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自然哲学基础探析论文

时间:2020-12-12 15:42:51 哲学 我要投稿

生态文明的自然哲学基础探析论文

  摘要:文化的进步构筑起文明的阶梯, 在这个阶梯上, 工业文明“为了更好地生存”而构筑起以物质幸福为目标、以实利主义为导向的认知—价值体系, 必然误导人类踏上掠夺主义不归路, 也由此孕育自我解救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作为“人、生命、自然”共生的大同文明, 其成功建设不仅需要新的社会哲学和存在哲学, 更需要新的自然哲学。以“人与环境的亲缘性存在”“生境逻辑”“限度法则”和“生境利益机制”为核心理念的新自然哲学, 能为以“人、生命、自然”共生存在和“人、社会、环境”可持续生存为基本规定的生态文明提供最终的存在理由和解释的自然依据。

生态文明的自然哲学基础探析论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 自然哲学; 生境主义;

  Abstract:The progress of culture makes up the ladder of civilizations. On this ladder, to achieve a better life, the cultural civilization built a cognition and value system with material welfare as the goal, and utilitarianism as the orientation, which misled mankind to set foot on a non-return road of plundering and gave birth to the eco-civilization of self-rescue at the same time. As a great-harmony civilization with the symbiosis of“human, life and nature”, the successful construction of eco-civilization needs not only a new social philosophy and existential philosophy, but also a new natural philosophy. A new natural philosophy with “the kinship between human & environment”, “habitat logic”, “rule of limitation”, and “mechanism of habitat benefit”as the core concept can provide the ultimate existence reason and natural basis of explanations for the symbiotic existence of “human, life & nature”and the sustainable survival of “human, society & environment”.

  Keyword:ecological; natural philosophy; habitat;

  以“生态文明需要什么样的自然哲学”为主题, 是要确证“生态文明”与“自然哲学”之间的生成关系和逻辑关联:生态文明需要一种新的哲学确证, 这种能够确证生态文明的新哲学, 必然能为生态文明提供坚实的依据。

  一、自然哲学的文明功能

  确证生态文明对自然哲学的需要, 须先了解自然哲学对文明的功能, 为此而有必要从定位“文明”入手。

  (一) 文明是文化的进步状态

  在地球生物世界, 文明源于人类物种的人质化觉醒, 形成于对文化的创造性提炼。所以, 要深入理解文明, 须先了解文化及其构成。

  “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a, 英文为Culture, 德文为Kulture, 意为对土地的耕作与培育, 后引伸为对人的培养、教化等, 具有修养、文雅、智力发展和文明等含义。概括之, “文化”是指人力作用于自然界, 对自然事物进行加工、改造使之适用于自己的同时, 也实现了对自身的训练。正是基于这一原初认知, “文化”概念才获得如此的最初定义:“从广义的人种论的意义上讲, 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合整体, 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1]泰勒将文化等同于文明, 但实际上文明只是文化的进步状态。文化也不是机械的“复合体”, 它始终具有自在的生成性, 这是因为“文化……给予人类一种附加的控制力以制约某些自然力量。它也使人类调整自己的反应方式, 即创造一种比以反射和本能适应更为灵活有效的新的以习惯和组织再适应的方式。”[2]107并且, “一种文化是由一个相关的机构制度系统在起作用。一种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它的理想、神话、政治结构和经济思想:其媒介通过和谐的合作和制度的作用而发挥功能。生活的存在及其质量的标准, 取决于财富、权利、权力、艺术、科学和宗教的规模、范围、分配和享受程度。”[2]110

  下页图1呈现文化的整体形态, 文明蕴含在物质、精神、制度以及政治—经济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和国民凝聚力之中。并且, 文化当然是人类的, 但它首先是民族的: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而创造出来的文化, 一旦具备普世性品格和精神形态, 它就获得普遍解释并形成历史性传承的功能而成为文明。

  图1

  (二) 自然哲学的构成性

  文化无处不在, 但它要上升为文明, 必须内在地具有体现人类视野和情愫的普世性品格、普世性的精神形态、普遍的解释功能和自为传承的智慧。以此观之, 最能将文化上升为文明的动力要素, 是宗教、哲学、艺术和科学。其中, 最重要的是哲学。

