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社会本位论

时间:2022-11-23 09:53:0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社会本位论

  论文关键词:学校体育 社会本位理论 教育发展
  论文摘要:就学校体育的本质而言,它以完善人为根本目的。学校体育首先是成年一代向年轻一代传授某种新的能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陶冶高尚情操,塑造完美人格的过程,并通过学习者的个人感悟、体验、思维和创新,使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学校体育为何而存在,就在于此。然而,“并非每一种教育都能顺利完成这一任务,教育的关键在于开启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进而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最高价值……。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进入了现代(甚至后现代)社会之后,是否达到了这个教育目标了呢?我们在提出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时,不能满足于表面的概念、现象等枝节方面的“人的迷失”的揭示,更重要的是深入到这些现象的核心,把握其背后的理论根源。正如卢元镇教授提出:“体育教育改革必须向理论深层涉足,而深层理论的研究一定要保持独立的品格。”通过对学校体育的文化反思可以看到其“人的迷失”的根源主要是:
  
  一、社会本位论与人类教育的理念
  
  我们长期以来教育的社会观,淡化了对教育生命本质的认识,致使教育成为社会的教育、国家的教育,成为培养人力的教育,惟独不是生命的教育。在社会本位论看来,“相对于个人,社会是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值得尊重并为之奉献的一切实体。”长期以来,人们在理解马克思的经典名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时,把本来是强调人对社会依赖性的论断,却机械片面地理解为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定义。于是就导致了以社会代替人的结果,把使儿童社会化、在儿童身上塑出“社会的我”当作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来看待,使学校体育纯粹成为社会的工具,而无视人的自身发展。应该指出的是:马克思这个论断不是在对人的本质下定义,而是针对费尔巴哈,批判他对人和人的本质的抽象理解,强调人的现实性,指明只有通过对人的一社会关系的考察,才能把握人的本质。这句话当然表达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即主张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特征:但更重要的是提出了探究人的本质的正确方法。
  
  二、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的偏差
  
  体育本应是直面生命,提升生命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体育运动不仅可以释放人的自由、娱乐身心,并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且能通过具有各种联系的体育活动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交往,促进团结和友谊的发展,从而消除因技术的异化而导致人的主体的迷失。正如顾拜旦指出:“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完美地展现了人的理性,它与艺术、品德高尚的公民共同构成了支持古希腊文明的三大支柱。”然而现实的体育没有担负起这种神圣的使命,特别是体育成为一门学科进入学校以后,将体育课程化、知识化、专门化,将经过精心挑选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直接移植到学校教育中,并通过系统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之后还要进行客观化的达标考试,使人的知、情、意、行的完整性被割裂,丧失了体育的本原,学校体育在实践中偏离了方向。具体表现在:
  1、思想方法上的科学主义,学校体育的科学主义倾向根源于科学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科学主义(scientism)是现代西方两大哲学思潮之一,国内又译为唯科学主义,是一种狭隘的科学观。科学主义不是科学精神,它是指对科学的过度崇拜和迷信,科学代替了神,也代替了人,成为了万物的尺度。“科学主义”的基本内涵是:把科学片面地理解为实证自然科学,在方法论上,科学主义的主要观点是崇尚客观、精确、量化,认为科学知识是通过试验观察和一些量化的测量手段而得到的,这样得到的知识是可以证实的,其价值具有永恒性,试图以“科学”来解释体育,并以自然科学的学术规范来规范体育。在一些人看来,人类同其周围的世界一样服从相同的自然法则,科学可以象征服和控制自然界一样征服和控制人类。因而,体育作为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可以效法自然科学,用分析的、精确量化的科学主义研究范式来解释体育现象。特别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科学技术在人类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科学的成功带来了人们对科学的普遍信任和尊重,人们试图把自然科学的精神和方法贯彻运用到其他所有知识领域,包括用自然科学解释人的心理、社会和哲学问题。“极力鼓吹科学方法进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所带来的好处,并以此作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科学化的标志。”
  2、价值观念上的功利主义,学校体育改革面临的第一个文化问题,是体育价值观念问题
  所谓体育价值观念,是体育实践主体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体育客体意义的认识。“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这种风气带来了两个弊端,一个是学问成了政治和经济的工具,失掉了本来应有的主动性,因而也失掉了尊严性。另一个是认为惟有实利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所以做这种学问的人成了知识和技术的奴隶。”同样,学校体育在功利主义的诱惑下,功利主义思想日趋严重,甚至将功利作学校体育的唯一目标。长期以来,我们在学校体育改革中有多种说法,例如:“体育改革是为了使我国成为体育强国”、“体育改革是为了提高国力,振兴中华”、“体育改革是为了提高国民的体质健康”、“体育就是竞技”、“体育就是达标”等等,这是功利主义在学校体育中的典型表现。
  学校体育的目标就是让人学快、学多、学好,却造成了对“学”“本身”意义的遗忘,使“学”不为人所用,“学”不能服从人、完善人,让人隶属于“学”,为“学”所困,压制了人的生命之完善与和谐之生成。“中小学教育从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到教材内容、课程安排都贯穿了一种功利主义,孩子的个性和愿望完全不受尊重,他们被当成可以任意柔捏的泥团,根据特定的需要去加以造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功利思想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得也不逊色。占时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承载着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太多的期望和重托,通过课堂教学,学校寄望于能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以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教师寄望于能获得高升学率,为自己的评职晋级增添筹码;学生冀望于能获得高分,以跨入高等学府。”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引导下,学校体育价值取向偏向社会本位和知识本位,人的价值和地位被忽视,人的生命遭遮蔽和遗忘。
  
