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华“太极图”生命范式的文化情韵

时间:2020-08-28 11:19:11 哲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论中华“太极图”生命范式的文化情韵

    论文关键词:中华太极图 中国传统文化 生命范式 文化情韵
  论文摘要:中华“太极图”是华夏古代哲学家、道家、炼丹家等解说“阴阳理论”范式的符号标识。它极为深刻地涵盖了阴阳易理并深邃地张扬着宇宙万物的结构体例。可以说,“太极图”生动形象地演绎了阴阳对立统一的宇宙普遍法则,预示着人类社会应当在阴阳对立中求统一、谋和谐、共进退的审美圣境并富含意味隽永的生命文化情韵。
  “太极”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术语,其意为派生万物的原初或本原,而“太极图”则是以黑白两个鱼形纹所建构的圆形的符号标识范式,俗称“阴阳鱼”。它形象地表达了阴阳轮转、相反相成、交替共生是自然万物生成、变化、演绎根源的生命哲理情趣。
  一、中华“太极图”体例的生命流变
  中华“太极图”可谓宇宙万物运化的博大精蕴的全息稳态模式。它极为深刻地概括了阴阳易理,生动地表示了宇宙万物的结构及其运动规律。“太极”是易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蕴含两重哲学理念:一是“太极”的字面意思,诸如“顶点”、“穷尽”、“最大限度”等;二是“太极”的范畴含义,富有“本质”、“根源”、“全息”之意。二者在“太极图”中统一、协调、完整地表达了“太极”的深邃内涵,即“太极者,天地万物之始也”“因而大以成大,小以成小,大之而立天地,小之而悉秋毫,深然太极之理,元所不在”…。“太极图”相传为宋陈抟所作,实出于《易f勃之文。僦圭}》日:“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乾为天居南,坤为地居北,离为火居东,坎为水居西,艮为山居西北,兑为泽居东南,震为雷居东北,巽为风居西南。十二消息卦又叫十二辟卦,皆是由八卦的相邻两个卦象叠加而来。由此可见,“太极图”非常严谨圆满地揭示出自然宇宙的“大化”哲理与奥妙“天机”。

应届毕业生论文网 http://www.ruiwen.com/lunwen


  华夏文明演绎史上的“太极图”涵括着北宋时周敦颐的“五层太极图”、明初时赵摄谦所传的“阴阳鱼太极图”、明朝来知德所画的“太极图”。此乃国内学术界所公认的三种最知名的太极图例。但广为人知、传遍世界的却是“阴阳鱼太极图”,它又被誉为“天下第一图”。据史料观之,中华“太极图”大致可分二类模式:其一为“数层组合图式”,诸如“无极图”、“太极先天之图”、“周氏太极图”等。此类图例最上一圈以单圆表示术极。二圈分黑白三层,标有“阳动”、“阴静”字样,表示阴阳交错、运动变化;中分金、木、火、水、土五行,表示阴静阳动产生世界基本构成特质。下面再有二圈,分别标有“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或“万物化生”字样,以示产生万物。此图概括了“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万物”生生不息、变化无穷的宇宙演变过程。其二为“阴阳鱼互纠图式”,譬如“古太极图”、“先天太极图”、“来氏太极图”等。其图例外圆象征太极,内以S曲线分黑白环弧形,白中有黑点,黑中有白点。白为阳黑为阴,象征阴阳互根;环弧形如两鱼交游状,以示阴阳变化、循环不已。然则二类图式虽说形式有异却内涵类同,皆张扬着宇宙大化的生命真谛。
  中华“太极图”是华夏古代哲学家、道家、炼丹家等解说“阴阳理论”模式图的符号标识。它是古人概括阴阳易理和认识世界的宇宙模型。“太极图”最外层圆圈为太极或无极,示意宇宙万物乃由元气化生并不断运动循环。圆内白鱼在左,头向上为阳;黑鱼在右,头在下为阴。阴阳鱼中又有小圈为鱼眼,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升阴降。阴阳二鱼又以“S”形曲线为隔,表示在负阴抱阳中,阴阳的平衡不是一刀切成的两半圆式的对称,也不是天平式的平衡,而是变化多姿、此消彼长的阴阳平衡。 应届毕业生论文网 http://www.ruiwen.com/lunwen
  中华“太极图”源自于《易经=}。《易经》简称《易》,相传为周文王所著,司马迁《史记·报任少卿书》载日:“文王拘而演《周易》”。故《易经》亦称侗易》。儒家鼻祖孔子修订典籍,留下了“韦编三绝”的佳话。后世儒学大师周敦颐、朱熹、程颢、程颐等均深入研究《易经》,并有上乘的研究成果存世流芳。倜易·系辞上传》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太阳、太阴、少阴、少阳,可喻四季),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为此,八卦相重得六十四卦,演绎六十四卦的经文组成《易经》。此后,神话传说却使《易经》衍升为道家著作,历来的道学名家也不甘落后,纷纷研读《易经》解析诠释,认为《易经》是道家经典而收入《道。随后《易经》所传的太极图、八卦渐趋成为道教的标志。故而《易》学的.嬗变是儒道两家学者共同演绎生成的文化硕果。

  中国原始文化多源自对日月星辰的崇拜,盖因华夏先民祭祀最早的自然物就是日、月、星。但中国传统文化亦与山岳崇拜有关,也就是说,依国人“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加以演绎“太极图”的素材不单来源于北斗天象,还必有地脉山河与之相呼应,即所谓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天地交合”方能“包孕宇宙万物”。可以说,“太极图”生动形象地演绎了阴阳对立统一的宇宙普遍法则,预示着人类社会应当在阴阳对立中求统一、谋和谐、共进退的审美圣境。 应届毕业生论文网 http://www.ruiwen.com/lunwen
  二、中华“太极图”模式的文化韵昧
  中华“太极图”温雅畅融、弘萃通远、义理隽永,虽言简意赅地阐释为“一个圆圈、一条曲线、两个圆点,两条黑白鱼图形”,但历经后世的图解与诠释,它就构成了一个蕴涵丰富深邃、庞大繁琐的“太极哲学”体系。它以“阴阳”为主,“阴阳”理念既蕴含着形而上的宇宙之道与天人之际,也包括形而下的人生法则与生命哲理,圆润的太极图形启迪国人:须在一个矛盾对立体中追求平衡,在众多矛盾平衡体中追求相互的包容、化合、融通,在矛盾对立中最终走向多元的和谐统一才是事物发展的终极目的与生命演绎的永恒动力。

:应届毕业生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在先秦典籍中,“太极”一词仅见于《庄子·大宗,其意原指宇宙空间之最高极限,此为“太极”之最初含义。战国之际。随着原始卜筮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系统解释《周易》的著作陆续出现。《易传》的述作者便借用“太极”一词,以指称产生六十四卦象的文化根源。汉代以下,哲学史上儒道释三家均围绕着“太极”问题展开了长期的各取所需的争辩论证,借以宣扬自身的教义。由此“太极”也经历了由实而虚、由气到数、由理到心等曲折迥异的演化过程。《素问》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由此易见,“太极图”就是大化宇宙结构的全息模型标识,它形象地反映了阴阳八卦等自然天地的普遍规律,包含着极其深刻的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理。