  “哲学”发韧于米利都学派, 并由毕达哥拉斯命名, 但使之成型者却是柏拉图。柏拉图认为, 存在世界敞开为存在的本体的世界 (world of being) 和存在的形成的世界 (world of becoming) , 哲学作为对存在的理解方式, 也存在本体和形成两个维度:存在的本体的世界, 就是“变中不变”的世界;存在的形成的世界, 却是“不变中变”的世界。并且, “变中不变”的本体世界, 总是存在于“不变中变”的形成的世界中并借助于形成的世界才可得到彰显;“不变中变”的形成的世界又始终以“变中不变”的本体的世界为本原和动力。

  客观地看, 世界原本是一个整体, 但因为偶然的因素的激励, 人获得了人质化觉醒, 生发出对象性意识与分离性观念, 分出了“自然”和“社会”来, “变中不变”的本体的世界和“不变中变”的形成的世界亦获得了“自然”与“社会”两分:从“社会”维度切入, 对存在的本体的世界的追问, 就形成形而上学;对存在的形成的世界的探究, 就形成伦理学、政治学和美学。从“自然”维度入手, 对存在的本体的世界的拷问, 就形成自然哲学;对存在的形成的世界的探讨, 就形成物理学, 具体拓展为天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将“社会”存在的世界的哲学和“自然”存在的世界的哲学予以整合贯通而构建起人类精神体系的, 却是知识论。

  顾名思义, 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 这与自然科学相同, 但二者也有区别:“自然科学的全部任务仅仅就在于坚持不懈地审查其命题的正确性”;而“自然哲学本身并不是一门科学, 它是一种致力于考察自然律的意义的活动。”这是因为, “自然哲学的任务还是和自然科学的假设有关。自然知识表述为命题;所有的自然律也同样是以命题的形式来表达的。但是认清命题的意义则是检验该命题真实性的先决条件。这两个概念是不可分的, 我们还是可以在此区别开两种不同的心理姿态:一种是关于检验假设的真实性的, 另一种则是关于理解这些假设的意义的。典型的科学方法有助于揭示真实性, 而哲学的努力则指向意义的阐明。这样, 自然哲学的任务就是解释自然科学命题的意义。”[3]6概论之, 自然科学探索意在于发现规律、提出假设、求证命题真实性;自然哲学则考察这些具有真实性的假设、命题的意义蕴含, 为这些假设、命题能用、得用提供最终的解释依据和理由。

  “自然”概念, 在古希腊, 是指宇宙的本性或本原 (nature or arche) ;在现代, 却意指“一切实在的东西, 即一切在空间和时间上确定的东西”[3]6。从发生学观, 人类哲学的原初形态是自然哲学, 它的关注对象是自然世界, 由此形成的关注重心有三:1.世界的本原是什么?2.宇宙是怎样生成的?3.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这三个问题整合生成自然哲学的基本视域:对世界的本原的发问, 实际上是对构成世界的基质的探讨;对宇宙的生成问题的关注, 实际上要试探宇宙中的生命何以形成的问题;有关于世界的本质问题, 却是考察宇宙之为宇宙或事物之为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何在。如果进一步审问, 必然要接触到世界、事物、生命的自身创生性问题。正是基于此, 有人从实践论角度将世界的本质问题还原为自然的技术论问题。由此, 自然哲学获得了现代形态:“从物质论出发, 自然哲学分三个环节展开:即‘宇宙论—生命论—技术论’。宇宙论主要论述自然物质的演化过程;生命论主要论述宇宙演化的突变, 绽开了宇宙的花朵———生命, 生命孕育了宇宙的灵魂———人类精神;技术论主要论述自然生命自身中产生的主观能动性、行为目的性, 如何使主观见之于客观, 在宇宙自然的基础上创建了人类世界。这三个环节表现了‘宇宙的客体性’‘生命的主体性’‘技术的主客统一性’的对立统一或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是一个宇宙自然的大圆圈, 这就是自然辩证法, 也就是我们的‘自然哲学’。”[4]这是自然哲学从关注自然本体论转向关注自然形态学的体现。这种转移, 更多地体现了人力的意愿性要求, 自然存在的本体世界随之逐渐淡出自然哲学的视界, 方法论几乎构成自然哲学代名词。诚然, 从宇宙论到生命论再到技术论的自然形态学演变的背后, 确实蕴含着辩证法, 但却绝不能以此将自然哲学定格为辩证法, 将辩证法等同于自然哲学。客观地讲, 本体论问题和形态学问题是支撑自然哲学的两个维度:前者是对自然存在的本体世界的探讨, 通过这种探讨为研究自然、提出假说、求证命题、发现规律的自然科学阐发其根本意义, 开辟为其能用的路径和方法, 提供为其所用的最终理据;后者是对自然存在的形成世界的探讨, 通过这种探讨为认识、改变自然提供规律和方法。所以, 自然辩证法是自然哲学的方法论, 自然本体论是其生成建构的土壤, 本体论却又要它才发挥实践的认知功能。自然哲学的工作, 不仅要发现自然本体论和自然辩证法, 更追求二者的有机统一。只有当自然哲学以如此整全的方式劳作, 科学才获得与艺术、宗教的统一。