  三、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主体性的变革
  
  学校体育目标的设计通常受设计者对学校体育审视的视角对学校体育的认识的影响。由于对学校体育理解不同,因而构建的具体学校体育目标体系也就表现出或多或少的差异。在我国学校体育中,“为谁教”的问题存在种种分歧,并出现了“个体本位”还是“社会本位”等不同教育观点的争论,因而,在学校体育中存在着几种不同类型的学校体育目标体系。
  从自然主义视角确立学校体育目标在历史上,许多教育家多从顺应人身心的自然发展、效法自然、顺应自然这一观点提出了“自然主义的教育观”。如亚里士多德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建立在他对灵魂的认识基础之上。他把灵魂分成植物性灵魂、动物性灵魂和理智性灵魂三种,并且他认为从植物性灵魂到动物性灵魂再到理智性灵魂的过程是一个由低级灵魂向高级灵魂过渡和发展的过程,低级灵魂是高级灵魂得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低级灵魂的发展先于高级灵魂。基于这种认识,亚里士多德把教育也分成三个的自然阶段,即体格教育阶段、品格教育阶段和理智教育阶段,并认为教育应严格按照先后顺序进行。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是符合人的自然发展过程的。他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及其作用有如一般的艺术,本来就在于效法自然,并对自然的任何缺漏加以殷勤地补缀而已。”
  从学校教育视角确立学校体育目标,这种观念认为体育是含有生物意义的“身体教育“斯宾塞在他的《智育、德育、体育论》中,强调指出“人生成功的第一条件,是‘意识到生物’的存在.这给我国现代体育以极大的影响。“身体教育”一词,在英国曾被“身体文化”、“身体练习”等词所代替,而今天通称为“体育”已经是普遍化了。但是,前川峰雄认为,“体育仅是发达身体的纲领,还没有被突破.”龟布切尔曾叹息地说过:“把学生的体育仅看作是肌肉和发汗的问题,或者把身体锻炼只看成是一些含着号令做徒手操的人们。”威廉士说:“身体的诸项活动虽然很明确是为了身体,但是,体育的纲领也仅仅是从身体的意义被理解,这是体育的传统不幸。认为精神和身体分别是两个实体时,体育分明是指身体而言,同时,精神健康,也仅是作为对精神的要求。然而,人类不能混淆个体的整体性,随着对人类本性的新理解,体育只能是通过身体活动而进行的教育。”上述学者的观点都把体育看成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或者是“教育的一个领域”。
  总之:有先哲说,教育就是为了使人从物化走向人化.所谓“人化”,就是用人的方法去理解人、对待人、关怀人。“人化”即“文化”。从社会本位视角审视学校体育就是要关注整体的人,既要关注体育运动对人体技能的改造、发展,关注体育对人的内心世界、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与之相关的各项文化艺术活动。
  
  参考文献:
  [1]周西宽、周鉴:体育蕃本理论若干问题探讨.体育学刊.2002..4
  [2]周勇:论教育文化研究.教育广角.2000(7)
  [3]朱卫东、顾渊彦:重新理解运动技术.中国学校体育.2005..2
  [4]庄思晦:文化价值与商品价位一再谈文化能否市场化.哲学研究.1,94.1.0

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社会本位论

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       

【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社会本位论】相关文章:

论平顶山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现状08-12

论拓展训练与学校体育08-09

论学校体育教学评价08-10

论高校舞蹈教育的科学发展05-19

论述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08-24

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08-09

论学校体育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05-10

论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05-17

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05-30

探索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