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业故事

时间:2022-12-27 11:14:46 创业案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企业创业故事(通用12篇)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或者想象故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企业创业故事(通用12篇),希望能帮到大家!

企业创业故事(通用12篇)

  企业创业故事 篇1

  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在制造著名的v8汽车肘,明确指出要造一个内附八个汽缸的引擎,并指示手下的工程师马上着手设计。

  但其中一个工程师却认为,要在一个引擎中装设八个汽缸是根本不可能的。他对福特说:“天啊,这种设计简直是天方夜谭!以我多年的经验来判断,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我愿意和您打赌,如果谁能设计出来,我宁愿放弃一年的薪水。”

  福特先生笑着答应了他的赌约,他坚信自己的设想:“尽管现在世界上还没有这种车,但无论如何,只要多搜集一些资料,并把它们的长处广泛地加以分析和改进,是完全可以设计和生产出来的。”

  后来,其他工程师通过对全世界范围的汽车引擎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精心设计,结果奇迹出现了,不但成功设计出八个汽缸的引擎,而且还正式生产出来了。

  那个工程师对福特先生说:“我愿意履行自己的赌约,放弃一年的薪水。”

  此时,福特先生严肃地对他说:“不用了,你可以领走你的薪水,但看来你并不适合在福特公司工作了。

  一个人如果从来不为更高的目标作准备的话,那么他永远都不会超越自己,只能永远停留在自己原来的水平上,被不断进步的社会和不断更新的工作淘汰。

  企业创业故事 篇2

  阿曼德·哈默是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商界人物之一。他经历丰富、成就辉煌的一生,充分显现了他信念坚定、勇于冒险、不断开拓、独具慧眼的个性。

  阿曼德·哈默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曾经涉足过很多完全不同的领域,如铅笔制造、艺术品收藏、酿酒、养殖良种牛,每个行业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直至最终投身石油业,成为主宰世界石油业的几大巨擘之一。

  他曾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建立了友谊;与利比亚国王是莫逆之交;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尼克松都有密切联系;邓小平曾亲自邀请他到中国访问……有人称他是沟通东西方贸易的“和平使者”,有人赞他是精通百业的“万能商人”,更有人惊叹他是有魔力的“商业精灵”。

  哈默的一生像一本精彩纷呈的书。他的故事,就是一个时代风云的呈现。

  大学生百万富翁

  1898年5月21日,阿曼德·哈默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布朗克斯,他的祖父是移居美国的俄国犹太人。父亲朱里埃斯·哈默是美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当过铸造工人,经营过药店和制药厂,后来又通过攻读医学学位成为一名医生。哈默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严格的训练,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和创新精神。

  16岁的哈默在读高中时就开始了他一生中第一笔巨额生意。他用从哥哥那借来的钱买了辆旧敞篷车,在圣诞节期间为某公司运送糖果,在两个星期内他便还清借款,除拥有了那辆车外还有剩余的钱。

  哈默初露锋芒是在哥伦比亚医学院就读时期。当时,他的父亲一边行医一边经营制药厂,一心难以二用,致使药厂面临破产倒闭。这时,他要求颇有经商才华的儿子接管这家岌岌可危的药厂。

  为不误学业,哈默邀请一个家境贫困而学习优异的同学住在一起,免费供给对方食宿。条件是这位同学每天去上课,做大量的笔记,晚上带回给他,供他应付考试和写论文。有了这个学习的“替身”,哈默就专心致力于公司的经营了。他改革了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推销方法,组织了一支强有力的推销员队伍,并把公司名字也改为响亮的“联合化学制药公司”。哈默终于把岌岌可危的公司从破产边缘拯救过来,雇员从十几人发展到1500人,产品畅销全国,公司开始跻身于制药工业的大企业行列。

  就这样,20岁的大学生哈默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百万富翁。同时,他不但如期完成了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的全部学业,还荣获医学院荣誉学士会授予的金质纪念章,经商和学习两不耽误。

  巅峰超越成石油大亨

  1956年,哈默58岁。他在商战中积累的财富,多得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他确实打算从商界隐退,安享晚年。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充满诱惑力的石油业又把他吸引住了,他又一跃成为扬名世界的石油巨子。

  当时,在加利福尼亚州有一家濒临破产的西方石油公司,其实际资产只34万美元,还有3个雇员和几口快要报废的油井,公司的股票每股只卖18美分。有人向哈默建议,投资这家石油公司。因为根据美国政府对石油业的倾斜政策,用于尚未出油的油井的资金无须报税。对于想退休的哈默来说,他无意收购这家公司,还借给了西方石油公司5万美元,让他们再打两口井。如能出油,利润由双方对半分成;如果不出油,哈默投入的这笔资金可作为亏损从应缴税款中扣除。意想不到的是,两口井都出油了,而且含油量还很丰富。哈默喜出望外,抓紧时机购买了大量该公司股票,成为西方石油公司的最大股东,从此他又全身心地投入了石油事业。

  哈默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冒着巨大的风险,开始建立起一个石油王国。他招兵买马,聘请到最优秀的钻井工程师和最出色的地质学家,1961年终于在加利福尼亚钻探到两个巨大的天然气油田。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价格一路上涨到每股15元,公司的实力也足以与那些世界上较大的石油公司分庭抗礼了。

  那时,世界上大部分富饶的大油田,早已是号称“七姊妹”的西方七大石油公司的天下,哈默却另辟蹊径,他把眼光投向了利比亚。

  在别的石油公司放弃的没有希望出油的两块租借地上,哈默锲而不舍,终于在利比亚打出了一口日产原油7.2万桶的丰产油井,使利比亚人民为本国能出产石油而无比自豪。利比亚国王亲自接见了哈默,对他表示衷心感谢。

  在石油行业内,哈默的公司进去最晚,却最早出油。1974年,他的西方石油公司年收入为60亿美元。到1982年,西方石油公司已成为全美第12个大工业企业,成为紧挨着“七姊妹”的世界第8个最大的石油公司!

  有人向哈默讨教致富的秘诀:“为什么你从制药到制造铅笔,从酿酒到经营艺术品,从饲养奶牛到开采石油等都能经营?”“生意有其内在的联系,一件连着一件,抓住机会,把握时机,努力奋斗,你就会取得成功。”哈默同时解释,他的成功还在于:一个人要有特别敏锐的商业嗅觉,能把握商业良机,能在不熟悉的领域内抓住关键问题并善于处理。

  世界公民——阿曼德·哈默:1898年5月21日,阿曼德·哈默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布朗克斯,他们家是犹太人后裔。父亲朱里埃斯·哈默是美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阿曼德拥有一颗“点石成金”的聪慧头脑。与红色苏联“亲密接触”,与多国首脑情感甚笃,毕生致力于和平事业,世人皆敬。1990年11月12日,这位百战百胜的“经营之神”、走遍世界各地的公民因病逝世,享年92岁。他是一位万能富豪,有点石成金之功,有海纳百业之术。他更有远见卓识:1921年,他同列宁做生意;1979年,他又同邓小平搞贸易。阿曼德·哈默是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西方,他是点石成金的万能富豪,也是第一个与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合作的西方企业家。经过30年苦心经营,西方石油公司已成为美国第八大石油公司,第12名最大的工业企业。1986年,公司收入160亿美元,业务遍及五大洲,在全球50多个国家设有子公司。

  企业创业故事 篇3

  杨隐峰:执着、诚信,让梦想照进现实。

  “创业并不容易,将自己当做一个企业来经营,自己就是自己的CEO,CEO要做的不只是面对机会的时候懂得把握,更要善于树立自己的"品牌"。”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杨隐峰坦言自己的创业感想。

  “不要纠结你的过去,勇敢面对未来;成功的大门只对诚信、坚持梦想的人开放。”杨隐峰

  创业机遇自己把握

  2007年7月,杨隐峰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当时身上仅有1000多元钱,买了火车票之后,就揣着670元独自来杭州找工作。

  一开始,杨隐峰的工作岗位是酒店服务员,负责客人在运动完以后倒茶水,客人走后整理浴室,每天工作时间从下午3点到晚上11点,一般在12点钟以后才能做完事情,一个月工资500元。就这样做了两个月,后来酒店领导发现杨隐峰的乒乓球打得好,让杨隐峰转正做了乒乓球陪练,专门陪酒店客人打球。平时工作中,杨隐峰除了钻研球技,也注意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找杨隐峰打球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时候都需提前预约。

  2008年3月,一位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在与杨隐峰打球中,觉得杨隐峰比较适合做业务,问杨隐峰愿不愿意去他公司做业务员,就这样杨隐峰到了这家公司,在集团公司负责浙江地区业务。在做业务的同时,杨隐峰心里开始酝酿自己的创业项目。当时的想法也得到董事长的支持。2009年2月,杨隐峰离开了公司,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道路。

  抓住机遇成立第一家公司

  2009年1月,杨隐峰就开始筹划公司,选址、招员工、凑注册资本。家在农村的父母掏光了家里所有积蓄,一共筹到了3万多元,那时父亲常跟杨隐峰说的一句话是“儿子,加油做下去,累的时候想想在田里做农活的辛苦,农民家的孩子只有比别人多付出10倍才有可能成功。”

  办公场地租在一个商住两用的小区里,为节约开支租的是140平方米的毛坯房,每月1350元。为了装修办公室,杨隐峰跑遍了萧山的建材市场,通过房东又请了2个小工,就这样开始了办公室的简单装修。小工也是晚上过来做3个小时左右,白天杨隐峰就得把材料准备好,在寒风凛冽的下雪天到建材市场买材料,在寒风中拌泥浆,就这样做了50天才完工。