  二、生态文明为何种性质的文明

  探索能够确证生态文明并为其提供最终依据的新自然哲学, 还需明晰定位“生态文明”自身。

  时至目前, 以“生态文明”概念为书名的着作达700多部, 以其为篇名的文章四万余篇。浏览如上文献, 有关于“生态文明”的说法, 可归纳为两类, 即具体政治学意义和人类学意义的生态文明。前者对象清晰、范围确定、视域明确, 它由国家的当前政治所规定, 是在国家现行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及其社会结构框架规范下的文明形态, 具体地讲, 生态文明即是环境文明。后者乃人类文明的当代形态, 它是在整体上超越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形态, 它诉诸“自然、生命、人”共生的生态良知[5], 但目前尚未引来应有的关注和探讨。

  概括地讲, 具体的政治学意义的生态文明与人类学意义的生态文明, 二者并不截然分离, 更不截然对立, 恰恰相反, 它们应相互依存。人类学意义的生态文明为政治学意义的生态文明提供方向、指南、价值坐标及原理、规范;政治学意义的生态文明成为人类学意义的生态文明实践路径及宏观方法。以此观之, 政治学意义的生态文明和人类学意义的生态文明必须寻求统一。本文所讲的“生态文明”, 是人类学意义的生态文明和政治学意义的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 它是超越工业文明的当代文明形态。

  (一) 工业文明的支撑体系

  基于如上认知, 要真正理解生态文明, 需重新认识工业文明, 但却要以农业文明为参照。

  从人类进化史论, 其所创造的每种文明形态都有只属于自己的支撑体系, 它由工艺技术—能源体系、社会结构体系和哲学认知—价值体系三部分构成;工业文明亦不例外。

  首先看支撑工业文明的工艺技术—能源体系。它是建立在对农业文明的工艺技术—能源体系的超越基础上的:在农业文明时代, 人类存在的主题是为了生存, 为此而建构起来的工艺技术—能源体系体现四个方面的诉求:一是顺应自然、适应环境;二是为实现或保障基本的生活;三是手工制作技艺;四是利用树木、泥土、石头等地面资源, 后来才逐渐开发铜、铁等地下资源。与此不同, 在工业文明时代, 人类存在的主题却是为了更好地生存, 为此而建构起来的机械论的工艺技术—能源体系也体现四个方面的诉求:首先是征服、改造自然, 不断创造新的生存环境;其次是实现需求提升更好的生活;其三是工艺技术以标准化、流水线、批量化的方式生产出来;其四是开发地下能源, 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各种金属资源等, 以地面资源为材料所进行的手工制作技术, 随着工业文明的纵深发展, 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其次看支撑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体系。它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一是使用不能再生的化石燃料作为能源基础;二是技术构成社会的真正支撑点, 全力追求技术的发明与革新成为社会的主动力;三是消费促生产, 消费构成生产的动力, 放任主义自由市场构成社会“生产—消费”的真正舞台。

