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

时间:2023-06-15 09:33:29 朝花夕拾读后感 我要投稿

朝花夕拾读后感3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朝花夕拾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朝花夕拾读后感3篇

朝花夕拾读后感1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享受着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令人神往的画。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许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真不懂自己怎么会那么喜爱《朝花夕拾》,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充满激情。

  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现了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热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整日被父母管束着,这正是儿童特有的。我每天都在这忙忙碌碌的学习之中。自认为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回忆起那些童年琐事,还时常记忆犹新、忍俊不禁。

  我家附近有一片空地。小时候,总去那里享受着温暖的阳光,还有那葱葱茏茏的小树林。我常到那去玩,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小时候,每天吃完饭就和小伙伴一起去树林里玩,采了各式各样的.花。而如今,树林上造起了商铺,因此感受不到了大自然的亲切,也少了许多自由。我仍沉醉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之中。

  这也许就是我和幼年鲁迅先生的相似之处吧,使我在读过文章后有这么多感动。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让我们体会一下鲁迅先生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他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朝花夕拾读后感2

  先早的“花瓣”,现在来拾,不晚。

  ---题记

  有这样一本书,在其中有童年的美好回忆:《阿长与》中的长妈妈;《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童趣;但在此其中也不免有一些时代的愚昧薄雾:《二十四孝图》中的“愚孝”;《狗。猫。鼠》中的“猫”;《父亲的病》中的庸医……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朝花夕拾》。

  有人曾说过:“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鲁迅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当鲁迅勇敢站出来抨击旧社会的时候,当他被“正人君子”唾骂的时候,《朝花夕拾》真如一片童年的花瓣治愈了鲁迅,当然也治愈了万千读者。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鲁迅那“横门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勇气来自何处,以及我们为什么在百年之后仍要读鲁迅的书。

  我常常想,如果是我,不必说整个中国,就是课堂上发现老师讲错了一个点,我会敢于站起来指出老师的错误吗?也许我只是默默记下,不敢出声;又或是皱一下眉头便不以为然。也许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会站起来,鼓足勇气。

  人终会死的,但要是逆来顺受,在别人的压迫下一再妥协,一再懦弱,即使享尽荣华富贵也会彷徨,死后便会被遗忘;那么如果鼓足勇气站出来,发出一声呐喊,便至少无悔无憾。在此,一句鲁迅的话总以证明他的伟大:“从来如此,便对吗?”。

朝花夕拾读后感3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本经典散文著作,其中不乏有对封建旧制度理性的批判,同时也不缺少对儿时美好童年的回忆。温馨的回忆: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回忆了儿时在百草园玩耍和在三味书屋里学习的枯燥;理性的批判:如《琐记》,作者批判了衍太太的行为,表现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妇人。

  在《朝花夕拾》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文章是《阿长和》。这篇文章讲的是:“阿长”是作者儿时的保姆,她迷信,又很朴实,得知作者想得到《山海经》,为其寻购并将《山海经》赠送得作者的故事。

  在文中,我最喜欢“阿长”这个人物。她是一个迷信又淳朴的人,得知作者想得到《山海经》,为其寻购并将《山海经》赠送得作者。先抑后扬,升华了“阿长”的人性美。

  文中是这样描述《山海经》的:是作者“最初得到的,最喜爱的宝书”“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几乎全部用直线凑合”。这说明《山海经》很破旧,但是作者依旧那么喜爱它。侧面描写出“阿长”对作者的喜爱,作者喜欢“阿长”。

  读完这篇文章,我读出了鲁迅对长妈妈的爱与恨,但更多的是爱。在生活中,亲人不也是这样对待我们的吗?你要什么,他们就会给你什么;如果做不到,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我们。这种浓浓的亲情,难道我们不能为之动容吗?

  《朝花夕拾》,一本好书,一本经典之作,推荐你去读一读!

【朝花夕拾读后感】相关文章:

朝花夕拾读后感高一优秀作文《朝花夕拾》读后感高中03-07

读《朝花夕拾》有感最新2022朝花夕拾读后感52001-11

朝花夕拾读书心得看法《朝花夕拾》 读书心得02-14

《朝花夕拾》 读后感04-07

《朝花夕拾 》读后感11-12

《朝花夕拾》读后感10-29

朝花夕拾的读后感07-09

朝花夕拾 的读后感11-06

读后感朝花夕拾11-05

《朝花夕拾》经典读后感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