  2009年3月18日,杨隐峰人生中第一家公司杭州泛嘉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了,专业从事企业差旅管理服务。当时正是金融危机,企业大幅裁员,杨隐峰却一眼就认准了企业一定会紧缩公司差旅支出,这样的模式在当地也是第一家,核心的竞争力就是帮企业节约差旅成本。

  创业之路异常艰辛

  公司建设之初,当时定位的公司战略就是做集团企业,每一家做下来都非常辛苦。最多的一次业务拜访是3个月内杨隐峰拜访了20次,最后领导被杨隐峰的诚意打动,签了合作协议。客户是有了,但资金出现了不足,合作协议签的大多是月结方式,一个集团企业每月都是好几万的差旅费,这样的垫资,公司每天都过得非常艰难。部分企业还不按时结款,有的甚至还要拖2个多月。每天的资金压力让杨隐峰感觉自己就像走在钢丝上。

  在找银行贷款的时候,得到的回答基本都是你没有房产抵押又没有本地户口,钱不能贷给你。通过千辛万苦拿到第一笔贷款的时候,眼泪都出来了。

  有了贷款资金,资金方面稍微可以松一口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2010年,公司的业绩超过了1500万元。

  发掘新盈利点启动“二次创业”

  在做好现有公司的同时,杨隐峰也不断探索新的增长点。2010年3月,杨隐峰成立了第二家公司杭州泛嘉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从事互联网行业。公司成立的初衷是互联网行业图片信息比较杂,copy得太多,需求者想得到直观的图片信息困难。技术方面引进奥地利研发的实景漫游展示技术,,项目的总投入是500万元。2011年6月开放实景预定展示平台真游游,真游游主要是通过实地取景,在互联网上传播空间实景信息,目前你只要打开真游游(www.zhenuu.com),在电脑和手机上都可以看到杭州的西湖景色、酒店环境、餐饮包厢、人文景区、娱乐环境。

  成立泛嘉科技,也相当于杨隐峰的第二次创业,因为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一个等待杨隐峰探索的新世界。

  三年奋斗路,让杨隐峰深深地体会到了人生的五味,创业这条路还很漫长,杨隐峰时时都在思索,刻刻都在品味着创业带来的欢乐和痛苦。

  一次创业教训多 二次创业更理性残疾大学生王福如:创业其乐无穷 追梦只争朝夕校园淘宝网 创业新突破丁俊林:一位贫困大学生的创业路母亲卖房助儿子创业 大三时合同额破千万曾文頔:大学生葡萄酒品酒师的“爱与专”大学生创业两年赚70万大学生创业:种西红柿比农民好 销得比农民俏一个创业者在小米首发App的极品、曲折故事硅谷创业的华人守望者 —— 中国草根硅谷创业现状

  企业创业故事 篇4

  小企业经营者很少能立即得到商业贷款,因为银行往往要作信用调查,并且认真研究整个贷款计划。如果无法接受较长时间的审核程序,那么获得贷款的机会就会付诸东流。因此,未雨绸缪,提前做出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威廉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新锐计算机公司的负责人,这家公司在11年间,吞并了30多家公司,其中许多公司的资产都在新锐之上。新锐的规模扩张速度如此惊人,关键原因在于威廉能够巧妙地赢得银行的支持。

  1982年,新锐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公司的总资产只有1000美元,再加上威廉的头脑。80年代是计算机工业开始扩张的时期,威廉认为只要能够扩大公司的规模,更多地控制那些成比性好的企业,那么公司即使不开发自己独到的产品,也可以保证盈利。这种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能否获得足够的资金用来扩张企业。因此,威廉的首要任务是用来思考怎样对付银行家,说服他们向自己的公司贷款。

  1988年,新锐公司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为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收购三家公司,这三家公司的资产远远超过新锐。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向银行融资,可新锐的贷款额已经高达两亿美元。为了让银行家们再慷慨一次,新锐特地把加利福尼亚的几家大银行的经理请到公司所在地。威廉用了一个月时间精心准备了企业计划书,然后耐心地向银行家做了说明,使他们对新锐的扩张意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为了增加信心,威廉让银行家们到公司的办公现场,一边引导,一边说明,特别是参观了公司的生产厂房。新锐公司的奋斗精神和雄心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便一致同意了新锐的贷款。新锐依靠这笔贷款发展成为全美一家著名的计算机生产公司。

  当你申请贷款的时候,准备好申请文件在贷款申请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银行方面需要申请人提供个人、合伙人或股东及企业的信用资料,申请文件中或许还需要说明其它很多情况,不论程序如何繁琐复杂,都要严格按照银行方面的要求准备材料,并且做到内容详实准确。

  企业创业故事 篇5

  中信华南(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信广场75楼,是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属下的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中信集团的房地产开发业务。董事长由中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士林兼任,李康任总经理。

  现集团全资子公司有中信房地产公司、中信华南(集团)东莞公司、中信华南(集团)深圳公司、中信汕头公司、中信华南(集团)上海分公司、(香港)中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市华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信广州发展公司、中信华南(集团)建筑设计院及多家全资项目公司、酒店、高尔夫管理公司、球场和多家控股子公司,集团资产经营规模已逾100亿元。

  追求高品质,坚持以人为本是中信华南集团秉承的使命。集团自80年代起就开始从事房地产开发,先后在北京、广州、上海、深圳、东莞、汕头、大连、厦门等地投资房地产项目达80余个,累计开发商品房面积逾10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900多万平方米。实施"品牌战略",开发了如东莞东泰花园、凯旋城、阳光澳园、森林湖,广州中信君庭,深圳星光名庭、红树湾,汕头海滨花园、世贸花园、潮华雅居、东厦花园,北京京城大厦、主语城,厦门凤凰山庄和大连海天瀛洲、尚品南山等多个优秀物业管理小区,广泛树立了"中信地产"的认知度和美誉度。2006年,集团基本完成战略部署,除成功竞得7000余亩的佛山南海和深圳宝安等大片项目用地外,还在北京、天津、长春、成都等地储备了一大批优质用地,并相继有序进入开发阶段,为集团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创建地产品牌的同时,集团积极进军基础设施项目和休闲产业,旗下除中信朝向高尔夫管理有限公司外,还拥有国际标准的中信汕头和中信常平两座高尔夫球场,以及中信度假村酒店、北京国泰饭店等多家全资或控股旅游饭店。

  注重和谐发展,积极贡献社会。近年来,华南集团多次被评为中国房地产十强企业、广东省地产资信20强和广东省房地产企业竞争力20强企业,且都名列前茅,2005年还荣获"广东地产1985—2005年卓越贡献奖"。

  目前,集团已基本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战略配置,迈入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新时期,展望"十一五","中信地产"将成为最有价值的全国性房地产品牌之一。

  现年47岁的李康是经过基层一线培养锻炼而成长起来的优秀企业家,现任中信华南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中信房地产公司董事长,曾荣获"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百佳中信人"等称号。20年的磨砺摔打,使李康的企业管理经验和经营技能日益丰富完善,已成为大型国有企业领导岗位上优秀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和行业专家,他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创新发展闯出了新路,为国家、社会和人民作出了卓越贡献。在4家公司任职期间,李康带领职工艰苦创业,使经营开发规模萎缩、现金断流、历史包袱沉重、濒临绝境的公司起死回生,并从一般性小企业逐步发展成为跻身主流房地产企业行列,具有较强营运、赢利、创新能力的全国性大型地产企业集团,资产规模超过百亿元,打造出"中信地产"知名品牌。近6年,企业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15。5亿元,销售额增长35倍,净利润翻了32倍,不但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开创了中信地产的新局面,也为中信集团公司筹备中信地产改制上市,创造战略性发展新机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白手起家闯进"百强企业"

  1988年,李康创办中信汕头公司。短短几年,他带领职工白手起家,在汕头经济特区先后开发出近30个精品楼盘和小区,在市区最繁华的中心地段形成了"中信区"城市景象,迅速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利税大户和具有广泛影响力、品牌知名度的大型综合性国有地产龙头企业。其"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使中信汕头公司成功地率先开发了"成片建设、综合配套"的商品小区,欧陆建筑风格、高级会所配套、人车分流的高尚住宅小区,大型城中别墅小区,平价精品房系列小区等一大批地产项目,开发总建筑面积210万平方米。高峰时市场占有率曾高达80%,连续获得"全国100个精品楼盘"、国家建设部"跨世纪小康住宅示范小区"等荣誉,成为中信系统改革发展的典型和样板,1994年获得全国地产百强企业称号。

  市场导向创新为先

  李康多次临危受命,接管因经营管理不善而负债累累的国有企业。他提出一切以市场为导向的行为准则,敢于破除旧条条、旧框框的束缚,果断地对各种弊端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在思想观念、机构设置、干部管理、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等各方面全方位大胆创新,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具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的重大举措。他坚决调整产业结构,剥离辅业,集中所有资源支持发展主业,走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道路;调整战略布局,支持重点区域公司的优先发展,形成日益增多的资金、利润中心;集中优化资源配置,对资金、人才实行高度集中的调配与管理;建立工效挂钩的市场化薪酬体系,重奖有突出贡献的核心骨干员工;克服底子薄、资金少、负债率高的困难,成功开创低成本、高速度开发的经营模式。

  同时,李康亲自主持筹划开发或参与的汕头中信海滨花园、潮华雅居,东莞的中信凯旋城、森林湖,深圳的中信星光名庭、中信红树湾,广州的中信君庭,北京的主语城以及大连的海天瀛洲等一大批优质地产项目,集中反映了当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特色与水平。其经营理念和独特创意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与赞赏,获得客户的普遍好评与热情追捧。

