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的医学药理论文

时间:2020-10-03 15:03:09 医药学 我要投稿

关于大黄的医学药理论文范文

  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

关于大黄的医学药理论文范文

  1 疱疹性口炎

  疱疹性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药理研究证实,大黄对病毒、葡萄球菌、厌氧菌、链球菌、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颜学忠[1]治疗35例疱疹性口炎患儿,取大黄3g,加入50~100ml水中煮沸1~2min,每天少量口服煎液不少于4次,连续2d后,与41例常规方法治疗的患儿进行比较。结果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口腔疱疹消失时间、弥漫性牙龈红肿恢复时间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 。

  大黄止血的有效成分是d - 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均有促进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有利于血栓形成,并使血小板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促进血液凝固,缩短凝血时间;还能使损伤的局部血管收缩,血管抵抗力增强,从而有助于止血。林秀珍等[2]对30例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用注射用水10ml稀释大黄粉0.5~1g后鼻饲胃内保留,2~3次/d,连用2d,有效率为93.33%。

  2 胃肠功能衰竭、肠胀气

  大黄能有效阻止炎症介质的'扩增及其生物学作用的发挥,阻止炎症介质介导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多种病原体有抑制作用;对某些重要器官有保护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薛前进等[3]对42例胃肠功能衰竭新生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大黄粉0.2g/( kg·次)鼻饲,1次/8h,连用3d。结果表明:止血有效率为83.33%,肠鸣音恢复有效率为100%。唐贵富等[4]给32例危重症时肠胀气患儿以大黄粉溶于10~30mL温开水中后口服或灌肠,体重<5.0kg者用1.0g,5~10>15.0 kg者用6~12g,有效率为90.6%。

  3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谢艳红等[5]将大黄粉5g用温开水适量调匀后,对2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用生大黄粉敷脐治疗,每日更换1次,连用3~5d,并随机选择同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作对照,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结果用大黄敷脐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平均腹胀消失时间、治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 。

  4 蛔虫病

  大黄具有攻里通下的作用。现代药理学证明,大黄中有效成分大黄素对乙酰胆碱所致痉挛有很强的解痉作用。因此,用大黄治疗蛔虫病有较好疗效。章正国等[6]用生花生油50ml加大黄粉6g给25例蛔虫性肠梗阻患儿胃管内注入后夹管2h,所有患儿在1h内即排出蛔虫,梗阻症状立即消除,3d后均出院。

  5 腮腺肿大疼痛

  大黄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英若兰[10]对80例流行性腮腺炎所致腮腺肿大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大黄粉15~20g滴入少许食醋,搅拌成糊状后贴敷于耳垂,每24h更换1次,3~5d为1个疗程。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能明显缩短肿大及疼痛消失时间(P<0.01),治愈率为100%。

  6 流行性乙型脑炎

  大黄具有攻下泻火、醒脑开窍、抑制免疫及抗病毒的作用。动物实验证明,大黄乙醇提取物可减轻病毒性脑炎模型鼠脑组织病理改变,明显消除脑组织内病毒抗原,降低病程各期病毒滴度,具有有效的抗病毒作用。万容等[9]对31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大黄25g加水250ml煎煮10min,取液100~200ml冷却后保留灌肠,2次/d,3d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在退热、止惊、意识恢复及呼吸衰竭的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在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证、降低无效率方面有积极作用。

  7 便秘

  大黄含蒽醌类化合物,通过皮肤的渗透和吸收,药物进入体内后可刺激大肠蠕动而排便。陈睿[7]对40例新生儿便秘者用约3g大黄粉加沸水调成糊状后敷于脐部,纱布固定,24h换药1次,3次为1个疗程,有效率为97.5%。张静慧[8]治疗80例便秘患儿,将大黄5~10g研粉后用醋调成糊状,贴双足涌泉穴或脐部,10~15h后取下,有效率为94%。大黄具有抗菌、消炎、收敛、止血等作用。周玉琴[11]对出生28 d内的50例脐炎患儿用50%酒精清洗脐部后,上敷大黄粉0.3~1g,1次/d,5d内全部痊愈。

【关于大黄的医学药理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关于医学影像的论文范文

2.医学骨科论文范文

3.医学生的论文范文

4.医学外科护理的论文范文

5.中医学的论文范文

6.标准的医学论文范文

7.医学优秀论文范文

8.保健医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