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量力的故事

时间:2022-11-10 08:38:47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不自量力的故事

  不自量力: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不自量力的故事

  【成语故事】:

  《左传·隐公十一年》载有这样一段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有一次发生了争执,息国的国君不采取谈判协商解决争端的态度,却贸然出兵,向郑国发动了。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郑国被迫应战,同敌人厮杀,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说道:“息国犯了五不韪,所以要失败,而且,恐怕息国快要灭亡了。”——不韪,即“不对”或“不是”,也就是错误的意思。有句成语叫做“甘冒不韪”或“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说:明知不对,还是硬干,是自已心甘情愿犯错误,犯天下最大的错误。

  当时人们说的息国所犯“五不韪”是哪五条呢?根据《左传》记载,就是:“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词,不察有罪。”意思是:不估计自己的威德是否比对方高,不衡量自己的力量是否比对方强,两国国君出于同姓、本是亲属而不亲爱,对双方争执的言词不分析是非曲直,不认识自己的错误。又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是以知息之将亡也。”意思是:犯了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由此可以看出息国快要灭亡了。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

  这个故事,说息国所犯“五不韪”之一的`“不量力”,即成语“不自量”的出处。

  唐代诗人在《调》一诗中,开头几句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几句诗的意思是:、的诗文顶天立地地存在着,犹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不可泯灭。没想到一群无知的人竟然这样愚蠢,借故设法对他们进行毁谤。就象那蚂蚁企图去摇撼大树,太可笑不自量力了。这六句诗很有名,常为后人所引用。韩愈在这里,对李杜的诗歌成就作了极高的评价,同时对诋毁李杜的轻薄后生给予了辛辣的讥斥。

  成语“不自量力”便是从“不量力”和“不自量”两种说法演化而来的,同时又都可单独使用,又作“自不量力”,意思都是自己不估量一下自己的力量,人们多用来讽刺那种自高自大,不量力行事的人。

  成语“冒天下之大不韪”则是从故事中“犯五不韪(wěi)而以伐人”扩展变化而来。冒:犯,不顾。天下:普天之下,泛指全世界。大不韪:最大的不是。意思是犯了天下最大的错误,现在多用以指公然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而干坏事。

  春秋时期,实力弱小的息国对郑国发动战争,结果被打败。分析人士认为自不量力的息国一定会被消灭,因为息国国君不考虑自己的德行,不正确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分不清敌人与朋友,不团结邻国,结果没过多久息国果真被楚国消灭。

【不自量力的故事】相关文章:

不自量力的成语故事11-30

成语不自量力释义及故事12-05

成语故事:不自量力08-04

不自量力的成语故事11-10

不自量力的成语故事3篇03-07

成语典故:不自量力11-13

别让故事只是故事励志故事07-22

名人故事林肯的故事04-22

名人故事拿破仑的故事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