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行知理论培养学校的精神文化

时间:2020-08-01 18:22:57 文化艺术 我要投稿

运用行知理论培养学校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它不是一代人就能够建立起来的,而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一代一代传下来,那么,如何培养学校的精神文化呢?

运用行知理论培养学校的精神文化

  一、陶行知人本教育思想在学校精神文化中的作用

  学校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核心与灵魂。陶行知人本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思想的精髓,在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中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精神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一所学校具有优良的精神文化能够振奋人的士气,激励人的意志,成为师生心理及行为上的一种驱动力,使得他们在道德行为、价值观念、生活处事上,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势,从而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陶行知的“活到老,做到老,学到老”“,以教人者教已,在劳力上劳心”等,引领着全校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终生实践的观念,使得教育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在反思中不断积累,在行动中不断改进,从而来适应世界整体上的飞速演变,促进学校的发展。

  2.精神文化是学校团队的凝聚力先进的学校精神文化,具有一种向心力,可以把群体中的每位成员凝聚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号召力。他们肩负着共同的使命,为学校繁荣而努力,并且具有集体的战斗力,一呼而百应。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已然成为了每个教师做人的准则,“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们时刻抱着这样一种精神去教导学生,将学校作为自己的家,将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教师之间互相帮助、亲如兄弟姐妹,为这个家而共同奋斗,共同努力,为培养好孩子,而乐此不疲,共享生命的欢乐和幸福。3.精神文化是师生情感的依托者一所充满着自身优秀精神文化的学校,必然会成为师生心中所依赖的,心中所喜爱的,心中所向往的,心中难以舍弃的学校,这将在他们的情感中,注入一种精神的寄托,那是一种,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想起,无论身在何方,都会思念的深厚情感。陶行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有着其深厚的情感价值元素,一个“爱满天下”包罗一切。

  二、运用陶行知人本教育思想打造学校精神文化的策略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之所在。运用行知人本教育思想,可以将学校的办学思想深入挖掘,依托校本特色课程及丰富多彩的活动,润泽学校精神文化,从而树立起学校的品牌文化,深入人心,凝聚人心,对师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力。

  1.提炼学校办学思想,挖掘学校文化底蕴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一面旗帜,决定着学校发展的综合水平。我校一贯以“为生命奠基,建优质学校”为长期办学理念,在原有“数学为主,象棋为辅”的学校办学特色基础上,融合当前学校多校区办学形势,以及学校自身内涵发展的需要基础上,开始提炼以“和合教育”为主流意识的学校文化建设目标,并且融合陶行知的人本教育思想,积极打造“品质民主、品味文化、品牌课程”学校。

  2.开发学校尚品课程,彰显学校特色(1)特色校本课程我校积极创导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并且以“生活教育”为背景,大力开发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学校在基于项目数学特色背景下开发了《玩转数学》校本课程,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玩中学数学。(2)特色实践课程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做合一”,并且提出“六大解放”:“解放眼睛,解放双手,解放头脑,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我校在此基础上推出特色实践课程,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丰富的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情商的提升,从而成为具有智慧美、心灵美的一代新人。学校积极创设各种条件,搭建学生实践的平台,给学生的心灵以积极的体验与春雨般的润泽。

  中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校长曾说过:“教育是立在精神上的,而不是立在物质上的。建一所学校,精神难而物质易。因为物质是精神造的,只有精神专注,样样事都可以成功。”精神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它不是一代人就能够建立起来的,而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一代一代传下来,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办学思想、课程设置、活动建设中去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从而形成其特质,其传统,为全校师生所共识。而作为中国陶研会实验学校,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陶行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将我校建成具有自己独特精神文化的品质学校。

  概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一、终身学习———教师的创新源泉

  在观念培养上,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等形式,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客观条件上,学校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氛围与学习条件,便于教师们的自我学习与专业水平提高。学校要促进教师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不断延伸自己的学习历程,开阔自己的教育教学视野,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为教师形成创新精神服务,为学校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目标,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延伸人民受教育的机会。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执行者———教师,更应当率先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为之不懈努力。无论是从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来说,还是从“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来看,都要求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和行动;从学校文化建设来说,更需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引导教师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并为教师的终身学习勾画蓝图,提供相应的条件和契机。让教师在创新中求进步,让学生在教师的创新中受益,让学校在师生的创新中求发展,这是学校在精神文化建设上的更高境界。

  二、团结协作———师生的发展动力

  当今的科学技术是一个集体的事业,一项重要的发明创造,涉及的已不是20世纪初的一两个人,而是几十个,甚至于几百个人的协同工作。”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自身要注意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政策性和规范性调节,进行教育调节,心理调节。对教师来说,需要加强自身的人际修养,深刻理解和掌握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做改善人际关系的模范;在实践中,一切言行要有利于增进团结协作,有利于教书育人。与同事相处,要真心相交,真情相待,在平时要相敬,有困难要相助。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坦诚持重,平等待人。这是学校师生发展的源动力,是教育工作的基础工程。在教师中倡导团结协作精神,不仅仅是为了引导教师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言行是学生的榜样,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承载的不仅有教授知识的任务,更要有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学生思想行为的任务。我们的学生将来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时,能不能拥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很重要的根源就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因此,在教师队伍中倡导团结协作精神,不仅是教书的需要,更是育人的需要。很难想象,一个一盘散沙般的学校能够在教育教学上取得好的成绩,更不要说学校的发展与进步了。在学校的文化建设当中,要有相应的制度来引导和激励教师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形成聚集强大前进能量的合力,引导教师形成在专业上竞争、在工作上协作的'新型的团结奋进的教师团队。

  三、科研实践———学校的质量生命

  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下,科研实践为教师提供了学习新知识、交流经验的机会,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学科研活动的有效组织,不仅让教师领略了新知识,实践了新课程,而且拓展了新视野,获得了新感受,起到了引领、示范、传承的作用,对于整体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专业成长视野要更加开阔,如果教师的工作重点仅仅停留在应试技巧的传授上,那么其教育教学的质量只能是片面的、肤浅的、短效的。真正要实践好新课程的要求,真正把教育工作当成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来抓,才能将教育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有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的课题研究、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丰富的科研工作,是教师在不断地“实践—反思—研究—提升—再实践”路径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重要策略,也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经验只有通过展示、交流,然后传承给其他人,才能发挥它的价值。骨干教师是业务精良、学识广博的学科带头人,他们拥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先进的教育手段。科研实践,为骨干教师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为骨干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经验传承给一般教师提供了机会。科研实践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机会,教师应该在科研实践过程中自觉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能力,积极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为投身于教育教学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教师树立科研精神,为教师创造科研条件,为学校形成科研兴校的发展策略,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要创设良好的科研实践氛围,将科研实践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去落实,这是学校文化中最根本的质量保障,也是学校文化要着力建设的内容。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始终是学校最能体现深层底蕴、明晰学校追求、彰显学校理念的重要途径。在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学校应高度重视无私奉献、终身学习、团结合作、科研实践等方面的精神文化建设,这不仅关系到学校自身的内涵建设和长远发展,更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方略。加强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得以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路径,是学校发展建设中一项固本培元的重要工程。

【运用行知理论培养学校的精神文化】相关文章:

1.陶行知实践教学理论论文

2.浅析运用系统理论建设先进企业文化

3.陶行知教育思想论文

4.试析人本取向的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初探的论文

5.陶行知教育学作文

6.高校书法教育中文化精神培养机制构建初探的论文

7.浅议企业管理中的激励理论运用

8.谈谈内部营销理论在酒店管理中的运用

9.理论与理念下的声乐教学运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