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哥到著姐性别异化现象的文化解读论文

时间:2020-08-18 13:35:21 文化艺术 我要投稿

从春哥到著姐性别异化现象的文化解读论文

  摘要:近年来,性别异化不仅在大众媒体上受到热捧,而且渗透到了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是社会转型期的一种反应,也是消费社会的催生以及审美趣味异化的表现。性别异化现象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以盈利为目的的大众文化产品的风靡,对青少年性格养成及社会角色塑造的负面影响。

从春哥到著姐性别异化现象的文化解读论文

  关键词:性别异化 后现代性 消费社会 大众文化

  性别异化现象扫描

  在2010年湖南卫视举办的“快乐男声”海选中,四川音乐学院2009级男生刘著以长头发、花裙子、高跟鞋、烟熏妆的十足女性装扮,亮相男性选秀舞台并一夜蹿红。被网民称为“著姐”的他迅速成为百度等网站的热门搜索人物,并很快有了大把粉丝。

  “伪娘”刘著的出现,将近年来在我国青少年中出现的性别异化现象推向了极致。早在2004年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女声”选秀节目中,李宇春便以一头短发、一身T恤牛仔、一副中性化的嗓音及一种接近男性的气质横空出世,倾倒了亿万粉丝,从而赢得了当年的“超级女声”总冠军,并被冠以“春哥”的名号。在2009年的“快乐女声”选秀中,曾轶可同样以接近男性的装扮与气质一炮走红,被网民称为“曾哥”。

  如今,这种性别异化现象绝不仅仅停留在大众媒体上,而且渗透到了现实生活中。女人不穿裙装、不留长发的帅气打扮已成为一种潮流。而男人化粉妆、穿丝袜、留长发也渐成时尚。不仅装扮阴差阳错,连性格都乾坤颠倒。

  性别异化现象的原因分析

  社会转型期的必然反应。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空前的社会转型期。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中国传统社会中强调集体主义、服从的人格特征逐渐被强调个人主义、独立的人格特征所取代。人们的价值观日益趋向多元化,人人都能接受的标准成为明日黄花。特别是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蔑视权威,反对一元、稳定和刻板,提倡多元、变化和随意,颠覆传统、标新立异成为他们的追求。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人文精神的“空场”。延续几千年的传统意识形态饱受质疑,新时期倡导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又不到位;传统的权威与秩序正在被解构,新的价值观又没有深入人心,致使很多青少年陷入了信仰危机。失去了信仰的引领与安顿,很多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就像没有根的浮萍一样,随波逐流。他们不关心终极的人生意义与社会价值,只满足于当下的快乐与一时的成功,而追奇逐怪则成为他们填补精神真空的一种快捷方式。

  正当中国本土的意识形态式微之际,以后现代性为特征的西方意识形态却对中国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形成合围之势。后现代性的基本特征是不确定性,它用多极化主体取代单一主体,强调去中心性,主张消解意义,削平价值,填平一切深度,致力于谋求感性欲望与世俗性、当下性,宣扬非理性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日趋多元化,就连表达性别的方式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一维对立的两极,同样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消费社会的催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的很多地方也追随西方社会的步伐,开始进入消费时代。在消费时代,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①,充满了后现代色彩。

  在消费时代,盈利原则在文化生产者心中占据了至上地位,他们最为关心的是票房、收视率、发行量等经济指标,而忽视了必须肩负的社会责任。在消费时代,享乐主义在文化消费者心中占据了主导位置,他们满足于一时的、纯粹的感性欲望,而很少考虑更深层次的精神获得。这样,文化生产者与消费者互相投其所好,把大众文化物化成了一切皆为消费的普通商品。

