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大学生的“创业史”

时间:2020-09-18 11:24:11 创业案例 我要投稿

两个大学生的“创业史”

  本刊记者  许彬杉

    盲目热情、资金短缺、人脉缺乏、经验不足……都有可能让的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碰一鼻子灰”

    春节期间,喜庆的气息洋溢在大街小巷,可对于大多数还未找到工作大学毕业生而言,这个年关却过得五味杂陈。谁让自己如此不顺呢,本来形势就不好,又赶上金融危机。面对亲友们关切的询问,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怎么办?

    继续读书?只不过是推迟就业,将来的情况谁知道会不会更差呢?

    考?不是没有试过,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幸运儿是不是自己?

    去企业应聘?拜托,他们裁员还来不及呢!

    创……业?什么??听上去不错,要不要试一试?为什么不呢?

提前“考试”

    季鹏是广东某管理学院的硕士生,学的是会计专业。在去年6月之前,他的脑子里压根就没有这个概念。那时他刚刚结束在深圳一家投资银行两个月的实习,忙碌而富有挑战的工作经历让他大开眼界,“心里已经把自己的职业规划送上了职业经理人的轨道。”

    无奈天不遂人愿。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让他的如意算盘落空。尽管自己实习时的表现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但“本公司今年不应届毕业生”的回答让他连正式的都没能投出去。

    虽然中意的企业不招人令他非常失望,但他并没有灰心,外企、银行、国企……宣讲会一个个地听,笔试面试一个个地参加,无奈最终都杳无音讯。随着毕业时间一步步逼近,这位一贯沉稳的四川开始有些焦急。

 “不知道怎么的就和创业扯上关系了。大概是今年工作不好找,大家议论比较多吧。一来二去,自己也有了些兴趣。”虽然IT精英们的神话足以令人心动,比尔·盖茨、张朝阳的财富故事他也能如数家珍,“不过老实说,心里真没什么底。”

    “感觉挺神秘的,要一定的阅历才能胜任。我一没资金技术,二没社会经验,要不是汪正一直鼓动我,也许还真下不了决心,就好像没有复习就提前进了考场。但既然答应了他,试试就试试吧,当是积累经验。”

 而他所提到的汪正,是他的同班同学——“脑袋瓜子转得快,人热情,能折腾。”这是认识他的人给他最多的评价。

团队“集合”

    如果季鹏的没信心是出于对平时只是埋头读书、“社会阅历不够”的担心,那么汪正的“阅历”在中可以算是丰富的了。从小就对数字感兴趣的他本科学数学,研究生学会计,“喜欢做生意”被写在他博客中的“爱好”一栏里。

    小的时候“空间有限”,自从上了大学,他就开始展现出对商业“过人的热情”。开始是做兼职,只要能抽出身,他“来者不拒”。给中小学生当,在街头发传单,在超市当促销员,这让他“淘到了第一桶金”。

 读了研究生之后,他与时俱进做起了代理。电子产品、食品、生活用品都做过,最让他得意的是为某信用卡作校园推广代理,一个学期他竟有了“5位数的收益”。

    虽然同样是临近毕业,同样还未找到工作,但他对自己的出路却没有季鹏那么担忧。“总有办法的,就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对记者坦言,自己以前做做兼职,跑跑代理都是“小打小闹”,“其实就是个中间商人,替人跑腿,从差价中提取佣金,没什么意思。哪里比得上自己做老板的感觉。”

    有了这个想法,他就开始留意身边那些可能的“潜在项目”。“我那段时间经常在几个创业论坛间徘徊,也参加了许多‘创业沙龙’等活动。大家都是同道中人,彼此交换着有关的想法,大家都觉得自己很有活力和****。”

