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高校阅读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时间:2022-08-22 13:54:4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论我国高校阅读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大学生阅读呈现出网络化、功利化和无序盲目阅读的特点,提出我国高等学校需要加强大学生的阅读教育,并在大学阅读教育层面从通识教育、课前阅读、图书馆阅读指导、高校文化活动几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大学生阅读现状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阅读教育;阅读指导;课前阅读;大学生
   
  阅读教育现在已经成为高校乃至全国都比较关心的问题。2010年4月我国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2010年全民阅读活动计划》的通知,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全民阅读,大力培育人文精神。2010年的高考全国卷二的作文题目是关注“浅阅读”。可见阅读的问题已经被当做一种社会问题引起全民的深思和讨论。从各种调查结果看,近十年以来国民的阅读量比以前普遍降低,就连人们认为在高等学府里的大学生的阅读状况也令人堪忧,功利性阅读、浅阅读以及消遣性阅读普遍存在。

  一、我国大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1.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传统阅读习惯
  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人。打开电脑,可以随时浏览新闻,五颜六色的网络世界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快速的切换画面,以更短的时间接受更多的信息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人们获得所需信息更加快速、便捷,甚至不用思考。
  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成为大学生们阅读的主要方式。浙江工商大学梁春芳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余皓明教授分别对杭州地区16所高校、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的大学生的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杭州地区“高校的学生课余时间主要用于上网和阅读书报刊,两者的比例分别占81.7%和51.5%”;广州地区“76%的学生课余时间用于上网”。有的学生认为现在有“百度知道”、“雅虎知识堂”这样的搜索引擎,信息可以很快得到,不用阅读太多文本;有的说从宿舍到图书馆的路太长,来回浪费许多时间,不如上网看电子文本。
  网络阅读不仅改变了传统的阅读习惯,也影响着人们的阅读思维。在大量的信息面前,人们往往只看一眼标题、看几句简短的摘要就转到下一个信息,而没有耐心读完整篇文章。“浅阅读”其实也是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
  2.就业压力太大导致功利性阅读
  应试教育直接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认为有用的就读,认为用不着的不读。面对逐年增加的就业压力,大学生们对自己的生存前景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有的把全部精力用来考研;有的忙于考各种证,比如商务英语证书、初级会计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等职业证书。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为了考英语四、六级证书,花费了很大一部分精力。分析图书馆每年的借阅情况,英语、计算机、经济类这些实用型图书的借阅率一直居高不下。就业、生存环境竞争力的加剧以及对未来的茫然使得有些大学生盲目地跟在别人后面读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书。
  3.劣书逐良书,大学生需要阅读指导
  现在中国出版业非常繁荣,各种畅销书如过江之鲫,但绝大多数图书内容空洞。一种书火了,其它类似的书跟风似地纷纷出版,质量参差不齐,有的错误百出,不仅使读者觉得眼花乱,还容易误导读者。各种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有阅读指导的需要,希望有专家给予导读。“广州高校的调查显示,不知读什么书和不知怎么去读书的人数分别为39.2%和33%。而来自杭州高校的调查显示,在阅读中最主要的困惑是不知道读什么书和不知道怎么读,比例分别是46.4%和31.8%。在是否需要专家导读调查中,55.8%的学生认为很需要和比较需要。”

  二、我国高校阅读教育现状

  大学生阅读现状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对阅读教育的缺失,说明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对大学生加强阅读教育学方面的普及教育。提起阅读教育,大家都普遍认为那是中小学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通过中小学的阅读教育应该掌握了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到了大学阶段似乎不需要阅读教育了。但是我国的应试教育对人的影响还会带到大学里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学生的阅读思维趋向功利化,阅读时有用的看,没用的一眼略过。还有就是阅读的速度加快,对有些问题一闪而过,没有细细琢磨深入思考的时间。其实阅读一开始,思维就跟着活动。如果阅读训练过分强调与标准答案的一致性,使阅读教育形式固化,那么就限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阅读教育,利用阅读教育学理论,指导大学生怎样选择图书,怎样去读,开发大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培养其治学态度,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以及其一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虽然大家都知道现在大学生阅读状况不容乐观,许多学校也因此推出了推荐书目,开展“读书日”等阅读活动,但是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一个环节的阅读教育并没有真正展开。大学的阅读教育不能局限于大学语文课程的阅读训练,应着重于各科的阅读指导。高校如何指导学生阅读,不仅仅是国学经典的阅读理解,还包括各科专业课程的阅读指导,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书籍需要阅读,自然科学书籍也需要阅读,高校老师也应具有阅读指导的经验,通过阅读指导使大学生学会选择阅读,学会阅读。

  三、加强阅读教育的应对策略

  1.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加强阅读思维能力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或普通教育,即对全体学生所进行的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对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所共需的一些实际能力的培养。针对大学生阅读量降低,读国学经典的人越来越少,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感降低的现象,我国高等教育通过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加强人文传统基础建设,使大学生回归对经典、传统文化的认同,对改变大学生的阅读状况,提高阅读层次,改善浮的心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现在我国的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特别是面向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必修课,同时规定理工科学生需要选修人文社科类或艺术类课程,并有学分规定。通识课程一般分为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语言学、文学与艺术、历史学、数学与自然科学这几个领域。通过通识教育这种非功利性、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德育、美育水平,让人超越功利性,回到人之为人的根本上去,使大学生们认识到文化的多元性,有开放的心态和全球的视野,还有助于逐渐改变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理念,对在高中阶段文理分科的教育缺失起到补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