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创设问题情境下谈课堂教学的衔接

时间:2020-11-08 11:34:18 教育学 我要投稿

分析创设问题情境下谈课堂教学的衔接

  我们在创设情景时都会留意要贴近生活,让学生感觉故事仿佛就在身边,下文是对在创设问题情境下谈课堂教学的衔接的浅议

分析创设问题情境下谈课堂教学的衔接

  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良好衔接是一节课成败的重要方面。衔接得当将使学生更高、更快、更全面地提高语言水平,而衔接不当就会浪费许多宝贵时间,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自踏上教学岗位以来,通过使用人教版七年级教材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创设问题情境是使教学环节有效衔接的一个有效途径。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一、什么是问题情境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依据英语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教学课堂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而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激发起来时,也就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也往往是教师提供或学生主动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的时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创设问题情境,为他们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

  二、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理论依据

  1. 问题情境教学法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

  七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对事物的看法还比较天真和稚嫩,想象力很强,对英语学习有好奇心,有热情,课堂上好表现,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但他们又缺乏耐心,注意力不持久。部分学生存在不自信,羞于表现等思想顾虑。创设愉快的英语课堂教学问题情境,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自主性。

  2. 问题情境教学法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儿童自幼学习母语,就是通过眼睛看、耳朵听和身体的触摸来进行的。儿童所学的语言都与实际生活的情境紧密相连。而且人的言语行为、运用语言表达思想都是在一定的具有社会性的交际情景中产生的,言语交际活动受情境制约,一旦离开情境就难以实现。

  3. 问题情境教学法符合语言的交际特点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运用英语交际,只有创设愉快的教学问题情境,学生愿意交往,渴望交往,而且能够交往,才能获得英语知识和技能,才能使英语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英语交际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要遵循的原则

  1. 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否对英语产生爱好,英语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努力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新鲜、轻松,使学生喜欢英语课,喜欢学习英语。 当然,创设“问题情境”也要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到合情合理,不能牵强附会,矫揉造作;要与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紧密结合,通过角色的表演、情节的发展来完成教学内容,不要为“情境”教学而创设“情境”,否则会失去“情境”教学的意义。

  2. 应贴近学生的生活

  我们在创设情景时都会留意要贴近生活,让学生感觉故事仿佛就在身边。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创设自然、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弄得懂、想得到、学得会,才能较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3. 应具多样性。

  教育家苏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创设学习情境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他们学得更透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围绕着“学”而设计教学情境,就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学习情境应是在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由师生共同建构的,不能由教师单方面提供给学生。另外,学习情境的创设也不能仅考虑单个学生的需要,不能聚焦于个体的学生,而应着眼于多个主体。

  5.学以致用

  英语教学时必须把学习迁移拓展到生活中。教师要设法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创造英语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敢于大声和教师用英语打招呼、交谈;鼓励他们尽量用所学的常用表达方式和同学相互问候、对话,也可以开展各类英语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赛、英语故事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大胆去思考、去探究、去体味。学生一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实践,必定会激发出无限的创造力,必定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谈谈教学问题情境与课堂衔接的具体实施。

  1.创设问题情境,复旧引新,导入课堂。

  在设计情景的时候我们会注重情景的情节性和完整性。但是,却往往轻易忽视情节与环节的衔接。比如在我们设计新课导入环节的情景时,有时为了故事的完整性,在情景对话中出现了不少的生词和新句。而使学生理解困难,感觉一上来就闷了,不但没有很好地导出新课,反而使学生失去了爱好。

  有些知识的学习在于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和调节自己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学习者对当前知识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对原有知识的运用又不是简单的提取和套用,个体同时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做出调整和改造。因此,在新旧知识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可见,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全面科学的分析,这样才能找到接合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英语知识后一个单元很多都是前一个单元的拓展和延伸,巧妙地结合新旧知识创设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进行有效的学习。

  当新旧知识联系较紧密时,用回忆旧知识来自然地导入新课。这种方法导入新课,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又可把新知识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地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从而有利于用知识的联系来启发思维,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直观演示,创设探索发现的问题情境

  在认识结构中,直观形象具有的鲜明性和强烈性往往给抽象思维提供较多的感性认识经验。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指出:“直观要素以概括的映象表象的形态,以及仿佛显示着和预知着还没有以词的形态展开的思想系统图式的形态参加在思维过程中。”因此,在新知识教学引入时,根据教学内容,重视直观演示,就会使学生感兴趣,就能较好地为新知识的学习创设思维情境。

  运用实物、图片、图表等直观教具或幻灯、多媒体技术加以演示,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进行问答,进入问题情境。直观演示后学生印象深刻,就能较快地接受新知识。

  3.联系实际,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

  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要教会他们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把语言教学与我们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真正体现语言用于交际。

  4.利用故事,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境

  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性问题情境,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是多方面的,除知识本身的魅力、教学艺术的感染外,符合学生心理的活动也是激发兴趣的关键。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趣,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5.利用游戏活动,创设身临其境的问题情境

  教师设计出与教材内容相辅相成的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

  6.开放课堂,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它的标准答案可能不止一个,思考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应提倡这种多样性。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感受更多的问题情境,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反思性思维。因此,让学生敞开心扉、各抒己见,形成一个充满对话、交流甚至辩论、争执的开放性情境是很有必要的。别人的不同思路可能正是自己应该开发而尚未发现的盲点,而自己的思路也可能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所掌握的知识结构不同,对各个问题的理解就不一样。教师围绕教学内容有目的地提出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既能突出教学重点,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实践证明,情景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师生之间相互信任、共同活动,教师跟学生多层面交往,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发问、交流,使学生学到了活的真实的语言。

  总之,英语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景教学"这一重要方法扩展教学形式,培养、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分析创设问题情境下谈课堂教学的衔接】相关文章:

高中政治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研究08-04

税收征管法与刑法衔接问题分析论文06-28

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的特征分析论文08-19

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小学语文论文09-16

高中英语教学中情境创设法的应用论文09-08

谈场域视角下对大学新生角色转换问题08-11

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的分析论文06-30

分析情境学习在人类学视角下的成人教学理论论文(精选12篇)04-26

HRP环境下财务分析的作用分析论文07-12

思想政治情境教育之哲学内涵分析论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