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业的跨文化战略思考

时间:2022-05-23 08:58:57 MBA论文 我要投稿

我国旅游业的跨文化战略思考(精选6篇)

  目前世界各国都已充分意识到旅游业的经济意义,大力推动旅游业在本国的发展。我国已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努力提升旅游企业的竞争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国旅游业的跨文化战略思考,希望能提供帮助。

  我国旅游业的跨文化战略思考 篇1

  摘要: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旅游活动日益国际化、全球化,我国旅游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培养跨文化意识是提高我国旅游业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推进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保证。本文深刻分析了跨文化社会互动这一国际旅游的重要属性,进而阐述了跨文化意识对于我国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旅游 国际化 跨文化意识

  进入21世纪,社会物质经济的高度发展必然要带动精神与文化消费的快速发展, 这是旅游产业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世界各国都已充分意识到旅游业的经济意义,大力推动旅游业在本国的发展。我国已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努力提升旅游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在旅游活动日益国际化、全球性化的今天,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推动我国旅游产业国际化的进程。

  一、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旅游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文化将人们维系在一起,并且使这一人群具有独特的识别性特征。 在社会交流与互动中,不同国家的社会成员必然会有不同的文化趋向与期望、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生活方式,进而会导致他们在编码和译码过程、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及篇章理解或话语组织方面的差异,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难以相互理解与认同。

  文化的地域性决定了作为异地性活动的旅游必然是跨文化交流活动,其中最典型的是国际旅游。在国际旅游环境中,这些来自不同社会的成员的文化差异无疑将对他们的社会互动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充分认识国际旅游的跨文化属性是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旅游业走向国际化、市场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二、国际旅游的跨文化属性

  (一)客源的跨文化背景

  旅游者对新奇文化的追求是旅游业具有“跨文化”属性的重要原因。人类在追求高度物质文明之后趋向于文化精神价值的满足,走出国境去感受异地文化与氛围的国际旅游成为一个必然趋势,因而国际旅游的跨文化性更是毋庸置疑。国际旅游者与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差异是吸引游客旅游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成功的国际旅游开发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

  (二)旅游环境开发与规划的国际性原则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不同旅游目的地形象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近年来,随着各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国际客源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为了吸引国际游客,在国内旅游目的地规划与发展中,旅游形象策划、定位、设计等各个环节应遵循国际性原则,以跨文化的角度进行运作与管理,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达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的满意度与期望值。

  (三)旅游管理与营销的跨文化性

  国际旅游无论是出境旅游还是入境旅游都跨越了国界,都是一种对异域文化的体验。此过程中的宣传促销、组团出游及产品营销都具有国际性,需要与境内外的旅游机构联手协调运作。一次成功的国际旅游活动就是旅游者与东道国之间积极有效的跨文化的社会互动,它需要依赖于我们对作为营销对象的旅游者的文化背景的深刻理解,以及这种背景如何决定其旅游者的期望值的理解。

  (四)从业人员的跨文化意识与交流能力的要求

  目前旅游业在我国蓬勃发展,与世界接轨的进程正逐步加快,这就迫切需要我国的旅游业从业人员培养跨文化意识以适应旅游行业跨文化发展的需要。国际旅游业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对于国际游客而言,导游或旅游翻译人员是在旅游跨文化交流中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与游客交流机会最多的人群,影响着整个旅游跨文化交流的进程,这使得国际旅游业的从业人员面临挑战,即提高理解与鉴赏文化差异的能力,以及将这种理解转化为有效的交流与互动、恰当的管理与营销策略的能力。

  同时在旅游业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具有跨文化意识的高级管理及技术人才对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和探索,以做到企业管理与跨国发展的正确的决策; 因此不论是管理者和决策者还是一般从业人员培养跨文化意识与交流能力已是行业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我国旅游业的跨文化战略

  旅游的这种跨文化属性使透彻剖析旅游活动的跨文化职能,理解国际旅游者与我国的文化差异成为国际旅游开发中的必然趋势,进而对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创造良好的旅游人文环境