    终于他有了一个点子。这时候他知道,以往的单兵作战已经不能适应新情况的需要,他“需要一个团队”。于是包括季鹏在内的几个平时玩得来的同学被他凑到了一起。

如履薄冰

    汪正选在学校外的一家小饭馆将他的计划向伙伴们和盘托出。

    “我的计划就是——格仔店。格仔店就是出租一定大小的格子,给别人摆放自己的商品,然后统一售卖的新型商店。地点我已经物色好了,就在鹭江地铁站旁边,人气很旺的。”

    尽管大家对汪正的`想法还不完全理解,但是从他眉飞色舞的表情和滔滔不绝的话语中,大家还是看到了希望。

    “这里周边人流量大,而且附近我们学校的年轻人居多,这个创意又很独特,一定能够吸引到很多顾客。”“到时候我们不但能出租格子挣钱,而且还可以自己去进一些玩具和工艺品来卖。”“我问过几个女孩子,她们都很感兴趣……”

    虽然汪正讲得热火朝天,但是等真正需要大家“凑份子”作为项目启动资金的时候,还是有人退却了。“你们一定会后悔的——等我们赢利的时候。”汪正对他们说。季鹏手头上的钱不多,但还是凑了一份。汪正出的大头,自然就成了项目“负责人”。“据一项调查显示,中有75%人想过自主,但只有1%付诸实践。今天我们就成了这1%。”他对几个伙伴说道。

    说干就干。店铺很快就租了下来,相关手续也在最短的时间内办妥。几个年轻人忙得团团转,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事情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首先是资金出现了问题,装修队以材料涨价为由要提高装修收费。汪正很是生气,却没有一点办法。装修队是朋友介绍的,当初只是口头协商好了价钱。现在他们要涨价,他也只能忍了,“总不能让店铺装一半空在那里吧。”于是他四处借钱,总算是补住了窟窿。

    更要命的是,店铺开张之后,期待中的高人气并没有到来。这种只是改变了一下售货方式的商店业态,在人们的新鲜劲过去之后,显得并不是那么特别。格子没有租出去,货倒是积压了不少。汪正和季鹏很着急,想着法子在各种地方宣传自己的店面:上网发帖,印刷小海报,发手机短信,等等。但钱是又花出去了,生意仍旧没有起色。

进出“围城”

    裂痕开始在团队中出现。有人已经开始在经意和不经意之间提到退出。开始汪正还好言相劝,但慢慢地,还是有几个人撤了,“或多或少都赔了一些钱,大家都是同学朋友,因为钱还搞得挺不好意思的。”而汪正还在苦苦支撑,虽然店面已经难以为继。直到有一天,季鹏告诉他一个消息。

    “其实我们学校附近就有这样一个格仔店,不光比我们的大,还有几个不同的主题,而且他们那里还有一个小的空间作为迷你咖啡厅。”

    这时汪正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项目是真正的失败了。“你怎么就没有做好相关的调查呢?”面对一向温和的季鹏的指责,他也欲哭无泪。再拖下去,店面只会越亏越多。最终这家店在开业两个月后就关门了。

    “要是开始时能再做一些详尽的调查,要是开始时就能分清权责,要是开始时就能有懂行的管理人才,要是开始时我们都能受到一些较为专业的……”面对自己第一次失败的,汪正感慨道。不过他并没有放弃,学校一个学生物的师兄开办养殖苍蝇场成功的消息让他又看到了曙光。“我们需要技术。”师兄说。

 而季鹏则又开始一板一眼地找起工作了。“我还是适合自己先找个工作干干学学吧,我还不够成熟来创业。”而当又有同学问及他有没有什么创业的意向时,他笑着说:“试着去找找汪正吧。”后来他又了解到,那1%付诸实践的高校者,75%都失败了。□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人物使用化名)

【两个大学生的“创业史”】相关文章:

1.张席龙的传奇创业史

2.专访雷建平:我的创业史

3.揭秘牛根生的成功创业史

4.最成功美女海归创业史

5.分享两个大学生创业故事

6.一个女人的艰苦创业史

7.名人创业励志故事:马云的创业史

8.创业史中的人物资料

9.“数码控”成就校园百万富翁的创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