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调查报告

时间:2022-09-07 08:23:21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历史调查报告范文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历史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历史调查报告范文

  调查说明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生活在城市中的昆明市民,多年来,亲历了城市的发展和进步。那么,他们的生活状况究竟有什么样的变化?由云南大学社会学教授和20多位研究生组成的《社会变迁综合调查》课题组在对西山区、五华区、等几个区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比该系师生对昆明部分地区进行的10年的纵贯调查,我们从中选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比较,并由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调查。调查显示:有75%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升;住房、就业、交通等方面的变化最为巨大。

  市民住房状况的变迁 从平房到高层

住房是城市居民生活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有一套自己的住房是很多中国人的愿望。昆明的土地资源有限,人口稠密,昆明市民住房狭小的状况,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那么,今天昆明市民的住房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本次调查显示,昆明市民目前居住的房屋以6层以下的楼房为主,为受访者的58.9%;高层公寓为3.7%。与10年前比较,住高层的市民增加了,住平房(包括棚户简屋)的市民减少了。

  10年前,市民入住高层公寓的百分比为1.5%,今天,有3.7%的受访者住进了高层公寓。同时,10年前有高达27.1%的居民居住在一层的平房里,这些平房多数没有必要的卫生设施,也没有管道煤气。刷马桶、倒痰盂,是很多住户每天的“晨课”。随着本市每年旧区改造建设的深入,住平房的市民比率目前已下降至9.3%。居住在西山区的潘先生原来居住在平房里,22平方米的小屋住了祖孙三代人,没有厨房,也没有卫生间。20xx年,那片地区列入旧区改造范围,潘先生用动迁费购买了现在居住的三室一厅住房,并且告别了煤球炉子和木马桶,用上了煤气和抽水马桶。用潘先生的话说,真是“搬一次家,跨越了一个时代”。 从公房到私房

  昆明市民住房反差最大的一组数据,是关于住房的属性。10年前,受访者中有房屋产权的不到10%,即使在5年前,受访者中有房屋产权的也只有37.7%。而今天,有6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居住的房屋为私有产权房。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的产权房屋,都是成套的,也就是说,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张老先生原来居住的是60年代建造的简易楼房,厨房和卫生间是几户人家合用的,很不方便。5年前,旧房改造,合用的厨房和卫生间改成了每户独立使用的,张老先生感觉方便多了,他把这原来的公房产权买了下来,重新装修了一遍。他说:“房子尽管不大,但属于自己的房子,感觉就是不一样。”

  同时,还有相当部分市民希望住房能够得到改善。根据社会调查中心20xx年12月完成的一份调查表明,有购房意愿的群体从原来的高收入人群向中等和偏低收入者转移,政策的调控和收入的增加将为这些人群改善居住状况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市民职业状况的变迁

  就业,是所有城市居民最关心的问题。昆明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状态的变化反映了这种调整,大都市发展的轨迹。本次调查,我们将受访者和其父辈的职业进行了一次比较。

  本次调查显示,受访者目前就业的企业,位列第一的是民营企业,占的.26.3%,其次是国有企业,为17.6%,位列第三的是外资或合资企业,为12.6%。

  而这些受访者的父辈的职业,在国有企业工作的位居第一,占27.8%,其次,有19.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父母辈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居住在农村。

  显然,昆明吸纳就业的企业,已经明显发生了变化,过去以国有企业为主,现在转化为多种经济形态共同承当。昆明市民的就业也不再计较企业的性质,相比他们的父辈,就业的范围更加宽阔了。

  从“蓝领”到“白领”

  与父辈就业状况的不一样,还表现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尽管大部分受访者和他们的父辈一样,是企业的普通员工,占受访者的39.2%,但是,父辈主要从事的是生产性工作,而他们更多的是从事服务性的工作。尤其和父辈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受访者中从事管理工作的占25.9%,而只有1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父辈从事管理工作,两者相差1倍多。同时,有4.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是自己雇佣自己的“小老板”,也就是说是自由职业者,这个数值也超过了他们父辈2%。

  不比不知道,昆明市民的就业形态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市民常用交通工具的变化

从公交车到地铁交通是一个城市的命脉。昆明的城市公共交通还是比较完善的,近年来,地铁的修建为昆明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更加快速便捷的交通工具。根据对某区的调查数据显示,10年前该区的受访者对城市交通的满意程度为46.9%,而10年后,此百分比已上升至63.8%。同时,对城市交通现状表示“不太满意”的百分比仅为8.5%,远低于10年前的24.7%。昆明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公共交通,乘坐公共汽车的达到36.6%。其中,高达74.1%的市区受访居民出门首选是公共交通(包括公共汽车、地铁),而郊区居民则更多的选择使用自行车,百分比为38.9%。

  从两轮车到四轮车

  在公共交通不断完善的同时,昆明市民的私家车数量增长快速。5年前,只有2.2%的受访市民表示自己家有私家车,本次调查,这个比率上升到9%。然而,有一个状况要加以说明,尽管有9%的受访市民表示有私家车,但只有3.7%的受访者表示,出行最常用的是私家车。这说明,有私家车的家庭,也只有某一个家庭成员能够享受上下班自己开车的快乐。只有在假期,尤其是长假,私家车才成为家庭的“公共交通工具”,全家可以用私家车购物、走亲访友,或是在“车轮上过长假”。春节、五一、国庆佳节,一辆辆装扮一新的私家车,满载着欢声笑语,外出度假旅游。车,成为许多昆明市民假日生活的乐趣所在。

  市民家庭耐用消费品的变化

从高档品到寻常物

  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保有量,一直是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居民家庭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家庭中耐用消费品的数量和种类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和拓展。值得注意的是,同5年前相比较,居民的家电消费已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要,而是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现代化、数字化、时尚化、个性化消费成为

  家电消费新的增长点。其中,手提电脑成为增幅最大的家电类产品,增幅超过6倍。空调,在10年前还被市民当作“高档”消费品,即使在5年前,也只有41%的受访者表示家有空调。时至今日,空调已经得到了普及,有79.1%的受访者表示家中已经安装了空调,不少家庭还拥有几台空调。与此同时,彩电、冰箱、洗衣机、电话等耐用消费品的家庭拥有率更加普及,分别达到了97.4%,94.9%,90.7%,96%。同时,短短几年中,微波炉的家庭拥有量也由原来的37.6%增至82.4%。

  从电器到电子产品

  在满足了享受物质类家电消费以后,休闲娱乐、提高自己精神享受的电子类消费成为昆明市民青睐的对象。互联网的普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获取知识、人际沟通、情感交流等更方便的途径,相应的高科技电子类产品增长迅速,原来被普通市民视作“高档商品”的手机、台式电脑、手提电脑、数码相机等也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历史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身边的历史的调查报告11-07

历史文化调查报告12-09

历史景点的保护与发展的调查报告12-20

历史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范文12-11

关于历史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03-14

动态的历史与动态的历史教学08-07

故事与历史的历史教学论文10-20

舞蹈的历史起源-舞蹈的历史发展11-04

“历史哲学”中的“历史—哲学”关系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