  跨文化意识及交流技巧不仅对于培养能对国际旅游者提供适当的、具有文化敏感性的服务的能力及知识而言是必要的,而且就规避及减少具有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国际旅游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建立相互之间的理解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赖辛格,2004)。成功的国际旅游不仅仅依赖于旅游文化的物质形态的表现形式,如艺术、建筑、工艺品等;更取决于对彼此文化的意识形态如价值观、社会规范、思维方式等的认知与包容。因此我国的旅游从业者在实践中的跨文化意识可以对不同国家、民族或群体的文化背景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总之,跨文化敏感性可以帮助我们充分考虑旅游者的文化差异及他们的多层次需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易于沟通的旅游环境,进而使旅游者与东道主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与互动的有效性达到最大化。

  (二)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

  游客对旅游的满意度依赖于服务的质量,而服务的质量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服务提供者和游客之间的人际互动质量。在国际旅游情境中,关于服务概念的理解也存在鲜明的跨文化特征。如大量实例与研究资料表明,英美等西方游客与亚洲的游客对于我们自认为恰当的殷勤备至的待客之道拥有不同的感受。西方游客的旅游消费理念日臻成熟,已不欣赏仅局限于预设的旅游线路的匆匆游览,而且我们面面俱到的热情安排也有违西方的文化习惯,会使之感到不舒服;再如,作为文化的一种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的语言的运用不当也会造成游客满意度降低。随着旅游业越来越具有文化上的多样性,旅游业的从业人员的跨文化意识对于他们了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顾客、做好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工作的准备是极为重要的。这种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复合型旅游人才可提高与国际游客交流的有效性,在背景文化分析的基础上优化旅游服务质量,从而提高顾客对旅游服务的满意度。

  (三)实施有文化针对性的旅游决策与管理

  跨文化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旅游形式, 使旅游者在欣赏异域的建筑、文物古迹、宗教文化、民族风情中, 能充分领略当地的历史文化知识, 以满足他们的文化心理需求(田穗文,2003)。在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决策过程中,旅游者的个性心理因素如旅游需要、旅游动机等起决定性作用。跨文化理念促使旅游策划者关注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与旅游心理需求, 正确地了解和对待旅游者社会的文化价值观,从而有针对性地定位自己的目标市场, 制定有文化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利用各种推销宣传手段力图吸引文化背景不同的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但跨文化的旅游经营不等于放弃我国的民族文化,许多外国旅游者正是受到我国文化异于其本民族的独特性所吸引而来旅游的,若我们从跨文化的角度出发,在全球化的跨文化背景下,找到民族文化与国际多元文化的最佳契合点,既保持本土文化特色,同时也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环境文化的国际化发展,必将进一步拓展我国旅游业在国际上的发展空间。

  我国旅游业目前正面临良好的国际发展机遇,只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跨文化发展与管理的策略,使不同文化得到有效的交流与融合,必然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穗文,龙晓明.旅游发展中的跨文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7

  2.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

  我国旅游业的跨文化战略思考 篇2

  一、全县旅游发展现状

  旅游景点包括:和顺侨乡、北海湿地、国殇墓园、中国最大的农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滇缅抗战博物馆、弯楼子民居博物馆、刘氏宗祠(宗祠文化展览馆)、元龙阁、艾思奇故居;另外还有李氏宗祠、寸氏宗祠、洗衣亭、中天寺、千手观音树、魁星阁。20XX年县旅游业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1—6月,全县接待游客155.3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3.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19亿元,同比分别增10.3%和14.6%。火山、热海、和顺、北海、云峰山、叠水河六个景区共接待游客53.5万人次,同比增61.5%,门票收入1689万元,同比增75.7%,日均接待游客2956人。出境旅游共组团队67个,3939人次前往密支那观光。全县星级宾馆住宿率51%,同比增2.4个百分点,非星宾馆住宿率61%,同比增5.4个百分点。机场起降航班1158架次,输送旅客84494人次,客座率59%。

  二、我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对策

  1、旅游项目品牌化率低,需要发展更多的精品项目创意是品牌的灵魂,良好的创意是品牌成功的关键。

  旅游品牌定位,必须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形象。旅游品牌的形象绝不能朝令夕改,月月新,年年变。盲目跟风,一哄而上。诚信和品牌是共生体,诚信是品牌内涵的首要内容,品牌是推进诚信的市场工具。中外不分,古今不分,相差无几,竞相“克隆”旅游品牌,既无特色,又缺乏竞争力,永远产生不了品牌效应。

