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浒传》有感

时间:2023-06-13 12:00:27 水浒传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水浒传》有感15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水浒传》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水浒传》有感1

  小时因一台收音机与《水浒传》结缘,那时觉得《水浒传》中的故事被田连元先生讲得真好,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打打杀杀的,好不热闹!然而长大后再翻开《水浒传》细细品读,却又被其中的人物深深吸引。

  书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入木三分。梁山好汉们无不侠肝义胆、嫉恶如仇,但在这共同的性格之中又各有各的独特性情。比如李逵和鲁智深两个人都是火爆脾气,但鲁智深是粗中有细的人,而李逵就有些头脑简单了。

  说到人物就不得不提一提水泊梁山的首领宋江了。这是个在《水浒传》中让我又爱又恨的人物。宋江,人送外号“及时雨”。何谓“及时雨”?“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也。书中也有诗词赞宋江好处:“起自花村刀笔吏,英灵上应天星,疏财仗义更多能。事亲行孝敬,待士有声名。济弱扶倾心慷慨,高名水月双清。及时甘雨四方称,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可以看出,宋江为人豪爽、仗义疏财,这也是我喜欢他的原因之一。他这种乐于助人的性格也得到了梁山众好汉们的认可,所以在原首领晁盖死后,大家都拥护宋江坐梁山头一把交椅。而且宋江“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在接受诏安之前的这些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宋江具有很强的领导能力和军事指挥能力。这个人可以说是多才多艺,这是我喜欢他的原因之二。

  我恨宋江只因一点,就是他对朝廷的愚忠。我甚至怀疑他的这种愚忠不是源于内心的忠诚,而是源于对好名声的过分追求。当众兄弟反对招安,宋江却说:“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有日云开见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扰良民,赦罪招安,同心报国,青史留名,有何不美!”皇上若真的.如此圣明,又怎会奸臣当道呢?而且在招安过程中,宋江多次提到“青史留名”“忠义之名”“归正”等词汇,说明他从心底里就认为只有朝廷才是正统,只有归顺朝廷才能保全忠义之名。于是为了一个好名声,梁山好汉们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快活日子在他接受招安那一刻起渐渐画上终止符。

  在后来的征辽,征方腊等多次战役中,梁山好汉死伤过半,最终一百单八将只剩27人,令人痛惜。而这些人也没有逃脱接踵而至的厄运,统治者眼见梁山好汉们势单力孤,便在封官赏爵不久后,对宋江等人下了毒手。更可气的是宋江知道自己喝的御酒有毒后,他想的是“我死不争,只有李逵现在润州都统制,他若闻知朝廷行此奸弊,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想的竟还是“一世清名”,于是传来李逵让他也喝了毒酒。为了“一世清名”连“义”字也不要了么?这一段看的我是又气又哀:气的是宋江竟对朝廷愚忠至此,而哀的是自古忠义难两全,宋江与李逵二人约定在蓼儿洼阴魂相聚时,潸然泪下,我仿佛看到眼前有两条铁铮铮的汉子却在此时此刻相对而泣的场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啊!鼻子一酸,我也忍不住落下泪来。

读《水浒传》有感2

  在暑假里,我迷上了一本书,它就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水浒传》主要写的是108位好汉在梁山聚义,为民除害、替天行道,最后接受招安,被奸臣害死的故事。

  梁山108位好汉各个身怀绝技,人物特征鲜明。你若让我给你讲讲真的'一天一夜也说不完,今天我就说说我最喜欢“花荣”。

  据说,他堪比汉朝时的名将李广,所以在江湖上又有“小李广”之称。

  花荣精通骑马和射箭,骑上马风度翩翩、英姿飒爽。他射箭百发百中,还自称“神射手”。他左手拿着弓,右边的手拿着箭,别提有多帅气了。

  他身穿银甲、银盔、银袍,手拿长矛。我觉得,他和赵子龙一样,都穿着一样衣裳。如果他们都姓“花”或“赵”,别人一定会把他们认成亲兄弟。

  我最喜欢《水浒传》里的第三十三回:“宋江夜看小鳌山,花荣大闹清风寨。”这一章回,更加体现了花荣有勇有谋,为救哥哥宋江,甘愿丢掉性命来保护宋江的那份“忠义”。

  读了《水浒传》,每一个鲜明的人物都让我记忆深刻,花荣的故事更是让我难忘。但《水浒传》这部不朽的作品,留给我的更多的是让我明白了:我们做人一定要有正义感,我们也要像梁山好汉那样是非分明,积极伸张正义,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读《水浒传》有感3

