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论文

时间:2021-03-10 14:51:14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论文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谈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解。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论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其文化发展史,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中国传统文化它起源于盘古,所谓“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三皇一是指地皇、人皇,二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把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称为“五帝”。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越来越广泛,包括宗教哲学(儒道佛)、传统节日、传统文学、琴棋书画、民间工艺、传统音乐、戏曲等,总之,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一、传统文化之儒道佛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三教是贯穿中国思想文化史中的一股重要的流,至唐代,终于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变革,由此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三家鼎力的基本格局,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首先介绍的是儒家,儒家主要思想是仁,仁的思想是由古代大思想家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儒家思想首先强调的是家庭内部的和睦有序关系,强调家庭内部父子兄弟的有序关系,这有其封建的等级思想,但也有尊老爱幼的含义,有利于维护家庭稳定。儒家思想还把感情交流推广到整个社会的人际交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与爱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社会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人际交往的理想境界,是我们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要求。 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入我国。发源于印度,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发展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成

  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心性和谐思想是佛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人生痛苦和烦恼根源于爱欲、执着,要从中解脱必须觉悟、祛除贪恋,心灵得到净化,具有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心的特征。

  二、传统文化节日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春节、以下15个是主要节日: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花神节)、上巳节(女儿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但是现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已经遭到西方文化的侵入,有人质疑追逐潮流的年轻一代,何以会忘记我们中国的传统;有人则认为这是潮流给东方传统所带来的必然冲击,认为应该顺其自然。但是我认为不是这样的,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不应该忘记,让它顺波逐流,也不能因为现在年轻的一代重视西方节日而对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进抨击。我们应该更理智的面对这种中、西方文化的比拼。

  三、民间艺术

  中国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绘画、剪纸、建筑、影视、戏曲等。拿剪纸来说,剪纸包括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花样、喜花、春花、丧花等等。剪纸以传统的中国绘画为基础,并保持中国画的写意、工笔等诸多形式。作品效果既有粗犷豪放,也有严谨逼真。其“刀功”,既遒劲有力,又流畅宛转。表现在作品上,虽线条细如发丝,但流畅优美,纹理清晰,欲断还连,令人匪夷所思,叹为观止。与其他派别的剪纸相比较,更具意境和深度。陈集剪纸选材广泛,洋洋大千世界,漫漫中外古今,凡可入画者皆可在陈集人的手中剪出,山川、树木、花鸟、人物、草虫、走兽及书法作品无不形神具备,情景交融,栩栩如生,给人以惊奇及美的享受。

  四、传统文学

  传统文学是指流传至今的文学,是文学中的精髓,它的范畴比较窄,传统文学的形式主要有《诗经》、楚辞、《史记》、唐诗、宋词、元曲、赋等。其中《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步诗歌总集,代表着中国诗歌最古老的成就。在西汉时被尊奉为儒家经典之一,并沿用至今。《诗经》中的乐歌,原来的作用是作为各种庆典礼仪的一部分,第二个是音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后来,它成了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关心社会政治与道德,敢于对统治阶层中的腐化现象提出批判,应该说是《诗经》的优秀之处。其意义虽主要在于要求维护合理合度的统治,给予人民以较为宽松、可以维持生存的条件,但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当然是有价值的。

  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似乎现在还争议不断。譬如读《三字经》《弟子规》等,有人认为是“毒害”,有人认为是“圣经”。愚以为这两种“极端”态度都是错误的。我们既不要把它们看成是万能的圣书,也不要过分夸大它们的负面作用。《三字经》《弟子规》所代表的文化经典,虽带有一些封建色彩,但大部分是关于为人处世方面的,只要我们能以清醒的头脑吸收其精华,不乏是一种可以保持人道德的“健康营养品”,绝不会是毒害人的“垃圾食品”。

  有点文化功底和历史知识的人应该都知道,像《论语》《中庸》《孟子》出自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三字经》出自内忧外患的南宋,从中可以看出,当一个社会秩序失范时,急需要精神上的提升品。我们今天的社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人们物质生活不断富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然屡屡发生的诚信危机、自私自利、道德滑坡等乱象,人们恐慌、迷茫,大家在反思: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深受传统文化浸润的华夏大地历史上曾是世界上最富裕最辉煌的国度,传统文化对今天的中国还有没有重新学习的意义?近几年出现推崇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孟子》等传统经典的热潮,也可以说是希望回到传统文化中,寻找文化的根基和道德的依托。

  现在,举国上下都在提倡对青少年进行经典文化教育。作为教师,不应该在该不该让孩子读的问题上犹疑不决,徘徊不前,而应该思考怎么教孩子读。时下,我们大部分中小学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不足,传授时功底不够,在教学中既不能到位地解释经典的内涵,又不能结合时代现状去批判地阅读。再者,在教学方法上也值得探讨,如何让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对传统文化的悦纳?因此,我觉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自己投入经典文化的阅读中去,提高自己传统文化素养。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工程。我们着眼于未来的同时,不要忘却先人留下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重温古人的情怀,读一读祖国优秀的文化经典。

  五、对文化冲突及看法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然而今非昔比,现在的中国人已经忘记了那些传统美德,变得没有原则没有责任。

  传《广东新闻网》2011年10月21日10:12王华报道:10月13日晚,两岁女童小悦悦在佛山市某市场内被两辆车相继辗过,肇事车辆逃逸。18名路人陆续经过均对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孩子视而不见。让人想不到的是,最后伸出援手的竟然是一位俗世里被视为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捡垃圾的阿婆。因为哪18名路人或深或浅受都受到过唯物光荣而唯心不耻的文化熏陶,只有这位最底层的阿婆不知道唯物或唯心,所以多少会有点心还存在。期间,阿婆想向附近稍读过年把书的店主要块纸皮为孩子遮挡有些凉意的秋雨,亦被拒绝。 历史以来,司机驾车交通肇事撞伤了人,伤者都是理直气壮责令司机赔偿,司机都是礼亏连连道歉。可是现今被车撞伤者爬起来就逃,问曰何故?答:我怕又是高校大三的大学生药家鑫!

  中国传统文化引导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她始终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部分。现今:我们要承担起光大,把优秀中华文化应奉献给人类社会,而不是一味地去享用别人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未来:民族要发展,民族文化必须要发展。站在今天,师承文化传统,创造民族文化的现代形态,并传承给民族的将来,这是今天我们的使命,责无旁贷。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论文】相关文章:

中国口腔医学教育改革之我见的论文12-10

奥尔夫教学之我见论文08-09

技术哲学研究之我见论文09-29

浅论技术哲学研究之我见论文09-29

新诗之我见的教学论文3000字08-20

教学生与做人之我见的论文08-07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体现论文10-24

传统文化的论文04-12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之我见论文07-30

提高政治教育质量之我见论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