  支撑工业文明结构体系得以建立的信念基石有三:一是一切各不相同的意识形态, 都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征服自然的思想观念基础上的;二是工业化是社会进化的最高阶段, 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同时, 也认为工业化是最先进的社会形态;三是历史的潮流必然推动人类奔向生活更美好的未来, 势不可挡[6]12。

  再者, 看支撑工业文明的认知—价值体系。它由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第一, 为了更好地生存这一目的, 工业文明从农业时代的顺应自然、向自然学习、适应环境转向了征服自然、向自己 (前人、古人) 学习、改造环境。为此, 工业文明建构起分离人与自然的二元认知模式, 机械论世界观是其具体表达。第二, 在二元认知模式和机械论世界观规范下, 建构人类中心论信念体系, 这一信念体系的个体化诉求, 就形成个人主义;这一信念体系的社会化诉求, 就是集权和专制, 包括对社会和环境的集权与专制。第三, 以物质幸福为生存目标, 建构起实利主义价值导向系统, 它敞开三个方面的诉求:一是经济主义,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质需要———是首要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则是次要的’。……社会应当从属于经济, 而不是经济从属于社会。在这个新的领域中, 道德观被经济观所替代, 它‘注重收入、财富、物质的繁荣, 并把它们视为社会生活的核心’。”二是人乃经济的动物:“这种实利主义或经济主义的另一个假设, 反映在人是经济动物这样一种信条中。一旦用这种抽象的方式去看待人类, 无限度地改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欲望就被看成是人的内在本性。”三是“‘无限丰富的物质商品可以解决所有的人类问题。’这种信条与人是经济动物这种大众观点一起使我们作了这样的设想:物质财富与社会的普遍健康和福利之间的确存在着统一性。用最粗浅的话说, 国民总产值构成衡量一个社会运行状况的标志。”[7]第四, 以物质幸福为目的, 以实利主义为价值导向, 工业文明的行动纲领是傲慢的物质霸权主义, 其行动原则是绝对经济技术理性。

  (二) 生态文明的自身诉求

  工业文明的支撑体系的自我膨胀, 必然导致衰落, 因为工业文明认知—价值体系必然误导人类以竭泽而渔的方式征服自然、改造环境、掠夺地球资源, 最终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死境化。工业文明的衰落过程必然孕育出自我拯救的生态文明新形态[8]。生态文明的基本诉求有四:一是以“人与天调”为准则, 追求人、生命、自然共生;二是追求精神对物质的引导和协调, 创建生境幸福;三是以立体开发人的心商、情商、智商为基本任务;四是创建以人体—太空为主要能源场的柔性工艺技术体系。

  任何一种工艺技术—能源体系都不可能凭空生成, 它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结构体系为平台, 更需要其认知—价值体系为指南。以此观之, 生态文明所努力建构的以人体—太空为主要能源场的柔性工艺技术体系, 必然建立在对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体系和认知—价值体系的真正超越基础上。美国未来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用“第三次浪潮”话语来表达工业文明之后的新文明形态, 他指出, 经历文艺复兴, 并在近代科学革命和哲学革命的双重胜利基石上建立起来的工业文明, 因其盲目的物质幸福论目的和实利主义追求, 必然孕育出第三次浪潮:“第二次浪潮的乐观主义遭到了第三次浪潮文明的痛击, 悲观主义成了一时的风尚。今天世界迅速认识到, 在道德、美学、政治, 环境等方面日趋堕落的社会, 不论它多么富有和技术高超, 都不能认为是个进步的社会。进步不再以技术和物质生活标准来衡量。社会不会只沿着单一轨道发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是衡量社会的标准。”[6]28因为第三次浪潮的冲击, 工业文明所构筑起来的“世界正在从崩溃中迅速地出现新的价值观和社会准则, 出现新的技术, 新的地理政治关系, 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传播交往方式的冲突, 需要崭新的思想和推理, 新的分类方式和新的观念”[6]43-44。所有这些“新的”东西, 最终汇聚建构起一种新的社会结构体系和新的认知—价值体系, 能够支撑这种新的社会结构体系和新的认知—价值体系的必然是一种新的哲学, 包括新的存在哲学、新的社会哲学和新的自然哲学。