  要着力打造旅游精品项目和品牌,着力推进火山温泉项目,将其打造成更有影响力的旅游拳头产品。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不断进行创造性的优化组合,推陈出新,提高景点、景区的旅游竞争力。旅游业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底蕴深厚,旅游开发潜力大,旅游品牌要接受经济全球化挑战,要融入世界潮流,要朝着市场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

  2、加大城市形象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一、建议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的人文和历史资源,提升的知名度,进而带动招商引资、旅游开发等产业的发展。

  二、利用各种媒介手段充分宣传的特色,制作车贴广告、宣传册等或者利用省内外电视传媒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宣传,将旅游深入人心,提高旅游的知名度。

  三、在新修建的高速公路路段上制作醒目标牌,宣传特色,并制作火山温泉、和顺的指路牌。

  四、完善配套设施,包括旅游线路公路修缮、寺庙门店管理、餐饮住宿完善等,设立各种旅游特色纪念品的出售超市,如果经营得好,将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更好地宣传,实现双赢。

  3、完善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整体服务水平,推动旅游支柱产业的形成,结合的“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实施旅游公路建设项目,摆脱各主要旅游景区和景点路难走、车难行的旧貌。

  4、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

  随着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培训旅游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打造高质量、高水准的旅游,就需要配备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需要政府加大对培训经费的投入,使得这项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5、借助新农村建设,整合现代观光农业园、生态观光农业资源,开发乡村休闲旅游观光产品,推进旅游特色村(点)建设,展示新农村建设成果。

  6、强化旅游管理服务,筹建游客服务中心,形成覆盖全县的游客服务网络。

  在城市主次干道设立和完善旅游景区引导标识和公益广告设置。

  我国旅游业的跨文化战略思考 篇3

  一、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是旅游景点所体现出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在旅游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世界经济文化交流沟通的加强,文化价值进一步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旅游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旅游文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都是以该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来吸引游客,旅游文化的昌盛能够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我国许多著名旅游景点都是以悠久的民族文化为吸引力,例如北京故宫、长城,山东曲阜,都是利用传统文化来发展旅游业。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使我国传统文化得以弘扬与流传。旅游文化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不仅表现在能够提高旅游景点的经济收入,为旅游景点带来大量的外来游客,而且能够为该地区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间接地带动建筑施工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其他行业的迅速发展。第二,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可以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旅游业不仅仅包括旅游景点,还包括饭店、旅行社、宾馆、交通运输部门等等。旅游业提高服务质量能够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为旅游业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旅游业具有特殊性,旅游业的工作人员与旅游景点都能够体现出旅游文化。旅游业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管理水平都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旅游质量,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第三,我国旅游文化在协调旅游环境中有着决策作用。目前我国旅游环境较为复杂,矛盾较多,这就需要旅游管理部门与履行社加强管理,在管理工作中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改善旅游环境,使旅游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在协调管理工作中,旅游文化是其参照的基本原则,只有从旅游文化的角度才能够统筹全局,才能够使协调工作上升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层次,才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旅游市场中鱼龙混杂,环境较为复杂,如果没有设立基本原则,就会导致矛盾激化,难以有效地解决矛盾。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旅游文化比较重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因此旅游文化在协调旅游环境中有着决策作用。第四,我国传统文化是旅游业打造旅游品牌的基础。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较为丰富。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传统文化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特色。要想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要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业,就必须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差异性,这就导致旅游文化之间缺乏可比性,相互之间的竞争加剧,各旅游景点可以根据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来打造出自己的旅游特色,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由此可见,加强特色旅游文化建设,打造独特的旅游品牌,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第五,旅游文化能够促进旅游业的经济增长。从旅游业的发展史来看,一个地区文化的独特性往往会转化为推动旅游业经济发展的潜力,旅游业已经实现了由经济型向文化型的成功转变。这就说明,旅游文化是旅游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旅游业经济的逐步增长,不仅仅是依靠旅游人数的增加,更是因为旅游业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旅游文化能够引导旅游业健康持续地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综合提升。旅游业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对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能够促进旅游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反之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旅游文化比较注重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会为经济效益的实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旅游业具有行业特殊性,这就需要提高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综合效益的实现。

