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时间:2022-11-25 08:11:2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论文摘要】在语文教学,如何创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时代的要求。只有教师自身的教学创新,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要创新就要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改进训练方式等,融入创新,激发学生兴趣,发扬民主,注重实践。

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思维;激发兴趣;发扬民主;多疑;多发现;多探究;渗透;拓展;素质教育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因此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才能培养好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培养好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教学法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就显得至关重要。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颇有感触、深感欣慰。

  1.改进自身教育方法、渗透创新、激发兴趣、激活思维
  要让学生的思维创新,首先要在教育上创新,教育上创新关键在于教师的方式方法上创新。在传统教学中,可以说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教师教一篇课文常常是五大块: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教育毫无关系,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思维了。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真正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内容则显得苍白无力,教师一时口舌快活,而学生装却“雾里看花”,这样的教育几乎是抹杀了所有的创新思维,因此教法必须改进。语文教学只有渗透创新,才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一个教育专家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
  学习的强大内驱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因此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首要条件,作为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进入到学习情境中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在教学中还要善于捕捉学生点滴创造的火花,点燃他们创新思维之火,尽可能为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提供能激起新异感的情境,让他们去尝试创造性思维的学习,用创造性思维去解决问题,并从中品味到创造成功的喜悦。例如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在学生自读体会,初步了解这首曲子的构思后,提问“枯藤老树昏鸦”这句诗中你知道了哪些内容?学生就会有许多答案:知道了当时的季节,知道了当时作者的苦闷心情,知道了当时环境的凄凉……,经过这样的点拨,学生的兴趣激起了,其思维闸门也打开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又让其掌握课文内容,又领略一些学法。可见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创新,发扬民主,开辟思维空间
  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这样时时处处都控制学生思维,这样的教育千篇一律、循规蹈矩。这样的教学,教师都没创新,何从谈培养创新呢?因此应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发扬民主,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爱创、乐创、变成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这样的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提出一些超出教师设计圈子的问题。因为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提出一个问题有时会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扩展学生的思路,不局一隅,不拘一格,多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发扬民主,由一言堂变成群言堂。例如马克.土温的《竞选州长》一文教学中,讨论:“交代信的内容这一情节,有何作用?”学生的答案就会异彩纷呈,见仁见智:
  衔接过度作用,衔接“我”参加竞选与被攻击两个情节。
  佐证作用,祖母的话佐证了我对我自己的评价,以及对对方的看法是正确的。
  辩驳作用,祖母的回信虽短,但无疑是一切不实之词的有力辩驳。
  铺垫作用,为最后我退出竞选作铺垫。
  引领下文作用,引领了下文一连串在我意料之外而在祖母意料之中的事。
  照应作用……
  对比作用……
  这样的展开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思维如“银瓶乍破水浆迸”,课堂氛围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样的教育难道不会得到事半功倍吗?

  3.改进教学训练方式,融入创新,兼备神形,拓展思维灵性
  传统教学训练方式: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下面抄;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记;老师在墙上贴答案,学生就急于照搬。特别是一些开放题目,教师也给一个固定答案就完事。这样的训练教师都没有创新,学生怎么会产生创新思维呢?其实创新教学训练应是丰富多彩的,它既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透视、挖掘;也可以是对作为的题材、主题和表现手法的开拓与创新;它既可以面向课内,也可以面向课外。因此作为教师面对多彩的生活既不能无动于衷,更不能随意发挥,必须注重活动的整体性,尽量克服训练中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应从多角度.多层次剖析,才能使学生的思维严密、全面、深刻、灵活。如教茅盾的《白杨礼赞》一课时结合本文教学重点——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便为学生设计了借物喻人“三部曲”的思维训练,使课文学习、写作与思维训练密切结合起来。
  第一步: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出了可用白杨比喻北方农民之外,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比喻人?并说说它们分别来比喻什么人?
  第二步:教师继续启发讨论:生活中除了刚才列举的粉笔、钢笔、橡皮等可以比喻奉献精神以外,还有哪些事物可以比喻奉献精神?
  第三步:教师再进一步启发思考:刚才同学们的练习只是用某一种事物比喻某一人,现在请你以“小草”为例,说说用这种事物的不同特征可以分别比喻哪几种人?
  这样的创新教育既提高了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又培养了创造美的思维。又拓展学生思维灵性。

  4.延伸课外,开拓创新,注重创造性实践
  传统教育就是将课文知识点梳理清楚,完成课内学习任务,即算达标。这样的教育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在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因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品质的形成,一靠观察,二靠善于思考,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过多的追求求同认识,因为每个人的思考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路,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或唯一标准答案捆束学生。另外在培养创新思维的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广泛涉猎社会百科知识,只有见多识广,发现创造才有源泉,才有助于思维过程的创造性活动。当然,这些思维都要落实到具体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有更大语文空间,文学底蕴。这样年深日久学生就会自然从容的走向社会这个大世界,自然会在其中诞生许多的灵性与感悟,甚至收到意料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深化语文教学的创新,落实并推进好素质教育.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相关文章:

美术色彩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06-06

浅谈语文教学中辩证思维的培养08-18

浅谈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05-25

美术教学中培养创造思维08-04

论在科学探究中如何培养创新思维04-15

小学美术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策略05-24

我议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05-04

高校动画造型教学中设计思维的培养08-22

幼儿美术教学中创造力及美术作品的艺术创新思维培养06-13

浅谈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