  三、生态文明的自然哲学基础

  生态文明诞生工业文明的深度危机, 它是在工业文明的自崩溃进程中对人类文明的当代拯救。生态文明建设要获得对人类文明的拯救的成功, 必要有新的存在哲学、新的社会哲学和新的自然哲学为其提供高屋建瓴的指南, 提供核心的智慧和根本的方法, 提供存在理由和最终的依据。

  (一) 生态文明所需的社会哲学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存在论信念、制度结构、认知模式、价值体系的真正解构基础上的重构, 即重新建构能够支撑生态文明的认知—价值体系。这一认知—价值体系获得重构的成功的实质体现, 就是全新的社会哲学的诞生。

  社会哲学, 即是以哲学的方式对存在的形成的世界的严肃拷问所形成的哲学, 它实际上由伦理学、政治学、美学三部分构成。能够支撑生态文明的社会哲学, 是要能够解释“人、生命、自然”共生的大同存在的哲学, 这种社会哲学即是生境伦理学、生境政治学和生境美学, 它融会贯通两个基本的生境理念, 即“人、生命、自然”共生存在和“人、社会、环境”可持续生存。将这两个基本的生境理念予以行动落实, 就是展开社会整体动员, 实施全民低排放、低污染, 恢复环境自生能力, 实现自然、生命、人共生和人、社会、环境持续生存。因为, 只有共生存在和可持续生存, 才是生境社会, 才成为大同世界。

  (二) 生态文明所需要的形而上学

  任何性质和内容的社会哲学, 都是建立在具体的存在哲学基础上的。生态文明所需要的生境主义社会哲学, 同样需要一种存在哲学的支撑。

  存在哲学涉及两部分内容, 即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 前者是对社会存在的本体的世界的哲学拷问方式和智慧形态;后者是对自然存在的本体的世界的哲学拷问方式和智慧形态。并且, 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的世界的拷问的形而上学得以构建的最终依据, 却蕴藏在自然存在的本体的世界之中, 这是我们理解形而上学与自然哲学之间的生成关系的正确认知。

  客观地看, 生态文明是彻底清算二元分离的机械论世界观和孤立存在论, 重建性恢复“人、生命、自然”共生存在的世界, 基于此一努力方向, 创建生态文明需要一种能够全面解释这一共生存在的世界的存在哲学, 这就是生态理性哲学。生态理性哲学的基础是生存场理论, 其基本内容却是生境主义伦理学、政治学和美学, 它建立在生态理性形而上学和生境主义自然哲学这两块基石上。

  生态理性形而上学构成“人、生命、自然”共生的存在理由, 它由以下三个命题构成:

  第一个命题:“人是世界性存在者”[9]。人不是单个的存在体, 他与整个世界具有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决定了人的存在离不开宇宙、地球和地球生物圈, 更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土壤以及山川河流、江海湖泊, 离不开地球资源环境和地球生物。人要成为人, 人的社会要永续, 必须具有世界性存在眼光和存在胸襟, 并学会具备世界性存在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存方式。只有如此, 人才可能学会谦卑, 学会向自然学习, 学会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然的智慧、宇宙的力量和生命的奥秘。

  第二个命题:“世界是生生不息的生存场”[10]。人的世界性存在源于世界的亲生命本性。正是这种亲生命本性, 使整个世界的存在敞开既具有确定性、秩序性的一面, 更具有非确定性、非秩序性的一面。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秩序性与无序性, 二者的交互作用, 才生成自然、生命、人、社会的场态运动, 并且生生不息。生生不息的生存场, 构成一切存在的整体动力, 人类谋求可持续生存, 同样要接受其整体动力的推动或制约。

  第三个命题:“自然为人立法, 人为自然护法”[11]。人是自然的造物, 其保持完整而安全存在的根本前提, 是遵循宇宙律令、自然法则、生命原理, 因为自然宇宙的创化必将其宇宙律令、自然法则、生命原理灌注进生命之中, 构成人的生命本性。对人类来讲, 一旦违背宇宙律令、自然法则、生命原理和人性要求, 其与社会、自然、地球生命之间就会出现生存失律, 导致存在无序, 灾难———包括天灾和人灾———就必然降临。