  近年来,通过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富有极大勇气与魄力的李康以更大的手笔完成了包括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天津、成都、大连、长春、桂林及一大批经济发达的二线城市的全国范围战略性布局,并运用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独特优势开始大范围进入与政府合作、成片开发的一级土地市场。其中海南博鳌旅游开发区等特大型项目,开创了房地产经营的新模式。企业的这些奇迹和巨大变化,连员工自己都不敢相信,他们不但扭亏为盈,甩掉历史包袱,实现了跨越式腾飞,而且呈现出强劲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最根本的竞争是人才

  20年来,伴随李康成长起来的,不仅有飞速发展的公司和日益提高的经济效益,还有一支忠诚中信地产事业、懂管理、熟悉市场的过硬专业队伍及优秀核心骨干团队。李康在选、用、育、留方面总结出来的"人才阶段论"之独特见解及实践运用,奠定了他开创中信地产辉煌事业的基石,成为企业保持市场竞争力最具有价值的宝贵财富。他务实高效、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形成了公司的风气。他任人唯贤,用人所长,大胆使用和破格提拔基层一线的年轻优秀骨干,使不同背景、文化、年龄、性格的员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形成同步成长的和谐局面。他亲自出面妥善解决了一大批下岗、待业、离职内退休养职工的福利保障等历史遗留问题,公司也陆续颁布实施了一整套以激励保障为主旨,包括退出机制在内的人性化管理制度。

  企业既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又充分体现高度市场化;既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又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既强调企业全局利益,又不乏富有特色的人性化,大大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竞争力,李康正是其所领导的现代新型国有企业的杰出代表。

  无止境的事业追求

  李康的座右铭是:事业高于一切。20年来,他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忘我工作,为公司的经营管理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倾注了全部心血尽力打拼。一个公司整治好了,又奔赴新的领导岗位;亏损填补了,又盘算着跨上新的台阶;新局面打开了,又在谋划新的宏伟战略蓝图,继续攀登新的高峰。在工作安排的日程里,永远没有"休息"二字,在成绩、荣誉面前,永远没有满足。那些用饱蘸着实践经验和群体智慧的"神来之笔"创造出的无数精品楼盘、经典之作,在李康看来早已成为历史和过去,而未来的长远规划目标却令他无比兴奋、着迷,是吸引他的巨大诱惑。

  正是这种对事业无止境的孜孜追求与远大抱负,使李康最终完成了"中信地产"从初期萌芽到抽穗开花,从蹒跚起步到成熟壮大,从华南区域到覆盖全国的培育过程。房地产业务迅速成为中信公司在金融主业之外,领先同行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优质板块和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创造了中信地产改制上市,通过资本运作提升实力与形象,打造全国性地产知名品牌的成熟条件和良好基础。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李康义无返顾继续前行,信心百倍地迎接新的挑战,争取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热心公益关爱社会

  李康一贯热心公益,关爱社会,他在全力拼搏事业,使企业取得良好业绩的同时,更积极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与健康发展。他认为,中信地产的发展得益于我国经济的整体腾飞,得益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在经济转型和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企业必须以实际行动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企业赢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国家、社会、企业和员工个人的共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企业应尽的重大社会责任。为此,他领导的企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除了号召员工捐款出资建造数座希望学校、修建道路及市民健身广场、疏通河道外,每年都在救灾、扶贫、助学、献血、拥军、禁毒、绿化祖国等方面尽心尽力。至今,企业和员工共计捐款逾5000万元,其中李康个人带头捐款达10万余元,企业关爱社会蔚然成风。他曾把自己每年享受的广东省劳模津贴转赠给中信重机公司一位家庭负担较重、生活困难的洛阳市劳模唐师傅,在两地传出了"一人有难,千里相助"的佳话。

  企业创业故事 篇6

  从八九岁时光着脚跑街串巷卖油条、卖冰棍,到17岁时毫不犹豫地退学创业,再到拒绝世界零售巨头并转战国内市场……丁水波的每次“出兵”总是出人意料。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有一条并不出名的小河,河的两岸出了两位鼎鼎大名的人物:西岸的丁水波和东边的丁志忠。小时候,两人既是玩伴又是要好的同学,长大后,各自创办了闻名海内外的三兴(特步)和安踏,两家企业被认为是当地最具实力的制鞋企业,又因二人代表着两套不同的经营路数,有人便戏称他们为“东邪西毒”。

  坐在记者面前的“西毒”丁水波,,帅气平和,没有想象中的张扬,时而侃侃而谈,时而低头凝思。他向记者娓娓讲述着自己“非一般的创业感觉”。

  辍学少年

  1987年,年仅17岁的丁水波放学后回到家里,他轻声告诉父亲丁金朝:“我要退学了。”

  和所有出生草根的商业领袖一样,丁水波退学的原因很简单,希望帮家里把生活过得好一些。此时的晋江改革之风日盛,与浙江温州、福建石狮并称“全国三大民营经济摇篮”。几乎一夜之间,许多前些天还在地里插秧的农民洗脚上田,摇身成为穿西装打领带的乡镇企业家。

  丁水波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父亲为村里开拖拉机常年奔波在外,生活的艰辛让丁水波很小便担起长子的责任。8岁时一个人光着脚跑街串巷卖油条,9岁时背着一个重重的冰桶顶着烈日卖冰棍。可以想象,一个瘦弱的小孩背着个大冰桶在田间地头高声叫卖时是什么样子,但丁水波的冰棍却总比别人卖得多。

  究其原因,丁水波一次会进很多货,遇见地里的农民身上没有带钱,其他卖冰棍的往往扭头便走。而9岁的丁水波嘴巴甜,他会说叔叔你们先拿去吃,第二天再给钱也行!

  到1987年,刚刚上完初一的丁水波正好17岁。他敏锐地观察到自己身边的改变,那些被压抑太久的商业细胞如同被释放的精灵。如果一种生意好做,同村族人往往会群起仿效,继而如水银泻地般抱团拥向全国市场。而此时,丁金朝也从一名拖拉机手变成了一家咖啡作坊的小老板,和当时许多仿效“雀巢”取名的咖啡牌子一样,丁金朝的咖啡名叫“喜鹊”。

  丁水波告诉父亲他要去学做皮鞋。这种当时只在归乡华侨脚上出现的“奢侈品”已经让十里八乡喧闹起来。对于穿惯了布鞋的陈埭人来说,制鞋是离他们最近的发财门道。

  刚开始学做鞋如果稍不留神,锥子会深深扎入手指中,鲜血顿时涌出,年轻的丁水波却只能含着眼泪继续做。不到半年时间,他便将所有制鞋工艺摸得一清二楚。别人做鞋是一双一双地做,丁水波却先用七八个鞋楦把鞋鼓捣成半成品,然后再一双一双地完成。因为作坊里的鞋楦数量有限,一天下来他做得总比别人多。

  100元,当丁水波将他第一个月挣到的钱交到父亲手上时,一个更大的野心已经在他心里萌生。“别人可以搞鞋厂,为什么我不行!”1987年,丁水波用打工积攒的500元钱,和两个结拜兄弟一起创办了三兴公司,倒腾起来。

  就在同一时期,丁水波的同学丁志忠也已按捺不住,在距丁水波一河之隔的地方,他和父兄一起开起了自己的作坊。20年后,这家叫做安踏的企业与特步一起被戏称为中国鞋业的“东邪西毒”,共列中国体育用品前三甲。

  与此同时,丁水波更多的同学或乡邻也纷纷踏入制鞋业。2008年,在陈埭约3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容纳了3000多家鞋企和配套企业。这个小镇每年要为全世界生产7亿双鞋。在陈埭鞋进入品牌战后,40多个同城兄弟更是一窝蜂占领了体育频道每一个广告空隙。CCTV5由此被戏称为“陈埭频道”。

  “外销王”

  三个老板两个员工,在家门前搭起的竹棚里敲敲打打,不分白天黑夜地赶制出了300多双旅游鞋。然而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一群草根起家的农村创业者,一无原材料采购优势,二无规模化生产条件,甚至连基本的销售渠道都没有,他们凭什么去占有市场?

  丁水波唯一的优势便是一无所有,以及由此激发的改变欲望。

  一个成都商人给了他机会。对方承诺把鞋拿到当地有名的荷花池批发市场代销,“至于订货款,现在确实拿不出”。

  机会像是陷阱,丁水波却毅然把鞋发了过去。童年时卖冰棍的“辉煌”业绩,让丁水波深知诚信在生意场上的作用。

  鞋在成都卖得非常好。究其原因,靠近台湾的地理优势,让晋江鞋款式非常新潮,“拿来主义”是中国制造在起步阶段最见效的制胜法宝。一个月后,成都商人将货款和卖鞋赚的钱全部付了过来,只留了几百元生活费。他们的要求只有一个——成为丁水波在销售上的长期伙伴,并要求他立马再做几百双鞋发过去。

  丁水波告诉记者,自己在创业的第二年便立志要做晋江最大的鞋企,而20年来他获得的第一个王冠是“外销王”。

  上世纪80年代末,凭借侨乡的传统优势,晋江开始出现零星的对外贸易。而到90年代,“倒爷”们俨然成了全国上下最为活跃的人群。“三兴”是晋江第一个做外贸的鞋企,第一双鞋卖给了俄罗斯。丁渐渐发现,自己的鞋除了可以换回卢布,居然还能换回皮毛大衣、钢材、水泥,甚至还能换回飞机。只不过当时直接把飞机带回家的是那个名叫牟其中的重庆商人,而丁只是将自己的“三兴”鞋卖给了牟。

  严格意义上说,丁水波通过外贸挖到了他的第一桶金,而其接下来的征伐变得更加势不可当。6年时间,市场版图从俄罗斯逐渐拓展到全世界40多个国家。

  丁水波的操作手法现在看来有些简单:通过展会或者海外老乡的关系四处接单,一旦确定目标市场,便不顾一切将它拿下。比如1995年的“美洲之战”,初来乍到的丁水波硬是通过更低的价格和变化更快的款式,把订单从中国台湾、韩国鞋企手中抢了过来。从第一年的两三千双,到最高峰时的一年一两百个货柜,丁水波成为晋江地区枭雄级的人物。

