道明亮、净朗的光熄灭。

  在崔斯坦拼上性命补上两个破洞之后,特赦他继续守在现实世界,防止恶鬼再度出现,祸害人类,成全他和迪伦厮守终生。

  而苏珊娜和被她欺骗的灵魂杰克,他们之间的纽带是黑色的、邪恶的,全由贪婪和自私结成。

  他们不配得到审判者的同情和怜悯,最终只能步入死亡。

  3

  精彩赏析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

  在人间和天堂之间,必须要穿过一片荒原,这片荒原就是你的心境,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荒原就是什么样的。

  苏珊娜曾经带过两个灵魂。

  一个叫迈克尔的男孩得了一种罕见的病症,让他一生都只能困在屋子中。

  迈克尔的孱弱和胆怯吸引了很多恶鬼,在荒原路上困难重重。

  灵魂在荒原上磨磨蹭蹭,是因为他们对未知的世界心存畏惧,每迈出一步都需要极大的勇气。

  而迈克尔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勇气。所以最终还是被恶鬼拖走了。

  一个叫有瑜的老奶奶因年老得病去世。

  但是她精力充沛,也不怨天尤人,反倒乐在其中。

  苏珊娜甚至都想不起来,有哪个灵魂是这么活力四射、热情洋溢地踏上这段旅途的。

  他们沿途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就跨越了荒原。

  两个不一样的人,两种不一样的荒原。

  荒原上一切都瞬息万变,而这一切取决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的成长环境、你遇见的人、你遇见的事,形成你对这个世界的感知。

  这个世界究竟是明亮还是灰暗完全取决于你的个人感知。

  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与书中不同的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中,只有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摆渡人。

  以利益结成的纽带是黑色的,以爱结成的纽带是洁白的

  崔斯坦和迪伦之间的纽带是爱、是无私、是奉献,最终得到审判者的特赦。

  而苏珊娜和杰克之间的纽带是利益算计、是贪婪、是自私,最终只能走向毁灭。

  书中,灵魂与摆渡人之间有纽带,现实世界中,我们与他人也同样有纽带。

  比如夫妻关系,一个和睦的家庭,需要爱、需要包容为基础,才得以幸福与长久。

  如果这份关系掺杂了权利、地位、金钱,往往就会滋生出很多矛盾与纠纷,最终演变为陌生人,甚至仇人。

  父子、母女、朋友之间的关系同样也是如此

  4

  结语

  荒原如同人生,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荒原上,而每个人的荒原都是不同的。

  一辈子很长,我们会遇到这世上各种不同的爱、不同的痛、不同的恶,不同的悲。

  遇见这些爱、痛、恶、悲时,我们的心情决定了这个世界是好还是坏。

  就像书中所言:荒原上的一切都瞬息万变,心情只要稍一低落,就可能面临凄风苦雨

  不可否认,人生有时候就是很艰难,心情就是很低落,这个世界就是很灰暗。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的答案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吧,难得喜欢。

  当你发现你全神贯注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所有的艰难都不算什么,整个世界都能因此而明亮起来。

  如果说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可以先从尝试开始。

  有时候不是因为喜欢才开始,也可以是因为开始了才喜欢。

  所以,不管人生是喜是悲,只有自己才能摆渡自己,最终抵达天堂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都要永远地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11

  在每个灵魂通往彼岸的路途中,会遇见一个由自己心灵映像形成的荒原,那里昼夜交替,时刻有恶魔潜伏。只要你心里阴郁,天空变为阴沉,它们就会肆无忌惮地出现。该如何穿越这片荒原,命运派来了摆渡人,他们的使命就是护送你,躲过魔爪,越过高山峻岭阴晴冷暖,到达心之彼岸。

  《摆渡人》的作者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是一个中学教师,她说主人公迪伦的原型是她自己,那片荒原也是她自己的荒原。而摆渡人的原型是希腊神话中的冥府渡船人卡戎,他不仅是冥王哈得斯的船夫,在冥河上摆渡,还肩负着分辨来到冥河岸边的是死者的亡灵还是不应进入地府的活人的任务。