  (三) 生态文明所需要的自然哲学

  人伫立于地球之上、并存在于生命世界之中。人的如上存在事实既决定了其创建文明必以自然为土壤, 同时也决定了自然哲学必须为形而上学和社会哲学提供最终的依据。以此来审视生态文明所需要的自然哲学, 恰恰是能够为生态理性形而上学和社会哲学提供意义解释蓝图的生境主义自然哲学, 它由四个核心理念构成:

  第一个自然哲学理念:人与环境的亲缘性存在。今天, 人们所论的“环境”, 其实是为人所意识到的存在世界, 它先于我们存在, 并成为我们安全存在的土壤和可持续生存的平台。以此观之, 人与环境的亲缘关系, 不过是人与其赖以存在的`一切条件之间所形成的血缘关联, 这种血缘关联具体表述为人与宇宙、人与地球、人与生物世界之间的本原性关系, 这种本原性关系是自然宇宙的伟力 (即“自然力”) 在自创生中实现他创生时, 赋予给它所创造的每一种存在方式、每一种生命形态的内在性质、存在本质、关联方式。人与环境的亲缘关系蕴含一个存在法则:在这个充盈生命的世界里, 人与他者 (无论是作为宇观的宇宙还是作为个体的事物) 所建立起来的关联性始终是内在的, 它来源于存在本身, 来源于生命的内部, 构成生命得以创造世界并在世界中存在的根源。所以, 无论是生物世界的生命之于人, 还是人之于宇宙、地球和存在于其中的生命, 其最真实的和最根本的价值, 不是使用价值, 而是他们各自的存在价值和其存在敞开生存的生成论价值。

  第二个自然哲学理念:生境逻辑。所谓生境逻辑, 是指事物按其自身本性而敞开存在的逻辑。生境逻辑的宏观表达, 是宇宙和地球遵循自身律令运行, 自然按照自身法则生变, 地球生物圈中的物种按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生生不息。生境逻辑的微观表达就是任何具体事物、所有个体生命、一切形态存在, 均按自己的本性或内在规定性展开生存, 谋求存在。比如平澹而盈、卑下而居是水的本性, 水总是按照自身之本性而流动不息, 生生不己。起于地平线而直耸云霄, 这是高山的本性。“让高山低头, 叫河水让路”, 这是违背水和山之生境逻辑, 并使水和山丧失自身本性的人力表现。日月运行有时, 寒暑交替有序, 这亦是日月、寒暑按其自身本性而运作的逻辑呈现, 反之, 当日月运行无时、寒暑交替无序时, 它们就丧失其自身本性, 并违背了自身之生境逻辑。

  生境逻辑与观念逻辑有其根本不同:首先, 观念逻辑是人为逻辑, 生境逻辑是事物逻辑、生命逻辑、自然逻辑、地球逻辑、宇宙逻辑;其次, 观念逻辑以观念假设为前提, 生境逻辑却以存在事实为准则, 任何形态呈示的生境逻辑, 都必须以事实本身的存在为前提, 任何观念假设只有体现生境逻辑时, 才是合自然律的。再者, 观念逻辑张扬人力意志, 追求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或强力意志而设定其目的;生境逻辑所敞开的是事物本性 (或宇宙本性、地球本性、生命本性) , 张扬宇宙律令、自然法则、生命原理, 体现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在存在世界里, 人类遵循生境逻辑, 就是尊重事物本身, 或曰尊重事物的本性、生命的本性、自然的本性、宇宙的本性, 使它们在各自成为自己的同时尊重对方、并促成对方成为自己。亦或可以说, 生境逻辑就是事物与事物、生命与生命、个体与整体等等之间的共互逻辑, 是“人与天调, 然后天地之美生”[12]的逻辑。

