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水浒传》有感

时间:2023-02-04 14:00:35 水浒传读后感 我要投稿

再读《水浒传》有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再读《水浒传》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再读《水浒传》有感1

  放暑假了,我再次翻开我还未彻底看“透”的《水浒传》。说到《水浒传》,大家一定熟悉一个好汉-------花和尚鲁智深。他是我最喜欢的梁山好汉。

  鲁智深原名鲁达,是当地提辖,因为听到了金翠莲父女的器诉,于是打抱不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官府要捉他,才被近削发为僧,改名鲁智深。

  我很佩服鲁智深这种打抱不平,为民除害的'英雄气概。“拳打镇关西”的时候,他那种英勇的神态:第一拳把镇关西鼻子打裂,第二拳把他打了个半死不活,第三拳正打在太阳穴上,结果了他的狗命,真厉害呀!在野猪林时,林冲疏忽,正要被董超﹑薛霸杀死,多亏鲁智深在后暗中护送,才免遭杀害。还有他以智降服了泼皮……。而在后来加入梁山泊后,他战功卓著,为梁山泊立下汗马功劳。

  但是他也有几个缺点,就是他比较鲁莽,还爱喝酒。都说“醉酒误事”,鲁智深也是如此,他经常因为喝酒耽误了大事,但鲁智深的鲁莽是因为封建社会的局限性,如果当时局限性小点,也不会那么鲁莽,也不会“人人都得学功夫,不然就会挨欺负。”我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他,并且喜欢他——花和尚鲁智深!

再读《水浒传》有感2

  再一次合上了《水浒传》的书皮,脑子里一直浮现着“忠、义”二字。这是这篇小说的灵魂。要说“忠”,文中宋江一心为国,励志除掉*官,以及一百零八将“只反*官。不反皇帝的报国心,都可以看作”忠“。但”义“这个字虽只有一撇、一捺、一点三画,写出来易如反掌,做到却很难。这是为什么呢?要做到”忠“,这可以是思想上的。但做到”义“,就要公正合理,要”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就如书中的鲁智深,在听到金老汉父女的不幸遭遇后,义愤填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找到期负他们的镇关西。三两拳把他解决了,这个就是”义“。这是一种行动。

  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做到梁山好汉的那种”忠义“几乎不可能。但是,我们可以做到一些我们可以做到的”忠义“。在升国旗时肃静,唱国歌时高声,敬队礼时端正,系红领巾时整齐,这就做到了对党、对国家的”忠“;以诚信为本,尽可能帮助身边一切需要帮助的.人,不求回报,并把它当作是快乐,对待朋友”讲义气“,这就是”义“。把这两个字,合起来就是”忠义“,它会让我们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水浒传》不仅是部小说,还是一本教会我们做人的”道德经“,我们以它作为一种力量,促使自己做好一个人,去开启成功的大门。

【再读《水浒传》有感】相关文章:

再读《平凡的世界》11-24

再读毕业留言10-27

再读《雷雨》有感07-21

再读《匆匆》有感06-22

再读《皇帝的新装》后感01-16

《济南的冬天》的再读人生感悟12-21

再读《平凡的世界》后感11-25

施耐庵《水浒传》有感10-19

再读《西游记》有感01-15

再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