  《摆渡人》畅销33个国家,从家、爱情、救赎几个方面给人带来心灵治愈。如果你正在横渡生命中那片荒原,那么建议你可以读读这本——《摆渡人》。

  撇开其他方面,《摆渡人》作为一本翻译小说,它的文字却是极其优美,值得慢慢品读,像下面这段:

  他们在一片满是高大橡树的树林里,树干粗糙多节,久历风霜,树枝恣肆蔓生,交叠错落,宛如华盖,高举在他们头顶。虽已是夜间,但月光透过树缝漏下来,树叶随风摇摆,树影斑驳,如微波荡漾。清风吹动了她的长发,脖子和肩膀上酥酥麻麻的。他们脚下的路上铺着厚厚一层落叶,有些地方肯定是最近刚下过雨,空气闻起来有淡淡的潮气和大自然的味道。她能听到左手边不知何处潺潺的流水声,简直太细腻婉约了。

  《摆渡人》从15岁女孩迪伦某天逃离学校,踏上去见父亲的火车开始。这原本是一趟很平常的旅途,顶多会被母亲埋怨两句。但偏偏中途火车发生了故障,她是唯一遇难者,当她以为从火车里逃出来时,其实是灵魂脱离了肉身,踏上了荒原。在荒原的开口,她遇见了那个似曾相识的男孩——摆渡人崔斯坦。故事从她的灵魂踏入荒原真正开始,这一切在她前一日的梦境中已经预示,荒原、男孩,作为心之映像,它们出现了。

  关于家,迪伦在家与母亲琼不和,在学校受同学欺讽嘲笑,她想逃离,在得到亲生父亲的地址后,她坐上了去父亲家的火车。在她的心里,那个家有父亲的关爱。可是途中,遭遇了火车故障,她死去,灵魂遇见了摆渡人崔斯坦。摆渡人将带着她穿过荒原,到达那个平和无害的家——彼岸。

  经过重重困难,迪伦到达了彼岸,却并没有回到家,每一个灵魂到达彼岸时,首先看见的都是心里盼望的家,可她看见的仍是荒原,因为她心中的家,是有崔斯坦的地方。于是,她选择重返荒原,没有崔斯坦的保护,独自面对恶魔,用心中的爱战胜恐惧和弱小。最终遇见了崔斯坦,并与其一同回到现实世界,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家。

  关于爱情,这是贯穿始终的力量,在横渡荒原的过程中,他们从最初的陌生,慢慢互生爱意。一段恶魔四伏的危机旅途,却因小男生小女生的爱而不枯燥,即使魔鬼在外面呐喊,他们仍能置若罔闻,该害羞害羞,该傲娇傲娇,该脸红脸红。

  对于迪伦来说,这是一种青春期的萌动,爱情美好纯真。而对于摆渡人崔斯坦来说,这是种惴惴不安的变数,他的使命是摆渡灵魂,不该有人类的情感,他用冷静来克制,却仍旧在到达彼岸前,无法违背自己的内心,说出了我爱你,并吻了迪伦。他答应陪迪伦一起走下去,却还是止步了,只能眼看着她踏入彼岸,并撕心裂肺。他觉得,这才是迪伦的归宿。

  可迪伦在彼岸找到了崔斯坦曾摆渡过的纳粹兵乔纳斯,并在他的指引下找到最长远的居住者——老妇人伊莱扎。老妇人告诉她,曾经有灵魂回去过,但都没有回来,任何一道门都能带她回到荒原,只要站在门前,用心神想象那个地方。穿过荒原也许能回到现实世界,那里的时间是静止的。

  迪伦知道这是一场,踏出那道门,也许会魂飞魄散,也许会被恶魔吃掉,但她要尝试。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她也要返回,因为没有崔斯坦的彼岸,一点都不幸福。别人或许能等来家人或者爱人的灵魂,但迪伦想见的人却永远都等不到,因为摆渡人只存在于荒原之中,绝步在她的门外。