  从小便听着长辈们讲传说中"梁山好汉"的故事,替天行道--《水浒传》读后感。从前有一群好汉,由于受不了朝廷的压迫,*上了梁山--据说带头的是个叫宋江的山东人。他们浑身是胆,忠诚勇冈冬留下了一段段不朽的传奇故事。这些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便是《水浒传》的前身。在历代封建独裁统治者眼中,造反都是不道的,"造反"者都是杀人纵火、面目狰狞的牛鬼蛇神,但施耐庵的《水浒传》却反其道而行,为那些所谓"造反"者树碑立传,并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使他们成为读者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水浒传》里的'英雄们,"忠义"二字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可以说,"忠义"这个词,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义"是正义。在那个黑暗腐朽的封建时代,民不聊生,于是便有了《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位英雄,有了那个让天下英雄豪杰们心驰神往的乐土--水泊梁山。那里的英雄们多半是走投无路,上这里落草为寇,这也影射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比如鲁智深,他慷慨直爽,疾恶如仇,敢作敢为。为了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了郑屠,犯了血案,无可奈何地躲身寺院,做了和尚;为了救林冲,受高俅*,连和尚也做不成了,只好落草辗转上了梁山。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

  他的生活目的在于"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当他失陷花石纲,丢了官时,仍没有放弃向上爬的想法,读后感《替天行道--《水浒传》读后感》。他积极采取贿赂的手段,企图恢复原来的官职。当受到梁中书欣赏和提拔时,感激涕泣,要死心塌地在他的门下做军官。直到失陷生辰纲,生命受到威胁时,才亡命江湖、逼上梁山。"义"是忠义。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们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进死,也只为一个"义"字。李逵为了宋江的恩情,每场战争都冲在前面,他那对板斧正是他直爽、天真的性格的缩影。打败方腊后梁隐士马损失巨大,宋江一手筹划的梁山终极还是毁在了他自己手上。李逵仍然尽对地信任松江,即使在喝下宋江给他的鸩酒时,他也丝毫没有怀疑宋江。一个"义"字固然只有简单的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往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小小的帮助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由于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固然这场大张旗鼓的农*动终极还是失败了,无论是否真的有梁山,那片令天下豪杰们向往的地方,但是施耐庵的《水浒传》让我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看。无论是怎样的社会,都存在着那样一群敢爱敢恨,追求正义与光明的可爱的人。"不能由于厌恶黑暗而躲避光明",哪怕这只是一爿小小的亮光,也足够看清自己,看清这个世界。

  欢迎大家评论,回复的猛烈些,大家一起交流!

读《水浒传》有感4

  今天上午,妈妈给我买回了一本课外书,名字叫《水浒传》。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的人物有很多,如:宋江、晁盖、吴用等,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武松,因为他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是个有仇必复,有恩必报的人。

  书中的经典故事也有很多,如:九纹龙夜闹史家村、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等,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章是《景阳冈武松打虎》,它讲述了宋江在柴进庄上,要回清河县去见他哥哥武大郎。他在和宋江告别后遇到了一个酒店,酒店的招旗上写着“三碗不过冈”五个大字。武松见了也不听店主的劝阻,乱喝一通,最后竟喝了十五碗酒。可是,就当武松准备进山的时候,却发现这时候已经不能进去了。原来景阳冈有老虎,大家都在晚上进去。可武松不怕,他壮着胆进了山,却因为酒力而睡着了。当他醒来的时候,突然跳出一只老虎,向武松扑去。武松拿起哨棒,向老虎打去。结果没有打到老虎,反而打到了一棵枯树,正好把哨棒打断。武松扔掉哨棒,把老虎揪住,一连打了五七十拳,终于把老虎打死了。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绿林好汉,这位武松棒打猛虎的故事我从小就听说过了,武松这响亮的名字早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今天我自己终于能看《水浒传》了,就特别留意“武松打虎”这一节故事,怀着对这位勇士无限敬佩的心情,认真地读了好几遍。

  读完后,我终于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合上书来,凝望着远方,仿佛武松打虎的镜头就在我的眼前,我的拳头也不由自主地紧紧攥起来,热血沸腾,恨不得和武松在一起,力斗那只吊睛白额虎。

