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斩崔宁》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1-01-14 13:33:44 读后感1000字 我要投稿

《错斩崔宁》读后感1000字范文

  宋话本作为中国小说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中国文学史有着重大影响。它以爱憎分明的态度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和黑暗,指责了昏官恶吏,对人民遭受的痛苦和迫害予以同情。

《错斩崔宁》读后感1000字范文

  《错斩崔宁》故事来源于民间,作者不详,最初编录在《京本通俗小说》中,后被冯梦龙收录在《醒世恒言》中,改名为《十五贯戏方成巧祸》,故事写刘贵从丈人那借来的十五贯钱,夜间在家中被人偷走,刘贵被杀死。就在这天晚上,刘贵的妾陈二姐因为相信刘贵说的要将她休弃的戏言,偷回娘家。陈二姐途中遇一后生崔宁,二人正好结伴而行,被赶来的邻居捉拿送官。崔宁身上正好有十五贯钱,于是官府就屈打成招,将陈二姐和崔宁处以斩刑。其后刘贵大娘子被山大王,得知偷十五贯钱并杀死刘贵的是这个山大王。刘贵大娘子告官后,将山大王处斩。

  这篇小说故事情节曲折巧妙,细节描写真是细致,人物性格生动鲜明,批判了封建官吏草菅人命,率意断狱,是篇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

  作者叙述事件娓娓道来,对这段冤狱的发生、发展及结果写得入情入理,对“错斩崔宁”的原因分析的全面细致。作者一再说明刘贵被杀前后的情形,点明陈二姐当夜在邻居家借宿一宿,让听众注意事实真相。在整篇小说里,刘贵被杀之夜借宿别家的事实,被作者三番五次的重复提出,描写之细可见一斑。同时,细致入微的描写,也间接地揭示出“错斩崔宁”的社会原因。“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是导火线,官府的“率意断狱”才是主要原因。在贫富对立、盗贼横行的社会条件下,静山大王可以杀人劫财,甚至掳夺人妻,却长期逍遥法外;刘贵的左邻右舍因害怕命案牵扯,见陈二姐与崔宁同行,所带钱与死主的失钱相符,便众口咬定陈崔通奸谋害。尤其是官府不问青红皂白,严刑逼供,臆断使案。这便是冤狱环生的根本原因。透过崔陈悲剧,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昏暗和腐朽。

  小说中的'陈二姐形象的塑造的也十分典型。陈二姐作为被封建制度摧残的善良妇女形象。陈二姐听了刘贵的戏言后“狐疑不决”,虽再三询问,最终还是相信了刘贵“下得这等狠心辣手”。陈二姐之所以相信了刘贵的话,是因为她在夫家是个“妾妇”,地位卑微,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即使这样,她还是十分爱护刘贵的,临出门,把十五贯钱“一垛儿堆在刘官人脚后面”,给他“拽上了门”,并让邻居转告刘贵到娘家去找她。这些描写表现了陈二姐善良、驯服的性格,她那种身不由已、任人摆布的命运,为我们勾画出陈二姐这一贫苦女子典型的小市民特征。

  除此之外,故事中的诸多巧合也可谓是作者煞费苦心之作。故事通过一系列巧合的事件构成整篇小说。刘贵丈人给他的钱是十五贯,崔宁卖丝的钱刚好也是十五贯,陈二姐回娘家途中偏偏碰上身带十五贯的崔宁,二人又同去褚家堂。整个事件的发生都是偶合的,但又无不反映了社会的必然。作者有意运用偶合,编织出新颖、奇巧、引人入胜的故事,通过故事映衬和谴责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小说的末尾,“这般冤枉,仔细可以推详出来。谁想问官糊涂,只图了事,不想棰楚之下,何求不得”恰是对这段冤情的直接控诉和哀叹。

【《错斩崔宁》读后感1000字范文】相关文章:

宁红茶介绍09-05

孔明斩魏延歇后语09-07

错都是经理人的错11-11

挥泪斩马谡的故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原文及解读】07-26

如何过关斩将勇夺offer08-28

苏宁顶岗实习报告07-31

李宁创业案例分析09-02

包公斩包勉的歇后语11-22

意大利留学打工还需过关斩将07-16

苏宁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范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