  初春的陈埭,天空一片晴朗。“外销王”的桂冠,让丁水波心情大好,殊不知历史正和这个勤奋的晋江人开起了关于时间的玩笑。

  “空白地带”

  当丁水波在外贸战场欢快奔忙时,乌河对岸的丁志忠正被他的父亲派到北京卖鞋。丁水波和丁志忠二人一外一内的市场分野,决定了特步和安踏一段时间内不会有交锋,但历史最终为他们安排了一场“派对”。

  作为这场“派对”的参与者,丁水波显然迟到了。因为直到2001年,他才决定将主战场拉回国内,成为当前国内一线体育运动品牌中最晚的“入局者”。此后“三兴”更名特步,寓意企业以“特殊的步伐”超越突围。而促使丁水波铁下心转战国内的原因有二:

  其一,做外贸的货币风险。苏联解体期间,卢布一夜贬值,“今天赚的钱可以买幢别墅,明天就只能买部汽车,到后天连个面包也买不上”。当时三兴大概有60%的销售额来自俄罗斯,卢布贬值让企业元气大伤,在边境城市黑河的冰天雪地里,丁水波欲哭无泪。之前,为了更方便对俄贸易,丁水波曾将黑河整幢友谊商店租下来建成宾馆。突如其来的苏联解体,让丁水波的规划顿成泡影。

  其二,1999年前出口三兴鞋利润很可观,而伴随越来越多的晋江鞋企尾随而至,同城兄弟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竞相降价,最终导致了整个外销市场的无限悲壮。到2001年三兴每出口一双鞋的.利润几乎忽略不计。

  品牌之路已是大势所趋。以前做外贸只管照着别人提供的样品生产,现在从产品研发、生产、到市场推广、卖场设计各个环节都必须亲力亲为,丁水波压力大。

  另一方面,此时国内体育用品业竞争也日趋激烈:本土系羽翼渐丰,耐克、阿迪达斯等外来品牌的江湖地位又几乎无人能撼动,只要对手稍稍来点大动作,就可能将稚嫩的特步扼杀在萌芽状态。

  “特步的第一步落棋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空白地带,迅速卡位!”

  丁水波意识到,在竞技体育目前还远远落后于欧美的中国,必须从国人对运动的理解去挖掘特步的品牌主张。而很多选购体育用品的人并非冲着它的功能性,他们不过是在购买一种时尚、年轻的感觉。

  “特步的战略定位就是时尚体育!”如获至宝的丁水波,把消费群聚焦在13~25岁的年轻一族,他把自己在世界各地做外贸时收集的时尚图片交给研发人员,“特步就要这种感觉!”

  事实上,如果不是对中国体育用品行业有所了解的人,很难理解特步的这一战略定位对今后企业壮大的作用。面对大量同质化的体育品牌,时尚运动这一细分市场逐渐展现出惊人的张力。2008年,KAPPA、PUMA等时尚运动品牌市场份额越来越大,阿迪达斯、耐克等也纷纷向时尚运动领域渗透,佐证了特步最初的市场判断。

  风火燎原

  一双风火鞋,让业界对初出茅庐的特步产生了“非一般的感觉”。

  当时以黑、白为主的冷色系占据了国内运动鞋的半壁江山。通过市场调研,丁水波发现,鞋面用色上的市场空当正是特步的突破口,于是一双红黄色鞋面的“风火鞋”应运而生。殊不知这双外形有点像“风火轮”的运动鞋,居然创下了单品销售120万双的销售神话,其纪录至今无人能破。经销商更是把这款鞋比作“印钞机”,“有多少卖多少”。

  跑得早不如跑得快。风火鞋的成功,让丁水波看到了“时尚+体育”产生的市场轰炸力。事实上,特步的超越基因最核心的地方,恰恰在于其将时尚和体育糅合成一种致命的差异化:它把品牌标志设计成一把反叛味十足的“叉”;它打破体育品牌邀请体育明星代言的行业规则,花470万元破天荒地请来娱乐明星谢霆锋。

  据说当初特步内部还为究竟是请刘德华还是谢霆锋发生过争执。“刘德华虽然名气大,但特步要的是年轻、叛逆!”丁水波一拍桌子,板上钉钉。

  从此,一个个以谢霆锋头像为店招的专卖店在全国开得花枝招展。虽然这种店面形象现在已不知升级了多少代,但在2001~2003年的特步起步期,谢霆锋确实起到了拉升品牌的作用。丁水波和谢霆锋的私人关系也由此建立,他的小女儿至今仍称谢为干爹。

  为了让“特步号”看上去富丽堂皇,特步凭借娱乐营销与体育营销双引擎发力。但在2008年的华人娱乐圈,已经很难找到能够拉着特步“跑”的明星,甚至谢霆锋的品牌拉动力也随着特步的崛起逐日减退。2008年,包括潘玮柏、蔡依林、TWINS在内的明星组合亮相特步,这是继百事可乐之后,“明星代言”最为豪华的阵容。另一方面,在娱乐营销效果逐渐式微的大背景下,丁水波在体育营销上再祭杀招。

  当前体育界的营销资源无外乎三个方面:体育明星、体育项目、大型赛事。其中体育明星聚焦高端,对传递品牌精神作用明显;体育项目则能促进一个品牌与某个体育品类的对应关系;而大型赛事覆盖面广影响最为宽泛,对提升品牌的行业美誉度效果显著。

  作为后来者,一方面一线体育明星被对手们收罗殆尽,而李宁紧盯体操、阿迪达斯紧盯足球、耐克紧盯篮球,能为特步所用的项目资源少之又少。怎么办?2005年,特步以大手笔谈下第十届全运会的独家赞助权,这是国内首家体育品牌对一场大型赛事直接冠名,经此一役特步销量扶摇直上。

  北京奥运,品牌鏖战,明刀明枪。同样并非奥运赞助商的特步,随时面临奥组委的红线,丁水波大笔一挥,采取扔xx的方式在央视砸下一个亿。

  奥运一役再次说明,在被对手围得密不透风的竞争环境里,总有一块云朵会下雨。在时刻考验超越智慧的体育产业,不是强者就一定能胜,但胜者一定为强。

  洗骨重生

  打架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和晋江绝大多数出生草根的老板相似,丁水波在创业初期,同样是兄弟姐妹一起赤膊上阵。比如丁水波的妹妹和妹夫,一个为特步鞋业研发的副总裁,一个曾为服装中心的副总裁,多年来跟着丁水波一起冲锋陷阵,血浓于水。

  但随着企业发展,目前由特步总部直接发工资的员工便有6000多人。6000多名员工意味着6000多个家庭,丁水波身上的责任越来越大。此外,工厂管理、加工厂协调、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特步这艘巨轮的分工越来越细,企业的管理之弦越绷越紧。

  事实上,几乎所有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将面临一道天然门槛。客观上你在目标市场的布局已相对饱和,主观上企业内部机能已发生改变,特步要想继续超越,必须洗骨重生。

  “摆在特步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做小,继续保持家族控制;而要做大,就必需正规化和系统化地运营。”

  丁水波斩钉截铁地选择了第二条路,他试图打破家族企业的长城,将特步打造成一艘世界级的巨轮。而上市被看做一次产权明晰的重要契机,通过上市募集的资金才能打开那幅壮丽的航海蓝图:5年内,从中国第一的时尚运动品牌成长为世界第一。

  一场声势浩大的空降行动由此展开。目前特步(中国)有限公司十几个总监和九个副总裁中,属于丁氏家族的只有四个,其余全是内部提拔或通过猎头公司推荐来的职业经理人。他们平均有10年以上的行业经验,在公司管理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特步大楼的电梯口,我们看到了一面引进人才的公示墙,越来越多身着条纹领带、深色西服的新面孔,开始震荡特步原有的家族管理体系。局部性的蜕变逐渐呈现蝴蝶效应,丁当时的感觉“就好像推开了一扇通往阳光的大门”。

  对于普通工人,丁水波也在自己办公室的楼下单独辟出一层作为员工休闲区,里面有咖啡、红茶、啤酒、电脑,“工人来办公区要是找不到人,可以坐坐。”而在生产前线,特步给每位工人配备了价格不菲的陶瓷杯,编号后的杯子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车间门口。而这些都只是特步尊重员工的部分细节。

  企业创业故事 篇7

  从保安到身家39亿,他一年卖出8000万件文胸

  在低迷的服装行业,有一家企业,2014年新增了1000余家店铺,拥有总共7000多家店铺、保持78天的库存周转天数、每天净赚116万元,现在市值已经100亿港元以上。在网络上,林志玲为它代言的“”广告引爆话题,现在又新添了黄晓明代言男士内衣+跑男合作。

  这就是都市丽人,它的创始人、董事长郑耀南20年前还是沃尔玛的保安。但是,正如某媒体报道中所说:“郑耀南是如何从一个超市小保安起家只用了20年时间就做到一家上市公司老板的奋斗史,不是重点。重点是,当国内服装行业一片哀鸿,实体门店已经被电子商务冲击的七零八落的时候,一个卖内衣的都市丽人竟然在全国330多个城市开设了7000多家门店,而且,这个开店的速度还在以每年1000家的速度增长。”

  从保安到创业

  1995年,20岁的郑耀南凭着福建古田人敢闯敢拼的劲头,怀揣着500元,毅然来到深圳。刚刚中专毕业的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沃尔玛中国总部的保安,负责“看大门儿”。

  几个月后,郑耀南迅速得到赏识,职务也随之变化:由总部大门的保安升级到卖场的保安。在郑耀南看来,这个转变是他人生的一个巨大转变。“消费者进来后,为什么会买这些东西;这些销售人员怎么能用最简单的技巧,把货卖给消费者;又该怎么去管理这些商品……这些都让我很着迷。”

  当好奇一瓶化妆品为什么能卖300元时,销售人员告诉郑耀南:“卖化妆品卖的是梦想”。这句话着实让他震惊了一下,也促生了不做保安、转做销售的想法。于是,郑耀南转岗干起了销售,直到当上主管。在郑耀南心中,慢慢孕育着一个宏伟的梦想:开创属于自己的生意!