  武松,一个神勇无比的人,他的.勇敢、正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要从小做起,打好扎实的学习基础,练好基本功,学到更多的本领,让知识武装自我,在以后的人生征途中,即使遇到最大的“拦路虎”也不惧怕、不气馁、不退缩。

读《水浒传》有感5

  历史被如沙的时光悄悄的掩埋,当我们回首时,已了无痕迹,然而当我们真正回首去聆听和抚摸这尘封的记忆是,却总有那一串串的姓名在大漠的鸣沙中突兀、回荡……

  如烟往事,似水流年,去带不走这样一个中国人所熟悉的历史人物,一个为人所敬佩,为人所赞赏,为人所不解的人物——宋江。

  宋江生活的年代是一个政治腐朽,奸佞当道,民不聊生的黑暗社会,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将被逼上了梁山,走上了反对封建暴政的斗争。宋江用两个字来阐释了他的人生价值。一是“孝”,他的母亲早逝,父亲在堂,宋江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为孝义黑三郎。第二个就是“义”,宋江平时好结识江湖上的好汉,凡是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所不纳,当有人因遇到困难需要接济,他从不推脱,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被人们称作“及时雨”。

  宋江为了梁山泊的发展,便收纳卢俊义;可卢俊义一心认为梁山泊一伙全是贼人,当吴用把卢俊义“骗”到梁山泊后,他不屈服于梁山泊,宋江便把他送下了山,可是卢俊义的家人诬陷他与梁山泊贼人私通,官府还把他抓了起来,宋江听闻后赶紧派出石秀等人去营救卢俊义,这使卢俊义深深感动,投奔到梁山泊去了,在宋江接受朝廷招安后,率领好汉去攻打方腊,可损失惨重,一百零八位好汉只剩下七十几位了,还走的走,残的'残,这下朝廷中四大奸臣可带到机会谋害宋江等人了,他们赐给宋江“毒酒”,宋江知道这是毒酒,但他还是毅然的喝了,而且还让自己最好的兄弟李逵也喝了,宋江明白如果李逵知道自己是被奸臣害死的,绝对会报复朝廷的,那样会死的更惨,还不如他们一起死了,死后依然做好兄弟,宋江临死还为自己的兄弟着想,这难道不是“义”吗?

  虽然宋江接受了招安使梁山泊更加破碎了,但他最初的想法却是好的,他想与朝廷和平相处,减少双方损伤,所以他对梁山泊有功也有过,毕竟功大于过,他的“义”让我们很佩服,但他身上也体现了当时那种封建统治下的人们的心态,他不敢抗争,只能屈服,不敢起义,只能屈服于朝廷,不敢开创一个属于他们的天下,他的软弱并不值得我们效仿,但我仍赞赏他的“义”和“孝”!

读《水浒传》有感6

  今天读完了水浒传,掩卷沉思,不禁感慨万千。为里面的人物的命运叹息。

  水浒一百零捌个好汉,个个都被赶上梁山,深感宋江义重,皆留下来效忠宋江,后来受招安后,破大辽,收田h o 、王庆、方腊等贼人。从破大辽一百零捌个人个个生还到最后收方腊只剩三十六个,最后面见皇上的也只有二十七个。可是他们为国家换来太平后,朝廷却当臣当道,最后个个都死了,神聚蓼儿洼。

  宋江等人的命运是悲惨的,可这一百零捌人中也有不少到最后得以安享天年的。比如公孙胜、李俊、武松、柴进等。他们大都是在完成大业后,急流勇退,没有做官,不受佞臣迫害,以致他们都快乐的、舒心地生活着。相比起宋江、卢俊义他们都被药酒害死,他们的命运不就好很多了。其实人生需要的也是这种能够急流勇退的精神。

  水浒传读后感:急流勇退,需要的是对功名利禄的舍弃,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还要有自知之明,知道当前局势,知道该退时就退,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而有的人在最高点却不退下来以致于丧失生命。韩信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刘邦的天下大部分都是韩信打下的,但是韩信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功高震主,最后被吕后杀害,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边就不一一指出了。