  这场豪赌,迪伦赢了,爱之力量,超越一切。她回到了荒原,与恶魔赛跑,白天低头赶路,不看其他灵魂,天黑前到达安全屋。没有崔斯坦的守护,她的路那么危险,那么艰难,但她挺过去了。在第三个安全屋里,她遇见了正在护送下一个灵魂的崔斯坦,但在她的呼喊声中,崔斯坦松开了那个灵魂的手,灵魂被恶魔拖走。若是按照原先的规则,护送灵魂消失后,崔斯坦会马上被派去执行下一个任务,但这一次,竟没有出现下一个场景。

  于是,崔斯坦跟着迪伦走上了返回现实世界的路线,这是违背规则的,他以为面临的是天谴。迟迟贪恋地望着迪伦,用最后的眼神,但奇迹却出现了,他迈出第一步,第二步,竟丝毫无碍。更离谱的是,自从对迪伦生出爱意后,他身上的伤再未愈合过,甚至在靠近现实世界时愈来愈严重,他变得越来越像人类。在最后一步迈出前,他犹豫了片刻,会死吗?但迪伦给他的微笑,让他鼓起勇气,伸出了脚。庆幸,最后成功了,爱情胜了,迪伦回到了肉身,回到了那辆火车上,并且看见了那个男孩,他说,我在这里。

  关于救赎,摆渡人崔斯坦生来就没有活过,他注定是摆渡人,不管灵魂是恶是善,他都要用尽全力保护他们抵达彼岸,直到摆渡薄上的空白页填满为止。这是摆渡人存在的意义,数百年如一日地执行同样的枯燥任务。可迪伦出现了,她注定是个异数,她需要他,所以他被恶魔折磨地精疲力竭时,又回到了她的身边,这是从未出现的情况。因为她需要他,所以他出现了。而后来,迪伦重返荒原,亦是因为她需要他,更因为他也需要她。

  他需要她来解救自己,逃离这个百年枯燥的身份。在回到现实的路途中,崔斯坦一改先前的冷静睿智,变得犹豫不决软弱惧怕,因为这是背规则而行,他不确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可迪伦用她的勇气,带给他希望,试一试吧,我爱你,我们一起回到现实世界。

  同时,这也是一场心灵救赎,迪伦用迅速成长的内心,战胜了荒原。之所以是荒原,是因为她的内心是荒原,她在崔斯坦的帮助下,通过了陡峭险山、深湖沼泽、魔鬼成群,抵达彼岸。可那个彼岸却不是她想要的,于是她鼓起勇气,只身返回荒原。用爱情支撑起来的强大内心,战胜了那些在崔斯坦庇护下觉得不可能攻克的困难,最终用这股劲带领崔斯坦走出了荒原,回到了现实。这次,才是真正地走出了荒原,用她自己强大的内心攻克的荒原。

  最后,她完成了对他的救赎,救了他,救了自己,也救了他们的爱情。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荒原,那里有时刻准备吞噬灵魂的恶魔,晴朗时它们畏惧,阴沉时它们肆虐。要战胜它们,你需要有不断强大的内心,更需要有一个时刻为自己守护的摆渡人。那么摆渡人是谁,我想可能是信念,可能是外来的一份支持,也可能是某次莫名的开悟。但最重要的,是心中有爱,爱他人,爱自己,爱生活,爱荒原,唯有心中的爱,才能披靡无敌。

  荒原自有它存在的意义,爱它吧,也许你也能遇见你终爱的摆渡人。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12

  嗯,读完这本书已经有那么几天了,我一直都在思考,读完这本书后的感受是什么。那就是,大部分畅销书,只是营销做得很好,大多数都是名不符实的。

  这本书,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惊心动魄,情节也自然不能和《指环王》等相 提并论。

  我猜测这本书的本意是想写:我们都需要一个灵魂的摆渡人,如果找到对的伴侣,那么即使在黑暗的岁月,我们依然能够找到生还的路。故事背景地点是美国,讲的是一个单亲女孩,在未征得母亲的同意下,偷偷逃课坐火车去看未曾谋面的父亲的路上,遇到车祸后死去。死去后,映照内心,出现一片高山起伏的荒原,在荒原行程开始的路上,有一位摆渡人出现。摆渡人要摆渡这个女孩去终极的极乐世界---不是天堂,而是每个人心中被称为家的地方。在那里的每个人都幸福的生活着(我的内心独白是,要真是有那方, 我宁愿屎去啊,想要的一切都能实现,还能找到任何一个已逝去的亲人还能在 若干年后,遇见所有的亲人。