  两年后,郑耀南选择遵从内心,用自己积攒下来的加上父亲资助的2万多元,开了第一家化妆品店。在他的悉心打理下,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做到了拥有10家化妆品店。

  转战内衣市场

  尽管化妆品生意做得挺红火,但郑耀南还是看到了市场的天花板。于是,他开始寻找新的机会,一个卖文胸的小店生意火爆,这吸引了他的注意。

  随后,郑耀南立刻着手考察内衣市场。经过调研,他发现了一个市场空白点,当时女性内衣专卖店两极分化:要么是大商场的高端品牌,要么是小超市的中低端品牌,根本没有适合大众的专卖店,另外他还发现,女性顾客要将不同品类的贴身衣物买完,要逛很多店。

  于是,一个想法在他脑海中诞生,即改变传统的内衣销售模式,将与贴身衣物有关的各种品类统统集成在一个门店中,这就是后来内衣行业有名的“贴身衣物一站式采购”模式。

  实践证明,这种模式迅速受到市场青睐。于是,郑耀南开始增加内衣品类,从家居服、保暖衣一直扩展到塑身衣等等。后来,他彻底放弃代理其他品牌,完成了品牌化转型,从“生产+销售”转向了“品牌+销售”的业态。

  逆势抄底的扩张策略

  郑耀南做事颇有李嘉诚的风范,他的扩张策略就是逆势抄底。到2013年底,都市丽人终端销售额接近60亿,门店数量超过5800家。其实,他最重要的扩张时机就是两次。

  第一次是2003年非典期间。那时铺位成本低,郑耀南借机从十几家门店扩张到50家。

  第二次是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郑耀南发现国内市场并没有真的受到很大影响,但是收购成本却低了很多。那一年,他只用原来一半的价钱就买了厂房,还收购了几家企业。

  独特的营销逻辑

  相比于曼妮芬、艾薇儿上百元的产品单价,都市丽人的平均单价在50元到80元之间,但是其直营店铺毛利能达到60%到62%,加盟店铺的毛利超过40%。都市丽人的逻辑就在于提高售罄率和降低折扣率。

  在做法上,首先,通过大批量生产来降低成本。都市丽人的一次供应链产量基本在100万件左右,而其他品牌的产品则是10万件左右。这从成本上与其他品牌拉开了距离。

  其次,保持低折扣率、不加价以保留用户。据悉,都市丽人的产品加价率在2.5倍到3倍之间,且对于新款产品保持线上线下同价,折扣率最低为85%。近年来,都市丽人没有加价的做法,保证了用户不会因为忽高忽低的价格而流失。

  另外,根据产品生命周期调整折扣区间。从管理概念来讲,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适合在衰退期开始折扣售卖。若产品在进入期时已出现滞销状况就应该开始打折出售,以提升售罄率。

  “产品是铁,现金是钢,库存不卖闹得慌”,在内衣行业尤为如此。2015年,都市丽人一年卖出8000万件文胸,售罄率达著名企业家的创业故事,库存周转为90天,靠着独有的供应链标准,进入电商一年多的时间就从排行榜20名开外迅速上升到第5位。

  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庸庸碌碌一事无成,而郑耀南却从社会底层,变成了中国最富有的人之一,上演了一场精彩的丝逆袭。我们看到的多是郑耀南人前风光的一面,但因为是白手起家,所以他的背后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努力和坚持不懈。光靠开化妆品店开不出一家大公司。从看大门儿的保安到懂销售的个体小老板,再到做品牌的知名企业家,这一路走来远没有别人想象的顺利。

  他也曾膨胀过,创业两年后被当时的合作人骗走了所有资金;他也曾失误过,由于盲目高估市场而高速扩张,差点给整个企业带来灭顶之灾。但也正如郑耀南所说的那样,每一个过程都有很多的挑战,不去尝试,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能量有多大。

  企业创业故事 篇8

  海岩是著名作家,2003年中国十大文化人物,还被称为中国收入最高的作家。长篇小说《便衣警察》获首届金盾文学一等奖、电视剧金鹰奖、飞天奖、金盾奖;长篇小说《永不瞑目》获中国第二届人口文化奖;电视剧本《玉观音》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编剧";电视剧本《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获第十三届北京电视春燕奖"最佳编剧";长篇小说《深牢大狱》获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征文佳作奖和金盾文学奖。还著有《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你的生命如此多情》、《平淡生活》、《死于青春》、《海岩文集》、《我笔下的七宗罪》、《煽》等大量文学作品。

  他还是出色的企业家,高级经济师。曾任北京市公安局、公安部干部,上海新锦江大酒店总经理,昆仑饭店总经理,亚洲大酒店总经理。现任锦江国际集团董事、高级副总裁,锦江国际集团北方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昆仑饭店董事长。兼任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会长,中国国家酒店星级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有资产青年总裁协会副会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

  他更是一流的设计师。北京黄花梨博物馆室内设计,北京昆仑饭店的阳光酒廊、锦园餐厅、上海餐厅、日本餐厅、健康俱乐部、雪茄吧;亚洲大酒店的老船坞餐厅、锦江府餐厅、樱桃园咖啡厅……都出自他的手笔,华美而不奢侈,厚重而不拘泥,以最新的语言诠释传统文明,以灵性的创意构筑人文关怀。

  他是个宠物迷,他最喜欢的休闲生活是看着猫猫狗狗健康快乐。他还是中国黄梨木收藏家。

  海岩(原名:佀海岩)的第一份职业是北京第一监狱伙夫。他是一个只接受过四年小学教育的人。他的

  第一个读者是他父亲,正是他父亲找到了他藏在壁橱里的<<便衣警察>>同时也给予了他一定自信。 海岩既是一位成功的作家,也是一位成功的经营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一脚踏在文化里面,一脚踏在文化外面"。多重身份,决定了视角的特殊性。比起韩美林的真诚、感性,海岩更多了一份犀利和理性。

  他说:"我们的文化生态里,有欣欣向荣的繁华,也有问题存在。文化的商业化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但同时也在销蚀着文化的本质。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需要改变面目,激活内容。"

  论及"文化生态",海岩说:"时代的变化使我们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化:大工业时代的文化是围绕着生产展开的,围绕生产展开的文化比较强调社会意志、团体意志和团体道德,它更多的是为了教化的功能而展开的;而全球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文化是围绕着消费展开的,这种文化更多地和休闲娱乐、个人意志的张扬相关联。"

  作为成功的商人和作家,海岩不讳言文化的商业化趋势:"商业化的文化作为一种消费品,它的休闲娱乐功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我看来,只要是文化,就一定是情感活动,情感活动就应该是情感的升华和丰富。但是,我们看到现在文化的娱乐化和商业化,或者说以娱乐化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商业化的进程,进入到了过激和无序的状态。"

  用市场的眼光来看文化,海岩看到了文化市场的不健全。"过去,出售某种文化产品,别人说好就成功,喝倒彩就失败了。现在,出售文化产品,别人喝彩,成功了。喝倒彩,也成功了。而无人理睬就失败了。产品只要卖得出去、被消费,就是成功,至于消费的结果怎么样,不管。实际上,当代商业社会没有这样的游戏规则。没有企业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文化的口号。相反,企业把对利润的追求修改成对顾客的追求,为了对顾客负责,可以牺牲掉一点利润。‘双赢’,是让顾客先赢,让顾客多赢。商业社会已经进步到了这样的阶段,而我们的文化市场远远没有进入这样的阶段。"

  企业创业故事 篇9

  1987年底,在长江三角洲的杭州市上城区,一家叫“娃哈哈”的校办企业经销部诞生了。当时,谁也想不到,日后的娃哈哈集团会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

  宗庆后出生于杭州,中学毕业后,为减轻家庭负担,身为长子的他主动来到条件艰苦的舟山盐场接受锻炼。后来辗转回到故乡杭州后,他被安排在小学里当校工。直到1987年的一天,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成立,一张小小的委任状才开始改变一切。

  这一年,42岁的宗庆后带领两名退休老师,靠着14万元借款,靠代销人家的汽水、棒冰及文具纸张赚一分一厘钱起家,开始了创业历程。当时的他还在每天戴着草帽、蹬着平板车走街串巷,叫卖棒冰、文具。

  也是在1987年,在当时的中国还几乎是一片空白的保健品市常始萌芽,以杭州保灵为代表的峰王浆产品拉开了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序幕。

  娃哈哈的第一次崛起就在于准确抓住了这个机遇.由于了解到我国三亿多儿童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厌食、偏食现象相当普遍,于是在1988年,“全面促进儿童食欲”的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上马,并打出“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语。

  据称,当时娃哈哈的账户中只有10多万元,厂长宗庆后却把它全部投进了公关策划和广告宣传。很快,这家小工厂开始从众多的保健品企业中脱颖而出。

  由于当时保健品刚刚为公众所接受,在广告和品牌意识上超出众人一等的娃哈哈自然也就获益匪浅。同时,其民营体制更是为其制订灵活的营销策略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和保障。当年,娃哈哈实现了产值翻番,达到488万元,利税总额210万元。到1990年,娃哈哈的产值突破了亿元大关,发生在小学校园里的经济奇迹开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浙江省解放思想,突破“禁区”,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动农村工业化,让千家万户成为市常ō济的主体。

  1991年,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仅有100多名员工但却有着6000多万元银行存款的娃哈哈营养食品厂,毅然以8000万元的代价有偿兼并了有6万多平方米厂房、2000多名员工、并已资不抵债的全国罐头生产骨干企业之一的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成立了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从此,娃哈哈逐步开始步入规模经营之路。

  以保健品进入市场的娃哈哈后来又紧跟市场,推出了其它主导产品,如AD钙奶、纯净水、八宝粥,也是连续几年销量位居全国第一。娃哈哈前几年推出的“非常可乐”目前已经占据了全国碳酸饮料市场总量的12%,在有的省份甚至超过了洋可乐的市场份额,并开始出口东南亚。今天的娃哈哈已经发展成为在全国24省市建有50余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总资产60亿元的中国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食品饮料企业。

  在宗庆后看来,“这不是偶然,这是全体员工努力所造成的结果,借助国家的政策,给我的机会和环境,另外,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够有了今天的事业.应该说我很幸运。”

  企业创业故事 篇10

  中国女企业家约占中国企业家总数的20%,其中个体和私营经济中的女企业家占所有女企业家总数的41%。

  女性创业,有两条道路。一条是主动的,通俗的说法是下海;一条是被动的,很多情况下是因为下岗了。无论是下海,还是下岗,走上创业这条路,都需要很大的勇气。

  持久的精神,是女企业家和她们的事业得以长久发展的真正动力。

  中国有多少女企业家?

