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思想的内在意蕴和价值意义

时间:2021-03-09 13:06:1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伦理思想的内在意蕴和价值意义

  【论文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学主要地表现在把人的道德本质放在经济社会中去考察,肯定了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巨大能动作用,制订了真正适合人类全面自由发展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论文关键词】道德本质;能动作用;经济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一、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揭示了道德的本质与产生

  宗教神学认为,道德是上帝、神的意志的表现,唯心主义否认道德的客观的物质基础,把道德归结为人的内心情感、内心活动、心理状况;或者是把道德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善的理念”、“绝对意志”。旧唯物主义则是从人的本能需要、感性认识、自然属性解释道德的本源和产生。这些观点都对人类历史的变化产生了影响,这些观念都是对道德的本质的不正确的理解,没有超出历史唯心主义的范畴。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历史观出发,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寻找道德的本质和产生,他们认为,道德与人类的物质生活紧密联系,道德是受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关系。”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道德的根源在于经济关系,把道德基于经济关系体现了道德的客观社会历史性,这是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般规定。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关系对它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了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的道德标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全社会的道德风气。从根本上来说,道德是一定经济关系在人们思想中的反映,是一定的经济关系对人们提出的道德方面的客观要求。在人类历史上,不同的经济结构,也就产生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同社会的道德体系

  第二,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的人虽然处于同一种经济结构中,其道德观念、道德境界也有所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之间处于同一经济关系之中,但由于阶级利益的不同,还形成了不同、甚至是对立的道德观念。在不同的道德观念之中,哪个阶级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哪个阶级的道德观念在道德生活中就占据统治地位。因为支配着物质资料的阶级,也同时支配着社会的精神生产的资料。“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表现为思想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