  三、加强中国旅游文化建设的举措

  从上文的阐述我们可以发现,旅游文化对旅游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灵魂,在旅游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才能够提高竞争力。首先,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要能够注重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不管是旅游业的管理者、工作人员还是普通游客,其文化素养都对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国旅游业需要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旅游业在注重提高旅游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文化素养的同时,还要能够提高全国人民的文化修养,这样才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才能够使我国旅游业提高竞争实力。与此同时,我国还应该加强旅游业的法律制度建设,因为制度建设能够进一步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能够进一步规范旅游业的管理工作,能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能够使我国旅游业步入正轨。其次,我国旅游文化要能够树立品牌特色,加强创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能够突出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旅游景点可以从园林建筑、艺术品等方面来凸显出中国文化的特有魅力,这样既能够吸引游客,又能够弘扬传统文化。在树立品牌特色的同时,旅游业还要能够加强创新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而不断进步。旅游业可以多使用一些高科技的设备技术来提高游客的兴趣,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旅游业要能够提高对旅游学相关理论研究的重视,要能够在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同时,加强国际旅游文化的交流。旅游业要能够时刻关注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要能够全面地研究国内外旅游发展过程及发展现状,要能够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发展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样,我国旅游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才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将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各国之间的旅游消费也将进一步增加。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只有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才能够使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够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

  我国旅游业的跨文化战略思考 篇4

  21世纪是一个以网络计算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旅游业,作为一类对信息和信息技术依赖性很强的产业,将如何适应信息革命的挑战,未来的旅游业如何发展,都是旅游工作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旅游业主要由旅游代理商、旅游供应商、旅客三个因素组成。旅游方式主要分为散客旅游和旅行社组团旅游两种,采用传统的旅游接待方式,旅游中的许多工作是由人的密集劳动来完成的。其特点是:

  1.营销手段以传统的旅游营销方式为主,即通过报纸、电视、杂志等媒介广告宣传的手段认同企业根据技术人员自身设想或意愿研制产品,但效果往往难尽人意,而且成本高。

  2.商品交易旅游业的商品交易都是通过现金交易完成,顾客随身携带现金,既不安全,也比较烦琐。

  3.联系方式旅游接待方式主要通过电话、电报、传真进行联系,时间长且费用高。

  落后的旅游管理手段及方式,严重制约着我国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化建设正在使资本经济变为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并将迅速改变传统的经贸交易方式,旅游经济在相应地受到了冲击的同时却也赢得了发展的机遇。旅游经济以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要求,完全可以适应并有必要走上信息化的道路,这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旅游业信息化的必然性

  信息是旅游业的基础, 旅游业的信息密集性(Information —Intensive)是推动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广泛应用的关键所在, 信息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1.旅游业的信息密集性决定旅游业的信息发展道路

  从旅游活动的方式看,“在旅游市场流通领域活动的不是商品,而是有关旅游商品的信息传递引起的旅游者的流动”。[1 ]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业的核心是信息,因此,对旅游企业来讲,收集、整理、加工、传递信息是重中之重,这是旅游商品的无形性、不可移动性和非贮藏性决定的。无形的旅游产品在销售时是无法展示的,而且通常是远离消费地点被预先销售,因此,信息传播对旅游业而言至关重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食、宿、行、游、购、娱并不是在物质上传递给旅游代理商,并且将它们贮藏并出售给旅客;相反,其交流和传递的是有关服务的可获得性、价格、质量、位置、便利性等方面的信息。同样,在电子货币应用广泛的国家,真正付款的通常不是通过代理旅游商传送给供应商,佣金也并非从旅游供应商直接传送至旅游代理商,而是通过信用卡或电子支付手段将借贷的信息输出去。旅游经营管理者之间的联系也不通过产品,而是通过信息资源,同时伴随着数据流和资金流。可见,信息是旅游业内部诸环节保以联结的纽带。