  记者搜集到的最新数据是2005年8月发布的。在当时,中国女企业家约占中国企业家总数的20%,其中个体和私营经济中的女企业家占所有女企业家总数的41%。另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企业家占到中国企业家总数的10%,之后这个比例不断攀升。与女企业家人数持续增长相对应的,是妇女劳动力对GDP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到2000年达到38.6%。

  以上数据中,个体和私营经济女企业家在整个女企业家中的比例,是非常有意义的。41%的比例显示,每10位女企业家,至少就有4位是属于个体和私营经济。要知道,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28年的时间,在这之前,是没有个体和私营经济的。这个数据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相当数量的女性投入到了自主创业中来,用自己的努力开拓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打造了一个精彩的属于女性的舞台。中国的女企业家群体,是与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的。

  这一条路,走得不容易。

  下海和下岗

  女性创业,有两条道路。一条是主动的,通俗的说法是下海;一条是被动的,很多情况下是因为下岗了。无论是下海,还是下岗,走上创业这条路,都需要很大的勇气。

  奇正藏药的当家人雷菊芳,就是主动下海的。这位名声显赫的女企业家,外表非常朴素,有媒体评论她朴素得好像有些不属于这个年代,甚至可能把她看作一个刚从农村出来的大嫂。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外表朴素的女性,却在藏药领域开疆拓土、异军突起。

  雷菊芳曾在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了10年重离子加速器研究,她研发的"真空室表面洁净处理技术"获得过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当雷菊芳的科研事业平稳发展的时候,她辞职下海。

  雷菊芳下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背景。一方面,改革开放已经10年,市场经济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不少机关干部、科技人员纷纷下海创业,他们当中有失败者,也有成功者。这样的信息,对很多人是一种强烈的震动和震撼;另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也提倡科技人员要走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雷菊芳主动下海,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联想集团的柳传志曾经多次说过,中国人善于把钱变成科研成果,却不善于把科研成果变成钱。柳传志的说法非常深刻。确实,在过去计划经济的体制中,很多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都是上级有关部门下拨经费,下达科研计划,然后科研院所展开相关科研活动,等到出成果了,也就束之高阁了。至于如何把科研成果转化

  成商品,从市场上赚回钱来,不是科研机构的事。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雷菊芳的下海,就是要将科研成果变成钱。这一步,她成功了。从最开始的两间房、两张桌子开始,雷菊芳领导的"兰州工业污染治理研究所"越做越大,效益越来越好。1991年,她将研究所更名为汇友科技有限公司,主动给每一位参与创业的人分配了大比例的股份。在雷菊芳领导下,当年汇友公司便盈利百万,成为兰州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众人皆大欢喜。

  与雷菊芳不同的是,来自山东的朱呈和陕西的贾亚芳都是下岗女工。在别人看来,她们是被生活逼上绝境,但是,她们却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发现产品、发现市场,而且,她们发现的产品,非常普通,她们就是从最普通的产品身上,做出了大市场。朱呈将2元一支的糖葫芦,做成了大买卖,行销十几个省市,年销售6000万支;贾亚芳经营的则是凉皮,从508元起家,一路发展到在全国20多个省份建立180家连锁店,安置了2000多名下岗职工。

  转机和商机

  女性创业,紧紧抓住商机,主动寻找企业再发展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雷菊芳的命运也因为藏药出现转机,而朱呈和贾亚芳则是仅仅掌握了市场商机。

  雷菊芳虽然下海了,挣了钱了,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遭遇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挫折。当初,企业由研究所改制为公司的时候,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雷菊芳,给每一位参与创业的人都分配了股份。这样的分配方式,使她在关键时刻失去了对公司重大决策的话语权。1992年,雷菊芳觉察到企业的道路越走越窄,必须改弦更张,进行转型。但是,当她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却遭到其他股东的激烈反对。结局只有一个,散伙。百万资产按比例分配,4位股东拿走了大部分。雷菊芳下海之后的第一次创业,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对于雷菊芳来说,这样的结局未必就是失败,但是却让她感觉到了巨大的挫折。伤心之余,她开始寻求心灵的慰藉,佛教文化就是在这个时候闯近她的生活。对佛教文化的逐渐了解,加上急于离开兰州这个伤心之地,使雷菊芳产生了到青藏高原游历一番的想法。公司散伙当年,雷菊芳告别家人,来到路口,拦了一辆从兰州开往西藏的货车,一个人上路了。

  雷菊芳没有想到,西藏之行,成了她个人事业的重大转折点。

  在西藏,雷菊芳不但见识了奇异的雪域高原风貌和神秘的藏文化,还接触到了中国医药学中的奇葩:藏医学。与其他地区的医学不一样的是,独特的地理特征和独特的药材,成就了藏医学的神奇。雷菊芳了解到,在西藏的雪山深处,有很多药材,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奇疗效。

  雷菊芳被打动了,她敏锐地感觉到,藏医药可以成为她事业的转捩点,成为她事业新的出发点。科研人

  员的本性,使她自然而然地考虑到,能不能运用现代高科技的手段,对藏传民间药物进行新的嫁接改造,从而走向产业化生产的道路。

  回到兰州之后,雷菊芳开始了认真仔细的研究。她将西藏特有的具有良好疗效但不易保存的糊状黑膏药,运用物理学最新的真空冻干技术进行处理,既有效保存了这些膏药的药性药效,同时又可制成干净而便于携带的产品。在此基础上,1993年,雷菊芳的第一个藏药产品———奇正炎痛贴问世。适逢八一篮球队在兰州集训,她送了几帖过去,受伤队员贴用后惊奇不已:"效果太快了!这个药做出来就是奥林匹克药。"

  奇正炎痛贴就这样一炮打响。1993年8月,雷菊芳注册成立了奇正藏药有限公司。谈到为什么给自己的公司取名为奇正,雷菊芳说,是因为古代兵法家孙子的一句话:"凡战,以奇胜,以正合。奇正之术,不竭于江河。"这是雷菊芳最欣赏的一句话。正者,正业正直之道,奇者,兵家之权术谋变,人要走正道,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1993年8月,奇正炎痛贴通过甘肃省医药管理局鉴定并批准生产。雷菊芳又展开了一场营销大战。她采用了最原始的办法,就是送药,男篮、女排、乒乓球队、体操队……到处送,从各级运动队一直送到大街小巷的平头百姓。雷菊芳送了3个月的药,送出去几万帖,价值几十万元,送得自己油尽灯枯,公司负债累累。

  这种冒险送药活动几个月后开始见到成效。从1994年开始,从中央电视台到各地方各行业报纸,全国数十家媒体蜂拥而至,对奇正炎痛贴和奇正公司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来自雪域高原,又有神奇疗效,口碑相传引来媒体聚焦,奇正藏药声名鹊起。奇正藏药的崛起速度远远超出雷菊芳的想像。求购者也跟踪而至,当时的情况根本来不及生产,3个月内断药4次。

  与雷菊芳经过一次挫折又重获生机不同,山东的朱呈与陕西的贾亚芳,一开始就发现了市场上的商机。

  1997年,曾是山东临沂市"市劳动模范"的朱呈下岗了。下岗后的朱呈,沉潜了两年之久。1999年,朱呈到平邑县走亲戚,偶然路过一片山楂林,看到有农民在砍山楂树,一问才知道,原来平邑前几年大量种植山楂树,造成山楂过剩。因为赔钱,农民只好把树都砍了,改种别的作物。

  看到山楂,朱呈立即想到了糖葫芦。尽管她对糖葫芦的市场前景还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一公斤才5分钱的价格给朱呈一个强烈的直觉,这里面有钱可赚。

  朱呈买回来9000公斤山楂,开始做她的糖葫芦。

  朱呈是个有心人,她首先发现了市场上出售的糖葫芦的一个最大的缺点,所有的糖葫芦都是有核的。有核的糖葫芦,让顾客食用起来非常不方便,而且,有些顾客将山楂核随地吐掉,也影响环境卫生。于是,朱呈用了将近3个月的时间,做出了自己的第一批无核冰糖葫芦。这样的糖葫芦,销售起来果然很好。