  性别异化现象正是消费社会催生出的一个怪胎。当消费不再是人们生存的必需时,生产者只能极尽所能刺激消费、拉动消费、制造消费,如何调动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是他们魂牵梦萦的主题。为了消费与盈利的目的,大众文化的生产者一如工业品的生产者,使出浑身解数,不断翻新花样取悦人们日渐挑剔的眼球。当正面的形象不再吸引人时,怪异的形象便破壳而出;当帅男靓女的定势不能招来欢呼时,帅女靓男的反串便应运而生。

  审美趣味的异化。在经典美学中,审美客体主要是文学艺术。但在消费社会中,审美客体范围不断扩大,从传统的艺术种类到电影、电视、网络、广告等无所不包,甚至连日常生活本身也被纳入审美客体范畴。在审美客体由简单趋向繁杂的同时,人们的审美趣味也从单一趋向泛化。过去那种非美即丑的二元对立审美观念正在被一种模糊的、暧昧的多元化审美观念所取代,固定的评判与标准的共识正在失去市场。

  于是,在社会上出现了这样一些常见的情况:一个群体认为很美的东西,另一个群体却觉得很丑;一个群体认为很出位的现象,另一个群体却觉得很正常。这就为一部分人特别是思想活跃的青少年追奇逐怪提供了理论依据。而最为此感到欣喜的是审美客体的推销者。他们针对不同的群体推出不同的新奇玩意儿,美其名曰“时尚”,并大肆宣扬:只要是时尚的就是美的。

  生活在消费社会中的大众的审美旨趣就这样从“阳春白雪”的高雅境界沉降到“下里巴人”的世俗境界,支配其中的观念也由独立的理性审视变为从众的感性判断。而商业逻辑和盈利原则就像一只无形的巨手,不断挑逗着人们的审美神经。当传统的审美影像无法吸引人们的眼球时,一定会有新的形象打着时尚的旗号及时出现。“消费欲望的无节制和人类物质享受的无穷尽,最终导致了过度的身体消费,身体美学也逐渐走上了它的异化道路,性别错位就是这种过度消费异化的结果。”②

  性别异化现象的文化隐忧

  性别异化现象既是消费社会过度消费的产物,又是大众文化降服大众的结果。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以盈利为终极目的的大众文化产品的风靡,对青少年性格的养成及社会角色塑造的负面影响。

  导致青少年盲目趋附潮流。法兰克福学派认为,高雅文化具有美的形式而隐含着解放的潜能,它是一种培养个性的文化;而大众文化是一种单向度的肯定性文化,作为统治与宣传的工具,具有实用主义、行为主义的特征。同时,作为一种商品性、娱乐性、标准化、快餐式的世俗文化,大众文化与工业经济融为一体,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机械化的反应方式,它瓦解着人们的判断力和想象力,成为一种桎梏意识的手段。

  大众文化按照普通商品的运作规律生产与销售,迎合着大众平均化的精神欲求和审美趣味,并没有真正考虑作为大众的每一分子的个体需求,更忽视了引领高雅趣味、提升精神境界的社会职责。由此,人们的欲望在一个平均层面得到满足的同时,其文化获取也被定格在了一个普通的层面,失去了升华与超越的机会,直至彻底迷失了真实的文化需要。

  处在这样一个整体文化氛围中的青少年,原本以标榜个性为原则,却在不知不觉中泯灭了真正的个性,沦为大众文化的`奴仆。一如追求性别异化的少男少女们,他们的初衷是想让自己更富有个性,更具吸引力,但由于缺乏独立表达个性的文化认知,只能循着大众文化的诱导陷入模仿的怪圈。

  导致青少年内心世界萎缩。大众文化的主要存在形式就是影像,视觉取代语言成了文化的中心。与以抽象的思维即概念、语言、文字作为中介的印刷文化相比,视觉化的影像文化大都是形象大于思想,甚至是只有形象,没有思想。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以电视和广播为主要传媒的时代,大众媒介的中心化促成了文化生产的齐一性,大众媒介的电子化促成了文化接受的被动性。文化工业剥夺了受众自主思考的空间,人的真正本质和他们所消费的东西一样,变得微不足道。