  旅游业信息密集性的特点还可以从旅游业的脆弱性来分析。从外部原因看,旅游业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受自然因素、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就社会政治因素而言,包括国家的政策、国际关系的变化、战争、恐怖事件的发生等等。从内部原因来讲,由于构成旅游商品的成份多种多样,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错综复杂,这就要求旅游业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及旅游业同其他行业之间保持协调,否则,任何一部分脱节都会造成整个旅游业的失调。因此,不管是对旅游部门还是对旅游企业,有效地获取信息以辅助科学决策都是显得特别重要,旅游决策对信息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旅游业对信息的依赖性说明迅速准确地获取、加工、传播、利用信息至关重要。现代旅游业中信息技术种类繁多,如计算机预定系统、电子货币交易系统、电视会议、可视图文、电子小册子、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航空电子信息系统、数字化电子网络、移动通讯等,其中计算机预订系统占据着支配地位,离开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利用,旅游业将难以为继。

  2、 旅游业的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决定了旅游业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现代的旅游业具有很强的国际化功能,它的需求在外,供给在内,是少有集外交、经济、文化于一体的产业。许多人真正了解外部世界就是从旅游开始的,旅游活动促进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通讯和运输手段的现代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出国旅游的时空感,为国际旅游产生的三大因素(充足的时间、方便的交通、可供自由支配的收入)提供了保证。当前,国内国际市场趋于统一,无国界经济的大发展带来旅游活动的国际化和资本流向的国际化,这使得世界各国的旅游业越来越相互依赖,紧密联系,呈现一体化的无国界的旅游状态。信息技术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日益渗透和改变着现代旅游业,并从社会文化、技术力量、旅游市场结构等诸方面加速旅游业国际化发展趋势,任何游离于旅游业信息化发展道路的国家都将陷于“信息孤岛”的状态。

  3、旅游个性化也决定了旅游业要走信息化道路

  传统的旅行社组团旅游,虽然可以让旅游者免去为交通、住宿等诸多琐事的操心,但一路走马观花,旅游者看到的几乎是相同的东西,谈起来的感受几乎是千篇一律,个人的喜好难以得到满足。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很难有时间听从旅行社的统一安排,他们更愿意在旅游代理商的帮助下自己设计旅游路线,自己安排旅游时间,即通常所称的“网络自助游”。对于网络自助游的人来说,旅游过程都是一番不寻常的经历,没有既定的路线,没有专业的导游,它完全依靠网络介绍和指导完成在陌生环境下的观光、购物。这种方式或许会遇到一些问题,但它更多的是实现了现代人个性展示的满足,如现有国外的徒步旅行(Hiker)即是展示个性的一种旅游方式。 不管是网络自助游还是徒步旅游,它们均离不开旅游信息以及因特网(Internet)。

  三、信息化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1、改变传统的接待模式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在于供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个性化旅游日益明显。一方面,旅游人数在逐步增多。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固然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各地区间的贸易壁垒必将进一步被打破,国际贸易也将走向自由化,这给旅游服务贸易带来广阔的市场和平等竞争的机遇;而信息革命的进一步推进,网上旅游、网上预订将促成旅游个性化、多极化的进一步盛行,再加上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收入的增长,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撑完全可形成在办公中旅游,在旅游中办公,旅游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旅游散客比例将增加。以前人们外出旅游前,要须知旅游中食、宿、行、游、购、娱等情况,由于信息传递途径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赖旅行社(团队)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团队旅游比例大,旅游个性化和多极化难以发挥。而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Internet的普及,旅游者可以对旅游目的地进行预游(网上旅游),这样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情况,还可以通过网上预订事先安排好旅游活动。个性化的旅游和多极化的旅游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散客比例将明显增大。如上所述传统旅游业的接待模式也局限于人的密集劳动,将很难以适应这一变化,信息革命使它不得不发生改变。

  2、旅行社职能的淡化

  旅行社作为中间服务商,主要职能是提供咨询服务、票务处理、设计和推销旅游产品。但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旅行社受到冲击最大,如果它不重新构筑生存的基石,那么它将可能消失。主要表现在:

  (1)旅行社的咨询服务功能将被Internet 的网络的自动查询所替代。随着Internet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及网上资源的丰富和完善,特别是随着家电的推出,人们可以“在家观世界”,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自动查询功能更具体、更直接、更及时地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旅游目的地信息。