  给糖葫芦去核之后,细心的朱呈又琢磨出了新的招数。有一次,看到儿子吃的月饼,她突然灵机一动:这糖葫芦里面能不能填充一些东西?在丈夫的帮助下,她给糖葫芦去核的地方填充了巧克力、果酱甚至熟鸡肉、牛肉等等。她把夹心糖葫芦再拿给大姐和父亲一尝,没有说不好的!当年,朱呈注册了"朱老大"的商标,丈夫又贷款5万元帮她在山东联系了一家包装厂,生产了一批印有"朱老大夹心冰糖葫芦棺盅的包装袋子。她用贷款的钱专门租了一间大房子,添置了生产工具,雇了几个人,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产品上市仅仅一天,700支夹心冰糖葫芦全部卖光。"朱老大"的名声很快就在临沂的大街小巷以至省内外的大中城市纷纷叫响。从那一年冬季开始,朱呈就招募人员,奔赴全国各地。经过努力,"朱老大"夹心冰糖葫芦渐渐在山东、江苏、浙江、湖南、四川和新疆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开辟了市场,发展了100多家经销商和代理商,基本形成了自己完整的销售网络。

  冰糖葫芦这样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小食品被山东的下岗女工做大了,而同样普通的食品凉皮也被陕西的下岗女工贾亚芳做出了名堂。

  1998年2月,贾亚芳从陕西黄河机械厂下岗了。下岗前,她每个月的工资是400元。

  第二天,贾亚芳就骑着自行车开始了自己的市场调研。她想找间门面房,开间小餐馆自己干。在一个卖凉皮的地摊前,她与卖凉皮的人交流生意经。卖凉皮的告诉她:"一碗凉皮顶多能赚4毛钱。"

  贾亚芳简单地算了算账:首先,卖凉皮投入少,一张长条桌、一个玻璃罩、几个竹筛子、几个盛装油盐酱醋的盆盆罐罐、几十个碗和一辆三轮车就足够了;其次,一碗凉皮赚4毛钱,一天卖50碗就能赚20元钱,一个月就能赚600元,比她在工厂的工资还多。

  打定主意的贾亚芳没和丈夫商量,自己跑到旧货市场花了508元配齐了卖凉皮的全套家当。

  第一次卖凉皮是1998年3月6日。贾亚芳早上6点多就起床置办材料,然后来到自己原先的工厂门口,摆起了摊位。这一天,她卖了69元钱,除去凉皮、绿豆芽、摊位费和油盐酱醋等成本,她赚20元钱。

  就这样一天几十元赚下去,等到贾亚芳攒了3000多元的时候,他顶住家里人的反对,要开一家凉皮店了。

  但是她没有想到,开店竟然开砸了。

  因为开店的成本提高了,店铺的租金、服务员的工资加起来每个月将近5000元,她必须每天卖掉200碗凉皮才能保本。贾亚芳在服装批发市场附近选择了一个地方,那里人流量大。可凉皮店开业第一天卖了160碗,第二天卖了210碗后,之后营业额再也上不去了。不到两个月,这个凉皮店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贾亚芳心灰意冷地关了门。这一次,她亏了3790元,之前卖凉皮赚的钱,全打了水漂。

  第一次失败,并没有让贾亚芳灰心,她开始对陕西凉皮进行深入的调查。陕西的凉皮分为两派:一是关中户县的秦镇凉皮,二是陕西南部的汉中凉皮。两派凉皮各有特点,秦镇凉皮硬爽耐嚼,汉中凉皮柔软细腻。秦镇凉皮吃起来硬扎扎的,汉中凉皮软到筷子一挑就断。对这两派凉皮进行反复比较之后,贾亚芳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把两派凉皮的优点综合在一起。

  贾亚芳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试验,她亲自洗米、泡米、打浆、蒸制,每一个细节都认真地做记录。尤其是将米打成浆后,在烫浆之前,她总要把米浆分成好几份,采用不同的方式蒸制,直到有人吃着这些"实验凉皮",觉得香得不得了时,贾亚芳才决定再次出山。

  这一次,她不敢马上租房子,而是从摆地摊开始。

  1998年5月20日,她第一天摆地摊。这一天,一碗都没卖出去。

  第二天,贾亚芳又在原地摆了地摊。这回,她调好一碗让旁边修鞋、卖小玩意的师傅免费尝,一开始大家不好意思。但卖鞋垫的一位妇女尝了一口后,连声说好,招呼旁边的人快来吃。

  第三天,她刚摆出来,前一天摆地摊的各自买了一碗,过路人也来买,没用一个小时,凉皮都卖完了。

  第四天,贾亚芳没摆摊,她骑着自行车出去找房子去了。

  贾亚芳租了一个一米多宽的门面房,又制了一块"捷尔泰凉皮店"的招牌挂在门头。

  过路人看到这个名字很稀奇,有的人以为是国外的凉皮,就进来尝一尝。这一尝不要紧,口碑立即就传出去了。1998年6月5日正式开业的第一天,贾亚芳的凉皮卖了110碗,第二天200碗……第四天时,她的凉皮一下子卖到了560多碗。第一个月下来,贾亚芳赚了1万多元钱,第二个月的纯收入将近2万元。第三个月时,出现了顾客排队等凉皮的现象。半年之内,贾亚芳就赚了将近10万元。"捷尔泰凉皮"在西安声名鹊起。1999年,贾亚芳在陕西省工商局注册了商标。一年后,"捷尔泰凉皮"和"捷尔泰肉夹馍"被评为中华名小吃。

  扎根与扩张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如果要得到长远的发展,有两方面的工作是必须做的:扎根和扩张。扎根有两种,文化的根和技术的根;而扩张则是为了寻求新的市场机会。

  雷菊芳的奇正药业,更主要的是扎文化的根。

  奇正药业声名鹊起之后,雷菊芳认识到,藏医药和藏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单纯推广藏医药,而不结合藏文化,犹如缘木求鱼,久而久之,势必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公司要获得大的发展,首先必须体现出对藏文化的尊重。

  基于这个理念,为了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雷菊芳亲自领导了奇正产品的包装设计,对其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进行了仔细的推敲。现在奇正藏药的包装,以藏红和藏黄作底,西藏传统工艺唐卡为边,藏学始祖宇妥·元丹贡布的头像位居中央,表现出十足的藏味藏韵。雷菊芳还在公司中大量招募藏族员工,并不惜工本地对营销人员进行培训。她还提出"文化价值参与分配沟纳柘耄计划每年从企业利润中固定地拿出一个比例,做一个文化基金,用于支持藏医药的研究、开发和藏文化的传播。

  在对藏药的经营过程中,雷菊芳的人生观也受到了藏文化影响。在西藏,医生被尊称为济世太医,世世代代享有崇高声誉。藏医伦理要求行医者一要具备相当智慧,二要具备慈悲为怀、悬壶济世的心肠。耳濡目染之下,雷菊芳也对自己的企业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讲究道德自律,善待别人,"行人间善事,做千秋企业"。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雷菊芳在西藏的投资遍及西藏各地,在她的帮助下,许多藏族同胞脱离了贫困。仅她在林芝的制药厂,就雇有100多名残疾藏族职工。

  当国内很多投资者感叹在少数民族地区投资难,很多投资者从少数民族地区铩羽而归的时候,奇正藏药不仅存活了下来,而且活得越来越好。为什么?还是文化的力量。雷菊芳这样评价文化的力量,"你是在自觉地做着一种文化融合的工作,还是在以一种救世主的心态投资。自觉融入当地文化,甚至感觉被这种文化所同化,这是无论跨国还是跨民族投资取得成功的一个基本原则。"

  与雷菊芳不同的是,卖凉皮的贾亚芳,扎下的是技术之根。

  贾亚芳的技术,就是一种浓缩调料。

  与西餐不一样,中餐的质量、口味与厨师有很大关系,很难进行标准化生产。贾亚芳的第二家凉皮店在建国路开张时,顾客反映味道有别,贾亚芳决定研制一种浓缩调料。多次试验,加入十多味中药的浓缩调料研制成功了。只要按1∶1.2的比例在这种浓缩调料中加入温开水,不管谁调这个料都是一个味。这就是贾亚芳的秘密,是她的立足之根。贾亚芳提醒创业者:要做别人没有自己有、独一无二的东西。比如凉皮,没有自制的调料秘密配方,就跟别人卖的凉皮一样了。所以有了自己的"绝招",才能打开天地,走向世界。

  目前,贾亚芳的"捷尔泰凉皮"已在新加坡、加拿大成功注册。贾亚芳和丈夫正筹划着把中国凉皮打入国际市场。

  光彩与梦想

  在经营企业成功之后回报社会,是很多企业家的心愿。如何回报社会,不同的企业家有不同的做法。

  1994年,在全国工商联七届二次常委会上,为了配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0位民营企业家共同发出了"让我们投身到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的倡议,号召民营企业家到老少边穷地区投资兴业,以义利并举、实现双赢的方式,为国家的扶贫计划做出贡献。10名签字者当中,有一对夫妇,河北亨豪集团的张江平和芦新菊。

  当年10月,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牵头组成一个22人的光彩事业考察团,对贵州毕节、安顺等地区进行了为期8天、行程1600多公里的扶贫考察。这是光彩事业发起以来首次扶贫项目考察,张江平和芦新菊是考察团里惟一的一对夫妻团员。

  那一次考察,给芦新菊的印象极为深刻。"食不饱腹、衣不避寒、居不避雨"是老区群众的生活现状。在回河北的途中,芦新菊常常独自落泪,张江平也感叹不已。回到家里,夫妇俩主持召开家庭会议,对家人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暂停两个新产品的开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贵州毕节的扶贫开发上。

  1994年到1996年,张江平和芦新菊夫妇在贵州的项目投资近700万元,并从集团总部抽调了38名技术人员,创办了一家机砖厂,同时开办了一家小煤窑,而他们自己的集团却因停止开发两个新产品而损失了数百万元。