  然后就在去“家”的过程中,会遇见很多的恶鬼(未能被摆渡成功的那些灵魂),摆渡人一路上保护女孩的灵魂,然后发现女孩和其他任何他所摆渡过的灵魂都不一样,她既不悲伤也不怜悯,只有好奇,然后这个摆渡人渐渐地爱上女孩的灵魂,女孩因为在经历各种恶鬼缠身,灵魂差点飞灰湮灭的的时刻,都被摆渡人保护和拯救,她为他给她的安全感和懂她而爱上了摆渡人。

  我想说,第一: 一个人在死去的时候,不替活着的亲人哀伤,不替自己生命惋惜,这个人在生前得是多么的绝望和可悲,希望每个人在逝去的时候,都有惦念的亲人和朋友;第二:当世界荒芜成一片,一对男女独处,男的对女人所有的生平了如指掌且能给女孩提供安全感,除非两人都有病,要不恐怕没有爱情产生才会奇怪吧。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13

  《摆渡人》是一本心灵治愈系小说,它媲美于前不久刚读过的《追风筝的人》。

  初始,迪伦不过是个15岁的孩子,担忧早饭的好坏,恐惧同学的嘲笑,尤其是在选择是否带上泰迪熊上火车的时候,几次拿起,放下,取出,放进,充分展示了一个小女孩心理世界的脆弱,恐惧,犹疑不安。

  然而在她坐的火车遇到意外后,一切的平静都被打破了。她的灵魂遇到了摆渡人崔斯坦,摆渡人的任务就是带领这些魂魄穿过她们内心的荒原最终到达彼岸获得安息。每个魂魄的荒原都是它内心世界的衍生,而迪伦的荒原群山险立,乌云密布、荆棘丛生,正是她敏感脆弱的心灵的写照。在崔斯坦帮助下她度过荒原时遇到了种种艰难险阻,几次三番面对魂飞魄散的险境,在崔斯坦对迪伦的拼命的帮助下,使迪伦从一开始的迷茫困惑慢慢蜕变成坚韧自立。同时她对崔斯坦也有了感情,而崔斯坦也爱上了迪伦。

  迪伦的灵魂深处,身处黑暗,却总有一片光明在牵引着她不断前行,这片光明便是她心底因爱而生的倔强信念,这份爱便来自她的摆渡人崔斯坦。正是这份爱让迪伦在历尽艰险穿过荒原获得永生的平静后,仍然忘不了崔斯坦,于是她想尽办法再度回到荒原去寻找崔斯坦,明知会面对魂飞魄散,也并不惧怕。

  一路上她独自一人面对恶魔轮番的偷袭,企图扰乱她的意志力。恶魔得到可乘之机时,一齐向她袭来,就在她惊慌失措的时候,只要想起崔斯坦的面容,迪伦就变的充满斗志。

  经历了这么多,相逢之后的迪伦,彻彻底底的改变,她勇敢无畏。为了救助一个小女孩的灵魂,她义无反顾的冲出安全屋,机智地分散了恶魔的注意力,以此来给小女孩争取时间,这里展现出迪伦的变化。

  为了爱,为了他们,尝试一起回到迪伦之前的世界。虽然规则一直是这样的,但是也许,也许他们还是有一线希望的。 迪伦的心中有一轮太阳,一轮信念和爱的太阳。她坚持拖着崔斯坦返程。跋山涉水,他们再次回到火车事故地点。苏醒后,他们终于再次相逢在新的世界。一声默契的“嗨,原来你在这里。”所有艰难便化成春光明媚。

  细细咀嚼,这不仅是一本爱情的小说,更是一个小女孩的心灵成长史。因为爱的匮乏,她的心是一片无尽的荒原;穿越之后,因为爱的丰盛,她蜕变成一个勇敢坚强的摆渡人,将自己的爱人引领回家,脱离无形的控制。犹如书的封面,无论如何黑暗,有爱的阳光,一切都会好的。即使是荒原,也会肆意花开、风和日丽。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14