  (2)旅行社旅游产品的推销模式和手段将被网上营销所替代。 旅行社传统的广告宣传和推销手段,不仅成本高,而且推广面也受到限制,如果利用Internet这样全球性的网络进行产品的营销,不仅覆盖面广,而且成本也低、效果好。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大众媒介,有着其他传媒不可比拟的优势:全球性,交互性,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身,且修改补充也非常方便。

  (3)代理票务的收入将会随着旅游预订系统(CRS)和银行付款系统(BSP)的完善和推广而下降。

  3.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的成果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交易手段和商务模式,也正以空前的速度进入包括旅游业在内的传统商务的各个领域。实际上,国际旅游业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早已步入了跨国界、跨行业的竞争阶段,发达国家旅游业电子商务发展势头日趋强劲。调查结果显示,早在1998年,美国就有近半数的旅行者在网上订票,有51%的长期旅行者通过英特网获得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及确认价格、时间等。1999年,国际旅游业已有2%的收入来源于网上业务,70 %的网民访问过旅游站点。据CNN 的数据显示, 1999 年度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突破1400亿元,其中旅游业电子商务销售额突破270亿元, 占全球电子商务销售总额的20%以上。因此,旅游电子商务具有无限的潜力,它将成为未来旅游业营销的新模式。

  我国的旅游企业和旅游组织已经在这种发展趋势中开始变革,初显绩效。国家旅游局已于1997年建成了中国旅游信息资源网,向外推销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另外,经过几年的摸索和积累,国内已有相当一批具有一定资讯服务能力的旅游网站,这些网站可以提供比较全面的,涉及旅游中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网上资讯的服务。只有走信息化的道路,与国际旅游业发展接轨,我国旅游业才能开辟一片新的天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①.由旅游市场十年变迁引出的思考[J].旅游市场,1996,(1):45.

  我国旅游业的跨文化战略思考 篇5

  摘 要: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的经济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作为我国新型的'经济产业——体育产业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尤其是体育产业中的体育旅游产业收到的影响更为突出。因此,针对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金融危机对其影响,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金融危机 体育旅游 影响因素 发展对策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引发的金融危机突然爆发,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愈演愈烈,并在极短的时间里蔓延到了世界各地。而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的中国经济也受到金融海啸的强烈冲击。作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旅游产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 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或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全部或部分金融指标(货币资产、证券、汇率、房地产、地价、短期利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二 金融危机对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影响

  1.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出境体育旅游增多,入境体育旅游下滑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包括美元、欧元在内的多种外币兑人民币的汇率走低,人民币相对持续升值的情况下,美洲、欧洲、日韩及东南亚等国外的体育旅游线路价格普遍下调,其中欧洲体育旅游下跌幅度最大,对国内的游客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出国体育旅游增多。此外,各国人民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收入减少,导致外国游客入境体育旅游大幅降低。

  2.国内体育旅游市场结构变化

  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将对我国体育旅游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体育旅游消费需求下降;企业对体育旅游投资信心受挫,投融资难度加大;体育旅游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体育旅游从业人员就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收入将受到严重影响。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08年全年国内外旅游总收入1.16万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8 749亿元。显然国内旅游市场无疑是我国旅游产业最大的市场。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股票大幅跳水,楼市低迷,大量中小型企业破产,国内物价持续走高,国民经济收入普遍减少,使体育旅游成为奢侈消费。很多市民选择取消体育旅游或短线的体育旅游代替中长线体育旅游,以节省开支。

  三 发展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对策

  1.实行政府政策引导,体育部门与旅游部门之间加强交流合作

  针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国家提出“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时,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发挥体育产业的综合效应和拉动作用,推动体育产业与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复合经营,促进体育旅游、体育媒介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为体育与旅游的行业从属不同,相互交融与渗透不多,体育资源、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从体育旅游的内涵可以看出,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体,发展体育旅游业不仅仅是体育部门或旅游部门的事,只有两个相关产业的部门紧密合作,在需求与资源之间架起沟通和平衡的桥梁,开展以体育特色项目和旅游资源为吸引力的旅游消费活动,才能保持体育旅游业较快持续的发展。