  第三个自然哲学理念:限度法则。在感觉甚至经验的视域中, 世界是无限的。但在存在事实面前, 世界始终是有限度的。世界的限度可以用人的智力方式即定量的方式予以测算, 也可以用定性的方式予以推论。比如, 宇宙是由无数的星球组成, 但不可能由无限的星球组成;又比如, 地球是一个有限的星球, 这可以科学的方式, 从表面积、空间、承载力、运动方式等方面得到确证。

  首先, 世界的限度法则蕴含两个物理学原理, 即物物相生原理和能量耗散原理。

  物物相生原理揭示:世界在本质上是一个物质性的世界, 这个物质性的世界由无数的个体构成, 任何个体相对任何他者来讲, 都是有边界的, 而边界本身就是限度, 所以边界构成限度。并且, 由个体组构成的世界同样是可度量的, 而度量却意味着边界, 更意味着限度。由自然宇宙和生命所构成的世界之所以生意盎然, 是因为物物相生。在这个物物相生的世界里, 任何形态的资源始终是相对物物而论, 或可说相对生命对生命而论, 即此一生命构成彼一生命得以存在之资源, 彼一生命亦构成此一生命得以存在之资源。比如, 大地之上的所有动物、植物包括微生物, 都需要土壤、水、阳光、空气这些基本条件才可存在, 因而土壤、水、阳光、空气构成了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所有物得以生生不息地存在的资源。反之, 土壤、水、阳光、空气得以生生不息地存在, 同样需要植物、动物包括微生物为其提供条件, 所以, 植物、动物包括微生物又现实地构成了土壤肥沃、水运动不止、阳光灿然和空气鲜活不息的资源。

  能量耗散原理揭示:在自然世界里, 所有的物理过程, 无论是自然过程还是工艺过程, 都是能量可获得性变小的过程。甚至在理想过程中, 能量可获得性的增加都呈不可能性。因为:第一, 在任何物质形态开启能量转化的过程中, 必然有部分能量被降解。第二, 在任何形式的能量转化过程中, 等量的热 (热能) 都不可能转化为等量的有效功。第三, 在任何形式的能量转化过程中, 热都不可能由冷物体传向热物体。第四, 一定量的能量可获得性只能使用一次:在物理运动过程中, 转化为有效功的能量不能回收利用。第五, 在自发过程中, (任何东西的) 浓度趋于扩散, 结构趋于消失, 有序趋于无序[13]83-84。在物理运动过程中, 能量可获得性变小的根本原因是物理运动本质上是能量运动, 而能量运动的实质性结果是产生熵。熵却是无序度量, 也是能量不可获得性的度量。

  能量耗散原理即热力学第二定律, 它还可表述为:所有物理过程都是一个普遍的熵增加的过程, 这是整个世界所有物质性生命之存在敞开运动所无法回避的过程, 正是这样一个无可回避的过程本身, 才使世界新陈代谢, 物种生命才获得了生死相依的循环运动。“所有的有机体都依靠直接利用环境中的低熵维持生存, 只有人类是最突出的例外:人的大部分食物都经过烹调, 并且将自然资源转化为机械功或者各种形式的有用的东西。这里, 我们不要再一次误导自己。金属铜的熵比提炼金属铜的矿石所含的熵低, 并不意味着人类的经济行为可以逃避熵定律。提炼铜矿导致环境中的熵增加得更多。经济学家喜欢说:我们不能免费得到一些东西。熵定律教育我们, 生物生命的规则, 以及人类社会中的经济延续的规则更严格。从熵的角度来说, 任何生物的或者经济的行为, 其成本总是高于产生。同样, 从熵的角度而言, 任何生物或经济的行为必然导致赤字。”[13]92