  更有批评者认为,接受大众文化的过程,只不过是“一种可以把思维关掉的娱乐过程”;在大众文化熏染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成为只能“用眼睛思维的一代人”。他们表面上标新立异,个性十足,实则内心世界萎缩,精神生活空虚。随着心灵的枯萎,个人作决断的乐趣、文化发展的乐趣、自由想象的乐趣,也一同消逝了。

  从某种程度上说,性别异化现象正是一些青少年内心世界萎缩的具体表现。在缺少思想内涵的影像文化引领下,他们的思维过程由活跃趋向怠惰,由立体趋向平面。他们懒于反省人生,追问心灵,关注社会,只是无力又无助地龟缩于平白而狭小的自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所欲、所求是什么,好笑、好玩是他们唯一的精神作料。看着媒体上女人扮男人、男人扮女人,好笑,他们就喜欢;看着生活中也有女人扮男人、男人扮女人,好玩,他们就模仿。笑了,玩了,就够了,从不问为什么。

  导致青少年道德路径模糊。在共享的文化空间里,大众文化致力于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人们用同样的方式去看、去听、去想,将他们的思想、情绪、欲望统统纳入同样的模式中。这就造成了青少年的精神生活不再向垂直方向深入,只是在水平方向滑动。使他们只注重当下的感受和快乐,而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和思考,消融了面向未来的道德追求,最终将其道德人格引向麻木化、低幼化。

  大众媒体渐渐代替了人们的自主思维,一切皆娱乐的喧闹氛围,往往掩盖了某些社会矛盾,掩盖了一些弱势群体生存的艰辛,也掩盖了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悲欢。“笑声已经代替了思考,在娱乐的狂欢中,青少年渐渐失去了反省精神,以至于难以辨明幽默和滑稽、高尚和低俗。”③

  结语

  无论“春哥”也好,“著姐”也罢,性别异化现象的个别存在,既是社会转型期的一种必然反应,也是社会宽容度提高的一种可喜展现,我们本来无可厚非。然而,当这种现象由个别的“另类”发展为流行的“时尚”时,我们便不得不深刻反思这一现象的推波助澜者——大众传媒。

  在“万般皆商品”的时代,大众传媒追逐高收视率与经济效益,本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它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把盈利视为其唯一目的,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应忘记自身还担负着另一重职责——启迪大众心灵,引领高尚生活。

  在“一切皆娱乐”的时代,大众传媒不断推出通俗化、快餐式的文化娱乐产品,也是迎合了一种普遍的社会需求。但通俗不等于低俗,更不等于哗众取宠。大众传媒应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与文化品格,不能抛弃对真善美的追求,不能放弃对道德理性的弘扬。利用特殊人群的特殊癖好来吸引眼球,将病态审美视为时尚代码,将传播庸俗文化视为社会宽容,这显然曲解了自由与开放的本意。

  在新现代性中,道德自律、自我完善和理性认知并没有失去理由。大众文化的审美娱乐虽然离不开感性层面的愉悦,但更应注重理性层面的诉求。大众传媒应引导当代人在健康的审美轨道上走进心灵的幸福,获得深层的感悟,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高尚的道德水准,向着自由、全面、深刻、大写的人发展。

  注释:

  ①沈语冰:《20世纪艺术批评》,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②丁明拥:《身体美学视域下的性别异化》,《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1),第63页。

  ③丁纯:《当代文化的娱乐化与大众文化的困境》,《江西社会科学》,2009(10),第226页。

【从春哥到著姐性别异化现象的文化解读论文】相关文章:

1.超女文化现象解读论文

2.异化现象下少儿艺术教育论文

3.从《志明与春娇》到《春娇与志明》的艺术转变论文

4.传媒文化中的性别角色模式化论文

5.从文化视角看流行词英译论文

6.从人称代词看日本文化论文

7.从《赤壁》看视听语言中的电影文化论文

8.试析大学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打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