  2.打造地域体育旅游特色,创建体育旅游品牌

  特色是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品牌是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标志,没有特色与品牌,就没有真正的内涵和质量,竞争力、影响力等均无从谈起。任何旅游景点要在体育旅游者心目中形成强烈的印象,就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立足地方,开发独特的体育旅游项目。对旅游线路、活动、景点的设计,要因地制宜,不能离开自身的人文优势和自然优势,要利用本区域独特的条件创造性地开发体育旅游特色产品,显示其丰富价值,创建本地区体育旅游的品牌。

  3. 大力培养体育旅游专业管理、服务人才

  体育旅游的发展需要既具有科学训练能力又具备旅游服务能力的人才,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和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因为体育旅游专业性强,部分体育旅游产品危险性大,对服务设施的科技含量、管理和服务质量要求很高,而随着体育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体育旅游专业的人才数量缺乏,及服务队伍的素质低与巨大的市场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加强体育旅游专业管理与服务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首先,在综合实力强的高校、体育院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职业高中开办体育旅游专业,将体育学科、管理学科、旅游学科及体育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等有机融合,突出专业特色,使其成为从事体育旅游分析、预测、导游、管理的专业人才;其次对从事体育旅游的服务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通过举办短期的体育休闲旅游业务培训,提高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另外,还可以通过校企联合办学、社会办学、旅游部门与学校进行合作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通过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使民族体育、传统体育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 斌:百年来国外主要经济金融危机分析 [J].中国金融,2007(19).

  [2]苏肖晴:关于中国发展体育旅游的几个问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3]国家旅游局。2008年旅游统计[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2009,1.

  [4]宋 瑞:专家观点:探寻国际金融危机下旅游业的发展机遇[EB/OL].中国旅游报,2008,12.

  我国旅游业的跨文化战略思考 篇6

  改革开发以来,作为我国三大经济支柱之一的旅游业突飞猛进地发展。旅游文化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起着很大作用,无论是在实现现代化旅游管理,还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在旅游文化的形成中,人们对于旅游文化理论研究的掌握程度也影响着旅游文化的发展。

  一、引言

  “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中,最早出现“旅游”一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也开始面向大众化。自然与文化是分不开的。旅游文化,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深入探讨,研究其地位和作用,这对我国发展旅游业具有重大意义。

  二、旅游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概况

  旅游文化是旅游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研究旅游学的重要内容。理论上定义旅游文化的说法有许多,比如相关物质和精神文化总学说;旅游主客体关系说;三体碰撞说等。但总的来说:旅游文化既包括其创造过程“对旅游的体验与介入”,也包括这个过程的结果“精神产品”。旅游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旅游的主体――人,除游客,还包括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目的地居民等。旅游文化的客体“旅游”,既包括旅游要素,也包括旅游整体,是旅游景区资源的灵魂,是包含旅游景点体现的物质和精神的价值所在。

  旅游文化就其兴起来说,最初的目的只是观光、消遣。旅游业的创始人――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在1840年曾带领570人,利用包租火车的形式,参加了一次禁酒大会,这一标志性事件成为近代旅游的开端。此后,各式各样的旅游活动逐渐兴起,如观光旅游、探亲访友旅游、会议旅游、宗教旅游、教育旅游等。

  我国在人文地理环境上也是出名的。历经旧石器时代文明发展至今,文化的传承让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此外,一些文化艺术得到升华,如诗词歌赋、四大发明、手工艺等方面,还有各族人民的民俗风情。由此看来,人文地理提供了不错的旅游文化。

  关于旅游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方志远(2005)在介绍《旅游文化概论》一书中提到,“今天的文化是明天的经济”,一语揭示旅游的本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纯的旅游活动远比那些观光度假,文化旅游发展旺盛。对于整个世界,文化旅游是一种集个性化,旅游产品知识的整合,是以个性化的,深刻的文化主题体验作为旅游相关项目的主要线路,旅游产品组合。李肇荣(2003)在《旅游经济学》中对旅游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提及,但他阐述的重点是各项旅游产品、价格、消费、发展战略等给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很少涉及旅游文化,如“旅游文化的发展也会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或者是对那些渴求知识的人形成吸引力”。刘纯(1998)在《旅游心理学》中论述了各不相同的旅游者心理。他说,强大的心理会驱使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而文化也是心理需求的一部分。旅游除消遣之外,还有对外界的探知,这方面的需求往往占较大出游比例。作为旅游业界的成员,在提供服务和帮助时,应带有相应的文化,让旅游文化更好地带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迎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三、旅游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自我国实行带薪休假以后,国内的消费水平不断上升,很快形成国内最大消费市场。我国的旅游业起步晚,发展快,现仍处于上升期,但很快会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旅游文化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影响着旅游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社会经济