  其次, 世界的限度法则还蕴含一个生物学原理。

  自然世界既是一个物质化的世界, 更是一个生命化的世界:每种物质形态都是一个生气贯注、生意充盈的生命存在体。从生物学角度审视自然世界, 始终从整体和个体两个维度敞开为组织与能量运动的过程,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一切有用的基本活动都要消耗组织和能量, 这是这些活动所付出的生物学成本。虽然在数量方面这和愉悦与痛苦的衡量及任何自觉的评价并不符合, 但它仍被看作是自觉评价的基础。为了达到许多经济目的, 我们常被忠告用生物标准而不是其他标准来衡量福利, 并要记住, 许多生物成本并不会轻易地和充分地自动体现出来, 而生物收益也不会被人们所感知。”[13]285并且, 世界的整体运动, 必要以充盈于其中的个体敞开其内外生存运动进程为体现:对任何个体言, 其“体内生命过程和体外生命过程永远都无法逃脱来自物质方面的制约, 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 (稳态方面) , 它们不断发生着置换, 这种置换只有在长期内 (演化方面) 才能发生质变并被人们认识到。换句话讲, ‘资本’相当于‘体外器官’, 而生物器官相当于‘体内资本’。在这两种情况下, 我们要么看到的是短期折旧与置换, 要么看到的是技术变革。物质资本之所以很重要, 因为通过它人们才可以利用能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 实际上, 整个自然环境都是资本, 倘若没有空气、土壤和水这些媒介, 植物就无法吸收太阳能, 整个生命 (和价值) 链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13]286生命的体内运动, 连结起生命本身和生命的历史;生命的体外运动, 却连接起生命与生命、生命与群体、生命与环境、生命与自然整体。

  第四个自然哲学理念:生境利益机制。从根本论, 世界始终充盈着利益, 无论自然宇宙界, 还是生物或人类世界, 都必以利益为其实质内容。并且, 充盈于世界之中的利益, 必须是生境利益。所谓生境利益, 就是使世界以及世界上的一切存在者、所有生命都能够在互动进程中获得生生不息的利益, 因而, 生境利益就是指能够促其生并生生不息的利益, 它的具体内涵可表述为如下三个方面:其一, 生境利益是指生境关系化的利益, 它包括了构筑这种生境关系的个体或群体的利益, 但它决不仅仅是个体与群体单方面的利益, 而是构筑这一实际存在关系或生存关系的双方或多方得以共享的利益。其二, 生境利益是现实的生态关系中使各方利益得以生殖的利益, 即使实际生存关系缔结的各方都能获得生生不息的存在朝向和生存动力的利益, 就是生境利益。其三, 生境利益既是一种谋取的利益, 也是一种给予的利益, 或者说它是一种谋取与给予同时生成、同时展开的利益形态。比如一块土地, 长出花草树木, 绿荫大地和美化世界, 这是给予大地和世界以利益;但与此同时, 这块土地也需要雨水、需要阳光、需要空气、需要温度, 否则, 它就丧失自生的功能, 一旦如此, 这块土地就很难培育出花草树木来。

  概括上述, 生态文明作为超越工业文明的当代文明, 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必有以生境主义社会哲学 (即伦理学、政治学、美学) 、存在哲学和自然哲学为构成内容的认知—价值支撑体系。其中, 自然哲学构筑起这个体系的底座, 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世界性存在的最终理由和意义诠释的自然依据:这就是“人、生命、环境”的亲缘性存在和“人、生命、自然”共生的生境逻辑、限度法则和生境利益需求机制。

  参考文献

  [1][英]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 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1.

  [2]庄锡昌, 等.多元视野中的文化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3][德]莫里克·石里克.自然哲学[M].陈维杭,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4]萧焜焘.自然哲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488.

  [5]杨兴玉.生态良知说的思想渊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 :26-27.

  [6][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朱志焱, 等,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4.

  [7][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19.

  [8][德]瑞尼尔·格仑德曼.马克思主义面临的生态挑战[J].刘魁, 张苏强, 译.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2) :12-16.

  [9]唐代兴.生态理性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92.

  [10]唐代兴.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2-4.

  [11]唐代兴.生境伦理的哲学基础[M].上海:三联书店, 2013:58.

  [12][清]戴望.诸子集成·管子校正[M].北京:中华书局, 2006:242.

  [13][美]赫尔曼·E.戴利.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M].马杰, 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生态文明的自然哲学基础探析论文】相关文章:

1.生态文明素养的论文提纲

2.生态文明素养论文提纲

3.《园冶》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探析论文

4.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思考的论文

5.生态文明素养毕业论文提纲

6.灌区水生态文明建设思考论文

7.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理念研究探析论文

8.关于大学生生态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