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哲学视野下分析人的发展的内涵论文

时间:2020-12-08 15:43:09 文化艺术 我要投稿

在文化哲学视野下分析人的发展的内涵论文

  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哲学形态,不同于以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为研究对象的文化学,而是以人的存在和发展为主线,来揭示人与文化的关系以期对文化进行一种整体的、形而上的反思与批判。目前,我国正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期,一方面要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在社会转型期社会文化面临的各种冲突和危机及內隐于其中的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的困境,这些都成为了解决人的发展的问题的现实诉求。因为人是文化中的人,文化与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细枝末节无处不渗透着文化的影响,任何人的发展都蕴含在一定的文化之中。所以,从文化哲学的视野来探寻人的发展是人的发展问题不断深化的必然。因此,本文立足于对文化哲学的思考,以当下中国社会发展为背景,解读人的发展的内涵。

在文化哲学视野下分析人的发展的内涵论文

  一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完整的生命存在

  文化表现为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之中,人的生存困境自然折射出文化的危机。因此,文化哲学始终由人的自身存在来展开对文化诸多问题的理解、反思与批判,从而表现出对人的存在的终极关怀。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对生活价值和意义的追问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科技理性的影响,就如德国现象学家胡塞尔在1936 年的著作《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对当时欧洲社会生活中所面临的由科学世界观引发的信念危机所作出的思考那样,科学的高度发展繁荣了欧洲社会生活,却使人们忽略了这“繁荣”背后隐藏的巨大的人的危机。这样的危机也在我国社会现代化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初露端倪,以科技理性为主导的文化模式使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人们过着越来越专业的、狭窄的生活,造成了人与生活的割裂,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疏远与冷漠,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沟通与理解出现障碍并衍生出人的孤独、沮丧、失落、抑郁,空虚、嫉妒等各种心理状态,人们常常无法解决那些最令人关心的涉及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等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并对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感到怀疑和困惑。解决人的危机的唯一出路就是回到被忽略被掩盖的,却是能够源源不断的给予文化与人的发展以生命力和养分的日常生活世界之中,将人的发展视为一个完整性的生命存在。

  人的发展只有回归到日常的生活世界之中,才能彻底的改变以科技理性为主导的文化模式带来的人的发展的异化。日常的生活世界是一个非主题化的,非目的化的世界,是一个先于一切非日常生活世界的背景性世界,也是社会中的个体进行最基础的社会活动的场所。如果说有这样一个始终都是围绕着它开展的总的目的,那就是“生活”或“更好的活着”,正是在这样的目的之中,人的发展与存在才具有意义,文化才孕育而生。因此,人的发展不能只局限于非日常的社会领域之中,而是回到更隐微、更整体、更有力量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各种交往互动之中,在这里人的发展才能还原为具体的、独特的、完整的生命存在。

  一旦我们将人的发展置入日常的生活世界之中去加以理解,我们就无法用某种体系和模式来理性的、抽象的理解和规定人的发展。我们只能以动态的、开放的视角去发现每个人的发展都最终表现为一种独特的、完整的生命存在。这种独特性表现为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现实的、具体的、个别的存在,而不是类的存在。每个人的发展都首先基于自身在日常生活世界中最先体验到的,由自己的内部产生的各种非理性的意识活动以及在面临独特的生存境遇下个体内心对当下的现实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情感的状态,这些非理性的情绪情感体验凸显了人在各种境遇中内心感受的差别性并由此构成了人在发展中的不同的生存状态,这使得每个人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完整性则表现为当我们将人的发展理解为个体在各种日常生活世界中由各种交往互动不断地被固化下来的,逐步地内化为处理各种内外关系的某种文化模式,以及由此而外化为个体对各种交往互动中的事件、人、物的独特的反应方式时,我们就能够将人的发展完整而又真实的还原为他们各自独特的成长经历和日常的生活背景之中,这里蕴含了他们各自的成长史和生活史,是我们真正的理解人的发展的源头,更是我们有意识的去体认和审视文化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渗透于我们各自的发展之中的最直接的情境。