  旅游业的发展,通常选择具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两者相结合的地区,来吸引旅游者。旅游业以旅游文化为凭借,在发展社会经济之余,提高了旅游地的知名度,当地也涌现出职业岗位,交通业、建筑设施业也随之得到有效发展。

  (2)旅游动机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满足低层次的生理需要之后,人们的需要会进一步提升。通过文化游,可吸引许多文化旅游者,一方面满足他们的求知、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开拓视野。对旅游目的地而言,主要是让他们为旅游地作宣传,吸引更多旅游者。

  (3)管理服务制度

  一般来说,没有一个旅游地不制定管理服务制度。加强文化建设将促进管理和服务的改进。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会给旅游地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为旅游地的服务人员和景点资源都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

  (4)旅游者的行为

  旅游者的行为,大部分都在旅游环境中体现出来。我国的旅游环境较复杂,管理上需要政府的协助、资金的投入、人民的爱护。对旅游者加强文化保护观念,只有从旅游文化的角度,协调各方面工作提升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层次,才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人类文明史也是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由此可见,文化在旅游协调旅游环境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5)创造自己的品牌

  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传统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特色。在市场竞争下,凡是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可以收益很多,旅游产品也具有时代性、吸引性、针对性、传统性,要掌握客流量信息、消费情况,推出更多特色产品。我国在发展旅游业中,必须加快旅游文化建设,让旅游文化成为发展旅游经济的桥梁。

  四、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意义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它也是旅游业的支柱和灵魂,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

  (1)有助于解释人类的旅游行为,揭示旅游活动发展的机理

  人类进行旅游活动,是在先经济条件、时间条件满足后,后在旅游动机的驱使下进行。旅游文化不仅重视对旅游现象的研究,并基于这些现象和行为,按照理论预测方法,探讨旅游行为带来的未来发展趋势的改变,有助于旅游活动的全面发展。

  (2)有助于提高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

  虽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但对文化规律的认识不足,盲目活动过多。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应在旅游业中充分认识到旅游文化的客观规律,减少盲目活动。占主导地位的旅游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旅游业的发展,只要遵循客观规律,旅游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发展。不管是发展旅游业,还是其他产业,目的都在于提高国内经济总值,只有国家富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才会得到提高。为重视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必须制定相关措施来减少旅游发展政策和旅游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3)有助于增强人们的旅游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旅游环境

  旅游文化的研究对于提高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旅游业人力资源状况距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世界先进水平还相差甚远,这不仅表现在专业技能方面,也表现在整体文化素质方面。因此,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就成了促进我国旅游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之一。旅游与文化的关系的研究将有助于旅游从业者遇见不同的人和文化,增强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4)有助于建构旅游文化学科体系,推动社会科学的发展

  旅游文化是旅游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旅游文化学围绕“旅游”这一基本概念展开,与旅游学有着一个共同的结构。旅游文化学是旅游学出现之后才诞生的,是旅游学的分支学科。旅游文化学可以说是文化学研究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它借用文化学的理论、概念和方法,对旅游活动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规律进行研究,是文化学的延伸和扩展,也是文化学的分支学科。所以说旅游文化学研究能同时丰富旅游学与文化学的内容,促进旅游学和文化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旅游文化对旅游业的发展相当重要。要进一步加强对旅游文化学的研究,重视旅游文化的开发与建设,让我国旅游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旅游业的跨文化战略思考(精选6篇)】相关文章:

浅析我国管理哲学的哲学思考论文12-06

我国跨国并购热潮中的思考论文07-17

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思考03-08

当前我国物流保险的现状分析和思考论文03-13

关于对我国保险代位求偿制度的若干思考10-27

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战略思考07-31

我国增值税转型的若干思考经济论文07-24

对我国钢琴演奏者现状的思考论文07-16

探讨我国石油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09-22

我国现阶段高职会计实训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