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网上开辟收费专栏 创收逾千万

时间:2020-09-30 19:04:33 创业资讯 我要投稿

学者网上开辟收费专栏 创收逾千万

  引导语:此前的互联网发展,“免费”一度成为主流。一些人认为,知识最好是免费的、低价的,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广泛传播。但知乎CEO周源赞认为,任何知识、经验与见解的分享都是个人脑力劳动的成果,应按劳给予报酬。

  近日,一款宣称贩卖“知识干货”的手机应用“得到”受网友热捧,网民们纷纷花钱买“知识”。

  “得到”上,多位专家、学者开辟收费专栏,定价为199元/年,推出不久,不少专栏订阅量达5万以上。有网友感叹:原来知识如此值钱!也有网友吐槽:网络获取知识本是免费,如今免费变收费,商业意图太明显。

  对收入满意,学者辞职为用户写作

  记者登录“得到”APP订阅页面后发现,有15位作者开设收费专栏。包括物理学者、科普作家万维钢,《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硅谷资深投资人吴军,知名财经记者李翔,音乐评论家刘雪枫等,所有作者均实名,并配有个人简介、头像照片;除罗振宇订阅价为1元外,其他作者订阅价均为199元/年。

  在作者专栏简要说明旁边,标注有订阅量。截至记者发稿前,14位作者订阅量上5位数,其中,李笑来订阅量高达9.5万,李翔、万维钢、刘雪枫订阅量分别为:8.1万、5.4万和5.5万。据此推算,以上收费专栏均创收过千万元。

  专栏真能如此挣钱?记者试图联系“得到”方面,对方明确表示:不接受采访。

  “我们是创造了超过1000万元的产值。当然,我个人获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为我的贡献也只是其中一部分。”近日,身在美国的万维钢接受记者采访,他不愿透露专栏收入的数字,只是表示,科学家和作家都不是高收入群体,现在的专栏收入令他很满意。“可以说,我拿到了一个非常不典型的收入。”

  对于超5万的订阅量,万维钢直言:出乎意料。“这在一两年以前恐怕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机会的关键是中国发生消费升级,读者开始愿意为内容付费了。”万维钢透露,他已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辞职,专心于“得到”写作。

  每天更新耗时费力 随时为读者需求而变

  与传统专栏每周、每月更新的频率不同,记者发现,“得到”专栏更新更频繁。李笑来专栏每周一发布一篇更新主文,每周二至周四与读者问答、互动,周五发布主文更新版;万维钢每晚更新图文、音频专栏,全年不间断。

  从专栏文章介绍可见,这些收费专栏的文章多具实用性,针对性强,有趣、接地气。如万维钢《学点领导魅力》、吴军《如何看懂毕加索的画》、李笑来《是什么决定你的'命运》等。

  “付费专栏就是要给付费读者提供专属服务。好的研究结果,除了应用价值之外,还需要有传播价值,能丰富大众的思想。”万维钢称,“千万产值”的获得绝不轻松,他每天晚上10:43必须更新一篇文章,而且同时提供音频,参与读者互动。“一开始,我就发现这个专栏非常难写,是一种全新的思维。”现在,他的专栏仍在根据读者需求而改进。

  “提供‘知识服务’,意味着姿态要放低,以读者和内容为核心,还要不丢个人风格。”万维钢有自己的定位:把英文世界最新、最好的思想第一时间告诉给中国读者,而且必须是用中国人的方式来讲。

  为获得好选题,他每天都大量查阅美国各类媒体信息,“有时候找两三天都找不到一篇值得在我们专栏讲解的东西。”每天,他的专栏文章,从选题、研发到写作,平均需要七八个小时左右,还不算编辑和音频录制时间。