  而适时的退却却能让自己获得更多。张良大力辅佐刘邦,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当天下已定,四海归心时,也正是他该享受容华富贵的时候了,可是,在刘邦预备赐予他五千户时,张良却断然拒绝,放弃功名利禄,请求作一个小小的留侯。他曾说道:“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他看到帝业建成后君臣之间的“难处”,欲从“虚诡”逃脱残酷的社会现实,欲以退让来避免重复历史的悲剧。事实的确如此,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准则。在汉初消灭异姓王侯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功成身退,是张良的选择,尽管身后投来的是惊异的目光,但事实证实,他的选择是对的,“狡兔死,猎狗烹”,不久,韩信被斩,彭越被杀,而张良得以保全。他放弃了暂时的功名,安享晚年,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流传百世,千古流芳。

  读后感:可见急流勇退是多么有聪明的一个选择啊,物极必反,当人们在最高处的时候适时地退下来,不仅不会对个人的利益有影响还会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读《水浒传》有感7

  鲁达,在《水浒传》的众多英雄中是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人物。他有超群的武艺和赫赫的军功,又在权位极重的经略府中任提辖。凭这些,他本能够和当时的社会和睦相处,逍遥自在地做个武官。但是,行伍出身的下层人的阶级地位和长期构成的可贵品格,决定了他偏偏要向黑暗的现实挑战。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火烧瓦官寺、大闹野猪林,直至奔上二龙山落草,是他所走过的生活道路;疾恶如仇、见义勇为,是他突出的性格特征。《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写的便是他在生活道路上所做的第一个光彩照人的表演。

  鲁达长期闯荡江湖,对社会上的压迫和不平,怀有强烈的愤懑。他拔刀助人,不避水火;冲锋陷阵,不畏喂刀枪;抗暴斗恶,舍生忘死。他相貌粗恶而心地善良,脾性急暴而用心精微,力大艺高而处事谨慎。他是水浒英雄人物中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位。

  一奇在曲尽三拳之妙。拳打镇关西不是劈头盖脑乱打,而是有选取、有步骤地一拳打一个部位,很有节奏感。三拳的.效果,全从郑屠被打的不同部位所产生的不同感觉写去:打鼻子,从嗅觉写,咸酸辣,不是滋味;打眼睛,从视觉写,红黑紫,头晕目眩;打太阳穴从听觉写,乱嗡嗡昏过去。就这样透过一连串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形象比喻,使鲁达三拳,各尽其妙,迥然不同。

  二奇在点染出鲁达的英雄性格。三拳不打在一处,显示出他粗中有细,三拳就结果了郑屠的狗命,足见他嫉恶如仇,下手很重。也正是这三拳,结束了他的“提辖”生涯,从此走上逃亡、出家落草的道路,最终上了梁山。

  三奇在抒发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文中以调侃口吻畅写三拳之下,开肉铺的郑屠,又开了油酱铺、彩帛铺,最终还做水陆道场“超生”自己。读罢之后,人们无不拍手称快,为作者为英雄鲁达热情赞颂的强烈爱憎所感染。

  他慷慨大方,重义轻财。比如他请史进,赠金老。一听说金老父女的苦情,把自己身边带来的五两银子全放在桌上,还向史进、李忠借钱来帮忙他逃生。当李忠不爽利只摸出来二两银子时,便将这银子丢还了他。

  他嫉恶如仇,见义勇为。这一点可算梁山泊英雄的共同特点。鲁达拳打镇关西这一段充分说明这一点。

  他性急如火,又心细如发。如他听到金老父女哭诉之后,不能忍受,立刻就要去打死郑屠。但从他救助金氏父女脱身的安排,又是十分细心、周到的。从那里也反映出他焦急、暴躁的缺点,如在酒楼听到隔壁哭声,“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

  他勇而有谋,胆大心细。他救金父女,不顾风险;出逃避祸,颇有机智。这些都写得很生动。鲁达粗中带细,与李逵粗而兼蛮、武松粗而兼狠是不同的。

读《水浒传》有感8

  足智多谋的吴用、广纳贤士的宋江、粗鲁无理的李逵,英明果断的晁盖、为兄杀嫂的武松、棒打洪教头的林冲、力大如牛的鲁智深、行走如飞的戴宗……这些耳熟能详的英雄豪杰都出现在同一部著作之中——《水浒传》。读了这么一本书,我内心感到无比的'荣幸。然而,在赞叹梁山泊时,我才深深体会到了当时朝廷的昏庸和无能,果真是应了“乱世出英雄”这句老话,可惜、可悲、可叹、可愤啊!《水浒传》还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成功的白话长篇小说,它的思想价值不可估量。