  二扎根于生活世界的主体性意识的觉醒

  我国是在西方工业文明已经十分发达但却逐渐出现各种弊端之时开始现代化进程的,而且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正处于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之中,这种社会转型不仅仅是人们在原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的转变,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面临各种文化危机、文化价值冲突之后迫切需要作出转型以更好的适应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即文化的现代化。而文化的现代化必须以人自身发展的现代化为前提条件,如此才能推动我国社会文化转型向着更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因此,以我国社会的文化转型为背景去解读人的发展内涵是促进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社会中的文化转型不能被简化为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需要社会中的人逐渐地有意识的、自觉的加以引导,凸显人在文化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意味着人与文化之间原本就是一种相互建构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文化,将文化窄化为一种结果,即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种文化观突出了文化的历史性和稳定性,却导致了人在文化中主体性地位的缺失,抹杀了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人成为了文化传承的工具从而缺少了人对文化的自我追问、自我反省、自我批判的主体性意识。另外,从社会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文化不仅表现为一种结果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更是人作为主体所面临的由多种文化并存并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创造性的过程。因此,人要能够推动并建设与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不盲目的追随,而是能够有意识的对现有的文化形态作出自觉的反思与建构。同时,在对文化进行自觉的`发思与建构中不断地唤醒自身的主体性意识,真正的把握和解释文化与人的生存方式及其活动的本质联系,使自身逐渐发展为自觉的、成熟的现代化主体。

  另外,人在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主体性意识的觉醒必须要扎根于日常的生活世界,因为,我们能够从日常的生活世界最直接、最生动的捕捉到文化对人的影响,特别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及其蕴含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已经同社会中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情境融为一体,并且对社会中每个人的行为方式、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等各方面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结果是因身处其中而浑然不觉甚至难以自觉。因此,主体性的觉醒不仅表现为人对社会诸多文化的合理性批判,还表现为对自身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衣食住行及各种交往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经验模式和行为模式的自我审查,并能够对自身的生存状态做出一种整体的理解,以此而促成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展开人与文化、人与自身的广泛的对话与交流,使人对自身的觉醒能够不断的突破那种单一的、僵化的、封闭的文化模式对自身发展的束缚和捆绑,从而为那些从事从日常生活世界分化出来的精神领域的社会活动的人在作出超越日常生活层面的理性思考和改革建议时成为他们最强有力的支持者和推动者。

  三以生活世界为背景的人的精神成长

  当人能够在日常生活的世界中有意识的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后,人的发展就开始不再沉浸于全部的日常生活世界,也不再将全部的精力投放于日常生活的全部活动,即人的发展不再表现为随着日常生活世界自在自发的被动状态而是能够抽离于日常的生活世界并以其为背景自由自觉的进入非日常的生活领域,主动的建构与发展自己的精神生活,致力于自身的精神成长。这就意味着走出日常的生活世界并从事精神领域的创造不再是社会中极少数人的专利,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将日常的生活和精神的生活这两个层面融合起来,并在其中自觉的转换,而这两个层面互为人发展的前提和条件,缺一不可。

  具体的说,人的精神成长意味着人在不完全陷入日常生活并能时刻从生活中抽离出来的基础上,有勇气忘记或模糊掉自己身上的社会角色,常能将自己置于旁观者的位置,对自己在各种日常情境中的反应和感受保持觉知,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偏见,成见,妄见、各种欲念冲突以及某种解决问题的固有框架和以某种文化模式为主导的思维模式更需要时刻体察,去掉自身上的智、识、机、巧、虑,理清自身的那些知觉思虑、恶妄杂伪。觉知是一种深度松弛而又警觉的意识状态。它不限制、附加或干扰那些抵达意识之中的东西,它是一种纯粹的注意形式。它能促使我们具有面对当下情境“发生了什么就是什么”的勇气和真诚,包括我们自身是怎样感知外界,特别是我们自己内心许多过去未曾觉察过的情绪情感也会慢慢浮现。如果,尝试用语言分析或概念范畴等去判断和干预这些信息,就意味着我们缺少真正的去接受、包容和信任的态度,就会与自身真实的存在状态相分离。因为,觉知是一个通过减少而非添加的过程来完成的,不带有任何目标,任何动机、冲动、掌控性、结论等。所以,人在精神领域的成长恰恰需要在日常生活之中给自己留出一个可以觉知的时间和空间,去体会自己的存在状态和特定的行为模式,并能以开放的态度作出理解与分析,不急于去判断和做结论,恢复自己的感知觉、直觉、顿悟等各种方式,如此才能使人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微观层面上做出持续的、整体的调整和改善。总之,致力于自身的精神成长是现代化社会中人的发展的不必可少的素质之一。只有社会中的每个人不再仅仅满足于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给自足,而是将精神成长作为推动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才能够从最广泛最基础最有力量的层面推动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促进我国社会文化事业的向前发展。

【在文化哲学视野下分析人的发展的内涵论文】相关文章:

1.浅析方东美视野下的老子哲学论文

2.文化哲学范式下孔子教育思想的研究分析

3.哲学视野下艺术价值思考

4.大学生科学哲学的发展分析论文

5.语言哲学视野中的言语行为理论发展评述的论文

6.思想政治情境教育之哲学内涵分析论文

7.现象学视野中的中国哲学论文

8.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高校民俗教育论文

9.分析知识产权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