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初三读后感

时间:2022-11-18 17:25:07 老人与海读后感 我要投稿

老人与海初三读后感4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人与海初三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老人与海初三读后感4篇

老人与海初三读后感1

  人生就是一场无止境的追求,无论成败与否,都是一个起点。成功与失败往往只是一念之差,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面对失败的勇气。《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即使失败,也要成为一名英雄!

  《老人与海》讲述了一位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与大马林鱼机智地周旋、搏斗,正在归程中却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下了鱼头和鱼尾以及一段骨骸。

  “然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在老人与大马林鱼的搏斗中,大马林鱼无疑成为了牺牲者,鲨鱼来到后,老人和大马林鱼一样,同样成为了牺牲者。老人与鲨鱼间的搏斗,正是老人的意志和一切强大的敌对力量抗争,而鲨鱼则化身成为了敌对力量的代表。虽然鱼肉都被咬去了,但什么也无法摧残老人的意志。老人圣地亚哥虽然是一位失败者,但是他敢于同恶势力抗争的精神,使他成为了英雄。所有东西都注定会毁灭,只有你的行动才是永存的。只有这样,你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

  在生活中,挫折是必不可少的磨难。我们也许会因为难题而退缩,我们也许会因为落后的成绩而气馁,我们也许会因为考试而烦恼。这些小小的挫折不值一提,却往往成为人生路上的绊脚石。有些人会像老人圣地亚哥一样追越极限,在困境中迎难而上,即使失败了,也问心无愧。因为你做出了行动,你就是一个成功者!有些人却没有信心和勇气去直面失败和挫折,而是得过且过,最终被命运从成功的行列中抹除,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人。鲨鱼或许是最后的胜利者,但毋庸质疑的是,老人也是一位胜利者,他始终知道这伟大的“杰作”是属于他的。他没有向大海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投降和妥协。我们也需要具备这种敢于同命运抗争的勇气。在任何时候,都把失败看成一种磨练,让它成为我们垫脚的基石,来攀登更高的山峰,挑战自我,直面缺陷,超越极限,你就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英雄!

  在人生的旅途中,哪会少得了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人总会摔倒,只是看你能否重新爬起。是否还能勇敢地去面对,成功总在风雨后,只有经历了失败,才会体验那成功的来之不易。只要你用一颗顽强的心去对待,成功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老人与海初三读后感2

  说实话,我今天才真正地读懂了《老人与海》这本书。没想到读完之后竟又多了些许感想。

  《老人与海》一直是部难以定论的作品,有人将它认为是海明威创作生涯中的顶峰之作;也有人将其视为作家才华枯竭的最终证据。有评论家以为,老人与大雨与大鱼搏斗的场面描写的庄严悲壮;也有人认为那是感伤情绪的渲染。但《老人与海》这部作品确实在诸多方面体现了作者的创作风格和题材取向。绝大多数人仍认为它是一部十分精彩的作品。

  说到现在,打架了解《老人与海》的作者吗?让我为大家介绍下吧。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899-9)。美国小说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中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曾作为志愿者救护队员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侨居巴黎,从事新闻和写作。2年代末回到美国,后迁居到古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以记着的身份赴西班牙、中国、法国采访、参战。他9年曾获得全世界最著名的诺贝尔文学奖。古巴革命后回到美国,9年因不堪忍受疾病而自杀身亡。他的作品含蓄简约,具有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其实,《老人与海》并不是海明威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根据真人真事所加以优美的语句而编撰的,海明威移居古巴后,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这位老渔民888年出生在加那利群岛,在年轻的时候移居古巴。在科昔马尔当渔民。93年,海明威的船在暴风雨下遇难,富恩斯特搭救了海明威。从此,两人变成为了患难之友。

  其实,在《老人与海》这部书还是有很多我喜欢的地方,就比如说在老人与那条大鱼搏斗中,充分地描述了当时的细节,当时的点点滴滴,也表示出了老人当时虽然冒着生命危险但也表露出了对那条大鱼的欣赏与同情之情。