  《水浒传》生动地刻画了众多的农民起义者形象,它们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身世,不同的社会地位,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官府的威逼下,忍无可忍而奋起反抗。

  读了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书中英雄们的豪情壮志、仗义疏财?先说智取生辰纲的七条好汉。智取生辰纳,是梁山好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发端,但是晁盖一伙,做下这桩弥天大案,背后的动机又是什么?是为了劫富济贫,还是为了准备“农民革命”?显然都不是。黄泥冈上,这一伙好汉劫得了十万贯金珠,而后大概经过坐地分赃,晁盖、吴用等回了晁家庄园,三阮则得了钱财,自回石碣村去了。随后,并没听说他们有济贫的打算,也没见他们准备扯旗起义。如果不是东窗事发,保不准他们真就此安心做了富翁,一世快活。因此,这桩大案,打劫的必然是不义之财,但究其实质,说穿了,就是一次黑道行动。

  读完《鲁达拳打镇关西》这个故事,深有体会。所谓的英雄,并不是非要做出惊天动地的事迹才可以称为英雄的,即使是一件小事,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一件微不足道的帮助他人的事。在别人眼里,你已经是英雄了,如果世上再多几个像鲁达这样见义勇为的人该多好啊!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和平!当然,我觉得最好是和平解决,总的来说,鲁达这个人令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正是他的为人,使他在逃走途中,还有人肯帮助他。如果你帮了别人,那别人就会报答你,那我们也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吧!

  名著使我获得更多的体会、更多的领悟!

读《水浒传》有感9

  金圣叹先生说过:“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传》。”而《水浒传》于我,那荡气回肠的文字,悲凉不甘的呐喊亦常在耳畔回响。其间的兄弟情、江湖义、报国忠更是让我醉在其中。

  乐的是那“生死之交一碗酒”“水里火里不回头哇”。林冲与鲁智深,是不远千里相送相救的兄弟情;宋江与李逵,是出生入死义劫法场的兄弟情。梁山共十二位结拜兄弟,不论出身,不论富贵,八拜之下,皆为兄弟出生入死。时隔千年的我们,不用说结拜兄弟,几乎随处可见为了遗产、金钱,以命相博的骨肉兄弟。再一观武松,生的高大威猛不凡,不论身上有多少本事,有多大官职,与哥哥武大郎那是情深义重。众所周知:武大郎五短身材,样貌丑恶,但武松却不惜为了他,得罪官府,杀西门庆以告其在天之灵,定罪处罚历尽苦难毫无怨言。岂能与我们今天相互疏离、恶语相激、法庭相见的兄弟相提并论。我作为独生子女,真恨不得立刻“穿越”到兄弟情深的《水浒传》中与武松拜八拜,与宋江相言欢,想去定是人生第一快事。

  乐的.是那“路见不平一声吼。”这大概是《水浒传》这个大江湖中最常见的范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是拔刀相助的江湖义;朱仝义释宋公明,这是快意恩仇的江湖义;李逵怒打殷天锡,这是高义薄云的江湖义。反观今日,君不见有人看到抢劫先拍照发朋友圈,再冷眼旁观的“老江湖”;君不见有人摔倒众人中竟无一人出手相扶,都是竞相围观的“义薄云天”之辈……此时此刻,我们多么期待身边出现挺身而出的“及时雨”,多么渴望能步入《水浒传》这个大江湖,亲身体验江湖义气、万丈豪情!试想其情其乐,不亦快哉?

  乐的是那“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且说宋江率领一众英雄好汉归顺朝廷后,南征北战,摩下兄弟浴血奋战,报效朝廷,立下赫赫战功。擒田虎,捉王庆,征方腊,去时一百单八将,归来却余二七人。“十停去了七停。”但梁山好汉死而无憾,忠心天地可鉴!他们前有劫富济贫、替天行道、快意恩仇之义士壮举,后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之报国忠心。不必说东溪村七星小聚义智取生辰纲,不必说白龙庙英雄又聚义众好汉劫法场,不必说梁山一百零八好汉归顺大宋之盛鼎,单是小乙哥燕青的受人之恩涌泉相报,多才多艺有勇有谋,就已经让我等小生钦佩不已,无限向往。这岂是国外机场买买买、向往美利坚众合国绿卡的当今俗人可比拟?!

  手捧《水浒传》,快哉!乐哉!