  网民对花钱买“知识”意见有分歧

  万维钢称,据他观察,不仅是“得到”,大量知识平台、公众号尝试让知识从作者直接到达读者,从免费变为收费,渐成一种新的知识生态。

  用户“Chia-yu hanr”称,他是一位在校大学生,已在“得到”订阅了6个专栏,感觉非常有用。专栏文章让他反思、感悟,“在遇到困惑时,能告诉我该怎么做”。用户“小梦飞”留言称,当他看到李笑来的试读文章《通往财富的自由之路》后深受触动,戳中“痛点”最终订阅了李笑来专栏。“199元金钱投入是小,但后面的收获太大,199元只是个入口。”

  “得到”用户林小星告诉记者,他是个科技迷,不久前在“得到”订阅了万维钢专栏,感觉可以启发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有用,有趣,而且还节省时间。”对于网友认可知识付费的原因,万维钢分析,好书好文太多,读者没有时间去甄选,专栏作者能发现最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用生动、有意思的方式提供给读者。

  也有网友认为,“得到”这类付费阅读还不能代替广泛和深度的阅读,读别人咀嚼过的内容都是快餐,“学习笔记”不能代替原书,容易走入碎片化学习的误区,“得到”里面成功学的内容也较多,只能作为一部分网友的选择。

  明星退热 知识网红崛起

  除了付费专栏订阅,一些付费问答软件也火遍朋友圈。分答和知乎值乎、知乎Live都是当下具有代表性的付费问答产品;百度不久前也推出问咖APP。11月24日,分答获得腾讯投资,目前融资超过2亿元,该公司宣布将扶持知识网红。

  以“分答”为例,提问者按照“答主”的定价付费获得60秒语音回答后,对问题感兴趣的“偷听者”只需1元就可偷听回答,而偷听费用将由提问者和回答者平分。

  编剧史航回答了1218个问题,加上被偷听的收入,总收入达到60383.5元;王思聪每个问题报价3000元,回答了25个问题,总收入达到110868.5元。科幻作家刘慈欣一个问题收费198元。

  物理学家李淼每个问题收费28元,截至昨日,他回答了957个问题,收听的用户多达2万多名。他很认真解答网友“量子力学如何解释为什么爱上一位姑娘,能不能用量子力学方式告白?”这类问题。

  根据艾瑞发布的《2016上半年付费问答平台专题研究报告》显示,手机网民对付费问答平台的认知度较高,达85%。66.7%的用户更加愿意就专业领域疑难问题进行付费问答,而关注明星八卦的用户仅占10.2%。

  如今,在付费问答平台,活跃着的是一批“术业有专攻”的专业知识人。标签为“门萨会员、心理学博士”的答主曹雪敏回答了365个问题,总收入2.2万;标签为“精6熟7知39种语言/英语文学语言教师”的王知易回答了1264个问题,总收入2.7万元;标签为“资深妇产科专家”的协和老万回答了490个问题,总收入4.3万。

  不久前,财经社区雪球也上线了问答专区,网友可以邀请“大V”回答各类问题,标价从1元到上千元不等。长江日报记者看到,用户ID为“云蒙”的一个问题标价1000元,她问:“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这几年投资赚了1100万,打算辞职举家移居到湖北某三线城市做一个职业投资者,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

  此前的互联网发展,“免费”一度成为主流。一些人认为,知识最好是免费的、低价的,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广泛传播。但知乎CEO周源赞认为,任何知识、经验与见解的分享都是个人脑力劳动的成果,应按劳给予报酬。

  爱因斯坦说过,好的问题比答案更重要。专家指出:“为知识付费这件事情正在流行,付费能激励更优秀的内容产生”。有网友感叹:“一问一答间,我们身边的世界正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者网上开辟收费专栏 创收逾千万】相关文章:

1.农村小伙网上创业卖LED灯 一年卖了六千万

2.创收和融资改善现金流的创业故事

3.女大学生创业养羊 创收10多万元

4.初次创业千万不能碰的雷区

5.80后小伙养蛇创业 养殖量达6000多条创收150万

6.网上办税指南

7.网上怎么赚钱?

8.创业者千万不能丢的心态

9.资生堂开进千万家的创业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