  《老人与海》这部书是我迄今为止看到过最好看的书之一,当然也很喜欢海明威这位作者。

老人与海初三读后感3

  读完《老人与海》,我被桑提阿果爷爷那种不被困难所吓倒,永不言败的精神深深震撼了。

   桑提阿果爷爷常年独自一人在海上打渔。有一次,他钓到了一条大鱼,但是在返回的路上,他遇上了鲨鱼,老人使出浑身解数和鲨鱼搏斗,最终老人拖回去的只是一副大鱼骨架。 在大海面前,他,一位老人,如同大海中的一滴水,是那样微不足道,然而他又是那样强大无比,他战胜了那一片汪洋!是什么使他战胜了大海,战胜了鲨鱼群?是桑提阿果爷爷那不被任何困难所压服,尽自己最大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作不屈不挠斗争的勇气和精神。正像他所说的:“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却不能打败他。”是他这种永不言败的硬骨头精神! 是呀,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又何尝不需要这种精神呢?生活的道路没有坦途,常常充满坎坷荆棘;人生的小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一些风浪挫折。古今中外,又有多少成功者凭着永不言败的精神,经历了种种磨难挫折才取得了最终的成功。司马迁在遭受酷刑,蒙受耻辱的情况下,忍辱负重写出了被后人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海伦凯勒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声无光,黑暗沉寂的世界里,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沉沦,而是像一块海绵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霖,最终成为美国著名的盲聋女作家。 想想自己,不免有些惭愧。学习上常常会被一些“拦路虎”吓倒而急流勇退,绕道而行;生活上常常会被一些绊脚石摔倒而束手无策,停滞不前。记得有一次能力考试,结尾的一道奥数题把我难住了,流淌的思维之泉停滞了,我绞尽脑汁可还是无济于事,于是我对自己说:“算了吧!”就这样在望而生畏的退缩中,我与出类拔萃擦肩而过…… 苍鹰只有在蓝天搏击风浪,才能练就一双强健的翅膀;蝴蝶只有在茧里历经磨难,才能蜕变成美丽的化身;花儿只有在风雨的洗礼下,才能绽放得更娇艳……

  没有河床的冲刷,就没有钻石的璀璨;没有挫折的考验,就没有不屈的人格……掩卷深思,耳畔萦绕着桑提阿果爷爷的话:“你可以消灭他,却不能打败他。”它启迪着我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道路上,要学习他那种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精神,勇敢地去面对一切,铸就精彩!

老人与海初三读后感4

  那是一个寒冷而又黑暗的清晨,已八十四天没有捕到大鱼的老人又一次出海了,他有些孤独,因为之前和他航海的孩子没有和他一起来。忽然,一条大鱼咬钩了,老人兴奋地自言自语道:“幸运之神终于来了。”但老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条大鱼如此大,它有足够的力量与老人周旋。一天过去了,终于,在第二天的上午,大鱼没有力量游动,开始打旋。老人经过了手抽筋、晕倒、受伤等考验后,终于将大鱼钓了上来。没想到,鱼的血腥味招来了鲨鱼,老人又与鲨鱼搏斗,但最终鱼身子被鲨鱼群啃光了。老人回到家时,说自己失败了,但孩子却认为他赢了,正如他的偶像迪马吉奥一样

  我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老人赢了,他不仅赢在了与鱼之间不懈坚持和耐力比拼的斗争中,更赢在了对生活的抗争,对生活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中。他在和鱼的斗争中在不断地鼓励自己,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这是一种心存傲气,不屈服于命运,不屈服于现实的品质!是一种坚不可摧的意志!是人类在困境中的高贵与尊严!

  想到这,我不禁浮现出另一位众人所知的强者,一位能扼住命运咽喉的强者贝多芬。他自幼丧母,父亲败坏宗产,他只得到外做老师。有一天,他得到了莫扎特的许可,求师莫扎特,在音乐上得到指点,有了很大的进步。从此,他在音乐界一炮走红。但天妒英才,在60余岁时,他耳朵聋了。他经过了痛苦期,终于走了出来。在此以后,他又创作了《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无论是与大海中的鱼,对窘迫生活斗争的老人,还是对耳聋,悲惨命运作出斗争的贝多芬,还是生活中其他人。他们都是可爱的,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人类对艰难困苦显示出来的刚毅精神,我们不光要学习他们对生活、命运的抗争,不屈服于命运,顽强对待生活的坎坷,更要永远保存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老人与海初三读后感】相关文章:

老人与海初三读后感10-19

初三《老人与海》读后感400字06-28

《老人与海》读后感800字初三12-12

初三《老人与海》读后感850字12-14

初三老人与海的读后感600字06-29

《老人与海》初三读后感700字01-24

《老人与海》初三学生读后感范文01-13

《老人与海》初三读后感范文600字01-20

《老人与海》初三读后感范文700字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