  最近,我读了《摆渡人》这本书。这是一部心灵治愈系小说,它可以与《追风筝的人》相媲美。

  主人公迪伦,一位还在上学的女学生。她认为自己在吉斯夏尔中学没有真正的伙伴,她只能遭到同学们的嘲笑,而且与妈妈交谈的格格不入也让她更加反感现在的生活。所以,她踏上了一趟列车,去寻找父亲,但,她还不知道,这是一趟没有归途的列车。

  起初,迪伦还是个孩子。她在启程时纠结与矛盾的心理,已经把她的单纯暴露得一清二楚。她拿起,放下,藏起,又取出,拿起,充分展示了一个单纯可爱的小女孩内心的脆弱与惶恐。此刻,它需要爱的浇灌。

  在火车上发生意外后,他遇到了摆渡人崔斯坦,在崔斯坦完成使命帮她度过荒原的时候,发生了一系列事情,使迪伦从刚开始对崔斯坦的依赖变成了无法割舍的感情。

  迪伦在已经穿过荒原后,知道可以回到荒原,她不惜自己可能会魂飞魄散,可能从此灰飞烟灭,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出发。

  返回的途中,她与水怪殊死搏斗,他心中一定要见到崔斯坦的坚定信念,致使她度过了一难又一难,粗粗阅读,以为这是一本爱情小说,但细细品味,这是一个小女孩破茧成蝶的心灵旅途。

  最后,他们相逢在新的世界,万千思绪涌上心头,只剩一句:嗨,原来你也在这里。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15

  《摆渡人》,读完之后,没太大的感觉或是触动。

  全文比较白话,讲述了女孩迪伦因火车事故去世,被灵魂摆渡人崔斯坦接引,穿越荒原,送至灵魂归兮处,书中也称为“家”的地方;女孩迪伦出生单身家庭,现实生活并不愉快,与母亲不和,被同学嘲笑,在去见10几年未联系的父亲途中出了事故,在书中被定义于纯洁的灵魂,也就是魔鬼的最爱;男孩崔斯坦,一位尽职尽责的灵魂摆渡人,但摆渡过太多太多的灵,已经漠然,活着在无形的规则之下;两人在荒原的路途中互生情愫,坠入爱河;先是崔斯坦护送迪伦至“家”之后,无奈无形的规则不允许崔斯坦穿越这道屏障,两人分别;但勇敢的迪伦为了崔斯坦,不顾“生命”再次穿越回荒原,带着崔斯坦,违背着原则,重回现实世界。

  整本书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小说情节未有较大波折引起自己的情绪上的波动,并未有感受到“心灵治愈小说”或者“邻千万读者心灵救赎之作”、或许是这本书的营销有些过度了,让读者抱着莫大的期望开始,读完却收获感觉平平,不免有些失望;也可能是我自己的原因,到了这个阶段不在这么容易被触动!也或许对这类爱情戏无感;想来,这部小说更愿意被或者更适合女性阅读吧,总归会有它的受众群体。

  所谓摆渡人,实则为相互摆渡,互相救赎,终有美好的结局;如是这样,我也希望逢着这么一个摆渡人。

  阅读中,还想着,如果死后灵魂还会有这么一段旅程的话,那么死也没那么可怕了;现在看完,想想还是算了吧…生命诚可贵!

  书中最后一句“原来你在这里”“我在这里”,莫名的让我想到了阿凡达中的台词“I see you”,当年想来是被这句话有感动到吧,还为这句话记录了一条说说。

【《摆渡人》的读书笔记15篇】相关文章:

高一的摆渡人读书笔记10-14

《摆渡人》读书笔记【15篇】09-26

摆渡人读书笔记初中生12-16

《摆渡人》编导影评08-10

《灵魂摆渡人》经典台词参考12-08

心理学书籍推荐:摆渡人09-02

心理学书籍推荐-摆渡人08-31

《摆渡人》读后感1500字11-11

《摆渡人》1500字读后感11-10

《摆渡人》读后感1000字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