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后感

时间:2023-08-26 07:11:36 弟子规读后感 我要投稿

弟子规读后感范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弟子规读后感范文

弟子规读后感范文1

  学习《弟子规》,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非常必要的。爱四周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它告知我们做人首先要敬重、孝敬父母,是父母生育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弟子规》里有这样的一句话“友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都要尽做人的孝道,敬重父母、亲人,不能遗忘父母的哺育之恩。假如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不孝敬,又怎么能去爱别人呢?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人假如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和兄弟姐妹伴侣不和谐,那么他的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有一天他的孩子还会去学习,自己的行为不光会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记得有一则小笑话是说,有个老人年纪大了,双手常常哆嗦,他的儿子儿媳嫌弃他,有一次吃饭的时候,老人打破了一个碗,老人的儿子儿媳特别生气,对着老人发了一顿火,从今之后,让老人用木碗吃饭。有一天,这对夫妇发觉自己的儿子在玩木头,就问儿子在干什么,儿子说在给他们做碗呢,等到他们老的时候给他们用。这个(故事)告知我们对孩子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身教。

  假如每一个人能够做到,我们的和谐社会才是可以期盼。

弟子规读后感范文2

  自从读了《弟子规》以后我知道人生需要考虑的还有许多许多,演戏很简单,做人却很难,戏可以演过很多次,人生的机会却只有一次;世上好演的是戏,难做的是人;戏是虚构的,人却是真实的;戏进而演的`是人生,人生就像一场戏,心灵美妙的人,梦也肯定是美妙的,真心的梦幻,绝不是虚幻)人活一口气,要活得有志气为喘气而活,仅活着而已;活得有志气,死得也漂亮。昨天是曾经,是过去,今日是面临,是现实,不要在昨天里沉媚,应当在今日中开创!

  在同学主修的第四课“信”,我知道了能实践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践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有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处世的基本原则。母亲履行的责任像奏多情的细雨,润物细无声;父亲实践的责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净心田。同学们,父母永久的付出,不曾为回报等待,一心守候,只为子女成材。我们学了“入则孝”以后,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哺育之恩,念念都要照看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为先。

  《弟子规》里面的内容还有许多许多,需你自己去细细品尝。

  生活似酒,人生像画,岁月如歌。或许正是由于人生中有很多酸甜苦辣,才会使欢乐的味道更加甜美。

弟子规读后感范文3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全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以三字韵语的文字形式,教人应当怎样待人处世。

  对弟子规的学习,让我找到了答案。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动身,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假如连对他有哺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敬重的话,那么他就丢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老师、对兄长、对伴侣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敬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公平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行。假如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学问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常常学习别人的特长,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养和修养。

  友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敬重父母、亲人。

【弟子规读后感】相关文章:

弟子规心得11-23

弟子规的读后感09-19

《弟子规》读后感11-08

《弟子规》的读后感11-10

弟子规读后感06-01

《弟子规》读后感06-15

弟子规读后感06-28

弟子规读后感[经典]07-26

弟子规读后感(经典)08-01

弟子规读后感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