  随着光彩事业在全国各地次第展开,她们又将目光投向自己的故乡河北。

  1996年,在河北省光彩事业工作会上,张江平夫妇了解到全省尚有40个国家级贫困县。他们暗下决心,要为父老乡亲的脱贫做些实事。经过考察,张江平和芦新菊夫妇决定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进行扶贫开发的光彩事业。

  围场曾是闻名遐迩的皇家猎苑,后来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该县的张家湾乡沙化严重,成了河北省的"北大荒",沙化面积达1.3万亩。当年6月,他们决定投资上千万元,开发这个地方。

  曾经有人给张江平夫妇算过一笔账,1万多亩沙地和坡地需要平整、灌溉、改土、种草、种树、防沙,整个工程的总投入需1700万元,而且需要两年以后才能见效。因此,有不少人劝他们要慎重考虑。但是他们义无反顾,将围场的光彩项目继续进行了下去。

  在国内进行光彩事业的同时,张江平夫妇还将目光投向海外。

  2001年,张江平、芦新菊夫妇的亨豪集团在中非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中国中非光彩矿业总公司正式投产。这是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中在中非最大的公司,并得到了中国和中非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谈到走出国门的原因,芦新菊说,"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于2000年召开了光彩事业迈向新世纪国际研讨会,提出光彩事业要走向国际。当时江平参加了这个研讨会,会后他就一直和我商量,想找一个能走出国门的项目,让属于中国的光彩事业也在国际上发扬光大。我也和他有同样的想法。到中非投资项目的动议是我们在1999年首次赴中非考察的发现,中非共和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但同时也是世界人均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有着丰富的金刚石和黄金资源。"

  中非的项目进展顺利,亨豪集团却突遭重大变故。2002年的8月,张江平在中非共和国不幸遭遇车祸遇难。千钧重担就这样突然压在了芦新菊的肩上。关键时刻,芦新菊没有倒下,毅然顶替了丈夫的位置。亨豪集团的业务正常运转,亨豪集团的光彩事业项目也在继续推进。

  2004年10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访华期间专门会见了从事光彩事业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们,芦新菊带着她的女儿参加了会见。记者现场观察发现,此时的芦新菊已经完全从丈夫去世的阴影中走出,在与安南秘书长的交流中,展现出了一个优秀女企业家的风采。

  有人问芦新菊对光彩事业的理解,她说:"一个家、一个事业,尤其是光彩事业,不是给钱就行。它是一种精神,一种持久精神,是长期的,是胆气、毅力、人力、物力,全方位的,持之以恒的。"

  这样的评价是精辟的。持久的精神,是女企业家和她们的事业得以长久发展的真正动力。

  企业创业故事 篇11

  在港台的亿万富翁中,霍英东的知名度可以说是最高的。这不仅因为他个人资产大约有130亿港元,在1993年又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然而,霍英东的出身,也许要算亿万富翁中最苦的一个!

  霍英东的父母靠着一只小驳船,在香港做驳运生意,也就是从无法靠岸的大货轮上,将货卸上自己的驳船,再运到岸边码头。霍英东7岁那年,在一次风灾中,他的父亲因为翻船被淹死了。

  仅仅过了50多天,霍家的小船又一次翻在大海里,两个哥哥葬身鱼腹,连尸体都没有找回来!母亲死命抱住一块船板,侥幸被过路的渔船救下一条命。当时霍英东因为在海边找野蚝,不在船上,才躲过了这场灾难。

  霍英东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艘旧式的渡轮上当加煤工。可是他的身体实在太单薄了,顾得上铲煤就顾不上开炉门,刚上岗就被辞退了。那几年中,霍英东简直像俗话说的“倒霉人喝水都牙痛”。不过,早年的艰辛和挫折,并没有打垮霍英东,他在不断的失败中,取得了经验,积蓄起力量,等待着机会,他坚信自己总有崛起的一天!

  赚到第一笔大钱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霍英东终于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了一个发财的机会。日本侵略军投降后,留下了很多机器设备,价钱很便宜,但稍加修理就可以用,也可以卖出不错的价格。霍英东很想做这种生意,于是他成了个读报迷,专门注意报纸上拍卖日军剩余物资的消息,及时赶到现场,以内行的目光挑选出那些有价值的,大批买进,迅速修好后卖出。

  由于缺少资金,他难以放手大干。有一次,他看准一批机器,并且在竞买中以1.8万港元中标。有一个工厂老板也看中了这批货,愿意出4万港元从他手中买下,霍英东净赚了2.2万港元,这是他在那几年中赚到的最。大一笔钱了,为他积累了最初的资本。

  香港的“土地爷”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霍英东就预料到,香港航运事业的繁荣,必然会带来金融贸易的发展,而这又将促进商业及住宅楼的开发。于是他抢先把经营重点转向了房地产开发。1954年12月,霍英东拿出自己的120万港元,另向银行贷款160万港元,在香港铜锣湾买下了他的第一幢大厦,并创办了“立信建筑置业有限公司”。开始,他也和别人一样,自己花钱买旧楼,拆了后建成新楼逐层出售。这样当然可以稳妥地赚钱,可是由于资金少,发展就比较慢。

  一个偶然的事件,令霍英东得到了启发,他决定以采取房产预售的方法,利用想购房者的定金来盖新房!这一创举使霍英东的房地产生意顿时大大兴隆起来,一举打破了香港房地产生意的最高纪录。当别的建筑商也学着实行这个办法时,霍英东已经赚到了巨大的财富。他当上了香港房地产建筑商会会长,会内有会员300名,拥有香港70%的建筑生意。所以有人把霍英东称为香港的“土地爷”!

  企业创业故事 篇12

  当全球其他的电脑制造厂商正在经历着销售低迷的痛苦时,戴尔电脑继续着繁荣。当它遍及世界的出货量在2002年第二季度增长18%时,其他厂商的出货量则下降了4%。37岁的迈克尔·戴尔至今已经在其创立的戴尔计算机公司里担任了将近20年的首席执行官。戴尔计算机在1984年成立时注册资金只有1000美元,而到了2001年,它的销售额达到31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3.6万名员工。2002年《财富》杂志的全球500强中,戴尔公司排名第131位。

  戴尔公司为何能够保持如此快速的发展?直接面向顾客销售的“直接模式”和对顾客进行分类的“市场细分”方式是其两大法宝。但实际上,这都取自其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少年时的偶发灵感。

  当迈克尔·戴尔还是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父母在饭桌上谈论的都是通货膨胀、石油危机一类的话题,这使他从小就对生意场发生了兴趣。在他12岁那年,进行了人生的第一次生意冒险——为了省钱,他不想再从拍卖会上买邮票,而是通过说服邻居把邮票委托给他,然后在专业刊物上刊登卖邮票的广告。出乎意料地,他赚到了2000美元。这让迈克尔戴尔第一次感受到“直接接触”的力量及收获,即没有中间人的好处。同时他体会到,如果有好的点子,绝对值得采取一些行动。在尝到少年时直接销售的甜头后,迈克尔戴尔在稍大后的创业尝试中,把这一“直接模式”发挥得淋漓尽致。

  初中时,迈克尔·戴尔拥有了一台苹果电脑,并迅速将兴趣转移向电脑背后的商机。不久,他注意到了商业用途更多的IBM个人电脑。他热切地学习一切有关电脑的知识,利用卖报纸所赚到的钱来购买电脑零部件,将电脑改装后卖掉,获取利益,接着再改装另一台。这期间,他发现电脑的售价和利润空间很没有常规。一台售价3000美元的IBM个人电脑,零部件可能只要六七百美元就能买到。而且,大部分经营电脑店的人不太懂电脑,并不能为顾客提供技术支持。而他当时已经买进了一模一样的电脑零件,并把电脑升级后卖给认识的人。于是,迈克尔戴尔涌现了一个想法:只要自己的销售量再多一些,就能够跟那些店去竞争,因为没有中间商,所以自己改装的电脑不但有价格上的优势,还有品质和服务的上的优势,即能够根据顾客的直接要求提供不同功能的电脑。

  在他开着用卖报纸的钱赚来的白色宝马车,后座载着三部电脑,成为得克萨斯大学一名另类的大一学生后不久,他认识到电脑将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工具,自己正在面临一个很大的机会。当时,电脑界包括苹果电脑和IBM等所有的大厂家都选择通过经销商来销售电脑,但迈克尔戴尔则想凭借直接销售这种更有效率的方式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价值及服务,并希望借此成为这一行的佼佼者。1984年,迈克尔·戴尔从学校退学,在奥斯汀一个约93平方米的办公室开设了自己的公司,命名为“戴尔计算机公司”。

  支撑学生时代的迈克尔·戴尔鼓捣计算机的资金,来自于他从16岁开始的一份卖报纸的业余工作。那年夏天,他负责为《休斯敦邮报》争取订户。报社交给他一个厚厚的电话号码本,让他打电话去向顾客推销。但迈克尔戴尔不久就在推销中发现,有两种人几乎一定会愿意订阅报纸:一种是刚结婚的,另一种则是刚搬进新房子的。接着,他调查后发现,情侣在结婚时一定会在法院登记地址,另外有些公司会按照住房贷款额度整理出贷款申请者的名单。于是,他想办法搞到了周围地区这两种人的资料,直接给他们寄信,提供订阅报纸的资料。通过这种方式,迈克尔戴尔当年挣到了1.8万美元,这不但使他有能力购买更多的计算机,也启迪他日后创造了“比顾客更了解顾客”的市场细分战略。

【企业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小企业的创业故事10-10

企业名人创业故事11-04

企业难苦创业故事04-30

优秀企业创业故事材料10-04

宁波企业家的创业故事05-03

成功企业家的创业故事05-03

女性企业家创业故事11-05

中小企业创业故事11-05

女企业家创业故事03-14

年轻企业家创业故事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