读《水浒传》有感10

  《水浒传》是一部十分经典的中国名著,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看到这本书我就想起了刘欢的好汉歌。梁山好汉他们个个侠肝义胆,敢报天下之不平,其好爽的性格光彩照人,令世人敬仰。这本书中以超多的笔墨塑造了林冲、鲁智深、武松等一大群梁山英雄的形象。小说中智取生晨纲、大闹清风寨、倒拔垂杨柳等一系列故事情节都描述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在《水浒传》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宋江了。他被人称为“及时雨宋江”,是郓城县的一个小官史,为人好义疏财,并且十分孝顺父亲。因为他乐于帮忙穷困的人,所以各地方的人们,都景仰他的德望。他受了小人的陷害,蒙上了不白的冤罪,被判了死刑。在万分危急的时候,梁山伯的英雄赶来劫法场,把他救上山去。之后,宋江当了他们的首领,大破高太尉所率领的军队。

  《水浒传》充满了的悲壮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义”的悲歌。小说透过对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全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在封建专制社会具有普遍好处。作为对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士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广泛的对于社会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一次出现。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写成的长篇小说,它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水浒传》的语言生动、活泼,极富表现力,充满生活气息。

  无论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其语言或细腻,或简洁,或夸张,或明快,都显得粗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水浒传》是运用日常口语到达炉火纯青艺术境界的典范。

  《水浒传》不仅仅是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而且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的光辉典范。它以辉煌的艺术成就了彪炳文学史册!

读《水浒传》有感11

  梁山好汉兴盛的时候,他们有一百零八人,可是,当他们招安进京时候,只剩下了二十六人。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朝廷的腐败,社会的黑暗所致的。

  宋朝的腐败是因为重用奸诈小人,排斥有识之士。像高俅那样只会踢球和巴结皇上的奸诈小人被重用,而像林冲这样有胆有识的忠义之士却被拒之千里。梁山好汉那一个不是朝廷被逼上来的,他们个个都是人才,像林冲可以当武将,吴用可以当军师,卢俊义可以当文臣.梁山上的好汉得不到重用且不说,还被沦为草寇。

  由此可见,个人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你是一个有志之士,碰上了一个昏庸的国王,只会是奸臣挡道,自己报国无门。对自己来说是人才的'扼杀,对国家来说是腐败和灭亡的标志.反之,碰着了一个开明的皇上,不仅自己可以大展宏图,国家也可以国富民强.所以人人都向往开明盛世,那些开明的皇上都被千古称颂。

读《水浒传》有感12

  读了这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林冲对我的冲击都是深切的.,梁山好汉了一半本性都要从林冲来发掘,来体现。林冲来到梁山之后,白衣秀士王伦小人见识,容不下林冲这一条好汉,非要林冲拿什么“头名状”来,林冲岂是那铁石心肠的无义之徒,三日拿不到头名状就将被王伦赶下山去,就在这最后时刻,却与另一条好汉青面兽扬志得遇,好一场英雄会,杀了个天昏地暗,不分上下,正是英雄惜别英雄,不打不成交,一场虎斗,成全了一对英雄情义。

  可是小人王伦非但不醒悟,心里更怀了芥蒂。可怜林冲英雄血性,杀掉恶贼,刚刚冲出道德的匡束,一片赤诚来投奔,却遭遇了一盆冷水,这且不说,关键是看到扬志,一条好汉,仍有一个自由之身,可以自由地行走天地之间,光明磊落,堂堂丈夫,而自己也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而今却不得不寄人篱下,看人嘴脸,有家归不得,有苦无人诉,一想到这个,不免感慨万千,百感交集,看着扬志上船将去,刚刚结识了一个知己之士,却转眼又要离去,能不伤怀?

  实实感人!有时想想,人那,究竟怎样的生活才能无忧无愁,无烦无虑呢?即如智深,毫气冲天,一身刚直,侠肝义胆,快人快语,多么可爱。为什么林冲就不能这样?为什么林冲就要顾虑重重?其实,人还是要看开一些才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直言快语也是一生,为什么要瞻前顾后,处处小心,处处在意呢?

