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视角看流行词英译论文

时间:2020-08-28 12:59:32 文化艺术 我要投稿

从文化视角看流行词英译论文

  摘 要:本文对目前汉语流行语的主要来源和类别进行了分析,套用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作为对流行词翻译实例的标准,指出了英译过程中文化丢失的现象,并给出了相应的更正方案。同时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流行语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并尝试提出较新的看法和建议。

从文化视角看流行词英译论文

  关键词:汉语流行词 文化翻译观 汉译英

  过去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足以震撼全球。而期间中国的文化在不断进行本土积淀的同时,也经受了外来文化的洗礼。从更早前的五四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并在当时的中国掀起了国外思潮巨浪;到改革开放,随着经济利益进入中国并影响中国的是西方文化,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迎来史无前例的强度;直至最近的奥林匹克,更是把中国放在国际大舞台的正中,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抬升,使中国文化搭上了全球化快车,享受越来越高的国际关注度。中国文化激起了许多外国人的兴趣,使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去了解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中的中国元素也常常闯入人们视线耳界。而流行语作为社会和文化的集中体现,更能形象深刻的反应出当代流行文化及其发展趋势。因此,流行词的翻译,成了国外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1 流行词受众广的根本文化起因及社会原因

  流行词(vogue words),早期出现于各个专业领域的行话(jargon),刚开始只是由某行业的专家使用,后来因为社会的发展,或者某些热点事件的发生,人们关注并谈论此行业,这个词就开始增加除了行业内涵外的其它社会文化意义,从而变成流行词。这种流行词的起源方式,至今仍然是它们产生的原因之一,像日本地震中,“核辐射”,大多人对辐射的原理不懂,却依然在谈话中使用这样的词汇。流行词曾被Bryan A. Garner定义为“它们可能是新词汇,也有可能是旧词作了新的用法或者是赋予了新的含义。这些词经常会快速的被用滥或者直接变作了标准的俗语,有些时候它们会经历一段时期的流行期,之后逐渐隐没”。虽然流行词不一定与已经流通较久的词汇一样在谈话中表达固定含义,它们仍然可以轻易的吸引住人们去使用它。流行词头顶与一般词汇不同的光环,因为它大量出现在现代社会与网络社会中,表达着各种普通词汇无法表达的社会文化现象。在现今这个快速消费时代的背景下,人们往往会对不同的社会事件非常敏感,加之越来越多的传播途径,也让流行词如同插上翅膀一般,快速的覆盖到整个人们日常的用语中。

  2 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

  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是英国沃瑞克(Warwick)大学比较文学理论和翻译研究生院的教授,她也是翻译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文化翻译观”及“文化转向”的理论,对于翻译研究影响极大。对于文化在翻译中的`位置与翻译对于文化的价值,在她对与翻译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反思与创新后,提出了文化翻译观。巴斯内特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不是单词,不是句子,甚至不是语篇,而是文化。她同时认为翻译不应该被完全局限于语言,它的重心应该在于文化的交递。巴斯内特把翻译的目的定位在文化交流上,正顺应了当代社会里各国文化越来越密切交织的趋势。

  3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指导下的汉语流行词翻译

  现今中国社会的流行词,根据其来源可以大概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方言转为流行”,“外来词”以及“网络流行词”。其中的“外来词”由于本身是来自于外来国家,因此一般建议英译版本回复其原始的面貌。而另外两类流行词,翻译策略也不尽相同。

  就“方言转流行”而言,比如“山寨”一词,最早是来自于粤语。在香港,小规模经营的工厂或家庭小作坊被称为“山寨厂”,它们主要是出产一些小电子产品,比如手机,mp3或者相机之类,而其出产的产品因为主要模仿世界也被港人讥之为“山寨货”。在粤语中“山寨”一词也含有“不正规”或“不正统”的意思。之后这个词延展进了社会其它各行各业,现在甚至可以用它来表达人的行为,比如一个人模仿当红明星,我们就可以说他是山寨版的某某。在《英汉双解流行语辞典》中,该表达被翻译为“cheap copy” (李雪梅, 2010: 330)。这个翻译略显平常,并且对于“山寨”本身来源的文化内涵没有太多表达。而在最新出版的《汉英词典》中,将这个词翻译为了“bandit, copycatting” (姚小平, 2010: 1197)。“bandit”一词带出了对于“山寨”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的相应的“山寇”的形象联想,而“copycatting”则是对于“山寨”原意的直接表述。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该词的翻译,分别使用了意译及直译两种策略。 麦当劳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快速消费食品公司之一.“麦当劳”这个词则是随着该公司全球的商业扩大化,而来到中国。随着麦当劳产品在中国的日益受到欢迎,这个表达也变成了中国社会流行词之一。而当考虑它的翻译时,就十分清晰了,应该将它直接回复为原英语表达,即“McDonald’s”.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 “伊妹儿”应该回译为“e-mail”; “” 则回译为 “hacker”; “克隆” 译为“clone”; “蹦极” 译为 “bungee”;“下载” 回译为 “download”等等。

  就现在越来越流行的网络文化而言,以“油菜”一词为例,这个词的本意是一种植物,但现在它由于谐音的运用,而被广泛的使用为一个形容人“有才华”的词。本文对于该词的翻译,建议为“oily-witty”。听起来似乎是一个接受度较差的词,然而在巴斯内特的文化翻译观指导下,“oily”这个词直译了“油”,“witty”传达出来的意思是在英语中表达“机智”等含义的感觉。受众会对于这个词被用“oily”进行修饰而感到好奇,从理解略微困难,到考虑中西两方的文化差异,从而去进一步了解“油”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这正符合文化翻译观的重心应该在于文化的交递这一观点。

  综上所述,汉语流行词承载着大量的中国社会文化,而为了将它蕴含的文化尽量少的在英译中丢失,针对不同来源的流行词,翻译策略也不尽一致,一般可以采用直译,意译,回译等方式,以最大程度保留原文化内涵。

  4 结 语

  流行词越来越大量的产生,无法一一进行分析,在文中引用的例子是汉语流行词中较为典型及有代表性的。结合对于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理论的应用,本文的翻译尽量做到综合客观,不失偏颇。不足之处在于文中有些例子的翻译,未能有权威标准,然而我们必须对于这一承载了大量文化内涵的新种词,对于它的翻译技巧及策略引起重视。对它的翻译做出有限贡献和初步创新,提出新的见解和思路,从而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Bassnett, Susan & Lefevere, Andrew. Translation, History, Culture[M]. London: Pinter, 1990.

  [2]廖晟. 时尚新词词义变化剖析与翻译[J]. 鸡西大学学报, 2007(5): 56-57.

  [3]李雪梅主编. 英汉双解流行语辞典[M].上海: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0: 304.

  [4]刘小玲.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与奈达读者反应论比较[J]. 语言与翻译, 2006(1): 57-58.

  [5]王威.英语的流行语言与翻译[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6(6): 130-132.

  [6]谢天振.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之后[J]. 比较文学教学与学科理论建设, 2006.

  [7]姚小平. 汉英词典(第三版)[Z]. 北京: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10.

【从文化视角看流行词英译论文】相关文章:

1.从福娃英译名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教育论文

2.从人称代词看日本文化论文

3.对内部视角与外部视角看财务分析论文

4.从哲学视角看网络隐私权的伦理危机论文开题报告

5.从翻译的根本任务看文化传播论文

6.从后现代音乐文化看钢琴表演艺术论文

7.从西方文学作品看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论文

8.从法学派之争表象看本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