读《水浒传》有感13

  想必大家都对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耳熟能详吧,相信很多人都读过。

  《水浒传》里的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

  鲁达,武艺高强,粗武钢勇,他的武器是两把斧子。而且他十分爱吃狗肉。甚至有一次,鲁达要镇关西把十斤精肉和十斤肥肉剁成肉末。十斤骨头斩成细末。镇关西明白鲁达来学自己晦气。不愿干,鲁达便把两包肉末朝镇关西砸了过去。镇关西恼羞成怒,抄起剔骨尖刀,刺向鲁达,鲁达逃到街上。镇关西追来,鲁达就顺势按住他的左脚把他踢倒。鲁达踏住他胸脯骂道:“你一个操刀屠户,竟然称镇关西,欺侮金家父女!今叫你尝尝俺的拳头!”这是何等威风的场景啊!

  武松是一个硬汉,大家最熟悉他的故事,例如武松打老虎。这一天,武松摇摇晃晃上山,见一块大青石,便在那大石上休息了一会,这时忽有狂风刮来。武松心疑,又听得背后扑的`一声,回头去却见一只吊眼白额大虫(老虎),已落在背后!武松急忙一闪,闪到了老虎背后。大虫见没扑着武松,便前爪一搭地下,猛吼一声,把虎尾一甩,武松又闪到了一边。武松等老虎再次吼时,双手抡起哨棒,尽全身力气一棒击去,不料打折了旁边的树杈,哨棒一截两半。大虫咆哮,再次扑来,武松丢了半截棒,赤手空拳就势按着虎头。武松把老虎头直往土里按,又举起拳头猛击“大虫”头部,终于把“大虫”打瘫了。武松那霸气的醉拳,绝非一般人可比。

  《水浒传》好似真真切切的把我们带到了那个虽然黑暗,但却有着无数英雄好汉的年代。从中让我感受到了:我们一定要学那些正直、行善的人,不能学那些专横跋扈、欺善怕恶的人。刘备说得好:勿已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好人虽然不一定有好报,但却一定不会是遗臭万年,在人们的唾弃声中狼狈度日。

读《水浒传》有感14

  我看《水浒传》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剧中人物早已忘了一大半;而且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

  《水浒传》本来就没认真看。迫不得已,只得从网上下了一套好好研读,竟发现:其实水浒传真的是不错。第一点,也是最引人入胜的一点,就是书中那一百单八将。人物虽称不上个个性格鲜明,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例如浪里白条张顺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坚石刻技术拔群,还有入云龙公孙胜令人闻风丧胆的魔法,哪一个不是人中奇才有人说《水浒传》里108将是勉强凑齐的,就是为了凑传说中的108星。我也不否认这点,可如果要是真的有多少些写多少,那么不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丢失了一百单八将从天而降的意义,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极品。第二点就是《水浒传》中对剧情的刻画描述。

  《水浒传》从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到一百单八将聚一堂,从宋江大破连环马到宋公明全夥受招安,中间事情的繁琐,人物的'众多,令人望而生畏。可施耐庵却用自己优秀的文笔将如此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却丝毫没有拖沓之感,而且一环套一环,使读者不由得继续往下看,仿佛自己到了真实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让人叹服。第三点我要说的是《水浒传》对于历史的记述。大家可能都要笑我吧,这样一个类似于"科幻神话"的故事,根本就是瞎编,哪有什么真的历史。

  的确《水浒传》是神话故事,可他对当时民不聊生,奸臣当道,外敌入侵,军队战斗力下降的社会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进行了剖析。你们想,如果人民生活舒适,那么怎么会有100多好汉奋勇起义如果忠臣当道,那么为什么高逑会当宰相如果国家太平,那么金朝来干吗如果军队丰足,那么何必招安呢在我看来,水浒传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更是一本反映当时社会的历史书。我说了这么多,其实没什么用,只不过把《水浒传》好的地方举了出来而已,我还依旧喜欢《三国演义》。所以,每个人心目中的好书是不一样的,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好书。还不错!

读《水浒传》有感15

  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武松为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后班师时武松拒绝回汴京,在六合寺出家,善终。

  我认为武松是体现了中国人心目中英雄“快意恩仇”的形象。且性情豪爽。

【读《水浒传》有感】相关文章:

读水浒传有感06-01

读《水浒传》有感05-26

读《水浒传》有感06-13

读水浒传有感【热门】11-04

【荐】读水浒传有感11-04

【推荐】读水浒传有感11-04

【热】读水浒传有感11-04

读水浒传有感【热】11-04

【精】读水浒传有感11-04

【热】读《水浒传》有感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